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哪些名人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萌萌哒小柴柴


轻轻地你坑了,正如你轻轻地作;你轻轻地挥手,伤了家人好友。徐志摩给我们的印象,儒雅俊逸、浪漫痴情,颇有高洁的君子风度。福垊认为大IP的他是大伪君子:他与妻子不忠——大猪蹄子,他与亲不孝——大鸮嘴子,他与友不义——大狼爪子。

大猪蹄子猛跺

大猪蹄子猛跺的意思,花心男残酷对自己妻儿。

1915年张幼仪在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的四哥张嘉璈(前中国银行董事长,其二兄为张君劢【mài】)的介绍下嫁给了徐志摩,两家可谓门当户对,那可是典型的高富帅迎娶白富美,可这才子佳人并不幸福。说起来是霸道总裁的公子高攀了官宦幕僚之妹,但热爱自由的新青年——小资的徐志摩非常讨厌这桩婚事,但又是父命难违。三年后,生下长子,就“逃婚”去了,以留学的名义去到了英国。

五年后在张君劢的要求下,徐志摩很不情愿很不耐烦地去接“漂洋过海来看你”的张幼仪。为什么很不情愿很不耐烦呢?一是他从来不爱这位小他三岁的妻子。二是他正在追求小他七岁的林徽因。林徽因的父亲是林长民,叔叔是林觉民,就是写《与妻书》的那位。

终于在七年之痒时,徐志摩提出的离婚,而此时张幼仪正在怀孕中。徐志摩的态度是孩子拿掉,坚决离婚。张幼仪不同意拿掉孩子,一是她喜欢孩子,二是那时医疗条件较差,会有生命危险。当张幼仪说拿掉孩子很危险,可能会死人的。而徐志摩说坐飞机还可能死人呢?离婚后,张幼仪投靠了张君劢,还要抚养孩子,而徐志摩却是单身贵族,自由自在。

大鸮嘴子细啄

大鸮嘴子细啄,就是说大鸮鸟翅膀硬了,会啄其母的眼睛,通常用鸮鸟生翼比喻忘恩负义,不孝。

张幼仪大家闺秀而且很会过日子更会照顾徐志摩,他们离婚,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母亲钱慕英坚决反对,但反对无效。我们的大诗人徐志摩抛弃了贤妻良母的贤内助,但林徽因知道徐志摩是有妇之夫,理智战胜情感,随父回国了,对徐志摩还是不辞而别。徐志摩先失东隅又丢桑榆啊!他爱的人轻轻地飞走了,正如她轻轻地来。他也飞回了国内,找老朋友诉苦,不仅送给朋友大大的绿帽,还让朋友有了夺妻之恨的痛苦,这个福垊在“大狼爪子狠抓”那部分再谈。其父母坚决反对她离婚更反对她迎娶朋友妻,然而不孝的他,一意孤行。而他的继室还是个疯狂花钱的主儿,浪漫也得吃饭,徐志摩只好啃老。后来其父母亲一狠心,拒绝了他,其母表示不与儿媳见面。他为了婚姻,只好兼职兼职再兼职,加班加班再加班,一切为了生活。而他却不顾父母生气,也不肯陪伴照顾父母,以至于母亲染病去世。1931年4月其母病逝,他竟然给前妻打电话,请她过来主持母亲丧葬事宜,张幼仪拒绝了,她质问他:凭什么去?用什么身份去?

大狼爪子狠抓

大狼爪子狠抓,是说像狼爪子一样,凶狠不义。

1922年的徐志摩失恋了,失恋的他就找了自己的好友王赓。王赓是学神级的人物,他毕业于清华大学,然后赴美留学。一年级在密歇根大学就读,二年级在哥伦比亚大学进修,三四年级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在西点军校学习同艾森豪威尔是同学。徐志摩通过王赓,结识了王赓刚刚结婚的夫人陆小曼。因为王赓后来调任哈尔滨,就是回来也常常忙于工作,王赓总说——没空,志摩陪你玩。结果真的玩上了,徐志摩竟然对自己的好友下手了,他以自己的帅气和才气深深地吸引住了陆小曼。不仅让好友呼伦贝尔大草原,而且还有“彼可取而代之”的“雄心”。1925年,好友王赓离婚,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结为百年之好。他们的婚礼是梁启超主持的,梁启超在他们的典礼上猛泼冷水。

