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就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曹氏家族已經開始衰落了。

曹操、曹仁、曹洪、夏侯淵和夏侯惇這些一代佼佼者都已退出了歷史舞臺,曹丕、曹彰和曹植這些二代佼佼者也已退出了歷史舞臺。

因為曹氏一代打了多年的江山,所以他們的子弟都能身居高位,但其本身的才華實在是不足以稱道。比如說夏侯惇的兒子夏侯楙,可以稱得上名動天下,可這位夏侯楙卻是以無能而聞名於天下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直接對諸葛亮說:給我五千精兵,我就能不戰奪取長安城。因為守城的是夏侯楙那種無能之輩,我嚇也嚇死他。

客觀地說,魏延的確狂妄,但魏延的這番話還真不是無的放矢。因為在當時,很多人都相信魏延能做到這一點,足見夏侯楙的無能,在當時已經是深入人心了。

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其實除了夏侯楙以外,曹氏二代裡面還有兩位佼佼者,那就是曹休和曹真。

曹休和曹真都是曹操的子侄輩,但是他們參軍較早,與其他坐吃家底的二代不同,沒有人敢象輕視夏侯楙那樣輕視他們。

曹操對於曹休的評語是:這是我們曹家的千里駒。而在爭奪漢中時,曹休曾有挫敗張飛的戰績。但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結束後的幾個月,曹休就病逝了。

昨天我們說過,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魏吳一直在交戰,吳國統帥是陸遜,魏國統帥是曹休。吳國將領朱桓對孫權說:曹休也就是一個被人吹捧的二代,其實沒有什麼本事。曹休聽到類似的言論,立刻暴跳如雷地要和吳國決戰,結果落入吳國的包圍圈,差點丟了性命。

在曹氏一代退出歷史舞臺的背景下,曹休逐漸成為了曹氏家族的領銜人物。無論國內外,眾人的目光自然集中在了曹休身上,所以對曹休的非議之聲開始變多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我們對比一下曹休和司馬懿,也可以清晰地看出:曹休的確算不上一流統帥。

幾年以後,諸葛亮把女人的衣服送給司馬懿,司馬懿也只是笑笑而已。而曹休卻因為朱桓的幾句話,就變得暴躁衝動,二者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司馬懿是不是英雄,輪不到諸葛亮來評價,所以司馬懿完全不理會諸葛亮。曹休是不是英雄,也輪不到朱桓來評價,可曹休就是忍不住想要教訓吳國。

吳國給曹休下的套非常粗淺,曹休也發現了。但曹休自恃人多勢眾,就是要往套裡鑽。在曹休率軍進攻時,與曹休素來不睦的賈逵說:曹休必敗。結果曹休果然敗了,還是賈逵出馬救下了曹休。賈曹二人本就關係惡劣,現在賈逵救了曹休,更是一副優雅從容的樣子。總而言之,小事一樁,不用謝我!

曹休也真是急眼了,不但不感激賈逵,還試圖把責任推到賈逵的頭上。賈逵不服,兩個人於是鬧得不可開交。這件事情為曹休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被稱為“千里駒”的人,為何心胸如此狹窄?不管你與賈逵之前的關係如何,現在人家救了你的命,你反而恩將仇報,“千里駒”就是這幅德性嗎?

最後還是魏明帝曹叡見勢不妙,出來打了個圓場,安撫曹休。但這樣一安撫,大家更是覺得:曹休也就是靠著有一個好叔叔和好侄子才能有今天的成就。當年有曹操幫忙,現在有曹叡幫忙,打了敗仗一點處罰都沒有,這種人也配叫“千里駒”?聽到這種議論,曹休越想越氣,最終遺恨而死。

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到此為止,曹氏二代可以稱得上領銜的人物,似乎只有一個曹真了。總地來說,曹真表現也算不俗,因為諸葛亮第二次,第三次北伐時的主要對手就是曹真。兩次開戰,一勝一負。

諸葛亮第二次北伐還未開始,曹真就算出諸葛亮這次進攻的目標是陳倉。所以當諸葛亮兵臨陳倉城下時,對面早已嚴陣以待了。魏明帝援救的軍隊還沒有到達,諸葛亮就撤軍了,第二次北伐結束。這一戰成就了郝昭的大名,郝昭以一座孤城,挫敗了諸葛亮北伐大軍。在諸葛亮被吹得神乎其神的背景下,自然值得大書特書。

諸葛亮第三次北伐,曹真失了點分,因為諸葛亮奪走了魏國兩座城池。曹真看到諸葛亮這樣囂張,就決定主動南征,但是豪門大佬紛紛反對。再加上雨季到來,於是曹真折騰了半天,終於一仗沒打又回來了。不久之後,曹真也死了。

到此為止,曹氏和夏侯氏再也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的人物了。

曹植已深深地感覺到了曹氏家族的危機,於是就對魏明帝說:如果家人都不可信,難道外人就可信?家人會威脅皇權,外人就不會威脅皇權嗎?我們曹氏家族的發展走了極端,再這樣下去,曹氏的末日就要來臨了。

對於曹植的這種說辭,曹叡也只是應付一番,就沒有後話了。可現實不容置疑,豪門士族個個牛氣沖天,曹氏家族連個像樣的人物都拿不出手,再這樣發展下去,等待著曹氏家族的命運會如何呢?

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每個帝國在佈局時,都會參考前朝的失敗:秦始皇全面官僚政治,於是皇族和外戚衰弱。所以在秦始皇病逝之後,李斯趙高聯手,把秦始皇的子孫殺了個乾乾淨淨。劉邦有感於秦國的滅亡,於是皇族和外戚並重,結果皇族和外戚之禍一直不絕。劉秀剖析秦與西漢的問題,決定打壓皇族,用外戚和宮廷力量(宦官)相互牽制,結果外戚喝宦官之禍一直不絕。魏國面對這種難題,決定打壓皇族、外戚和宦官,試圖構建一個官僚與豪門相互牽制的格局。事實證明,他玩的有點超前了,於是很快就被豪門和平演變了。司馬氏上臺之後,又是皇族、外戚和豪門三足鼎立,結果玩得更失敗。

從表面上看,這個局很好破。但是,在交通與媒介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它是無法破解的。兩晉南北朝的皇帝為了破局,那是想盡了辦法,結果都被折騰得焦頭爛額。

曹休與曹真撐起後曹丕時代的大旗,最終卻中道病卒,時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