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为什么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

军事一点通


克里米亚半岛,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俄罗斯族占总人口60%。2014年克里米亚以全民公投方式决定归属,投票结果以压倒性优势支持独立,随后以联邦身份并入俄罗斯。



俄罗斯合并克里米亚后,为何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主要是以下原因:

一、前苏遗留的历史问题。克里米亚半岛拥有优良军港,是黑海战略重地,原属前苏俄罗斯联邦。在1954年,为庆祝俄罗斯、乌克兰合并三百周年,最高苏维埃将克里米亚划给乌克兰。前苏分解后,俄罗斯联邦声明1954年决议无效,向乌克兰讨回,遭到拒绝。



二、乌克兰自身体量、实力与俄罗斯相差几个数量级。两国情况悬殊过大,根本就是侏儒和巨人的比较,即使宣战,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反而是自取其辱。



三、克里米亚的去向,是通过全民公投决定的。这种方式被西方阵营普遍使用于科索沃等有争议地区,以彼之道还施彼身,让支持乌克兰的西方阵营有苦难言,只能在经济制裁上虚张声势一番。



四、即使乌克兰内部,还分为“亲乌派”和“亲俄派”两股力量。本就实力不济,自身又无法团结,难以形成一致对外的合力。

2018年克里米亚与俄罗斯之间,建起跨海大桥,联系更加紧密,乌克兰要回克里米亚更加的遥遥无期。


百味乾坤


如果要想了解原因,自然需要从克里米亚,与俄罗斯,与乌克兰双方的关系来出发。

第一点,克里米亚是为了纪念俄乌三百年友谊,赫鲁晓夫在俄罗斯版图中划出一块送给乌克兰当礼物的。如今俄罗斯和乌克兰关系彻底闹翻,俄罗斯自然可以将礼物收回来,就好比某些情侣分手后还要还礼物一样。本身克里米亚原本就是俄罗斯的,现在丢点面要回来,也没什么。

第二点,克里米亚是进行了全民公投加入的俄罗斯,并非俄罗斯暴力入侵。本身克里米亚地区的俄罗斯族人就偏多,乌克兰内部波兰族和俄罗斯族分歧愈演愈烈,而基辅政府更是亲欧美,依靠俄罗斯发展的克里米亚自然是想方设法脱离乌克兰的管辖。而通过全民公投的形式,让乌克兰政府完全抓不住把柄,即便是西方国家抓住不放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但是也不可能武力收回来。

第三点,克里米亚的特殊性。其实在乌克兰危机以后,有三个地区摆脱了基辅政府的管控。分别是克里米亚共和国,卢甘斯克共和国,顿涅茨克共和国。这三股势力中克里米亚和顿涅茨克都曾先后宣布加入俄罗斯,而俄罗斯只选择了其中一个。自然是由于克里米亚的特殊性,在冷战结束后,克里米亚地区人民强烈要求回归俄罗斯,但是迫于当时的形势需求,俄乌双方都不赞成这样做,不过为了安抚克里米亚地区人民,给予了当地人民极大的自治权利,而这个自治权甚至可以决定克里米亚是否独立。所以俄罗斯才敢接克里米亚,而不是接顿涅茨克。


战争之王


2014年3月,俄罗斯特种兵空降到克里米亚半岛。结果,驻守在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军队几乎一枪未放,投降的投降,逃跑的逃跑。试问,两国军队实力相差如此之大,乌克兰有胆量宣战吗?再者,尤先科、季莫申科等亲美派将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赶下台以后,乌克兰东部亲俄地区烽烟四起,乌克兰政府都无法平定乌东地区的亲俄民兵,哪里还有能力与勇气向俄罗斯宣战。可以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之后,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一旦两国宣战,俄罗斯极有可能彻底将乌东地区从乌克兰分裂出去。

