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創新讓企業再騰飛——方大炭素“脫胎換骨”的十二年

改革创新让企业再腾飞——方大炭素“脱胎换骨”的十二年

嚴把產品質量關

改革创新让企业再腾飞——方大炭素“脱胎换骨”的十二年

生產車間

改革创新让企业再腾飞——方大炭素“脱胎换骨”的十二年

檢驗產品

蘭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張旭永通訊員洪萬有羅永崗文/圖

朱興元是方大炭素公司壓型廠的一名員工。提起12年前的一段往事,仍不禁黯然傷神。那時,他所在企業叫蘭州炭素廠,企業陷入發展困境,連工資都發不出來。朱興元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年,都大年三十了,一家人還在眼巴巴地等著發工資,年難過啊。

蘭州炭素廠已成為歷史,現在的企業改製為方大炭素公司,企業一路扭虧為盈,越來越景氣。現如今,朱興元已從一名普通員工升任為段長,小兩口在同一企業上班,加起來平均月收入達到16000元。買了車、購了房、手頭有存款,公休時揹包一打,一家三口踏上說走就走的旅程。

和朱興元一樣,方大炭素公司2300名員工攜手奮進,一路走來,見證了企業的成長壯大。他們為共同擁有一個創造了上市公司“神話”的企業而自豪。

絕處逢生改革創新求發展

1965年,大通河畔,紅古區海石灣鎮建起炭素生產基地——蘭州炭素廠。該廠生產的“蘭光”牌電極,經過電石火光的淬鍊,從西北塞外走向了黃河兩岸,大江南北,直至漂洋過海,走向世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蘭州炭素廠的發展進入輝煌時期,生產經營形勢一片大好。員工福利待遇優厚,利稅名列甘肅省前列,是當時甘肅省的明星企業。

無奈好景不長。進入上世紀90年代末期後,蘭州炭素廠效益開始下滑。儘管於2002年成立“海龍科技”成功上市,但還是沒有抓住發展的機遇,直至入不敷出,資不抵債,面臨生死抉擇。2006年9月28日,遼寧方大集團實業有限公司競拍到蘭州炭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所持海龍科技公司51.62%的股份,取代蘭州炭素集團成為海龍科技公司的控股公司。2007年1月,“蘭州海龍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制之初,方大炭素即投巨資對設備進行技術改造,升級換代,重裝上陣。先後引進日本油壓機、德國振動成型機、內串石墨化爐、新電極加工線、亞洲最大的焙燒環式爐等國際、國內最先進的生產線和生產裝備,還將優質資產撫順炭素、成都炭素、合肥炭素、蓉光炭素等企業整體注入方大炭素,形成資源共享、集中研發、優勢互補、統一營銷的集團化營運實體。

以科技創新求發展。方大炭素盯緊炭素技術最前沿,與湖南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中科院上海物理應用研究所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係和完整的試驗研發體系。在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研製、高耐蝕性高爐炭磚研製、石墨烯製備及應用技術研究、超級電容器用高性能活性炭研究等新產品的研發方面不斷取得突破。

近5年來,公司獲得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20項,有27項次成果分獲省市科技成果鑑定及科技類獎項,多項新型炭材料產品被國家列入高新技術產品名錄,公司被甘肅省政府授予高新技術企業、甘肅省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甘肅省戰略新興產業骨幹企業等榮譽稱號。

該企業還與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聯合成立了核石墨研究中心,建設起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核石墨研發與生產基地,成為全國唯一一家生產核電高溫氣冷堆炭堆內構件的廠家。

內生動力脫胎換骨12年

科技創新的不斷突破,極大地提升了企業核心競爭力,使方大炭素成為國內炭素行業發展的引領者。“脫胎換骨”,企業大刀闊斧深化內部改革,全方位無死角地推進精細化管理。

該企業從原料、採購、生產到技術、設備、銷售,每一處著手,節能降耗,在毫釐間降成本,從一度電、一滴水要效益,就這樣“扣”出了經濟效益。而面對員工,方大炭素實行“不減一名員工,不減員工一分錢工資,不減員工一分錢福利待遇”的“三個不減”政策,充分調動了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凝練“同呼吸共命運”的凝聚力。

改制12年,方大炭素效益持續增長,產能由改制前年產不足3.5萬噸,增加到目前年產15.4萬噸。從改制前的欠稅大戶發展成為甘肅省納稅100強企業,民營企業50強企業第1名,連續六年位居甘肅省出口創匯第一。短短數年就進入了世界炭素行業前三甲的位置,一躍成為與德國西格里、美國優卡兩大巨頭並駕齊驅的領跑者。

2017年,方大炭素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業績,實現利潤31.36億元,相當於過去50多年的總和;累計上繳稅金8.5億元,出口創匯3.79億美元。今年年初,該企業每位員工領取5萬元的年終獎紅包,成為當時最吸睛的新聞,引發輿情振奮。

行舟綠水前,風正一帆懸,今年8月,方大炭素與寶鋼化工強強聯合,出資27億元,在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紅古園區建設年產10萬噸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項目。這一項目,預計2020年末項目竣工投產。

回報社會彰顯責任與擔當

談及方大炭素的成功之道,繞不開厚重的企業文化積澱。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方威明確要求集團所屬企業要關愛員工,把員工當親人。該企業:“不讓一位員工掉隊。”

崗位上管好員工,崗位下照顧好大家的生活,這是方大集團不成文的“規矩”。該企業2300餘名員工,目前月人均收入已達到8000元,年均收入10萬元,全面消除貧困員工。企業完善員工福利體系,員工享受的各種福利有23種之多。改制以來,公司各項福利投入累計達6800餘萬元。

方大炭素始終把關愛社會、扶危濟困作為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汶川地震、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縣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發生後,方大炭素先後捐贈760萬元,並派出救援隊赴汶川地震災區抗震救災;捐資500萬元,在甘肅省西和縣、禮縣等建成了10所希望小學;成立“方威基金會·蘭大二院寧養院”,已連續9年每年出資100萬元,為甘肅各地區晚期癌症患者提供上門免費鎮痛治療、護理指導及臨終關懷等項目服務……10餘年間,方大炭素先後捐款3000多萬元用於社會慈善事業、扶貧濟困工作,慈善義舉體現了企業奉獻社會的拳拳之心,彰顯著企業的責任擔當。

今年8月,方大炭素公司全面響應甘肅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扶貧攻堅戰的號召,向甘肅省捐款5000萬元。來自該企業的一組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從2006年至今,方大炭素公司捐助包括扶貧救助等社會公益慈善事業的款項近8000萬元。

方大炭素打造“花園式工廠”,通過環保技改項目的實施,到2018年年底已實現汙水零排放。今年,方大炭素在環保工作中再投巨資上億元,立項上馬環保技改項目30餘項,並斥資打造“花園式工廠”,對廠區綠化進行整體規劃設計,目前公司廠區綠化率已達到30%以上,一個以瀝青、煤、石油焦為主要生產原料的企業,現如今儼然一派公園氣象。

乘著供給側改革的春風,2300名方大炭素人堅信,企業的明天更美好,富裕的道路更寬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