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周故事大白話之《子突忠義入清史,諸兒失信走黃泉》

魯莊公當上國君以後,覺得母后留在齊國不是個事,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就派人去把文姜接回魯國。

齊襄公十分的不情願,但礙於公論,只好放行。

文姜臨走的時候,襄公把她送出了城,哥一聲“珍重”,妹一聲“珍重”,雙雙灑淚告別。

文姜一來貪歡戀愛,舍不下襄公,二來敗壞倫理,沒臉見人,心情十分沮喪。一行人慢吞吞的向魯國走去。到了兩國交界處一個叫禚的地方,她看著山光水色還不錯,就嘆了口氣說:“這個地方既不歸齊,也不歸魯,我就住在這裡吧。”

她吩咐隨從人員回去轉告魯候:“我是個活死人了,性情懶散,貪圖安逸,就不回宮去了。”

隨從人員把話轉給魯莊公,莊公體諒母親的心情,就派人在附近的祝邱城建造了一個院子,讓她居住。

隨後,魯莊公忍辱負重,代替父親為齊襄公主婚,把周王的公主迎娶到齊國。

公主養在深閨,性格文靜,而襄公狂淫放縱,不拘禮儀,兩人格格不入。時間一長,齊侯的醜聞也或多或少聽到一些,公主心裡越加堵得慌,十分悔恨嫁錯了郎。她白天愁眉過,夜裡帶淚眠,不到一年就香消玉碎了。

公主死後,襄公思念文姜,就經常以打獵為名來祝邱私會。日日歡歌,夜夜淫樂,不知疲倦。

在兩千多年前,森林的覆蓋面還很大,打獵既是維持生存的一種手段,也是諸侯士大夫們消遣的方法。

紀國和祝邱接壤,村民把這些事情告訴了紀君,紀君就轉告了魯侯。

襄公知道後,想起父親臨終時的囑咐,就調動了數百輛戰車猛攻紀國,一連攻下3座城池,大軍直逼都城。

紀候估計城池守不住了,就把國家託付給弟弟贏季,拜別宗廟,大哭一場,半夜出城而去,不知去向。贏季為了保住社稷,就委曲求全,向齊國投降稱臣。

襄公滅了紀國凱旋而歸,文姜在祝邱代表魯國為他慶功,並寫信把魯候也召來陪同。魯候不便違背母親的意思,就勉強依著她,襄公更是洋洋得意。

恰好襄公這年剛剛生了一個女兒,魯候也還沒有成家,文姜就要魯候娶襄公的女兒為妻。魯候說:“表妹還裹在尿布裡呢,怎麼和我相配?”襄公也覺得不大合適。但文姜說:“等16年後再成婚,有什麼不可以的。你難道要疏遠我的孃家人嗎?”魯侯不敢得罪,只好依從。

襄公從祝邱回來以後,衛惠公朔來道喜,再次請求討伐衛國。襄公在興頭上,就答應了他。

當年冬天,襄公就向宋、魯、陳、蔡4國發出信函,邀約他們一起護送惠公回國復位。

第二年,(周莊王9年)9月,襄公率領戰車500輛,浩浩蕩蕩地護送衛惠公朔來到衛國的邊境上,宋閔公捷、魯莊公同、陳宣公杵臼、蔡哀公獻舞也都各自帶領本國的軍隊到這裡來匯合。5國聯軍,聲勢浩大。

得到邊境的報告,黔牟急忙召集大臣們商量退兵之策。由於黔牟是周莊王的女婿,大夫洩建議向天子求援,黔牟就派寧跪到周朝去告急。

寧跪到了洛邑向天子求救,莊王上朝議事。周公忌父和虢公都認為,自從桓王親征鄭國失利以後,周朝的政令就更難推行了。現在齊國的兵力正強,根本就沒有勝利的可能,諸侯之間的爭鬥還是少管為好。

這時候,左班中排列在最下面的一個人挺身而出,說:“衛君黔牟是得到天子認可的。如果我們不為他撐腰,以後誰還會把天子放在眼裡?”大臣們一看,原來是下大夫子突。

虢公說:“兵家之事要量力而行。前次討伐鄭國,先王被射,到現在也沒敢去報仇。如今齊侯聯合4 國之兵,比當年的鄭國要強過多少倍。我們孤軍去援助,相當於是用雞蛋去碰石頭,不僅救不了衛國,反倒敗壞了自己的威望。”

子突並不同意,他說:“天底下的事情講的是一個理字。一時的強弱在於力量,千古之勝負在於理。如果讓諸侯各國任意妄為,沒有人敢出來管一管,哪還有什麼善惡是非可言,周朝的天下也就不復存在了,還要我們這些王朝卿士幹什麼?”