很多人都知道克里米亚是经过了公投,98%的民众支持脱离乌克兰、加入俄罗斯。但是,鲜为人知的是,在克里米亚公投之前,俄罗斯派遣了空降兵进入克里米亚。在赶走乌克兰驻克里米亚军队以后,克里米亚人才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进行的公投。所以,西方国家才以此为借口不承认克里米亚公投。西方国家的理由也非常充分,克里米亚是被俄罗斯军事侵略在先,公投在后。当然,这不是今天讨论的范畴。从俄罗斯空降兵轻松占领克里米亚就能知道,乌克兰军队与俄罗斯军队的差距。从冷战结束到2014年,乌克兰军队从来没有实战经历。再加上乌克兰经济困难,军人待遇低,武器装备差。反观俄罗斯军队,经历了两次车臣战争、俄罗斯格鲁吉亚战争,已经拥有了大批经验丰富的士兵。

再者,乌克兰政府此时也不得不“安内”。在尤先科、季莫申科等人推翻亚努科维奇以后,乌克兰东部地区亲俄武装开始行动了起来,卢甘斯克州与顿涅茨克州先后宣布独立。这时,乌克兰的主要精力不得不放在平定内乱上面。整个2014年,乌克兰政府军与乌东民兵进行了残酷的战争。但是,久疏战阵的乌克兰政府军一直也没有打败有俄罗斯支持的乌东民兵。直到2014年,在德国、法国的斡旋之下,各方签订了《明斯克协议》,乌克兰内战才算告一段落。但是,卢甘斯克州与顿涅茨克州已经变成了卢甘斯克共和国与顿涅茨克共和国,事实上脱离了乌克兰的掌控。

2014年乌克兰危机

在军队实力远远不如俄罗斯、内部分裂危机需要解决的情况下,乌克兰怎么可能会对俄罗斯宣战?一旦宣战,意味着两国将进行一场规模不小的全面战争。到时候,乌克兰失去的不仅仅是克里米亚与顿巴斯地区,甚至有可能彻底失去整个东乌克兰地区!所以,在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以后,乌克兰没有对俄宣战,实际上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不过,乌克兰在现任总统波罗申科的领导下,没有全力发展经济,而是不时的挑衅俄罗斯,已经完全失去了可供回旋的战略空间。未来的乌克兰总统如果还一味的与俄罗斯为敌,乌克兰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毕竟,美国远在天涯,俄罗斯就在身边。


美国观察室


领土领地是一个国家的核心利益,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忍气吞声,并没有孤投一掷对俄宣战,是有其历史现实政治经济国际局势多方面原因的。

一、历史上,克里米亚本身就是俄罗斯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中抢过来的,只是在苏联时期划给乌克兰管理,该地区经前苏联与俄罗斯的长期经营驱逐外族人,俄罗斯族人口占据绝大多数,受俄罗斯文化的影响深刻,从内心上都认同俄罗斯的统治而排斥乌克兰人。

二、经济上,乌克兰的能源安全及国内经济很多产业特别是乌东部地区受俄罗斯的控制影响深刻,并不完全具备完全独立自主的能力,俄罗斯如果打出经济牌,一损俱损,乌克兰经济受影响严重无法承受。

三、军事实力上乌克兰和俄罗斯更加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绝大部分军事装备和实力,核武库数量庞大,达到近七千株在役,百万雄师和数万钢铁洪流仍然保存,军机舰艇也规模巨大,而当时的乌克兰却目光短浅自废武功,销毁了终极战略大杀器核弹,丧失了向俄罗斯叫板的底气,常规战力更是微薄可怜,无法抗衡俄罗斯。

四、乌克兰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其国内亲俄派有相当的实力,并不是完全众志成诚的倒向西方,向俄罗斯宣战是要乌议会做出的决议,波罗申科现在在乌国内民众中支持率低下,国会内更是受到的质疑多多,阻碍重重。攘外必先安内,内部都无法统一形成合力,怎么去步调一致宣战俄罗斯?

五、北约和美国口惠而实不至,并不能立场坚定的用实际行动来支持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对抗。北约内部矛盾重重对俄口调不统一,美国又没有做好与俄罗斯全面摊牌的准备,平时怂恿鼓励乌克兰对俄罗斯进行骚扰示强,但如果真的战端开启,北约与美国绝大多数可能只是精神支持不会实质军事介入,当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战争北约与美国的态度就是前车之签。