后续:张幼仪成为了服装厂的大老板,徐志摩1931年11月19日上午8时,死于飞机空难。


福垊


崔永元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伪君子。





横塘淑影


康有为其实就是个老流氓,提倡一夫一妻制,自己却娶了六七个老婆,60多岁的时候还娶16岁的小姑娘,害人不浅,光绪给他几十万两白银作为改革的费用,他居然据为己有转移到海外,康有为还在瑞典买下了一个小岛,并在岛上搭建了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北海草堂”,养着一群中国老婆、日本老婆、还有一个17岁的美国华侨何旃理。

康有为60多岁的糟老头子还性欲旺盛,请日本医生移植非洲黑猩猩的睾丸来增强性欲,当时的医学还不发达,自然移植失败了,后来得了肾病,需要割掉一肾,当时医生一时疏忽,健康的肾被割掉了,没过多久年迈体衰的康有为很快就病死了。这样一个流氓带领一群乌合之众搞改革不失败才怪!



还有一个就是梁山宋江了,人称“及时雨”,宋公明,原本是郓城小吏,县衙第二押司,表面仗义疏财,行侠仗义,名声大噪,其实是个阴险、卑鄙、龌龊小人,借着自己在江湖上有点名气,拉拢人心,结交江湖流氓草寇,为己所用,黑白两道通吃,混得风生水起。


后来因私通晁盖等贼寇,被自己的老婆发现,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居然杀妻灭口。被朝廷发配边疆服刑,兄弟晁盖不忍宋江受苦,将他接上梁上,宋江不甘屈尊他人之下,在梁山拉帮结派,笼络人心,排挤晁盖,晁盖一死,自己就做了梁山之主,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帜,在附近攻城略地,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作为梁山之主,贼寇之王,名声不好,宋江不想一辈子背上贼寇的名声,于是花大量金钱买通朝廷官员,向朝廷招安,朝廷为了考验宋江的忠诚,派他去剿灭方腊等人,宋江为了建功立业,做大官,带领梁山众兄弟攻打方腊,结果两败俱伤,梁山兄弟损兵折将,死伤无数,活着回来的没几个,一将功成万骨枯,为了一个小小的安抚使之职,牺牲了那么多兄弟,真是罪大恶极。



勤劳致富和珅


“伟大的艺术不代表伟大的人格”!这句话,用在京剧大师梅兰芳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艺术上,梅兰芳是一位集大成者,他开创“梅派”,将中国的京剧艺术带上国际舞台,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但这些,都是相对艺术而言。

“色艺双绝”的梅兰芳,其德行,却似乎并不那么令人钦佩。之所以有此感慨,还因为他那桩著名的情事:“梅孟之恋”。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对待前妻孟小冬一事上,梅兰芳不可避免地被世人拿来与“青帮头子”杜月笙相比较。

梅兰芳、孟小冬、杜月笙,前二者都是知名京剧大师,后者,虽号称“上海皇帝”,却终究只是个黑帮混混,说白了,就是个流氓头子。

这样的三个人,搅和在一起时,发生的一切,却颠覆了世人的想象。

梅兰芳与孟小冬相恋结婚时,曾以“兼祧”,即与妻子福芝芳平起平坐为承诺。

然而婚后的现实,却一次次让孟小冬失望了。在梅兰芳伯母过世后,孟小冬前去守孝被拒后,孟小冬彻底醒悟:至始至终,所谓的“兼祧”,只是梅兰芳为了得到她给的骗局罢了。

而在这之前,发生的“李志刚事件”中,梅兰芳对孟小冬的态度也曾让他心寒。

李志刚是孟小冬崇拜者,在听到孟小冬与梅兰芳结婚的消息后,李志刚持枪来到梅兰芳住所,不料,因为突发状况,李志刚误杀了梅兰芳好友,此后,李志刚被击毙。

因为事关人命,这件事很快成为了社会事件。

风口上,梅兰芳见形势不利于孟小冬和自己,毅然跳出来站到孟小冬对立面,以求自保。

一个男人,在妻子需要保护时不仅不伸手,反而与舆论和外界合伙对抗她,真真让人心寒。

看清楚梅兰芳真实嘴脸的孟小冬决心与梅兰芳离婚,离婚后,她曾向梅兰芳提出要一笔4万元的分手费,但梅兰芳嘴上应允却迟迟不支付。

关键时刻,一直心仪孟小冬的杜月笙出马了,不过,杜月笙并没有集结一大帮人去砸梅兰芳的场子,而是非常“客气地”给梅兰芳打了个电话说:
“该给的分手费记得给哦!”

