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要说钓鱼的小药,没接触过的还好说,接触过的钓友,估计是爱恨交织,不分析别人了,就说我自己,每次用小药,也是举放之间,摇摆不定;比如钓坑时,别人都在用,你不用,不用多想,就算不光头也好不到哪里去,别人都不用,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野钓,就更矛盾了,用吧,污染水质,不用吧,万一别人用了,鱼都诱到别人那边去了怎么办,思前想后,算了,野钓还是以药酒为主,黑坑还是小药为主吧,这个想法是不是很纠结,很矛盾?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其实,切不说这个小药,有什么坏处,钓鱼人也是人,随大流这事也就没办法细说了;言归正传,撇开合适不合适这个沉重的话题,单就在什么时候使用小药,大概使用的思路,想必大家多少还是希望探讨一二,今天就聊聊个人的使用习惯和思路。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一、黑坑使用小药的几个时机

1、抢鱼必须用,为什么呢,抢鱼时,姑且相信塘主说的生口鱼偏多,可是就那么点地方,说白了就是那块钓点香味浓,鱼就往那游,但是这里切记一个问题,就是量不可过,这添加的尺度没办法细说,毕竟不是一个鱼池的钓友都用一个牌子的小药,咱们就这么说吧,一旦散炮抽了十几杆子下去,大家都有口,自己这边没有,要么药少了,要么药多了,如果漂没有动静那就是药少了,如果漂偶有动静,但是不大,那就是药加多了。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2、左右两边都有人,那是铁定要用小药,黑坑钓的竞争性很强,直白的说就是你钓上了,隔壁可能就钓不上,隔壁能连杆,那你基本上就没戏;所以阴暗点说,冲着把隔壁打停口,那也得用啊。

3、钓位多,来的人少的时候可以用;比如偷驴掏坑的时候,来的人少,钓位充沛,这个时候不实验一下小药,难道等钓友们坐满了钓位再试验?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4、水肥用药量加大,水瘦药量要减少;作钓之间了解一下池塘换水情况,黑坑钓抢鱼一次,小药至少撒3斤,散炮平均一个钓位打上2~5斤都是常态,遇见狂野性选手,抢鱼时打个十几斤散炮都和玩一样,所以必然水肥,这时不用小药,基本上就是给塘主送钱去了;但是如果新换的水,放的新鱼,那就不能量大了,要不然很容易死窝。

5、夏秋季,天气闷热少用,天凉、下雨天多用;一般天气闷热,鱼群活力也一般,小药量大了就容易死窝;反之,天凉、下雨天,水温事宜,鱼的活力足,比正常量少加一点,是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二、野钓时使用药酒的时机

1、野钓,水面大,鱼密度少,使用药酒肯定是比不使用药酒效果好,不管什么季节,但是基本都要遵循夏秋天热少加,春、冬水温要多加;药酒在野钓中,主要就是味型扩大、味型传播这两大效果。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2、大水面药酒要多加,小水面药酒要少加;药酒但凡是纯中药泡制,就不存死窝这个说法,但是药酒加多了,很容易把其他味道的香型比例提高,这就容易引起鱼的警惕性。

3、素饵少加药酒,荤饵不加药酒,种饵多加药酒;药酒和酒味饵料是两回事,一般使用素饵时,少加些药酒就可能提味;而荤饵添加药酒,则饵料就没有腥味了;而种饵大多密度大,比如玉米、小麦、小米等,不多加药酒很难让种饵入味,所以一定要多加药酒。

钓鱼的小药,让人恨得牙痒,但是又不得不用,那么该怎么使用呢

最后,还是得说,药酒建议自己配,统共也花不了几个钱,舍不得泡麝香,丁香、阿魏也没几个钱,打上几斤散酒,药店称点,十几元一个大玻璃瓶子,真心也浪费不了几个银子;而小药呢,其实网上有不少自制的视频,没事时自己可以尝试,比如红薯膏、红枣膏等,都是我们常用的,自己熬制上几罐,能用一整年,顺便说下,据说北方今年不管是新疆还是宁夏,红枣都是丰收,价格着实不贵,百十元买上一箱,自己家人吃不完都拿来熬小药,也是惠而不费的一件美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