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书法中的神似和形似?

不二斋


书法中的神似和形似是二个层次的境界。就如高档和低档一样道理。上品书法求神似,下品求形似。我知道很多人不认可这个说法。那是因为还有很多人并不理解关于书法艺术形态的相关知识。

还有就是书法真正的内涵是体现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氛围的。比如唐朝书法,它体现的是一种因时代开放而存在的创新感。比如唐楷。在比如宋朝书法,宋朝受文学的影响,书法风格飘逸俊秀,有魏晋的遗韵。代表人物是米芾和蔡襄。


求神似的境界

求神似的联系者往往注重读帖。是精读的那种。往往是读了好几天都没有下笔。这就是一个过程。就是在读字的神情。字的神情就如人的灵魂,有了灵魂,字才能体现神妙之处。动感飞扬。

求神似还有一个外在因素影响着,那就是控笔能力。控笔能力与读帖心得融为一体。往往求神似很容易。


关于控笔能力的练习,我建议大家多掌握几种执笔方法,然后多种执笔方法反复练习要摹写的字帖。空余时间多做关于草书和行书线条的调锋练习。

求形似的心理

求形似不是错误,但是确是误区。如果纯以教学为主,那也无可厚非。如果是研究纯正书法,求形似绝对是死路一条。而且永远走不到头。

真正的形似是先通过不断的神似进行多次的练习,最后因手感,视觉感而回归的一种默写能力。当然,这不容易做到。当今几乎没有这样的人。书协大部分人不值得一提。

大早上打字这么多,希望大家点赞关注一下。谢谢。


书法影响力


形是表,神是质。初学书法,先求形似,慢慢的领会碑帖的神韵,反复训练,自然可以渗透至“神”的境界,所谓形神兼备。

比如,有许多人喜欢毛泽东书法,于是长年累月潜心研究苦练,总算没白费功夫,其作品猛然让人一看倒觉得挺像,可仔细观察,总感到气魄不够,没有排山倒海、波涛汹涌的气势,书者自比主席原作,岂不自惭形秽!这就是神不达标。说实话,全世界恐怕也找不到一个能写出那样规模的篇章来。

所以说“神”是内在精神,是书法的灵魂;而“形”是外表,是面貌。正确的态度应该是从一家入手练习,熟练后渐渐涉猎多家,至“聚精汇神”,再以己“神”统领他“神”,那样就会出现新的“形”,那种形神会感动自己,感动自己的作品定会感动别人。


沧桑文字


虽然我不是书法领域者,我就来简单说两句,似神似形的写作中要有心的感觉,当你在写作书法时心里似神的感觉,也有灵感的心态去形容书法形体的美,在写作中要心里想着以神一样感觉才能写出有形的书法。

再说,书法是每个写作时都要心里想象,想着似神的感觉才有形,如果我说得不对请老师多多指教,再一句,如果没似神似形的感觉可以向(神笔马良)借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