虢公被問得答不上來。

周公問子突:“如果一定要派兵去救援衛國,你勝任得了嗎?”

子突說:“帶兵打仗是司馬管的事情,臣官小位低,自然不是這塊料子。但是,如果別人都不肯去的話,我也不敢貪生,就代替司馬走一趟吧。”

大夫富辰說:“子突很有豪氣,就讓他去走一趟吧。要不然諸侯們還以為朝廷沒有人才呢。”

莊王也就同意了子突的意見。叫寧跪先走一步,周朝的大兵隨後就到。

周、虢二公擔心子突打了勝仗自己臉面上不好看,就只給了子突200輛兵車。子突也沒有多說什麼,帶著這支小小的天子之兵就出發了。

5國聯軍攻打衛城十分的激烈,洩、職兩大夫派人晝夜巡邏,指望著周朝的救兵早日到來。誰知道盼來的卻是杯水車薪。

子突的部隊兵少將寡,哪裡抵擋得了5國的虎狼之眾。子突還沒來得及安營紮寨,就被襄公帶領大隊人馬衝殺過來,一個時辰就被瓦解了。子突仰天長嘆:“我奉天子之命而來,哪有敗逃回去的道理,今日只有以死來報效朝廷了。”於是奮力拼殺,但終於因為寡不敵眾,最後戰死在沙場上。

齊兵乘勝攻城,衛國守城的將士一看朝廷的救兵覆滅了,士氣減去了一大半。

5國聯軍一股作氣,攻破城門。

破城以後,寧跪充當先鋒,大夫洩和職收拾殘兵,保護著黔牟向城外逃去,正好遇上魯國的軍隊,大殺一場,黔牟和洩、職都成了俘虜,只有寧跪逃得性命,向西投奔秦國去了。

魯侯將黔牟等3人送交襄公,襄公命令刀斧手把洩和職給殺了。由於黔牟是周天子的女婿,和襄公有連襟的關係,就放了他一條生路。黔牟也沒有去處,只好帶著家眷投奔周朝去了。

戰鬥結束以後,衛侯朔鳴鐘擊鼓重新登上國君的寶座。登基儀式結束以後,他打開府庫的大門,把裡面的財寶統統的獻給襄公。襄公認為魯侯的功勞最大,就把財寶給了魯國一半。然後又讓衛侯在民間搜刮了一些財物送給宋、陳、蔡3國。目的達到了,各自也就班師回國。

齊襄公回國以後,擔心周天子會派兵來問罪,就拜連稱為將軍,管至父為副將,領兵駐紮在葵邱,鎮守東南邊境。

臨走的時候,兩位將軍問什麼時候換防,當時襄公正在吃西瓜,順口就說:“等到明年瓜熟了,寡人就派人去替換你們。”

二人帶兵到了葵邱,修築城防,儲備糧草,訓練士兵,加強防守。在忙忙碌碌中,一年轉眼就過去了。

有一天,士兵拿西瓜來給上司嚐鮮,管至父想起了去年襄公說過的話,就說:“田裡的瓜已經熟了,主公也該派人來替換我們了吧。”

連稱一經提醒就派人去打探消息。派去的人回來說:“襄公在谷城和文姜尋歡作樂,已經有一個多月沒來上朝了。”

連稱的妹妹是襄公的妃子,周朝的公主死後,本來是應該立她為王后,但襄公一直沒動,連稱很有意見。

他一聽這話就氣不打一處來,大罵說:“我們在邊關餐風食露,他倒好,整天的醉生夢死,不顧倫理,真是個無道昏君。我非殺了他不可。”然後問管至父:“將軍敢不敢助我一臂之力?”