总之,乌克兰不是不想宣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实力不济,只有忍气吞声。


时事新维度


一国对另一国宣战,意味着两国因为种种因素,某一国重大利益受到损失,国家领土和主权受到威胁和挑战,而处于大规模的对抗乃至战争的状态。


所谓乌克兰没有宣战,因为宣战的指向不明,没有目标,所谓乌克兰向俄罗斯宣战,有名无实,无本之木,向俄罗斯宣战,就等于向克里米亚宣战,更进一步说,就是向乌克兰东部宣战。看似俄罗斯从乌克兰手里收回了克里米亚,其实那个地方原本就是俄罗斯的,不仅居民,语言,风俗习惯都是俄罗斯的,因为着俄罗斯的日渐复苏和崛起,对于克里米亚居民来说,向心力很强。克里米亚的重新并入俄罗斯,是克里米亚人民(主要是俄罗斯族)自决的结果,

从另一方面来说,乌克兰对于克里米亚失去控制和主权,责任完全在乌克兰一方,咎由自取的结果,怨不得旁人。对于这个苦果,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想当初,如果不是西方的介入怂恿,以不正当手段迫使前总统亚努科维奇逃亡,乌俄两国的关系不会搞到如此之紧张。乌克兰内部的激进主义,极端主张,不顾一切的向西方,北约靠拢的政策,对于自身来说,简直是自取其辱。

另外,假使不顾一切的鲁莽宣战,面对着俄罗斯大兵压境,这些年来一直在烈火中,战场上锻炼考验出来的俄罗斯士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实力悬殊,有胜利的希望吗,指望着西方能够雪中送炭,可靠吗,内外交困的内政外交能够把涣散的士气人心凝聚起来吗。最终的结果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乌克兰军队

当然不管宣战与否,背后一定还有其他原因,两国高层之间的考虑和沟通,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宣战所能彻底解决的。


一论语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为什么乌克兰不向俄罗斯宣战?

一、克里米亚半岛的由来与分离。

苏联解体,乌俄独立,仍然保持着亲善友好的兄弟般友好合作关系。克里米亚半岛有苏联时期的黑海舰队,黑海舰队驻扎的所在地是常年不冻的优良港口。黑海舰队作为苏联遗产被分给了俄罗斯,黑海舰队担负着出太平洋至印度洋的守卫任务,是俄罗斯的国(海)防前哨,同时也承担把守乌克兰安全的部分责任。克里米亚半岛军事战略位置非常重要,是俄罗斯通过多次战争从(土耳其前身)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取。为了“纪念乌克兰与俄罗斯友好合作300周年"由苏联领导人1954年作为礼物,划给乌克兰管辖。乌俄分别独立后,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依然以租赁方式向乌克兰交纳租金。通过一群西方政客的“颜色革命",2014年,全面夺取了乌克兰政权,并宣布废除前任政府“弃核、中立、不结盟政策",申请加入北约。乌克兰加入北约,就会将北约驻军引入乌克兰,面对即将被挤走的黑海舰队不利形势,俄罗斯通过“公投"神不知鬼不觉出奇不意“收回"克里米亚半岛。

乌克兰为什么不即时向俄罗斯宣战?

一丶心中有愧,理由不充分。

①克里米亚原属俄罗斯,是乌克兰宣布倒入北约怀抱,引入俄罗斯的敌人,逼迫俄罗斯不得不保卫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②俄罗斯是通过曲线“公投"的方式,尊从所谓公民意愿收回克里米亚半岛的,没有所谓逼迫人民意愿的意思。

③没有留下一点战争的痕迹,打了乌克兰一个措手不及。

二、实力不济,不是俄罗斯的战场对手。

乌克兰2014年被一帮龟儿子搞得国内乌烟瘴气,国民经济严重下降,失业率奇高,国民怨声载道。国家财政极度空虚,军人不及普通公务员的待遇。2015年,乌克兰政府欲召募25000名军人,先后发出5次召募令,也只招到含1/3女兵在内的12ooo人。在清剿东部独立武装战斗中,一个整编师的军人成营连建制逃跑。如此乱象,一上战场精神崩溃,哪里还是俄罗斯军人的对手?

三、治国无方,寡头横行,政府机关贪腐成风。

政府工作人员吃拿卡要,作风散漫,官员贪腐成风,败坏政府形象,社会寡头垄断,剥削压榨百姓,这样的政府谁愿替其卖命?

