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現在路遇一個摔倒或被撞到的老人,你會不會扶?

濤聲依舊 


王陽明說的知行合一,遵從內心良知的選擇,接受內心良知的呼喚。

你的良知告訴你這是件值得做的事情,那麼就去做,至於風險,那便是你為此付出的代價。

傷害你的人,同樣是有良知的,你付出代價換去的是對他人良知的喚醒,同樣是有價值的,同樣是格物致知的修心。

不用評判善惡,遵從內心,做你認為符合良知的事情,得到心若止水的境界。


區塊政治


扶與不扶內心都很糾結!我遇過一次,那天在超市買的東西付完錢忘記拿了,走到一半路又反回去拿,拿到東西在回家的路上,我看到經常遛彎的一個老人家在從身上的挎包裡拿錢給水果店老闆娘,就在他遞錢的過程中他的身體失去了平衡,瞬間就平躺重重的摔倒在地。如果當時那個水果店老闆娘伸手拉他一把,他也不會摔下去,後來那個老闆娘把香蕉收起來說不賣給他了。老人家一直躺在地上痛苦的掙扎了很多回都無濟於事,周圍有很多很多的人,我當時心裡特別難受和糾結,因為老人家個子很高,身邊又帶著一條狗狗,憑我自己肯定扶不起來,我就一直站在那裡,後來有個年輕小夥子和他母親把老人家扶起來,讓他坐在石凳上才離開,我內心真的佩服小夥子還有他善良的母親!後來我去買了些香蕉遞給了老人家,他虛弱的看了看我接住了香蕉,然後慢慢地吃了起來我才安心的走回家去。


嚮往幸福的人


說實話,我遇到過,很自然的就扶起對方。沒有想象中那麼多彎彎道道,對方作為一名老人,自帶讓人憐憫敬重的屬性,個人只要道德感還在,都會自然的幫助老人。可能事後,你也會想各種可能,但畢竟壞人不是滿天下。

新聞報道數不勝數,真實發生在身邊的又有幾多。

保持人基本的道德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沒有過多的罪惡感和內疚。自己也會活的更快樂,不管社會險惡,還是和諧,要看你自己願意去如何看待,看山是山,你願意相信社會和諧,那便萬里無雲。倘若只看社會敗類,你的人生又怎會光明!

題末,畢竟好人佔大多數。否則哪有你現在的歲月靜好。少數深陷苦難中的人們,可能遇到少數人類中的敗類。不能以偏概全,心中有美好,才能不傷害自己。



山間藏雨


毫無疑問,我直接扶起來,至於會發生什麼,那是以後的事情,當時的情景就是扶,這是本能的表現,難道我們還要仔細考慮和論證嗎?扶起來會發生什麼 ,被訛詐了怎麼辦,如果你想半天不用扶了,老人估計也完了。

這個話題我們討論了無數次,但真正不扶的有嗎?很少,大家都是積極的扶起來,真正被訛詐的又有幾個呢?肯定有,成功了幾個,目前一個也沒有,最後善良的人都是清白的,我們常說正義永遠不會缺席。

咱們反過來講,如果跌倒的是咱們的父母你是不是希望有人扶起來呢?所以你扶起來的不是別人,從理論上講就是自己的家人,老人跌倒不用考慮直接扶起來是正確的,扶老攜幼我們的傳統美德,必須扶。

這個話題不用在討論了,我絕對不會考慮後果,必須扶,其實扶起來的民心,扶起來的是正義,扶起來的是美德。


大海傳媒


說一下我的觀點:扶一定要扶,因為這不僅是道德品質的問題,同時也是人類內心的憐憫。

既然能提出了這個問題,題主肯定是想表達一些目的。媒體上近年來經常出現一些負面新聞。比如“一學生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訛。”或者“老人摔倒怨路人,監控還清白..”等等。

是的,這些的的確確發生過的。而且已經導致了大部分人心裡出現問號:我到底要不要扶,我扶的起嗎?

但我們首先要相信,大多數人都是善良的。不妨我們換個思維方式來看這個問題。什麼情況能上新聞,什麼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答案當然是某些事件反常個例。如果正常我們扶起一個老奶奶,能上新聞嗎?應該不能吧,因為我們幫助別人,別人感謝我們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而且這種事也在天天發生,但我們沒有看見。反而被媒體報道的個例事件混淆了自己的觀念。

所以該扶還得扶,如果十分擔心,我們可以用手機錄下過程,求一個心安。

這就是我對這件事的看法,謝謝。


春秋百家


那天雨下的很大,當時我也不記得,一輛白色的豐田在路邊其實開的很慢,在偏僻而安靜的道路上,嘭~的一聲顯得格外刺耳!聞聲看過去,一個老人騎著自行車,離豐田的車很遠倒下了,當時就想到,該不會撞了吧!撞的那麼遠,應該挺嚴重的!司機慌張的打開車門,就站車門旁邊問,有沒有事,好像沒有撞到你,我車上有行車記錄儀!那位老人反正聽到的就是,沒事,你過來扶我起來,司機感覺大爺沒什麼事,應該自己可以起來,就說自己起來吧,起來了我再過來!然後兩個人一直僵局在那裡!至於後來怎麼樣,就不是很清楚。從開始司機的擔心,到質疑,直到最後的肯定的答案,這都是人與人之間信任自己給毀滅了!別人想關心,想扶您,但是您自己可以起來,但是非要擺明了誰扶就訛誰!雖然看到此事,當我自己遇到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一個老奶奶走路步子,邁的不大,剛好要走一個小斜坡的路,拄著柺杖,很不方便,其實我也只是路過,那位老奶奶看到我直接打我一下,伸出手要我扶,當時腦袋沒有想那麼多,直接就扶上去,奶奶走上去,我也就鬆手了。後來跟家裡人說了這個事,都說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其實我總認為,好人比壞人多!