管至父看著連稱憤怒的樣子,連忙勸解說:“主公既然許下諾言,我想不會變卦的。可能是想不起來了,我們不妨提醒他一下。如果他真的變了卦,理在我們這邊,到那時候再起事,必然會得到士兵們的擁護。”

連稱採納了他的意見,第二天,又派心腹將士挑選了一些又大又甜的西瓜給襄公送去,順便問問什麼時候換防。誰知襄公卻說:“換不換防那是寡人的事,他們多什麼嘴,等明年瓜熟再說吧。”

送瓜的將士回來報告連稱,連稱更加鬼火,就去找管至父商量。管至父問:“殺了襄公,你準備立誰為國君?”連稱一時答不上來。管至父說:“僖公和夷仲年是同胞兄弟,夷仲年的兒子無知,僖公一直都很喜歡他,把他養在宮裡,衣食住行和世子沒有兩樣。襄公繼承位以後,減少了給他的奉養。無知對此恨恨不平。我們如果扶持他當政,他豈能不從。”

連稱又問什麼時候下手好?管至父說:“主公既喜歡打仗也喜歡打獵,當然是在他出行的時候下手最好。只是要預先掌握他出行的確切時間。”

連稱說:“這好辦。我妹妹得不到襄公的寵愛,心裡正懷著怨氣,讓無知和她聯繫,她肯定願意和我們配合。”連、管二人商量妥當以後,就送信給無知。

無知也早有此心,只恨自己勢力單薄不敢輕舉妄動,兩下一拍即合。無知又讓宮女轉告連妃,連妃也答應了。

周莊王11年10月,襄公打聽到姑棼那個地方有座山叫貝邱,山上的野味很多,就叫家奴們準備車輛,下個月到那裡去打獵。連妃把消息告訴給無知,無知就立馬給葵邱送信。約定11月起事。

接到信後,連稱說:“主公帶著人出去打獵,城中必然空虛,我們正好可以率領軍隊攻入城中,立無知為君。”

管至父說:“不行。襄公和鄰國有交往,如果他借其他國家的軍隊反攻,我們怎麼能抵擋得住。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為了保險起見,還是要先殺襄公,這樣才保險。”

連稱秘密地挑選了幾百名精幹的士兵,準備了乾糧,往貝邱去行事。

襄公準備停當以後,便帶上大力士石紛如和孟陽等一幫內臣,架鷹牽狗,駕車向姑棼進發,朝廷的文武大臣卻一個也沒有讓去。

襄公到了姑棼,那裡的地方官獻上酒肉,襄公一行人員吃喝到夜裡。

第二天一早,襄公起駕來到貝邱,但見古樹蒼天,藤蘿茂密,心裡好不興奮。他駕車來到高處,命令把四周圍了起來,然後令放火燒荒。時值冬季,草幹葉黃,一時間濃煙滾滾,烈火熊熊,狐狸、野兔東奔西跑,四處逃竄。襄公命令放縱鷹犬,它們就向獵物猛撲過去。

就在這個時候,從火焰中奔出一隻大野豬,壯如牛,猛如虎,向襄公這邊衝了過來。隨行人員彎弓搭箭,紛紛向野豬射去,只有孟陽站著不動。襄公大聲呵孟陽:“趕快射死它。”

孟陽驚訝地回答:“那是彭生呀!”

襄公心中一震,定眼一看,好象就是彭生。襄公大怒,吼道:“彭生你來幹什麼?”說著便奪過孟陽手中的弓箭向大野豬射去,一連發了3箭都沒有射中。

大野豬前腳騰空站了起來放聲嚎叫,聲震山谷,慘不忍聞。嚇得襄公毛骨悚然,從車裡倒栽下來,把左腳也摔跛了。隨從人員慌忙扶起襄公躺到車裡,匆忙趕回姑棼。

回來以後,襄公覺得心中煩躁,精神恍惚,再加上腳痛得厲害,到了二更天還翻來覆去地睡不著。他對孟陽說:“寡人睡不著,你扶我下床來慢慢地走動走動。”

孟陽把襄公扶起來,下床的時候,襄公發現左腳上的繡花襪子不見了,就問趕車的僕人費。費說在山上就掉了,找不到了。襄公大罵:“連只襪子都看不住,要你何用?”抓起皮鞭狠命的抽打費的脊背,打得皮開肉綻。

費含淚走出門去,正巧碰上連稱帶著士兵來打探動靜,就將費拿下。

連稱問:“昏君在哪裡?”

