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會不會發生兩顆恆星的對撞,比如巴納德星與太陽?

一枚遊戲科幻迷



太陽和巴納德星的距離是6光年,而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是位於4.22光年外的比鄰星,並且不論是比鄰星和太陽還是巴納德星和太陽,它們都在獨立運轉中,互相施加給對方的引力是無法讓兩顆恆星相撞的。

不要以為恆星的體積都非常巨大所以相撞的幾率也大,事實上恆星的體積和它們之間的距離嚴重不成比例,如果把太陽和其他恆星都縮小為一直徑一米的圓球的話,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將在3萬公里之外,距離巴納德星將在4萬公里之外。


想象一下,兩個距離上萬公里的兩個圓球在沒有人為干預的的情況下想自動撞到一起有多難,人類現在的最先進的洲際導彈也不能保證準確擊中一個一米的圓球。

太陽和巴納德星相撞的幾率就就好比一陣龍捲風把地上的破銅爛鐵捲上天,最後自動組裝成一個小汽車一樣,所以說太陽和巴納德星是沒有機會撞到一起的。

目前為止天文學家沒有發現宇宙中存在兩顆恆星互相撞擊的情況,但是天文學家們發現了很多雙恆星系統,有的雙恆星系統中的恆星之間的距離在慢慢減小,最終在幾千萬甚至上億年之後這兩個恆星就會融合在一起。


宇宙探索未解之迷


理論上,宇宙中會發生兩顆恆星互相碰撞的事件。不過,像巴納德星與太陽這樣的恆星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碰撞的,因為宇宙很開闊。

在我們的銀河系中,存在著不少於一千億顆恆星。儘管這是一個極為龐大的數量,但空間範圍很廣,恆星與恆星平均相距4光年,這個距離要比恆星的尺寸大多了。4光年相當於38萬億公里,而比95%的恆星都要更大的太陽,其直徑僅有140萬公里,這意味著4光年的距離可以並排放下2700萬個太陽。

如果把4光年比作北京和上海的距離(直線約1000公里),那麼,太陽的直徑只有3.7釐米,比乒乓球還小。如此遙遠的距離,恆星之間的引力作用不足以顯著影響它們在空間中的運動,所以它們發生碰撞的可能性極小。

上圖為巴納德星的位置變化:從1985年到2005年

巴納德星確實是在靠近太陽,目前這顆恆星向太陽的運動速度約為每秒143公里。巴納德星現在距離太陽6光年,大約在公元11800年,即距今9780年後,這顆恆星將運動到最靠近太陽的地方,那時的距離約為3.8光年。此後,巴納德星將與太陽互相遠離,它們並不會發生碰撞。

不過,天文學家在宇宙中確實有發現過兩顆恆星發生碰撞的證據。在恆星密度比銀河系平均值高得多的球狀星團中,天文學家發現一種名為藍離散星的恆星。這種恆星比較特殊,其藍色光譜表明它們很年輕,形成時間並不久。然而,球狀星團中的恆星都是在差不多相同的時間形成,而且形成時間比較早,所以其中的恆星都應該已經很老。年輕藍離散星的存在表明,球狀星團中的恆星有可能發生了碰撞產生了藍離散星,新形成的恆星獲得了足夠的燃料,從而又煥發生機。

另外,死亡恆星的碰撞已經被觀測到,其中包括雙黑洞碰撞和雙中子星碰撞。


火星一號


幾乎不會發生兩顆恆星的對撞

因為宇宙中恆星很多很多,光在銀河系就有數千億顆恆星,太陽只是它們之中非常普通的一員。但同時宇宙尺度又很大,相對來說宇宙就顯的非常空曠了,距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在4.2光年之外。仙女座大星系正在朝銀河系移動,大約四十億年後會和銀河系碰撞融合,兩個含有數千億顆恆星的星系碰撞融合,可能我們的太陽也不會和其他恆星相撞。以下是一個球狀星團:

而如果兩顆恆星離的過近會變成雙星系統,最終的結果可能會發生兩顆恆星的碰撞融合,或者是連個黑洞的碰撞融合。

巴納德星位於蛇夫座,距離我們大約6光年,是距離太陽系第二近的恆星系統,第一近的是半人馬座α的三星。巴納德星是已知的相對太陽自行速度最快的恆星,按照它現在的速度和方向推算大約在公元9,800年的時候飛行到距離太陽最近的位置,大約距離3.75光年,之後將繼續它的旅行飛行更遠的深空。所以說巴納德星和太陽也是不會相撞的。