鄧阿清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首先想到了一個人,彭宇。2006年一個叫做彭宇的中國小夥子熱心地扶起了路邊摔倒的老人,老人卻一口咬定是他撞倒了自己致自己骨折。最終在民事調解下,彭宇賠償老人4萬餘元。此事一出,全民譁然。

這樣的事例多了,每個善良的人的內心都變的冷卻起來,便衍生出了“你會不會扶”的社會問題。

作為心理人,我認為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幾點:

1、  可以做好事,但要先考慮成本。

為什麼這麼說呢?扶與不扶,是你的義務,而不是責任。在這個時代裡,做任何事情都是要講成本的,做好事當然也不例外。你不得不考慮:萬一你被訛詐了呢?被“碰瓷兒”了呢?誰會支持你?你的處置時間成本、經濟損失誰來負責?

2、  你做好事要留痕跡

當你看到老人摔倒需要救助時,一定要避免單獨行動。最好是身邊有同伴、有目擊者為你作證。萬一事後惹上麻煩,至少有人可以為你力證清白。有條件的話,最好現場拍攝,多角拍攝,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鏈”,可以真實還原事故現場的來龍去脈。為什麼現在那麼多的警察執法要求佩帶執法記錄儀呢?同理。你既要助人,必先自保。

3、  快速撥打110、120。

眾所周知,110報警服務檯為群眾提供的服務之一便是接受公民救助,民警會第一時間趕往現場,專業查處。而120急救電話的撥打,則可為傷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救助。在等待救助的時候,可保護好現場,察看一下老人傷勢,及時提供給隨後到來的醫護人員。才能有效的保障發生意外的人員能及時的得到專業的救治。

4、監護人的護理職責要到位。

家裡有老人的監護人要注意了,天氣異常,或老人身體異常時,儘量要避免老人外出,尤其是夜間人煙稀少時,以免出現意外狀況。必須要出門時,可在老人身上放上家人聯繫卡。

彭宇救人案等類似的助人反受困的事件,不斷地衝擊著公眾社會公德的底線。然而,我們仍要固守住我們內心裡最真、善、美的一面。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相信一定會在人性的寒冬中注入一股股暖流。

 




姝影兒


扶!但要做好前期準備。拿著手機打開攝像,遠遠的邊靠近老人邊錄像。如果老人不是昏迷的情況下,簡單詢問幾句,再去扶。如果老人昏迷了。要找一個或以上的旁人作證,撥打110,再撥打120。

今年8月去呼倫貝爾旅遊的時候。親身遇見了一個需要幫助的老人。用以上方法,踏踏實實的做了一件該做的事情。聽起來挺諷刺的。沒辦法,社會變了。做好事真的需要有所準備。倒退20年。經濟很落後,但人心真實誠。如果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別人會覺得你腦子不好使了。其實可以不必費心神做這件事。但我一直覺得,誰還沒有老的時候。




獅子王說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幫助老弱病殘孕,是人人力所能及與應盡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路遇老弱病殘孕有難,必須伸以援手。

老弱病殘孕這5類人生階段,距離每個人並不遙遠。設身處地與換位思考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是個偉大的民族,有悠久的文化歷史底蘊和深厚的民族凝聚力。

切莫讓民族氣節與靈魂在我們這幾代身上銷聲匿跡。

縱觀歷史發展長河,古今中外,攜手共度難關、捨己為人與勤勉幫助他人的事件屢見不鮮。

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1890-1939)。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日本帝國主義發起全面侵華戰爭。當時的中國人民處於水深化熱之中。貧窮落後被動挨打是唯一的寫照。1938年,加拿大籍醫生白求恩不遠萬里來到中國支援抗日革命。帶來了稀缺的醫療物資,深入一線,廢寢忘食、每天不間斷的做手術。由於條件極端艱苦,手術手套匱乏,白求恩不幸多次感恩傷員病毒。仍然奮不顧身治病救人,最終因病毒導致的敗血症逝世。

英雄少年賴寧(1973-1988)

1988年3月13日下午3點38分左右,石棉縣海子山因電線短路發生山林火災。大片森林、衛星電視轉播臺和石油公司油庫面臨巨大威脅。賴寧奮不顧身堅持撲火,大火終於撲滅了。而賴寧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在祖國各條戰線上,存在和活躍著無數共產黨人與熱心群眾。從過去到現在,甚至遙遠的未來,我們深信,中國人民始終是龍的傳人。秉承民族的堅定意志力與執著的必勝信念,在民族團結與助人為樂的氛圍中,牽手昂揚前進。


田品屋



你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

不扶。打120。



喜歡的關注一下唄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