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僅兩地入選“千年古縣”,快看你家鄉上榜了嗎?

12月11日

從中國地名文化遺產保護促進會

傳來喜訊

安徽省壽縣和全椒縣

榮膺地名文化遺產“千年古縣”稱號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壽縣和全椒縣的魅力吧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壽縣古稱壽春、壽陽、壽州,以壽為名,源遠流長,歷時2200多年沒有改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底蘊豐厚的地域文化和獨具特色的地名文化。壽縣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從2015年起,就成立專門組織,積極開展工作,申報“千年古縣”,經過不懈努力,在地名文化的發掘、研究、傳承和利用方面成效顯著。

安豐塘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安豐塘位於壽縣縣城南30公里處,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安豐塘、漳河渠、都江堰、鄭國渠)之一被譽為“神州第一塘”,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安豐塘安豐塘古名芍陂,為春秋時期“楚相孫叔敖所造”,至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攝影/田淮林 淮南圖片網)

壽縣古城牆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壽縣古城牆,始建於宋。壽縣城牆有四門,東門稱為賓陽,南稱為通淝,西門稱為定湖,北門稱為靖淮。壽縣城牆作為宋至清代古建築,同時也是凝聚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智慧與力量結晶的標誌性建築。於2001年6月,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2012年,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中國明清城牆”項目。(攝影/老小仔 淮南圖片網)

壽縣孔廟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孔廟又名黌學,為全國重點歷史文物保護單位,坐北向南,佔地2萬平方米。據清《壽州志》記載,唐、宋時在城內東南隅,元代移建到這裡。孔廟建築群貫穿在南北一條中軸線上,以中路為軸心向東西展開。(圖:壽縣人民政府網)

壽春城遺址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壽春城遺址位於壽縣城關壽春鎮、城南九龍鄉境內。200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壽縣築城始於楚遷都壽春之時,面積約25平方公里,是戰國都城中僅次於燕國都城燕下都的第二大城。漢代以後,城址縮小至故城東北角,即今壽縣城關一帶,後代多沿襲其址。(攝影/鄭平)

淮南王墓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淮南王墓,位於五株山南坡,即八公山東,四頂山南,合(肥)阜(陽)公路壽縣段北不足百米處。墓前存有清同治八年(1869年)吳坤修楷書“漢淮南王墓”碑。19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佈其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之壽縣人民政府撥款依“覆鬥式”原墓形重修。墓地佔地2366平方米,四面築1米高度青石護土牆,迎面鑲石刻保護標誌、重修墓碑記和管理規定。墓南鋪築連接合(肥)阜(陽)公路的通道,墓周人行道設有青石欄標。為壽縣城北又一處引人注目的勝蹟。(圖:網絡)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位於安徽省東部,縣人民政府駐地襄河鎮。西漢置縣,古稱椒邑,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歷史。全椒,是全國綠化模範縣、國家生態示範區建設試點縣、全國水生態文明建設縣、全省旅遊強縣、省級文明縣城、省級園林縣城,榮獲“中國最美宜居宜業旅遊城市”、“最美中國旅遊目的地城市”、“中國最佳綠色發展縣”。

一、全椒地名詞語文化內涵(一)“全椒縣”名的語源簡析

本邑古志中全椒簡稱“椒”,多見“椒邑”、“椒地”“椒民”、“椒俗”等語。“椒”字在古代有兩種含義,一是植物名稱,一是山巔、山丘之義。全椒的“椒”取後一種意義,這是由全椒的地形地貌特徵決定的。

據歷史文獻考證,兩漢時期,全椒境內的襄河水系並不發達,滁河沿岸的地域也不在全椒境內,屬於當時與全椒縣相鄰的阜陵縣地界。也就是說,漢初為本邑命名時,縣域之內幾乎全是低矮山地和岡丘,全椒因此而得名。明·泰昌版《全椒縣誌·輿地志》“山崗”目下夾註雲:“椒,小山也。全椒小山多,故名也。”

又一說:相傳古代高陽氏在椒陵山(又名覆釜山,今在城內)建立古椒國。春秋時為楚椒邑(楚靈王時分封給大夫伍舉作采邑),後為全氏居住,漢在古椒邑置縣設治,故名“全椒縣”。