梅兰芳收到杜月笙电话后,立马明白了其中的厉害,梅兰芳从杜月笙客气的言辞中,听出了威胁的意味。

随即,梅兰芳立马变卖财产补齐4万给孟小冬送去了。

孟小冬离婚后,杜月笙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后因为无法承受婚变,孟小冬一度想皈依佛门。杜月笙知道后,派人传话说:

“你自暴自弃,脱离舞台,无声无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别人诡计,反而使人对报上的小道消息信以为真,日子一久,观众逐渐把你遗忘,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岂不可惜。”

孟小冬听到这番话后,瞬间茅塞顿开,她开始明白:消极对待,只会让一切恶化,逃避只会让自己堕入万丈深渊。

1933年9月,已经知道自己该干嘛,该怎么干啥的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刊登了《孟小冬紧要启事》。启事仅仅半个月后,孟小冬便抖擞精神地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多年后,因为杜月笙一直对孟小冬照顾有加,两人日久生情。1950年,杜月笙去世前一年,本已卧病多时的他,强撑着起来与孟小冬补办了婚礼。

在生命最后一年,杜月笙给了孟小冬名分,他如此做,一来是希望她能在自己死后名正言顺地分自己财产,二来,是想稳固孟小冬在杜家的地位,三来,也是为了证明自己对孟小冬的真爱。




记者李满


徐志摩他的诗写的很好,尤其是他写的那首在《再别康桥》,可以这么说,只要是认识汉字的人,就听说过他这首诗。

但是,徐志摩的私人感情生活,真的是滥情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和原配张幼仪生了孩子,但是,他并爱张幼仪。他们两个人领了中国第一张离婚证。

在他们两个人离婚之前,徐志摩就爱上了林徽因,林徽因了解到徐志摩的情况之后,毅然决然的和徐志摩做了诀别。 之后徐志摩移情别恋,结识了有夫之妇陆小曼。


于是,两人开始恋爱,都觉得彼此找到灵魂伴侣。陆小曼开始,跟前夫离婚。离婚之后又和徐志摩结婚,直到徐志摩坐飞机出事逝世为止,这位才子才不折腾了。

郭沫若是滥情的大才子,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他对历史学,甲骨文,话剧都有很深的研究。

但是做人有点不厚道,属于哪种比较典型的墙头草一样的人物。

郭沫若无论什么时代,做什么事情,首要考虑的都是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和他从鲁迅的私交可以看出来。鲁迅落寞的时候,他就率众讨伐鲁迅,鲁迅飞黄腾达之后,他跑到鲁迅面前,恬不知耻的和鲁迅说两人是至交,是好朋友。


郭沫若的第一任妻子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定下来的,可是郭沫洛不喜欢人家,再把人家娶进家门,仅仅七天的时间。他就不辞而别了,害的人家为他守了一辈子的活寡。 他跑了之后,就去到了日本,在日本娶的一个女子,两人生了五个孩子。

可是这些人,这个家庭,还是拴不住他的心,他继续跑到中国再次找女人结婚最终导致有两个女人为了他,而选择了自杀。这样的人真的是及其的不负责任,到处留情的大仲马。


史学达人


正所谓——伪君子要比真小人坏一万倍!

因为他们既表现的道貌岸然,背地里却竟搞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简单来说就像是一块抹布,干净明亮给别人,肮脏不堪留给自己

这样的人在历史上是一抓一大把,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风采


铁骨铮铮郭沫若型——所谓气节和信念,都不如荣华富贵

关于老郭此人,我们不做过多评论,毕竟还是个诗人、是个文人(心里有点痛,脸有点疼)

但凡亡国之时,真君子和伪君子是立竿见影,分分钟暴露无疑。毕竟面临生死存亡,所有以死报国之类的豪言壮语都可能变成对新任主人的谄媚奉承,比如明末第一才子钱谦益同志,作为老牌东林党人,又是领袖级人物,钱谦益在明亡之后的表现可谓是精彩绝伦