四、外部势力隔岸观火,离台看戏。

乌克兰政府指望北约出面拯救乌克兰,而北约只想利用乌克兰制约俄罗斯,根本不愿与俄罗斯直接发生战争。他们只会“抗议、谴责"。隔岸观火,离台看戏是他们的一贯伎俩。

乌克兰想宣战没本钱,依靠外部力量依无所靠,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你让波罗申科之流怎样向俄罗斯宣战?






老狼48440790


不难发现克里米亚从开始出现不明国籍的绿衣服军事人员时(俄罗斯士兵),正是波罗申科声势正盛之时,可以说克里米亚的入俄正是乌克兰亲俄总统上台之时,而乌克兰之所以没有对俄罗斯控制克里米亚及之后的行动采取行动,主要还是波罗申科正在逐步掌权和巩固权利的时候!



之所以没有对俄罗斯宣战,原因是还来不及宣战,靠近俄罗斯的几个乌克兰州的亲俄武装就发动起义,要求自治或脱离乌克兰而加入俄罗斯!这一连串的动作恰好发生在乌克兰新老政府交结前后!乌克兰不得不先易后难,克里米亚俄罗斯已经承认并接纳了其成为俄罗斯联邦的正式成员,也就意味着俄罗斯会对这块区域进行全面保护!



但俄罗斯虽然在外交和军事层面上事实支持乌克兰东部亲俄武装,但并没有接受这几个州的独立并加入俄罗斯诉求,这让乌克兰波罗申科政府出兵讨伐成了平息国内分裂势力,不过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还真是不敢恭维,前线损兵折将而又溃不成军!让这个相对好解决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这样的战斗力何谈收复克里米亚呢?此时对俄罗斯宣战想要回克里米亚不是空想吗?一旦与俄罗斯进入战争状态,以当时连东部亲俄武装都打不过的乌克兰军队战斗力,对俄罗斯宣战只是给俄罗斯一个借口颠覆乌克兰亲西方政权而已!若被俄罗斯趁机颠覆政,再进一步清算乌克兰的亲俄势力,乌克兰十年的颜色革命成果岂不全部报销?



因此只能隐忍保留火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思想让乌克兰当局隐忍下来了,当然这也有可能是颜色革命幕后支持国的意思,与俄罗斯及乌东亲俄武装达成停火后,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马不停蹄的引进外援,同时恢复军队装备建设和军队训练,目的就是本次与俄罗斯发生冲突后,进行进一步打击乌东武装,只要控制了乌东地区,那么克里米亚就是乌克兰当局下一步要争夺的地区!


泾水书生


主要是实力不行。宣战失败不说还可能被灭国。这正是俄罗斯求之不得的正好乘机兼并乌克兰,并能恢复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的荣耀。乌克兰是美国打压遏制俄罗斯的棋子,命运掌握在美国手里。没有美国珠子的声明乌克兰岂敢造次



初心被喂了狗


两大因素,决定了巧克力当局没有对俄宣战,首先是国力不济的同时还不得民心,对俄宣战等于自杀!美国不支持。其次寡头们要的是利益,领土主权只是他们政治操弄的工具,并非他们真正的追求。现在乌克兰大选临近,又到了决定巧克力政治命运的时候,他仍然只能把领土主权问题炒热激化拉抬自己选情,照样没有对俄宣战的胆气。

要解释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巧克力上台执政,到今天的大选与美乌俄三方互动经历先理解清楚。

当年美国在乌克兰策动颜色革,巧克力、亚采纽克等投机钻营成功,获取了美国的信赖,在最高拉达政变会议罢免了亚努克维奇后,成功的接掌了乌克兰政权,并在美方授意下立即投入了与美国代表的北约开始协调程序,紧张的筹备乌克兰加入北约事宣。这个过程中,巧克力利用美国成功窃取了乌政权,美国要用巧克力领导的乌克兰成为自己绞杀北极熊的绞刑台,这个刑台的绞索就是克里米亚。

