退群 隨想

在微信佔據甚至綁架了不少生活和工作時間的今天,退出一個微信群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因為手機卡,曾經一口氣退出過八個微信群,但每次的退群都沒有今天這樣的感觸。

因為發表了不被人認可的觀點,評論了某個被他人無比崇拜的偉人的不是,於是被他人罵做放屁。在微信群和朋友圈,我很少罵人,但也罵過,我曾經罵過為美國槍擊案叫好的“人渣”,罵過說日本大地震震級不夠高死人不夠多的“腦殘”,罵過為中國食品不安全現狀辯護的“五毛”。罵過就是罵過,我從來不掩飾,哪怕要為自己曾經罵過的粗言付出代價!

不管我的觀點是對還是錯,都不排斥人家批評指正,不管是善意的交流,還是激烈的交鋒,都很歡迎,這是我一貫秉承的觀點。但我不是修為很高的人,對人家的謾罵做不到無動於衷,我回擊了,回罵了他。他又回擊我,好在群裡我的老師出來了,叫我少說。很感謝老師,及時給我一個臺階,不論我有沒有道理,不管我說得對還是不對,在公共場合粗言罵人都是很不雅觀的行為,於是我馬上回復一句“謝謝老師”就閉嘴了!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還是退群了。

退群 隨想

一個聰明的人,會察看說話的場合,會兼顧現場的討論對象,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樣的人才會左右逢源,八面玲瓏。而我,總是堅持著自認為“正確”的觀點,還自詡為“不計利害,只論是非”,不太分對象,不太顧場合,只要是自己認為對的,就要說,只要看到別人說得“不對”的,為愚昧、專制辯護的,就要反駁。實際上,哪裡有絕對的是,哪裡又有絕對的非?就算官方做出的定論,也不過是一家之言。所謂正史上的蓋棺定論,不過是對自己陣營的正面宣傳,或謳歌或粉飾或避諱;不過是對對手的或汙衊或貶損,或是對其缺陷的放大。就連司馬遷這樣以嚴謹著稱的史學大家,也會不同程度摻雜個人立場。

我不止一次反省、否定過自己曾經自認為正確無比的觀點。然而,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特別是像我這樣修為不夠高、情商夠低下的連半桶水都沒有的人,就更加難以改變自己的性格。人家是一邊反省一邊進步,我是一邊反省一邊繼續重複著曾經的衝動和不合時宜。當自己認為是在堅持“真理”的時候,人家卻認為我是攪壞了一鍋湯的老鼠屎,為了再次避免“坐在屎堆上聞不到臭”的尷尬,還是退吧。

一個成熟的人,會懂得抒發自己的情緒,也會兼顧別人特別是關心自己的親朋好友的想法。有一個朋友,三番五次對我婉言相勸,告誡我要看清形勢,適應環境,而我總是我行我素,堅持著自己那套“改變不了社會,也別讓社會改變我”的“金科玉律”。然而,當自己的某種行為,某句言論,甚至某條轉發的朋友圈無意中傷害了身邊的家人、親朋、好友的時候,心中還是有一種深深的自責。世界不是自己的,至少不完全是自己的,沒有幾個人能達到楊絳的那種境界,離這種境界,我更是相差十萬八千公里!

能說,能自由的說,是一種開心;說了有人批評指正,是一種快樂;能從別人的指正中受益成長,更是一種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