先是投奔南明王朝,当了好一段时间官,后来一看南京城保不住了,口口声声要以死殉国。本来只是说说而已的,结果被自己的红颜知己柳如是拉着就奔长江去了,结果搁脚丫子一试,透心的凉让他立刻秒怂。其后更是公开降清并表现出积极向上的模样,甚至有一天以头皮瘙痒出去洗个头为由,偷摸出去给剃了不说,还一个劲儿的说凉快

有钱又有才的钱谦益,就是这样一号人物——恬不知耻

存天理灭人欲型——别人不准有欲望,自己嘛得网开一面

该观念的提出者是格物致知的理学家朱熹,被称为圣人的朱熹实际没那么圣,甚至说还有点渣,不仅强行给守寡的弟媳收编麾下,还大肆侵吞弟弟家的财产,不可不谓...可就是这样的人,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伟大观念,社会社会啊!看来只有亲身感受过人欲的爽快,才能悟出天理所在哦(醉了醉了)

你说朱老夫子毕竟得顿悟,是需要实践的,后人践行就好了嘛。可偏偏有人不答应,非得重新走过朱老夫子走过的路,去亲自感受(爽)一下才算,此人便是清末变法“集大成者”康有为同志

先后娶了好几房老婆不说,还一个个的都是年方二八的少女,甚至说自己都六十多岁的老头了,也仍然喜欢不到二十的小姑娘。如果说封建时期三妻四妾很正常,那么作为变法领袖的康有为,是提倡一夫一妻制的!要求别人只娶一个老婆,自己却......

至于他以伪造衣带诏四处骗钱不为保皇只为纵情潇洒,以及晚年更换猩猩睾丸以提升自己某方面的能力这些,反倒是显得很次要了。毕竟娶那么多老婆就注定了他后面的种种行为,典型的存别人的天理,灭别人的人欲,至于自己——爱咋地咋地!

翻脸比翻书更快型——你说我是千面娇娃?恭喜你答对了!

这种类型的人呢,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就是我,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如果你想看,我给你千变万化的颜色!这翻脸比翻书更快的本事,可谓是炉火纯青

比如南宋赵构,先是在伪“父皇”金兀术面前装的老老实实,跑到老家就翻脸不认人了。关于他这次翻脸,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但坏就坏在他还会变!当所有人认为这个皇帝是一心要直捣黄龙收复失地的时候,他又变卦了!一改当初双手握拳望着全国地图做义愤填膺状,赵构仿佛换了个人似的,怂出了一定的境界,先后三次跑路,直到跑到临安才算完,后面的就不说了,四个二俩王(宗泽、岳飞)带出去了不算,手里还剩一个三(秦桧)

当然了,这类人非常的多,尤其以帝王的比例居高。前脚刚夸魏征如镜子照亮自己,后脚就给人把坟给端了的李世民;口口声声说搜寻明朝皇族后裔而且只搜不整的康熙,愣是给已经75岁高龄的朱慈焕一家砍了头,让人瞠目结舌之余,不得不感慨——说过的话不算话就算了,还...

是什么让这些以君子自称的人,最后都变成了伪君子?

到底是人性的沦丧?还是意志的不坚定?

为何他们表面得体大方,正派高尚,处处退让,能忍受别人所不能忍而保持风度,但实际上是却虚伪、出尔反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卑鄙小人

更多精彩内容,请欣赏法国喜剧作家莫里哀所著的大型戏剧《伪君子》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间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周作人

道貌岸然,让人扼腕的莫过于周氏兄弟中的周作人。周作人的散文总在烦躁中的人平静。他会将生活中极其平淡的事物放入他的散文中,与笔墨柔和。即使是人们在生活中厌恶的苍蝇,在他的笔下也平添了几分有趣。人的文学,美学,周作人的理论,在那个人性启蒙的初期,占据了文坛的半壁江山。


然而就在1939年,夜晚的一声枪响,虽然没有要了周作人的命,不偏不倚的打在了胸前的硬币上。但是这也决定了周作人接下来的选择,他放弃了民族大义,投入了日本人的怀抱,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汉奸。他的笔墨成为了卖国贼的投枪。文坛对他的作为不理解,人们对他的做法想不通。然而他就是这样做了。前几年有人说出周作人投降,不过是伪投降,这不禁让人心中一个激动,可以说一石激起千层浪。但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我们想多了,没有人能够证明周作人的投降是作伪的。文坛的巨匠,虚伪的汉奸,一念之间,天堂地狱。哥哥鲁迅对他百般关注和呵护,而且为了日本妻子与鲁迅闹翻,霸占了鲁迅的房子,也实在可恶。

