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要說釣魚的小藥,沒接觸過的還好說,接觸過的釣友,估計是愛恨交織,不分析別人了,就說我自己,每次用小藥,也是舉放之間,搖擺不定;比如釣坑時,別人都在用,你不用,不用多想,就算不光頭也好不到哪裡去,別人都不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野釣,就更矛盾了,用吧,汙染水質,不用吧,萬一別人用了,魚都誘到別人那邊去了怎麼辦,思前想後,算了,野釣還是以藥酒為主,黑坑還是小藥為主吧,這個想法是不是很糾結,很矛盾?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其實,切不說這個小藥,有什麼壞處,釣魚人也是人,隨大流這事也就沒辦法細說了;言歸正傳,撇開合適不合適這個沉重的話題,單就在什麼時候使用小藥,大概使用的思路,想必大家多少還是希望探討一二,今天就聊聊個人的使用習慣和思路。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一、黑坑使用小藥的幾個時機

1、搶魚必須用,為什麼呢,搶魚時,姑且相信塘主說的生口魚偏多,可是就那麼點地方,說白了就是那塊釣點香味濃,魚就往那遊,但是這裡切記一個問題,就是量不可過,這添加的尺度沒辦法細說,畢竟不是一個魚池的釣友都用一個牌子的小藥,咱們就這麼說吧,一旦散炮抽了十幾杆子下去,大家都有口,自己這邊沒有,要麼藥少了,要麼藥多了,如果漂沒有動靜那就是藥少了,如果漂偶有動靜,但是不大,那就是藥加多了。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2、左右兩邊都有人,那是鐵定要用小藥,黑坑釣的競爭性很強,直白的說就是你釣上了,隔壁可能就釣不上,隔壁能連桿,那你基本上就沒戲;所以陰暗點說,衝著把隔壁打停口,那也得用啊。

3、釣位多,來的人少的時候可以用;比如偷驢掏坑的時候,來的人少,釣位充沛,這個時候不實驗一下小藥,難道等釣友們坐滿了釣位再試驗?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4、水肥用藥量加大,水瘦藥量要減少;作釣之間瞭解一下池塘換水情況,黑坑釣搶魚一次,小藥至少撒3斤,散炮平均一個釣位打上2~5斤都是常態,遇見狂野性選手,搶魚時打個十幾斤散炮都和玩一樣,所以必然水肥,這時不用小藥,基本上就是給塘主送錢去了;但是如果新換的水,放的新魚,那就不能量大了,要不然很容易死窩。

5、夏秋季,天氣悶熱少用,天涼、下雨天多用;一般天氣悶熱,魚群活力也一般,小藥量大了就容易死窩;反之,天涼、下雨天,水溫事宜,魚的活力足,比正常量少加一點,是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二、野釣時使用藥酒的時機

1、野釣,水面大,魚密度少,使用藥酒肯定是比不使用藥酒效果好,不管什麼季節,但是基本都要遵循夏秋天熱少加,春、冬水溫要多加;藥酒在野釣中,主要就是味型擴大、味型傳播這兩大效果。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2、大水面藥酒要多加,小水面藥酒要少加;藥酒但凡是純中藥泡製,就不存死窩這個說法,但是藥酒加多了,很容易把其他味道的香型比例提高,這就容易引起魚的警惕性。

3、素餌少加藥酒,葷餌不加藥酒,種餌多加藥酒;藥酒和酒味餌料是兩回事,一般使用素餌時,少加些藥酒就可能提味;而葷餌添加藥酒,則餌料就沒有腥味了;而種餌大多密度大,比如玉米、小麥、小米等,不多加藥酒很難讓種餌入味,所以一定要多加藥酒。

釣魚的小藥,讓人恨得牙癢,但是又不得不用,那麼該怎麼使用呢

最後,還是得說,藥酒建議自己配,統共也花不了幾個錢,捨不得泡麝香,丁香、阿魏也沒幾個錢,打上幾斤散酒,藥店稱點,十幾元一個大玻璃瓶子,真心也浪費不了幾個銀子;而小藥呢,其實網上有不少自制的視頻,沒事時自己可以嘗試,比如紅薯膏、紅棗膏等,都是我們常用的,自己熬製上幾罐,能用一整年,順便說下,據說北方今年不管是新疆還是寧夏,紅棗都是豐收,價格著實不貴,百十元買上一箱,自己家人吃不完都拿來熬小藥,也是惠而不費的一件美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