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司马迁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什么?

黄腊


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与政治家,年轻的时候博学多才,后来他继承父职,担任过太史县令,最后又撰写了古今闻名的巨著《史记》。

但是,他写《史记》的时候,也是他一生最痛苦的时候,他是忍辱负重,化悲痛为动力动力,可以说他用尽毕生的精力与顽强的精神,才著完了《史记》。

因为李陵投降匈奴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汉朝的大将军李陵,在与匈奴作战时被俘投降。这消息传来,一下子迁动了大汉满朝的大臣。有的说李陵是有意投降,有的则说是被迫投降。但不管何种原因,李陵的投降,都使汉武帝异常恼怒,甚至要诛其九族。

这时,满朝大臣,都吓得惶惶不安,唯恐此事牵连到自己;只有司马迁竭尽全力为李陵辩解,他认为“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战八万匈奴骑兵八天八夜,外无援军,内无羽箭,仍击杀大约三倍于自身数量的敌军”,已经够英勇的了,他被俘后投敌,实是无奈之举。

但是,他的这一番好话,令愤怒头上的汉武帝非常不悦,一气之下竟然对他处以宫刑。

这令司马迁的内心里蒙受了极大的耻辱,很多人都对他耻笑辱骂,不把他当正常人看待。处于极度痛苦之中司马迁,却没有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

而司马迁屈辱地接受宫刑,使自己苟延活下去,是因为那时候的“史记”,才刚开始动笔。最后,他终于完成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也开创了我国史书的新形式。当然,也受到了后人的尊重与爱戴。可见,司马迁品格高温的史学家及伟人!


超能博士


司马迁,历史上鼎鼎大名的人物。后人尊称太史公,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忍辱负重写下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那么,写这部书的司马迁,究竟是个什么人?


司马迁的父亲是一位标准的严父,他希望儿子能比自己有出息。所以自从司马迁懂事起,就过上了没有童年的日子。父亲司马谈的皮鞭和棍棒时刻准备着,他不得不埋头啃苦,在这种严父的督促下,司马迁10岁时,司马迁就能熟读《尚书》《左传》《国语》等著作,可以被称为神童了。

后来司马迁被父亲撵出去旅行,司马迁就开始走上了诗和远方的道路,这一段时间他游历了很多经历了很多,他发现通过自己的真实经历能感悟到自己从书本上得不到的东西。他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可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外如是也。

后来他的父亲司马谈不行了,临终遗愿就是希望儿子为国家做点贡献,能够写一部史书,司马迁答应了。

可就在司马迁全身心写书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司马迁为他求情也被下狱,李陵家族被全部处死。按照法律,司马迁也是要被砍头的,但念及他是“因言获罪”,可以给他个机会。但是,从此以后就不是个完整的男人了。

这个时候,最考验一个人的觉悟。有的死轻于鸿毛,有的死重于泰山。我是这样死了,一点价值都没有,我还有使命没有完成,我还有书没有写完,不能死。




对司马迁来说,其实现在活着更可怕。老婆孩子都有,自己却成了一个阉人,自己该如何面对他们。但是既然选择活下来,他唯一目的就是写完这部书。

于是名垂千古的史书,《史记》诞生了!

无数的英雄人物和繁花似锦的盛世都讲逝去,什么都没有留下,但是史记留传了下来,而且将会继续流传下去。

司马迁你真正的诠释了“有死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你是个伟人!



小伙子别放弃啊


史记的论述结构,后人阅读比较费力,至于史记中司马迁的偏心偏向偏激,后人自有各自看法。本人认为史记不如左传,史记更接近历史文学,而史记对秦皇汉武的论述,遗毒后世


孤舟江湖25581


很正派的人,人品高洁。李陵在以区区5000偏师给以匈奴大杀伤后,无奈投降时,朝中大臣都落井下石,只有司马迁给李陵说公道话。结果遭受宫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