康有为

“中国人不拜天,不拜孔,留膝何为。”任你如何想,也会惊讶于它出自维新运动的领袖康有为之口。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逃亡海外,身在海外的他并没有因此而颠沛流离。这次逃亡,反而成就他所谓的“保皇”的“英雄”经历。相传他在海外大肆宣传自己如何与光绪皇帝引为知己,如何为变法抛头颅,洒热血。一大部分爱国华侨被康有为忽悠,为他募捐,支持他回国继续变法,富强祖国。康有为并没有对募捐的钱财进行合理的运用,而是通过一些把它据为己有成了私人财产。提倡一夫一妻制的康有为,居然自己就拥有了六任妻子,其中有一位日本人,还有一位是美国华侨,也算得上是“渣男”的典范了吧。


戊戌变法,康有为确实作为领导者,为我国历史上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思想的解放也贡献一己之力。但是文品与品格不能相较而言,说道貌岸然也应该不算委屈了他。

徐志摩

风流才子的徐志摩的风流韵事可以说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是人对其人品咬牙切齿的质疑。不外乎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的时候梁启1超告诫徐志摩不要以婚姻为儿戏,希望是二人最后一次婚姻。十五岁的张幼仪嫁给了徐志摩,却被他比作“小脚与西服”抛弃,还让张幼仪打掉肚中的孩子。张幼仪为他在巴黎产子,他却跑去与林徽因约会。得知林徽因要嫁给梁思成,他却不甘心的对林徽因死缠烂打,当电灯泡,最后逼的梁思成在门上贴上“恋人需要独处”。最后风流的徐志摩与风情万种的陆小曼结合。两人结婚前陆小曼曾是同门好友王庚的妻子。王庚,徐志摩都师从梁启超。




红雨说历史


汪精卫。吴稚晖曾用“八个字”痛骂汪精卫,据说汪精卫知道了之后气得三天吃不下饭,还大病一场。

吴稚晖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也是蒋经国的老师,是极少数没有被蒋介石在日记中骂过的人。


吴稚晖

作为前清举人,他有深厚的传统文化根基,能桐城派的古文笔法写写文章,还颇能安于旧学。他多年从事文化运动,提倡国语注音与国语运动。除了积极投身于文化事业,在语音、文字、哲学、教育、书法诸方面吴稚晖都有很深的造诣,一生著述颇丰,有《吴稚晖先生全集》18册。他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学术文化伟人”。

这么一个有魏晋遗风的文学家,尤以骂人出名。

被他骂过的人可不少,他称慈禧为狐后、光绪作鼠帝,称张之洞、袁世凯为“狗头名士”,称满清皇族为“长白山中野狗”,称朝廷上下全是“贼皇狗臣”,是耗子,是痨虫,是鳄鱼。骂康有为、陈宝琛等是“挟有另一类骗法的痞棍,昼伏夜出”;骂罗振玉“专贩国粹”、“造假古董”;他讥讽五四时期的“海龟”:“就像面饼,拿去国外炸一炸,回国就变成蓬松硕大的油条了。”

但是,他骂过最出名的“八个字”,还是骂汪精卫,据说汪精卫知道了之后气得三天吃不下饭,还大病一场。

吴稚晖是个有着深厚爱国情怀的人,对于汪精卫这个大汉奸,他痛恨到了骨子里。

汪精卫与日本人勾结,把吴稚晖生生气得吐血。他先是以委员的身份要求从党内开除汪精卫,并在大会上大骂汪精卫等人是“精怪”。他还特意在广播里发言,送了汪精卫八个字:

“卿本佳人,奈何为贼”。汪精卫听后,气得大病一场。

汪精卫与陈璧君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出自二十四史里的《北史》。指原本志向高节或理想远大的人,自甘堕落。 有规劝、有叹息、也有惋惜。

“你本来是好人,为什么要从贼为寇?”


吴稚晖

难怪当时坊间传言:宁可难为十万军将,不可得罪吴老唇舌。文人骂起人来,真是博学又刻薄,得罪不起。


一往文学


别人我不知道,只听说“南海圣人”康有为坐拥三妻四妾,房产遍布国内外。还是大猩猩睾丸被盗案的幕后黑手!


