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胡亥为什么不姓嬴?

陳翔六點半藝人


秦始皇姓嬴,扶苏、胡亥都姓嬴,这是没问题的。但是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扶苏、胡亥不叫嬴扶苏、嬴胡亥呢?因为秦始皇本来也不叫嬴政!我们看《史记》,只有秦(王)政、赵政的说法,而没有嬴政的说法。所谓嬴政是后人的误写。这就涉及一个周代姓和氏不同的问题,姓和氏有什么区别呢?简单说,姓表示血缘出身,氏表示社会集团,所以同样是嬴姓,秦国和赵国就分别是秦氏和赵氏。

至于秦始皇本来应该是秦氏,但因为出生在赵国,所以开始从母氏称赵政,后来回到秦国才称秦政。我们可以发现,当时男子其实是称氏不称姓的,比如屈原也不叫芈原。而女子则一般要称姓,比如《芈月传》的芈月尽管是小说虚构的名字,但这一称呼本身是符合当时称呼结构的。所以扶苏和胡亥都姓嬴没问题,但是他们的称呼是要用秦氏,秦(王子)扶苏、秦(王子)胡亥才是正确的称呼方式。扶苏、胡亥是简略的称呼。


林屋公子


【秦始皇自己也不姓赢,儿子怎么会姓赢?】中国在古代是母系社会,产生了最早的“姬、姜、姚、嬴、姒、妘、妫、姞”八大古姓,每个姓均是女字旁或女字底,同姓则为同一祖先。随着子孙繁衍,人口暴增,同姓的太多,就出现了姓下面的分支,也就是“氏”。

秦国和赵国的同一个祖先叫伯益,是舜帝的女婿,被舜帝赐姓为“嬴”。到了春秋时期,伯益的后人造父被周天子封到赵城,造父将自己的堂侄大骆也接到赵城居住。从此这一系的子孙就以赵为氏,这就是嬴姓赵氏的由来。造父是赵国的老祖宗,大骆是秦国的老祖宗。

战国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秦始皇的名字叫“赵政”而不是嬴政。“嬴政”称呼最早出自西汉末年扬雄的《扬子法言》,西汉前期的史料中,没有“嬴政”称呼的记载。《史记》记载:“始皇於赵,故赵政。”《秦始皇本纪》中说:“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既然秦始皇都姓“赵”,儿子定然姓“赵”。扶苏,常称公子扶苏,按照现在的叫法应该叫“赵扶苏”,那么胡亥也应该叫“赵胡亥”


睁眼看西安


扶苏、胡亥他们都姓嬴。

秦汉以前,姓氏是分开的,姓来自母亲,体现出上古时期母系社会的特点,一般认为含有女字旁的姓都来自母系社会遗留,比如:姬、姜、姚等等,先秦时期的姓很少,据统计只有几十个。

氏代表父方,一般取自父方的封地或者部落,也代表了父方的实力,“氏以别贵贱”就是这个意思,成年贵族才有氏,屌丝有个姓就差不多了。

三代以后,父系社会逐渐占据主流,男人地位上升,女人下降,姓氏趋向于统一,不再分父系母系。

秦朝处于姓氏转折的大时代,姓氏并存,比如说秦始皇家族就是赢姓,赵氏,叫嬴政或者赵政都可以,他的父亲秦庄襄王叫做嬴子楚(也称为异人)。

至于扶苏和胡亥为什么不喊赢扶苏,赢胡亥,与当时的语言习惯有关系,先秦时期诸侯的儿子称为公子,《仪礼·丧服》记载到:“诸侯之子称公子。”既然有公子这一尊称在前,加上姓氏就生份了。

秦始皇称帝后,相关名称并没有在短时间发生改变,大家依旧习惯称皇子公子。

扶苏就习惯性被称做:公子扶苏!

除此以外,秦始皇的其他儿子也被称为公子,比如《史记》中提及的:公子高(赢高),公子将闾(赢将闾)等,胡亥也被称之为:公子胡亥!只不过他在家里是老么,历史多称呼他为:少子胡亥!



日慕乡关


秦始皇的儿子扶苏胡亥是姓嬴,准确来说是嬴姓赵氏,在当时男性不能称呼人家的姓,女性可以的。



而且称呼他们的姓就显得不尊重人家,一般称呼他们都是公子扶苏,公子胡亥,秦始皇没登基之前都是公子政,要不就叫赵政,赵扶苏,不称呼他们的姓,称呼氏。



而且秦汉之前,姓和氏是有自己的一套规则和制度,而且氏是姓的分支,只有贵族才有,所以在当时氏是后起,可以随意的变化,根据自己的分封地来变换,但姓不能改。

你们有什么更好的观点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喜欢的请关注我吧。

文―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古代中国的姓氏文化,姓与氏相分!

在谈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中国的姓氏文化,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姓和氏是不一样的,在我国早期的时候姓是一个大族,氏则是家族中的一个支派,而秦朝的祖先是姓赵,赵是嬴的一个分支,所以秦代的君王的后代都以嬴为姓,赵为氏。

“公子扶苏,公子胡亥,公子小白”等等称呼,其实都是指的他们的名,在我国古代早期姓与名是相分的,到后期时合在一起了。所以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秦二世胡亥,姓嬴、名胡亥、氏为赵。



以上为本文的全部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欢迎围观讨论!


BM大嘴


公子扶苏,公子胡亥其实都是跟他老爹姓赢,这点一点点争议都没有。

如果说这个问题一定要回答的话,我觉得你问得应该是:为什么我们怎么都听不到人叫他们赢扶苏或者赢胡亥?

你如果读三国或者东周列国志一类的书,你会发现他们的单名很多,比如关羽,刘备,张飞都是单名,相反像赢胡亥这样的名字是屈指可数。就算有,很多也要被强制叫两个字的名字,所以我推测:在哪个年代,就是流行说两个字的称呼而已。而我们的历史书记录的十分好,连这种习惯也记录下来,我们后来就算读着不习惯,也一直这样继承下来。

所以,这个问题问的没有水平不是你的问题,是历史书打开的方式不对而带来了困惑。


皮皮跳跳1


扶苏、胡亥他们都姓嬴。




你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是很多历史书上都是直接写扶苏、胡亥的,并没有说他们姓什么。

这两位作为秦始皇的儿子,自然姓嬴了。之所以没有提到他们的姓氏,是因为当时对于男子的姓氏是极为尊重的,一般不能直呼他的姓氏。而且是分开的。例如秦始皇,他姓嬴,氏赵,所以他也叫赵政。

扶苏,胡亥,自然也不例外。也有姓氏,不过就目前的记载来看,并不知道他们的氏到底是不是赵,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秦朝的皇子,一定姓嬴。

此外嬴扶苏,嬴胡亥,叫起来也不放便。


林小野


先秦以前,男子称氏不称姓,姓源自母系氏族社会,代表族源,氏多来自封地、官职,代表地位,直接称呼一个男人的姓是不敬的,可以用氏称呼,比如叫始皇帝赵政,可以用官职或身份称呼,比如始皇帝即秦王位前叫公子政,统一六国前叫秦王政,但在当时不能直呼嬴政。再说姓氏,秦以前姓氏有严格的区分,姓不会变,但氏可以更改,比如公孙鞅、卫鞅、商鞅是同一个人,变化的是氏,但他姓姬不会变,同理,始皇帝赢姓赵氏,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姓赢!汉代以后,没了贵族,姓氏混用,才有今天这么多的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