然而尽管美国实际操纵着北约,乌克兰入盟无任何悬念,美乌双方就等着收果子宰熊了,但在29个成员国的北约组织办理过程的程序必竞太繁杂,乌东人民不愿自己成为美国绞杀同胞的帮凶,纷纷宣布独立,要求并入俄罗斯,而俄罗斯只接受了苏联时期,为支持乌克兰地区经济发展而划拨归其管辖的克里米共和国。抢先一步收回了这处关系到俄罗斯国运命脉的战略要地,并立即派军队进驻克里米亚,守住了半岛通向内地的咽喉克拉地峡,和控制整黑海的锁眼——塞瓦斯托尔港。这个举动立即使乌克兰对美国来说,失去了原有的战略价值,宰熊已无可能。

乌克兰由此从倍受美国宠爱美少女,变成掉了底的破鞋,顿巴斯之乱还在这破鞋里面长满了蒺藜,美国不可能再要她了。因此不会出兵来增援巧克力收复克里米亚,并且基于俄乌实力现状也不支持巧克力对俄宣战,让自己的傀儡去自杀,白费了美国投入的大量资源。事实证明战略精算师美国没算错,在巧克力竭尽全力调动政府军征讨东两州独立运动过程中,被民间武装屡屡挫败,除丟了大量重装备外,还有大量成建制部队临阵倒戈加入东两州民间力量,这充份说明美国的判断没错,自己的乌克兰政策,和傀儡政权在这里广受包括作战部队在内的反对,巧克力没有对俄宣战的本钱。

现在美国又来操纵巧克力玩火,只是为了它自己搅屎欧洲,撕裂俄欧关系的战略利益,乌克兰又从破鞋变成了火钳子,夹着一团火来烧烤北极熊,一旦这个火钳子被火烧红烫手了,就会甩了这东西转身走人,到别处继续煽风点火去了。而巧克力近来为救自己的选情,用各种动作刺激俄乌对峙局势越来越激烈,强硬态度已接近于对俄宣战,其防长宣称近期要再派一批舰艇去穿越刻赤海峡,如果巧克力付著实施就极有可能引爆战争,巧克力的结局就是逃亡西方寻求政治避难,把乌克兰人民推进火坑后,他就没心思去想了。


铁岭锋


是宣战了,不过但到现在都只是嘴战。

虽然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有点儿不地道,但我感觉是乌克兰给了俄罗斯一个千载难逢的“理由”,在俄罗斯兵不血刃的“收复”克里米亚后,美国和西方国家,直接把俄罗斯踢出八国集团,并对俄罗斯实施了严厉的制裁。
在美国和西方国家的鼓动下,乌克兰彻底和俄罗斯撕破脸皮,于是俄罗斯一不做二不休,又把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从乌克兰分割了出去,那么乌克兰为什么没有对俄罗斯宣战呢?答案是“体力不支”外加西方国家的“空头支票”。

我们先从俄乌两国的国力说起:虽然乌克兰继承了除俄罗斯最多的资产,但被一帮寡头瞎折腾了20多年后,乌克兰就成了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在2017 年,乌克兰的人均GDP只有2000多美元,国力的衰竭也就直接影响了军事实力的提升,而俄罗斯的经济实力虽然大不如以前,但无论是从武器装备,军队人数,和战斗力上,乌克兰和俄罗斯都不是一个量级的,不提俄罗斯,就是乌东部的顿巴斯地区的“民间武装”,乌克兰都对付不了,何谈与俄罗斯抗衡呢?况且就是美国领导下的北约,谁又敢动俄罗斯一根“熊毛”呢?
在“外援”方面,乌克兰之所以对俄罗斯强硬,西方国家的“空头支票”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俄罗斯除了在军事实力上碾压乌克兰外,就是在“法理”上,“收复”克里米亚也是“合情合理”,美国和欧洲各国也心知肚明,所以,俄罗斯明知道“收复”克里米亚,会遭到欧洲国家的反对,但因俄罗斯“有理有据”的收回自己的领土,欧洲国家也就没太多“理由”用武力来支持乌克兰对俄罗斯动武,我们从这次刻赤海峡事件就可以看出,美国和西方国家对俄乌的争端,并没有十分“上心”,所以,身单力薄的乌克兰,根本就没能力与俄罗斯一战。


综上所述,乌克兰现在或者是将来,都不敢和俄罗斯因克里米亚开战,若是真想收回克里米亚,那只有等普京喝高兴了……(据说在1954年,为纪念乌克兰和俄罗斯合并300周年,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喝多后,把克里米亚“赏”给了乌克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