康有为,清末维新派领袖,发动“公车上书”,与梁启超领导“戊戌变法”,在历史教科书上一直作为正面人物出现,学生众多,声望甚高,因是广东南海人,当时曾有“南海圣人”之称,这称呼上下五千年也没几个人。

撕开“南海圣人”的面具,真实的康有为是一个贪财好色的卑鄙小人,他聚敛大量财富,房产遍布国内外;他妻妾众多,子孙满堂,最喜欢老牛吃嫩草,传说老年甚至动手术换上了大猩猩的睾丸,郭末末之流跟他比差距很大。



康有为忽悠了一大帮人跟着他搞维新变法,其实他本人无非就是借此入仕,直接和光绪皇帝搭上关系,想要走上仕途快车道,但投机失败,慈禧老妖婆太厉害,动动手指头就把维新派全给灭了。

老康不愧是老油条,跑也跑得快,赶在慈禧下手前一溜烟跑之大吉,却把谭嗣同和自己的亲弟弟甩在国内,成就了“戊戌六君子”的悲壮事迹,六君子估计把他恨的牙痒痒。


老康逃跑后,继续在世界各地忽悠,他很有创新意识地伪造了光绪皇帝的衣带诏,和自己合影的照片,堪称中国PS技术鼻祖,成立了“保皇会”,还在香港、北美、欧洲、日本等地到处发表煽情演讲,把自己打扮成一个饱受慈禧迫害,忠君报国的热血英雄,还发动华人捐款,短短几年募集资金数千万元。

有了这些钱,康有为信心大增,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但他不是救亡图存,而是大力开办实业,购置产业,四处投资。康有为在香港拥有酒店、宾馆、银行等产业;在墨西哥投资银行、有轨电车和轮船产业;在美国开办银行、餐厅、旅馆;在日本举办印书局,俨然成为产业遍布全球的跨国企业巨头。



老康的生活十分豪奢,保皇会的公款全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可以任意挥霍,除了投资实业,康有为还有三大爱好:买房建房、老牛吃嫩草、环球旅游。

老康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房地产投机商,现在是买房子,人家老康是直接买地建房子,上海、杭州、青岛等地都有他的别墅房产,他还在瑞典购置了一座私人岛屿,建成中国式私家园林,让康有为成为名副其实的“房叔”。


老康的色欲和能力惊人,他提倡一夫一妻,自己却带头一夫多妻,妻妾成群,先后娶了6个老婆,除原配表姐张云珠比自己大3岁外,老康最喜欢老牛吃嫩草,他43岁续娶18岁的梁随觉,50岁续娶19岁的何丹理(美国人),56岁续娶17岁的市冈鹤子(日本人),58岁续娶17岁的廖定徵,62岁续娶19岁的张光,简直就是人生赢家,羡煞旁人。

老康喜欢公款旅游,他晚年自称“出亡十六年,三周大地,游遍四洲,经三十一国,行六十万里”,试图说明自己到处逃亡,但他每一次出行实际上都是去考察实业、购置房产、搜集美女,演讲不过是他募集资金的手段。


康有为的伪君子面目很快被人识破,他最得意的弟子梁启超认识到康有为真实面目后,果断与他决裂,老死不相往来。号称“民国第一狂人”的章太炎,在康有为70大寿时,送给他一副对联“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

这幅对联的上联取自《左传》“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取自《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暗合“有为”,一时谓之绝骂,好好羞辱了这个伪君子一番,不知老康做何感想。


民间野史《古春风楼琐记》曾记载,康有为老而不举,仍贪图色欲,为重振雄风,竟然给自己移植了大猩猩的睾丸,堪称荒唐第一人,起初效果奇佳,龙精虎猛,但后来还是产生排异反应,他后来的死也许跟此事有关。。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狄飞惊


和大家说说历史上有名的两大“圣人”吧!第一位是打着实为“灭他人之欲,存自恃之理”,而美其名曰“灭人欲,存天理”旗号的大圣人朱熹;第二位自然是有着“南海圣人”之称的康有为。

朱熹的那些黑历史

单从治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得承认朱熹的伟大与杰出,确实有值得我们敬佩之处。然而说到伦理道德,对朱熹还真是不敢恭维!虽然他打着“灭人欲,存天理”的响亮旗号,但却是人前一套背后一套,不免令人叹息。

