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鬆綁了?

公元前195年,淮南王英布造反。

時年60歲的漢高祖劉邦御駕親征,平定叛亂後回京,途經了老家沛縣。

不惑之年離家,近20年不曾踏過故土的劉邦,打起精神擺了場浩浩蕩蕩的“帝王宴”。

史書記載其為“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把當年一起喝酒的、打過交道的,城裡外的鄉親們,都召集在一起喝酒。

皇上請客,大家敞開喝。

端坐高臺的劉老三,瞧著臺下一張張熟悉的面孔,曾經敬他的、愛他的、怕他的、恨他的、瞧不起他的,如今一個個都是卑躬屈膝、低三下四,端著他賞賜的酒,臉上掛著光宗耀祖的陶醉樣,小心翼翼聽著他說話。

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歷朝歷代,中國人都喜歡衣錦還鄉。

馬上就要過年了,可能每個人都想著藉著過年的東風可以衣錦還鄉!

衣錦還鄉有個前提,就是衣錦!

白話就是要穿精美的衣服,也就是有錢。

那麼,今年賺到錢了嗎?

沒有吧,為啥?

經濟不好,沒賺到錢!

房地產鬆綁了?

前天公佈了11月份的經濟數據:

中國11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1.52萬億元人民幣,預期13340億元,前值7288億元 。

中國11月M2同比增8%,預期8%,前值8%

中國11月M1貨幣供應同比1.5%,預期3%,前值2.7%。

中國11月M0貨幣供應同比2.8%,預期3%,前值2.8%。

中國1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25萬億元人民幣,預期12000億元,前值6970億元。

很多人都是看個大概,我簡單解釋一下,

第一, M2還是沒有增長,和之前持平。M1和M2的剪刀差繼續擴大。

M1就是企業和老百姓放在賬上隨時準備投資的錢,是狹義貨幣。

M2是廣義貨幣,兩者剪刀差負向擴大,說明大家準備隨時投資的錢正在減少,更多的錢都存起來了。

那意思很明確,就是我啥也不想幹了,為什麼啥也不想幹了呢?

就是因為幹啥也不賺錢了?

第二,央行傾向於撥放貸款。

央行一直想給企業增加貸款,但是社會融資增量越來越少。

一方面央行要控制房價,不讓錢流向房地產,繼續去推漲泡沫,所以要控制個人房貸規模,更要控制開發貸規模。

但現在的問題是,只有房貸和開發貸有需求,你不讓我貸款買房,我就不貸款了,讓我貸款去做生意,我不幹,所以對於實體經濟的貸款增長緩慢。

第三,企業方面現在觀望情緒濃重,缺乏利潤!

因為幹啥都不賺錢,所以傾向於把活期資金定期化,守住現金流,不擴張不投資,這麼做對於個體企業來說是非常正確的,甚至是保命的一招。

但對於宏觀經濟來說,確實相當麻煩的,企業需求下降。

那就是我們老百姓講的,央行拿著豬頭找不到廟門,企業都怕了,沒人來貸款,你印出再多的貨幣也投放不下去。

所以你看,經濟形勢是怎樣的?

我們來梳理一下最近的新聞面:

由於經濟不好我們要進行改革,怎麼改呢?

首先是收入上!

傳統上是投資、消費、出口三駕馬車。

如今投資的話在基建,去槓桿過程中,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來源受到一定影響。

這個事情早晚要處理,這幾年中國的經濟之所以還能穩住,是因為除了房地產以外,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債務增長速度比較快,我們估計下來,現在地方政府的債務在最近三年時間,每年大概有7萬億。

現在要處置的話,到底怎麼辦?

如果借不到錢,基建投資就下來了。所以,今年稍微處置一下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我們的基建投資就下降得非常快。

7月、8月、9月,當月的基建投資都是負增長。

大件消費中汽車消費一直在減少,手機出貨量也一直在下滑,貿易中一直不溫不火,中美貿易摩擦將長期存在。

所以我們要從支出上來下功夫。

支出上一般來說是縮減支出,比如三公消費,比如公務員改革、降薪。

這兩點,就想想吧。

這兩年特別是今年5月以後,消費突然就往下走,我們在解釋這個問題的原因的時候,最早是一個做紙箱的企業家告訴我的。

他說,出口用的紙箱沒有變化,繼續增加,但是內銷的紙箱數量下來了。

後來,我們不斷研究這個問題,認為有四個原因:第一,P2P爆倉了,去槓桿過程中大概有1萬億損失;第二,股票市場開始暴跌了;第三,開始去槓桿,銀行開始限制對消費的貸款;第四,房價上漲過高,負面衝擊。

所以,由於製造業的困境,我們一直在奢望一個大招:降稅!

