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講了很多關於蘇州園林的內容,大到構造佈局、小到草木佈置。這一次咱們說說蘇州園林有趣的地方。園林除了建築本身,內部諸多的歷史文物同樣有趣,充滿著故事。看見君選取蘇州代表性園林的前三寶,給你講講蘇州園林的“三寶”故事。

這一期,我們先來說拙政園、獅子林、網師園。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拙政園三寶

文徵明《拙政園三十一景圖》

王朝更迭,社會動盪,但園林生活繼續。一牆之隔,園林內外成為兩個平行時空。在圍牆之中住著什麼樣的人?在園林的深處又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文徵明與他的《拙政園三十一景圖》也許能帶給我們一些答案。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文徽明遠離官場迴歸故里,第一件大事就是要描繪出他心目中的園林。而他對拙政園的臨摹就體現在《拙政園三十一景圖》中,這是文徽明在1531年所創作的,整本冊頁詩、書、畫俱佳,因此有三絕的稱譽,現在收藏於紐約大都會博物館中。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拙政園三十一景圖》細緻地刻畫了拙政園中不同的園林景緻,畫中的拙政園是一處以水景為主,建築稀疏而茂樹曲池,近乎天然風光的園林。全園設有一樓、一堂、一臺、兩軒、六亭點綴其間,另有花塢、釣磯、曲池、果圃參差坐落於水崖花柳之間。作品風格古樸清新,自然淡雅。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圓明園遺物

拙政園內,8件圓明園石雕柱礎已經默默守候了這座城市60多個春秋。

這批保存於拙政園中的石雕柱礎珍貴之處均為成對遺物,遠香堂北面有2件,玉蘭堂前庭院內有2件,盆景園內有4件。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焚燬後,特別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圓明園內殘存的建築、文物、古木、石材等以驚人的速度流失。當時一蘇州籍陶姓京官得到9件圓明園內置放花盆等用的漢白玉石雕柱礎,後作為傳家之寶。1951年11月拙政園整修,1952年向外界開放的同時展示了一批珍貴文物,其中就包括該批圓明園漢白玉石雕柱礎。

“文革”期間,石雕柱礎遭到破壞,“文革”後,工人拉盆花時發現其中一件石雕柱礎已經粉碎,於是將其餘8件妥善保管,才使得珍寶留存至今。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雖由人作,宛自天成。這些保存在拙政園中的石雕柱礎均雕刻精美、造型別致。8只都刻有西洋蕃花圖案,是乾隆時期融合西洋風格的典型之作。造型上有四方直上直下形、四方束腰形兩種,其中四方束腰形的石雕柱礎頂部呈不規則扇形層面,甚為罕見。

鄭板橋《無根竹》

鄭板橋《無根竹》屏風在拙政園西部的倒影樓內。鄭板橋擅長寫竹畫竹,四十年來從未間斷,是竹子賦予他虛心進取、凜然正氣、堅強不屈;是竹子豐富和充實了他的人生和價值取向。而且,《無根竹》中還隱含著“六根清淨”的禪意,更顯其珍。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獅子林三寶

假山

獅子林的假山堆於元末,其中有些湖石則為宋代遺物。

獅子林整個假山,全部用湖石疊成,外表看去非常雄渾,內部卻玲瓏剔透,處處空靈;巨大的石峰,都在洞的上面。石峰裡還生長著百年大樹。石峰玲瓏透瘦,有“含暉”、“吐月”、“玄玉”、“昂霄”等古代名峰,“獅子峰”為諸峰之主。


假山上的石洞,窈窕曲折,上上下下,高下盤旋,連綿不斷。進了山洞,看去似不很遠,但是盤旋往復,可望而不可即,必須順著山路走,才能走出來;否則宛如進入了迷宮,轉來轉去,結果還是轉到原來的地方。而且各洞都具有不同的景象,有“桃園十八景”之稱。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乾隆御碑