  1. 屈打妓女,陷害政敌。朱熹在任提举浙东刑狱的时候曾与知州唐仲友起了纠纷,一时间双方竟闹到了朝堂之上,由于双方僵持不下,为了能“击败”唐仲友,朱熹便开始从唐仲友的私事入手,他打听到唐仲友非常倾慕当时的江南名妓严蕊,于是他偷偷派人把严蕊抓来,对其用刑,希望严蕊能帮他做些伪证,没想到这个严蕊还真是个烈女子,尽管惨遭朱熹严刑,但宁死不从。朱熹的这件事,乃真小人之所为。后来朱熹和唐仲友也都因此事被孝宗皇帝而免职。
  2. 倡行缠足,轻视女性。现代有些人为朱熹变白,说缠足这一陋习不能让朱熹背锅,原因是女子裹脚的现象在宋代之前便曾出现,这一点固然不错,但真正使得这一陋习广泛发展的罪魁祸首非朱熹莫属。朱熹主张缠足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得很清楚:“朱文公守漳时,立法命之缠足极小,使不良于行,藉革其浇俗,故成今日之现象也。”,而且朱熹很多主张都有明显歧视女性之意,像“有所谓叛逃者,不待媒聘而潜相奔诱。”,这话什么意思呢?通俗一点说就是女人没有恋爱的权利,不通过媒聘而私自嫁人的都是叛逃者,女人在朱子眼中显然成了财物罢了,虽说中国古代是“男尊女卑”不错,但作为一个传道治学之人,尽公然歧视女性,也实属不该。
  3. 纳妾尼姑。这事记载于《四朝闻见录》,该书杂叙了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作者是朱熹的同乡叶绍翁。此书中对于朱熹纳尼姑为妾的事有明确记载,在宋庆元二年,监察御史沈继祖列举了大量事实,揭露朱熹言行不一,其中就有指出朱熹曾带着两个漂亮尼姑外出旅游,并用甜言蜜语引诱她们,最后二人还俗做了朱熹的小妾。
  4. 迷信风水,毁人坟墓。朱熹对风水的“山环水抱,藏气聚风”之说深信不疑,他坚信祖宗坟墓的风水好了,后人才能福泽绵延,为此曾三次其父之坟,其母,其妻之坟也是他亲自选定,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不惜挖了他人的祖坟来安葬自己的亲人,全然不顾别人的祖宗曝尸荒野。和他所提倡的重义轻利的理学是自相违背的。
  5. 贪财好色。前面说到监察御史沈继祖指出了朱熹言行不一的大量事实,除了纳尼姑为妾外,还有说道朱熹的大儿媳在丈夫死后却怀了孕,至于为什么,大家自行脑补,再有便是以儿女婚嫁喜庆的机会,大肆收受红包礼金;以知名学者的招牌,开门办学并擅自提价,收取高额学费等等。

如果朱熹真是一股清流,想必不会惹来这一身骚!监察御史并不是好糊弄的,无凭无据不存在冤枉朱熹,而《四朝闻见录》的作者更是朱熹的同乡,没必要诽谤乡里名人,据清朝纪晓岚对《四朝闻见录》的评价,也多认为该书所记之事为事实,加之朱熹后来被贬官,主动上表谢罪来看,确有不端之行。

南海圣人康有为

这位被看做是开眼看世界,接受西方科学先进思想最早的中国人,其很多行径确实令人叹服。

  1. 戊戌变法失败,闪现逃跑。友人慷慨赴义,他却在日本逍遥快活。
  2. 自称自己为圣人,脸皮啊。。。。。。
  3. 提倡反对一夫多妻制,自己却拥有一妻六妾!特别是专注于老牛吃嫩草,50岁的康有为在美国娶了第二个小妾,17岁的何小姐,后来又在日本娶了第三个小妾,市冈鹤子16岁。57岁时,娶了年芳17岁的廖氏,61岁时,娶了第五位小妾张氏,张氏才16岁!60多岁的康有为在泛舟时又看上了19岁的船娘,又收到家中!哎

还是章太炎先生的那副对联写得好,上联:“国之将亡必有”,下联:“老而不死是为”!

你还知道那些“道貌岸然”的名人呢?记得留言分享哦!~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