前期的增值稅稅率下降,個稅改革,讓人們對降稅有了預期,於是5萬億的降水傳聞就出來了。

還有5萬億減稅的新聞?

5萬億減稅,不太可能,但還是會減!

2017年國家財政收入17萬億,稅收收入14萬億,2018年前十月財政收入16萬億,減掉1/3?大家都去喝西北風?

按我的猜測,純粹是猜測啊,如有雷同,純屬巧合:預計未來X年,減稅、降費共計X萬億。

題外話:單純減稅國家壓力太大,降費特別是社保對企業幫助也大,2017年6萬億社保收入,減一減整體稅負下降還是挺明顯。社保收入增速放緩後,怎麼找補?

一、醫保基金支出這一塊可以擠水分,比如已經著手的帶量採購,不少虛高的藥價會下來。

二、國資劃轉補充社保,法理上已經沒問題。

在10月份,財政部長劉昆曾經說過:財政部正在醞釀更大的減稅措施,力度將超過所有人想象!

減稅5萬億是從英國金融時報傳出來的,不管是否最後成真,但無風總是不起浪的。可能力度不會這麼強,但總會減,財叔預計萬億左右吧!

而昨天發改委又公佈了一項舉措:

重點:資產總額大於1500億,年收入大於300億,負債率不超過85%,3A評級的房地產企業,屬於支持的優質企業範圍。

那恆大融創碧桂園們,在海外發債利率那麼高,快回來吧!

在之前嚴厲的去槓桿限購之下,前幾天經濟參考報曾經報道就要防止房價上漲,又要防止快速下跌刺破泡沫。

這意思很明白了,既不能漲也不能跌。

不能漲的意思很明白了,有泡沫。

而中國經濟網的這則新聞怕是被很多人忽視了:金融街巽寮灣總建面高達3000萬平,市值高達2400億。

廣州碧桂園鳳凰城總市值或達2800億元,

超過581箇中國城市2017年的GDP,僅次於16家A股公司市值,萬科A、格力等不少知名上市公司市值均不及該小區市值。

房地產鬆綁了?

你說有沒有泡泡?

但現在經濟形勢不好,又不能跌,又需要經濟的增長,兜兜轉轉一圈兒,最後又回到房地產上。

所以這玩意就是中國經濟的大麻,最多忍一段時間不吸,真想戒掉很難,沒事吸一口,活到九十九~

而從萬科和保利的走勢也可以看出來有明顯的探底回升跡象!


房地產鬆綁了?


房地產鬆綁了?



所以說,事實上我們一方面在增加收入(全額繳納社保)一方面縮減支出(降稅、醫療不讓二手中間商賺差價)。

另一方面基建下滑又不斷在增加基建投資,樓市調控的力度在鬆綁,讓經濟有個穩定的增長。

也就是圍繞三條線走的:

整體經濟上:

增速下滑---增加基建投資,鼓勵地方發債,房地產鬆口

收入上:

財政收入增速明顯----全額社保加稅

企業盈利減少,不願意貸款---降準,降稅,不排除降息可能

支出上:

企業生產成本較高---醫療改革,去中介化

居民消費萎靡--降稅

用這種精細化操作代替原有的攤大餅方式。

這就是傳說中的精細化宏觀調控。

長期來看,中華民族屹立於民族之林是有一定道理的。

每當遭遇危機,我們總能安全度過,即使遇到外族侵略統治中原,也是要麼被打敗,要麼被民族同化。

而對於經濟的問題,古往今來,初稅畝、相地而衰徵、推恩令、王安石變革、一條鞭法、改革開放。

哪個不是在遇到重大危機時,一項重磅政策來改變國運的。

在現在經濟增速由原來的10%增速,降低到現在6%,這在歷史當中,恐怕也寫不進歷史教科書吧。

長期來看,中國經濟沒有問題,一片光明。

只要堅持改革開放、利用好我們的人才優勢,發揚中華民族勤勞能幹的傳統,任何危機都能安然度過!

所以,我對未來的中國經濟是很有信心的。

房地產鬆綁了?

點擊“瞭解更多”或下方按鈕,一鍵進入詳細頁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