簡單回單,感謝你們的關注與支持,祝好!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科學黑洞


答:在宇宙中,兩顆恆星直接面對面相碰的概率,幾乎是不可能的!比你買一張彩票,就中一等獎的概率還要低。


主宰宇宙大尺度範圍的力量是萬有引力,萬有引力最大的特點,就是隻會吸引,不會排斥;在我們銀河系中就存在數千億顆恆星,似乎讓人覺得銀河系非常擁擠,會出現恆星相碰的情況。

實際上,截止目前為止,天文學上也沒有發現兩顆恆星面對面相碰的事件;只有兩顆恆星組成雙星系統,然後軌道半徑逐漸縮小,最後碰撞融合的情況。


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宇宙相當廣袤

相對於恆星本身的尺度來說,宇宙是相當廣袤的,哪怕是我們銀河系內,各恆星之間也有著數光年的距離;比如距離太陽最近的比鄰星(4.22光年),如果我們把太陽縮小成直徑1釐米的彈珠,那麼比鄰星將距離彈珠285公里遠。

試想,我們在光滑平面上相聚285公里的兩處,放上兩個相互吸引的磁鐵,然後隨機撥動磁鐵,它們相撞的概率是很低的;況且萬有引力比電磁力弱10^20倍,而且天體還在三維空間中運動。


二、逃逸速度

在宇宙大爆炸時,每個天體都被賦予了一定的動量,而且天體間的相對運行速度是非常快的,比如距離太陽第二近的恆星系統“巴納德星”,相對於太陽的的橫向速度達到了90km/s。

就算巴納德星和太陽,因為引力作用吸引到一起,在相互接近的過程中引力勢能轉化為動能,相對速度越來越快,最後速度遠遠超過逃逸速度,然後又相互遠離。


三、小概率事件

除非恆星的運動方向正好相對,兩顆恆星就有可能面對面碰撞;就如你開一槍,然後擊中300公里外的另外一顆子彈一般,概率是極低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相互靠近的恆星無法脫離對方的引力束縛,從而形成雙星系統;然後在數百萬年甚至數億年的時間裡,兩者都損失動能並降低軌道,然後發生融合與碰撞。


好啦!我的內容就到這裡,喜歡我們文章的讀者朋友,記得點擊關注我們——艾伯史密斯!


艾伯史密斯


宇宙中會不會發生兩顆恆星的對撞,比如巴納德星與太陽?

宇宙中天體合併這種事件並不少見,但碰撞事件可能會更多,不過這卻是在兩者質量十分懸殊的情況下或者兩者質量都不大的情況下發生,比如小行星撞擊行星或者小行星互相碰撞!

比如像這種級別的小行星撞擊,傳說當年的月球就是這樣分離出去的,但恆星級別相撞的可能性比這個小多了,越是大型的天體在兩者相互接近的過程中,互相被捕獲形成雙星或者最終在相互環繞中合併的可能性更大於相撞!

而兩顆天體的密度差異比較大時,如果距離夠近,那麼密度小的那個天體會被密度大剝離走物質,而這個將通過天體的洛希瓣來進行!

此時子星外殼中的氣體將通過內拉格朗日點流向另一子星,兩子星之間發生了物質轉移!

而中間的稱之為吸積流!

距離太陽系比較近的巴納德星是一個奇葩,因為它正以每秒超過140KM的速度趕往太陽系朝聖,它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的位置改變是能看得出來的!

但它與太陽相撞的概率實在太低,因為巴納德星距離太陽系達到了5-6光年,在這個距離內瞄準太陽即使差千分之一角秒,經過將近50萬億公里的跋涉.....最後將會在極為遙遠的位置路過太陽系.....而巴納德星卻連這個機會都不可能得到,因為它在9780年後到達最靠近太陽的位置,此時距離約為3.8光年。隨後將一去不復返!

那麼宇宙中是否就不存在相撞的恆星了嗎?似乎並不是如此,還真有相撞的案例,這種事件發生在宇宙中比較奇葩的天體:球狀星團內部!

在這種密度比銀河系平均要高得多的古老橫星系內部發現了一種藍離散星的恆星,這說明在古老的恆星系中的恆星通過非常手段重新獲得了生機,不過這是在難以表明他們是正面撞上的還是繞著繞著撞上的......因為後者看起來更像是合併!

因此我們無法排除這種概率.....而事實上應該是存在相撞這種恆星的!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可以肯定的說會!太陽系位於銀河系最荒涼恆星最稀疏的璇臂,在恆星密度更高的璇臂,或者恆星更為密集的銀河系中心是很有可能發生恆星間的碰撞!在幾年前人類觀測倒過,一場超大規模的伽馬射線使整個星系黯然失色!隨後觀測到了閃著金光的物質!據推測這是宇宙早期形成的中子星相撞,形成了超過四個地球質量的黃金(說實話好想要),而中子星來自早期第一代恆星的殘餘,據推測雙星系統形成的中子星可能會相互圍繞旋轉10億年之久,最後災難性的相撞合二為一!如果有壽命足夠長的雙星系統(據估算現在質量小的褐矮星壽命可達幾千億年)就算是太陽這樣的中等質量恆星也有100億年的壽命!如果條件合適就可能會發生壯年恆星相撞並且合成為一個更大質量恆星的過程!