費說:“在寢室。”

又問:“睡了沒有?”

答:“還沒呢。”

連稱舉刀要砍費,費說:“別殺我,我給你們帶路。”

連稱說:“你是主公的心腹,我怎麼信得過你?”

費轉過身子掀起衣服說:“這是昏君打的。”

連稱看見他血肉模糊,就相信了他,讓他先進去作內應,隨後派人去叫管至父帶人過來。

僕人費轉身進門,正遇上石紛如,就告訴他連稱作亂的事情,叫他趕快通知警衛,自己進入寢室告訴襄公。襄公一時驚惶失措,費說:“事情緊急,主公不如先躲起來,找一個人背朝外睡在床上,也許在慌亂之中可以矇混過關。”

孟陽說:“就讓我來吧。”

說著就把襄公扶到窗子後面躲起來,自己披上襄公的外袍睡到了床上。安排妥當後,費就走出寢室。

襄公問:“你要去做什麼?”

費說:“和石紛如一起阻擋叛軍。”

襄公問:“不怕脊背疼嗎?”

費說:“臣死都不怕,哪管什麼脊背疼。”

襄公讚歎不已,說:“真是一個忠臣呀!”

費安排紛如守住中門,自己暗藏短刀來給連稱開門。兵士正等在門外,門一開就一擁而進。費乘亂一刀向連稱刺去,哪知自己背痛手軟,而連稱的鎧甲十分堅硬,根本刺不進去。連稱一劍劈下,把費的手臂砍斷了,反手一揮,削下了半個腦殼。

士兵們衝向中門,紛如挺著長矛阻擋,連殺數人。連稱衝到前頭,紛如挺矛來戰。雖然劍短矛長,但連稱是久經沙場的將軍,紛如哪裡是他的對手,被殺得直往後退,一不小心絆倒在石階上,被連稱趕上一步踩住肚子,左手抓住紛如的長矛,右手把劍輕輕拋起,反手接住,一劍插下。紛如痛得象只彎蝦,雙手緊緊地握住連稱的寶劍慘叫一聲。其他的衛士也被殺得死的死、散的散。

連稱衝進寢室,看見團花帳中睡著一個人,身上蓋著錦袍,心中的仇恨全部湧了上來,大吼一聲:“昏君,你也有今天。”手起劍落,腦袋滾到一邊。

連稱提著人頭走出門外,月光下,但見是一個年輕人,沒有鬍鬚,於是把它慣在地上。他命令士兵們點上火燭到處搜索。只見窗簾在抖動,連稱順著窗簾往下看去,但見一隻繡花襪子露在外面,他大步走過去,一把掀開窗簾,襄公屁股朝外,象只大狗熊一樣爬在那裡。

連稱把襄公拖出來摔在地上,當著眾兵士的面數落他的罪狀:“你這個無道昏君。你連年征戰,禍害百姓,是不仁;違背父命,虐待兄弟,是不孝;兄妹淫亂,不顧倫理,是無禮;只顧自己歡樂,不管邊疆士兵的死活,說話不算數,是不信。象你這樣沒有德行的淫徒,哪配當君主?今天我就為魯桓公報仇吧。”然後舉起寒光閃閃的青銅寶劍把襄公殺了。

臘月,連稱和管至父整頓軍容開進都城,無知帶人大開城門接應二位將軍入城。連稱假意對眾人說:我受先君僖公的囑託,立無知為國君。

無知掌權以後,把連妃納為夫人,委任連稱為正卿,管至父為亞卿。眾位大夫雖然嘴上不說什麼,心裡卻不服。大夫雍廩和無知有些過節,就再三向無知作揖,表現的十分的卑順。無知也不怪罪,仍然委任他為大夫。

東周故事大白話之《子突忠義入清史,諸兒失信走黃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