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Abbreviated NJTech),简称南工,位于“六朝古都”江苏南京,具有百年办学历史,是国家首批入选“2011计划”的14所牵头高校之一,是国家“1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原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创建于1915年的同济医工学堂。

截止2017年4月,南京工业大学拥有丁家桥校区、虹桥校区和江浦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亩,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各类学生3万余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4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8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8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34人。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文化传统

校风:诚朴自强

校训:明德、厚学、沉毅、笃行

明德:崇尚精神,彰明美德。学以人为本,人以德为尚:知识之道,重在人文,为人之道,重在人品。精神为人之根本,德行乃人之灵明。

厚学:学识广博,厚积薄发。学问之道,在于多思多问,在于扎扎实实,在于兼收并蓄,在于融会贯通。

沉毅:静穆刚毅,沉着勇敢。砥砺意志,坚韧不拔:直面挫折,百折不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上善若水,大道无言。

笃行:注重实践,知行合一。理论联系实际。言行表里如一,善行终生不怠君子也。

校徽

南京工业大学校徽标志采用欧洲传统盾形徽章纹样,总体结构由工业大学的简称“T”和“U”组成。内部图案分别有龙、虎、青铜鼎、人形纹、“1902”和书本图样。

龙和虎代表该校所在地南京(南京素有“龙盘虎踞”的美誉),同时表达了南京工业大学人才荟萃,藏龙卧虎之义;青铜鼎是江苏省人民政府2002年为祝贺南工办学百年所赠,象征着该校踏实严谨的学风与雄厚的科研实力,并传达了“一言九鼎,诚实守信,努力拼搏,问鼎科学巅峰”的治学精神;鼎内部的人形纹由“工”和“大”组合而成,又形似汉字“天”,传达“教育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并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内涵,1902传达该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书象征着教育机构。中文字体采用“毛体”,雄浑有力,符合该校的定位;英文字体采用“古罗马体”,古朴大方。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师资力量

截止2017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8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2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千人计划"人选30人(其中青年千人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4个、滚动支持创新团队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中组部“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1人、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十二五”“863”计划专家委员会专家1人,主题专家组专家3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

院系设置

2015年进行学部制改革,学校现设有11个学部,29个学院,1个2011学院,1个海外教育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1个独立学院浦江学院。

学科建设

截止2017年9月,学校建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工程4项、二期工程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三五”国家国防特色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10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含领域)23个,本科专业(含方向)84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术8个学科门类,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0.5%行列,学校总体学科综合实力位于ESI全球前0.27%位置。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1个):化学工程与技术。

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

“十三五”省重点学科:化学、药学。

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一级重点学科(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

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生物化工、工业催化、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岩土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发酵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10个):工业生物技术与医药制造、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公共安全与节能、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先进能源技术与装备、土木工程防灾与节能。

“十一五”校级重点学科(8个):化学化工、工业生物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机电控制工程、土木建筑、人文社科与管理、安全能源环境、医药食品。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矿业工程、土木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教学建设

截止2017年9月,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教材1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十一五”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生物工程,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

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 、制药工程 、安全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生物分离工程、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生物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制药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自动化、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应用化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市规划、环境工程。

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江苏省精品课程(17门):无机与分析化学、化工工艺、过程设备设计、微生物学、钢结构设计原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无机非金属材料工学、过程控制工程、基础工程、化工热力学、工程力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土质学与土力学、测量学、工程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

校级品牌、特色专业(27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无机非金属材料、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应用化学、会计学、自动化、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勘查技术与工程、安全工程、英语、金属材料工程、建筑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工业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国际贸易、城市规划、艺术设计、地理信息系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科研机构

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机构5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2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15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4人、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人,入选2016年度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

历史沿革

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省属重点建设的多科性百强名校,由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建筑工程学院于2001年5月合并组建而成。

南京化工大学

南京化工大学的前身可追溯到1902年建立的三江师范学堂,三江师范学堂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49年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翌年定名南京大学。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工学院分出,成立南京工学院。

1958年,化工系从南京工学院分出建立南京化工学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同属原化工部。

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95年4月,更名为南京化工大学。

1998年7月,由化学工业部管理划转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

南京工业大学(Nanjing Tech University)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15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创建。

1917年,同济医工学堂(附设机师科)改建为同济医工学校(附设机师科)。

1923年,同济医工学校(附设机师科)改建为同济大学(附设高级职业学校)。

1935年,同济大学(附属高级职业学校)更名为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0年,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同济高级工业学校。

1953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土木科)更名为南京建筑工程学校。

1952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部分)参与合并组建南京机器制造学校,后发展为南京机械专科学校,现参与合并组建南京工程学院。

1953年,同济高级工业学校撤销。

1953年,咸阳机器工业学校(土木营造科)并入南京建筑工业学校。

1980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升格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

1981年,南京建筑工程学校(部分资源)复校南京建筑工程学校(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2001年,南京建筑工程学院撤销。

南京工业大学

2001年5月,原化工部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建设部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

2012年,作为“国立中央大学”的一脉,南京工业大学与同根同源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共同举行110周年校庆。

2012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支持其土木工程、建筑等学科建设。

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南京工业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