木易219691974


兩顆恆星對撞,這在大宇宙尺度上來說肯定是有的,但發生的機率應該是非常的小。

兩顆恆星對撞,你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合併,是兩顆大質量天體在引力作用下合併到一起的過程。不是有科學家預測過嗎,就在我們的銀河系內每過一萬年就有可能發生一起這樣的恆星對撞“事故”,目前科學上也有了能夠觀察到恆星碰撞合併的能力,恆星合併被認為是在高密度星團中由於黑洞的原因造成了恆星失控而發生的碰撞現象。

巴納德星是一顆紅矮星吧,質量還非常的小,距離我們的太陽差不多有6光年左右,這應該也算很遙遠的了,並且觀測數據也沒有表明要和我們的太陽碰面的可能啊。只是測算出了它的自行為每年有10.3角秒,是一個“無人”的旅行到我們鄰近的恆星系統,並沒有要和我們的太陽相撞的可能吧。

恆星可能發生碰撞的理論倒是很早以前就有人提出,早在1764年的時候,天文學家依據對M30的觀察結果提出了這個理論。M30是一個存在了130億年之久的星團,經過對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觀察結果分析,發現了其中一些恆星要比星團內部的其它恆星明顯的年輕許多,科學家推測這些年輕的恆星是那些老年的恆星發生碰撞合併而成的,因為這樣它們才有比其它老年恆星更多的能量來繼續進行核反應。


恆星碰撞在宇宙中可能時有發生,包括我們的銀河系內應該也會發生這樣的碰撞情況。但在我們太陽附近,目前還沒有這種碰撞的可能,科學家並沒有觀測到相關的數據,並且還說有另外一顆恆星和太陽接觸的可能性很低,這種可能性是十兆兆年才有可能發生一次,而且還不一定會碰撞在一起。

不過呢,恆星碰撞爆炸的威力多大呀,就算我們的太陽不會和其它恆星碰撞,可那怕是離太陽100光年遠的恆星發生了這樣的爆炸也是不得了的事情,對我們的地球而言也可能是滅頂之災啊。幸好離我們100光年的距離上沒有上

規模的集團恆星,發生這樣的可能性還是很小很小。

所以呀,這樣的事情還是不要去擔心了,也不是我們能夠擔心得了的,真要發生的話,你能咋的?


宇宙天問


一般不會,恆星碰撞的概率很低很低。不只是恆星之間的空間十分廣大,更是由於每顆恆星都是按照自己的固有軌道運行,從不插隊,也從不在別的恆星軌道上穿行。如何碰撞?不是我們的城市交通,交叉形式頻繁,不撞車才是怪事。

為什麼我們在天文觀測中有恆星碰撞和星系合併呢?其實這是星系形成之前的映像。我們看到的不是現在的星系與恆星。

任何事物都有階段性。蝌蚪變成青蛙,尾巴沒了,前面多出兩條腿。小孩與成人表面上沒有大的區別,其實,腦袋與四肢的比例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小孩的乳牙好看而整齊,到了成人,牙齒就變了。兒童的性格與成人差別很大。身體的營養構成差別很大很大。免疫系統各不相同。

星系在沒有形成統一系統之前,子系統之間的碰撞合併也很頻繁,這是實現最優化的必須,系統的自組織原則是星系的結構趨於完美,有幾千億年的壽命,是單個恆星無法比擬的。星系一旦形成,就會形成層次分明,結構清楚的星系,再也沒有星系形成過程中的穿插移動,而是圍繞銀心旋轉,誰也不會跑到別的旋臂上,牛郎永遠追不上織女。這是成熟系統的存在原則,和諧和睦,統一規則。

所以,星系合併碰撞的時代已經過去,宇宙由最初的無序狀態通過自然規律的自組織,已經成為和諧統一的系統,不會發生恆星之間的大碰撞。

不只是銀河系,宇宙中的星系產生的年代相差不大,今天仍處於形成過程的星系幾乎沒有,我們看到遙遠的不成熟星系,恰恰是星系形成時期的歷史。






一葉扁舟l


宇宙什麼事都可能發生,福生無量天尊


降龍尊者27


如果沒有對撞,就不叫宇宙了,豈止恆星對撞,星系也會對撞,星系核經過對撞,反彈,再對撞,再反彈,然後更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更大的黑洞,貌似永不分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