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工業瀋陽所勞動模範宋哲:“跨界”行家

“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做,不馳於空想,不騖於虛聲,我將永遠做一個奮鬥進取的人,砥礪前行,用執著、勇敢和堅定,保障戰鷹翱翔藍天。” 在瀋陽所第十屆“十佳青年”表彰現場,十佳青年宋哲道出了這番成長感悟。這位年輕的“85後”,近兩年先後榮獲航空工業閱兵保障二等獎,瀋陽所2017年勞動模範、十佳青年等榮譽,一項項榮耀不僅記錄著他對工作的辛苦付出,更是對他“跨界”發展這一抉擇的肯定。

2007年從西北工業大學畢業後,宋哲被分配到瀋陽所綜合航電部工作,從事飛機航電系統的開發與研製工作,一度成為部門的中堅力量。2016年,瀋陽所為實現“轉型跨越發展”目標,做出了“加強外場保障”這一決定,成立了裝備技術保障部,亟需各專業精銳骨幹投入到外場保障的繁重任務中。跨越式發展需要“跨界”人才,航電經驗豐富的宋哲主動從綜合航電部調入,選擇長期紮根在外場保障一線。

從綜合航電部到裝備技術保障部,這一“跨界”選擇對宋哲而言,面對更多的是本專業從未遇到的挑戰。“以前作為航電專業人員到外場工作,我只對航電方面負責,來到裝備技術保障部後,我要對全機負責。”紛至沓來的機電、飛控、結構等問題,讓宋哲意識到僅僅具備航電知識難以支撐現場多專業的技術需求。

“跨界”意味著付出更多的努力。每次飛行保障後,宋哲都不顧疲勞一頭扎進辦公室,學習研究飛機的用戶資料直到深夜,有不清楚的問題就第一時間向相關專業技術人員請教……經過一年多時間苦讀和鍛鍊,他可以和部隊多個專業的負責人就技術問題切磋交流,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癥結。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他從一名普通的外場保障人員成長為外場保障團隊隊長,為多項保障任務的圓滿完成貢獻了力量。

用心,解決一個個難題

2017年7月30日上午,當編隊整齊的飛機飛過朱日和閱兵臺上空接受檢閱並順利返場後,一直在機棚前來回踱步、精神緊繃的宋哲才算鬆了口氣。

沙場閱兵,不僅是一項黨和國家的政治任務,更是對瀋陽所現場保障團隊技術能力的考驗。瀋陽所向部隊做出承諾,當天出現的技術問題一定當天解決。

保障地遠離市區,從最近的招待所往返也要一個多小時。為了能第一時間解決技術問題,保障團隊捨棄了住宿條件良好的招待所,主動要求住在兵營。

“一次受閱,一生光榮;一次保障,一生受益!”宋哲把閱兵保障視為難得的技術提升機會,在現場一干就是兩個月。他組織協調各專業分析和梳理問題,事無鉅細地和部隊溝通交流、答疑解難,常常工作到深夜。“我們會在飛行結束後加班加點完成試驗驗證任務,這樣才能確保第二天部隊飛行任務如期進行。”每當夜幕降臨,偌大的保障現場只有試驗現場燈火通明。四周雜草叢生、悶熱潮溼,燈光周圍總會聚集一團團蚊蟲。可宋哲和團隊毫不在意,他們會身著長袖長褲把自己武裝起來,專注於屏幕上一個個試驗數據。

“只講成績,不講條件;只比貢獻,不比困難。”宋哲不忘初心,從一名航電設計人員“跨界”成長為全機保障行家裡手,為做好外場服務工作、保障戰鷹翱翔藍天付出了全力。

不論是拼搏在外場保障一線,還是深耕於設計研發領域,像宋哲這樣為實現研究所轉型跨越發展目標的“跨界”行家還有很多,為實現航空夢、強軍夢凝聚力量,開拓進取,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