在獅子林的滄桑變遷中,乾隆曾五次遊覽獅子林,並留下大量題字和“御製詩”。乾隆二十二年春(1757),乾隆二巡江南到蘇州,他取來倪雲的獅子林圖展卷對照著觀賞獅子林。賜匾“鏡智圓照”於獅林寺,雙題五言詩《遊獅子林》,此詩後被刻成御詩碑並新添一景名為“御碑亭”。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聽雨樓法帖》

由於園林和寺廟幾度分合興廢,獅子林的名人書跡至民初僅存斷裂的乾隆御碑。園歸貝氏以後,約在1918至1921年期間,在廊壁上增設《聽雨樓帖》60餘方。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聽雨樓帖》為歷代叢帖之一,是清嘉慶年間雲南的收藏家周立厓撰集所藏唐、宋、元各代書法家褚遂良、顏真卿、蔡襄、蘇軾、蘇轍、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等人的真跡鉤刻入石,共4卷,鐫刻者為當時的刻石高手穆文、劉宏智。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網師園三寶

張大千題《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碑

張大千和二哥張善孖也是一個大畫家,以畫虎最著,並且極愛虎。在網師園居住的時候,張善孖在西部內園養起了老虎(喚作虎兒),留下一段畫壇佳話。據說虎兒性溫良,極通人性,張善孖與之朝夕相處親暱非凡,常以虎姿入畫。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有一次,江南名士楊雲史過府一敘,見虎兒若小兒,開懷而笑。虎兒聞聲忽然咆哮,楊先生大驚。張善孖用摺扇輕輕敲了三下它的頭,責備了兩句。誰知虎兒認為主人當眾羞辱了自己,委屈之下竟絕食三日,晝夜做哀慼之聲。此事居然驚動了城外的高僧靈巖寺方丈印光大師。印光親自來網師園看虎兒,也是緣分。虎兒一見印光,立刻以頭觸地,流淚不已,讓看破紅塵的高僧也大為感慨,為它摩頂祈禱。可惜虎兒已無力迴天,三天後還是夭折了,張善孖為此感傷不已,建冢立碑。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1982年,國畫大師張大千特意從臺北寄回大陸一紙墓銘,上題:“先仲兄所豢虎兒之墓”。1986年,蘇州市園林管理局按此書鐫刻了墓碑立於網師園殿春簃院內。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鷹石

網師園靈璧石為大型立峰觀賞石,狀如巨鷹展翅,故名鷹石。此石高約2米,最寬處大約50釐米,呈烏褐色,底座為太湖石做成。湊近凝視,表面間有白色經絡,皴褶密佈,叩之鏗然有聲,整石玲瓏剔透,彷彿蒼鷹生命依然。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說起這塊石頭,還頗有來歷,是當年江南風流才子唐伯虎的遺物。民國初年,蘇州名流、愛國文人費仲深購置下唐伯虎故居的一部分,連同鷹石一起買下,修建“歸牧庵”,並藏石於室。直至解放後(1958年),此石才從桃花塢費仲深深宅移至網師園殿春簃院落中。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硅化木

網師園有兩段高約二尺,形狀酷似樹幹,直徑一尺多的灰色柱形圓石。觀察表面有圈圈的年輪,一個個結節。用手一摸,質地堅硬,與頑石沒有區別,這就是硅化木。

這是一種一億五千萬年以前,陸地上廣泛分佈的常綠喬木的化石。這種歷經億萬年的硅化木化石,封建統治者把它看作政權萬世穩固的象徵,人民群眾把它視為堅貞不屈精神的化身。據《本草綱目》記載:硅化木石還是一種醫治男女相思病的靈丹妙藥。其實,人們賦予硅化木的意義,已經超越了形體本身的特徵,從而產生的無窮的內在魅力。


趣說蘇州園林“三寶”(上)


看完這些,你是不是與看見君一樣驚訝這些園林還有如此有趣的故事?說到這裡,看見君更期待下期的園林三寶還有什麼更有趣的地方了。如果你喜歡,記得轉發給你的小夥伴一起漲知識哦!

*圖文素材來自復旦人文智慧課堂、新華報業網、獅子林官網、搜狐新聞、新華網江蘇頻道、蘇州加菲貓的博客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看見蘇州整理編輯,轉載請聯繫授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