(二)全椒縣的政區沿革簡況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漢高祖四年即公元前203年置全椒縣,隸屬淮南國;漢武帝元狩元年即公元前122年起,隸屬九江郡;三國時全椒為吳魏爭戰之地,近60年廢縣;西晉時復置,《晉書·卷十五·地理下》記載隸屬淮南郡;東晉、南北朝及隋朝開皇年間近300年全椒廢縣,據正史記載,這一時期縣域內先後僑置南譙州、南譙郡、山桑縣、嘉平縣、北譙郡、北譙縣、豐樂縣,後改置臨滁郡、滁水縣;隋朝大業初年即公元605年起,復置全椒縣。此後的1400餘年,僅明朝洪武初期全椒縣被短暫廢除。以“全椒”專用名置縣約1850年以上,政區一直無變化。

(三)全椒縣縣域的地名詞語特徵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縣悠久的地域歷史文化、獨特的地理景觀、淳樸的鄉土文化和鮮明的方言特色,成為地名群形成、採詞和演變的源頭和土壤,形成了全境地名詞語的鮮明特徵和文化景觀。如:孤山、晉集、臥龍、寶塔、一棵松、教場圩、馬廠等地名,因地理環境、姓氏聚居、龍圖騰文化、名勝古蹟、地表特異物質、歷史故事、自然物產等而得名。

二、地名實體文化內涵(一)歷史文化,淵源流長

全椒縣歷史悠久,名勝古蹟眾多,名人輩出,人傑地靈,地名文化淵源流長,蘊含著豐富的文化特色,為我們保留了難得的民族文化遺產。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新中國成立後,六、七十年代,在全椒境內的南屏、管壩先後發現新石器時代的生產工具,證實早在史前已有人類祖先在全椒繁衍生息;在全椒大墅、陳淺、馬廠、西王等地發現了更多商、周、秦、漢時期的生產、生活工具、兵器、貨幣以及墓葬用品。在十字境內,還發現古代採礦坑和冶煉遺址。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境內有著更多豐富的文化遺存,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共發現、登記不可移動文物點320處,縣域內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處(國光樓、神山寺、梅花壟古墓群、襄河古橋)、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處。現有館藏文物580多件(套),一級文物33件(套)。二級文物18件(套),其中珍貴文物256件(套)。

(二)名人薈萃、地理優越、鄉俗濃厚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自古文風鼎盛,文人學士代不乏人。孕育了唐代宰相邢文偉、宋代一門兩相張洎、張璪,明代開國功臣,兵部尚書樂韶鳳,戶部尚書年富,軍事家方瑛,哲學家戚賢,佛界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大師,清代文豪吳敬梓,文學家、書畫大師吳鼒,詩人薛時雨,中國實驗及應用心理學的奠基人周先庚、中國城市規劃和水衛生專業的開山鼻祖朱皆平、中國復關談判研究先驅者汪堯田等鄉賢名士近百人。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最為著名的是《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被魯迅稱為我國第一部真正的諷刺文學作品,開創了中國諷刺小說的先河。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徐海東率領新四軍四支隊和領導全椒抗日人民群眾展開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至今保留和建立有革命遺址、革命烈士園陵、陳列館,譜寫了光照千秋的業績。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在這裡繁衍生息,形成了燦爛的鄉土文化。全椒獨有的民間節日“正月十六走太平”是中華民俗史上的奇觀。作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走太平”,2014年,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還有神山寺廟會、龍山寺廟會、二月二龍抬頭界首廟會等民間節日盛況空前。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全椒民歌、手獅舞、八朵雲、老漢推車、雙龍舞等民間藝術得到保護和傳承,深受區域百姓的喜愛;方言、俗語、熟語、諺語文化已開展研究和整理;全椒龍蝦、管壩牛肉、馬廠酥笏牌、馬廠羊肉面、古河獅子頭、全椒貢面、周崗雪棗等具有地名特色的名優特產得到廣泛讚譽。

全省仅两地入选“千年古县”,快看你家乡上榜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