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铁马秋风大散关

作者/毕林飞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一生中可能两个地方令他终生难以忘怀,一个是沈园,当年他和唐婉相爱的地方,一个就是他从军抗金横刀立马的大散关了。

他一生爱情失意,壮志难酬,最接近他人生梦想的地方就是在散关了。他第一次站在抗击金人的前线,可以一展抱负。

大散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西南陕川公路20公里处之大散岭之脚,系关中唯一通往岭南的重要关隘,在古代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今天盛世却成了游人寻踪问古、敬仰英雄、热爱祖国的好去处。

大散关为古代关中四关之一。东为函谷关(东汉以后被潼关取代),西为大散关,南为武关,北为萧关。关中之地居其四关之中,故称关中。在中国古代,占据关中就可一统全国,进可攻、退可守。

大散关系西周散国(周初姬姓诸侯封国)南北通达之关隘,故名散关,因位秦岭北麓,山高隘大,又称大散关。大散关山势险峻、层峦叠嶂,座落秦岭深处、扼守宝鸡西南、夹恃崎路峡谷,为兵家必争之地,故号称川陕咽喉。按照三国蜀相诸葛亮教导马谡“当道扎营”的战法,则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倘若吴玠(1093~1139.7.18)、吴璘(1102~1167.6.6)、岳飞(1103.3.24~1142.1.27)、陆游(1125.11.13~1210.1.26)、辛弃疾(1140.5.28~1207.10.3)等猛将、豪杰将相继据此,则国门可固、贼不得入。历代军事行动战事确实如此!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一.寻踪问古

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70余战。楚汉相争,刘邦采取韩信计谋在这里“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二(26)年,延岑引兵进入散关至陈仓。汉献帝刘协建安二十(215)年,曹操西征攻张鲁,自陈仓过散关。陈寿《三国志》记载:蜀汉后主刘禅“建兴六(228)年春,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汉代烽火台遗迹仍存。南宋高宗赵构绍兴元年、金太宗完颜晟(shèng)天会九(1131)年五月,金没立郎君及别将乌鲁折合,分两路寇入。没立出凤翔,折合自阶(原甘肃省武都县,2004年撤县设区)、成(今甘肃省成县境内)、凤州(今陕西省凤县凤州镇)出大散关。其时,守将吴玠与弟吴璘召诸将,以忠义相激励,并歃(shà)血而誓,使兵众感奋。乌鲁折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古虢镇、原宝鸡县治、今陈仓区西南40公里,大散关东北隔山相望)以北列阵,宋军更战迭休,大败折合。即时,没立郎君正攻箭关,吴选兵奋击,使金兵两路不得会合,大败而去。十月,完颜宗弼(金兀术)自熙河移兵窥蜀,引兵众10万人,从宝鸡造浮桥渡渭来犯。吴派吴璘、雷仲等,将劲兵用“驻队矢”迎敌,且用骑兵断敌粮道,共交锋30多次,完颜宗弼中箭而败退。1949年7月10日,彭德怀司令率一野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队在这里大战四昼夜,使敌溃不成军,残敌败逃。

大散关功不可没!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二.敬仰英雄

大散关遗址经宋以后历代修整,已成了游览胜地,其内人们敬仰英雄的文化遗存,主要有二王庙、文化壁、文化展厅、二吴雕像、龙泉等。其中使人感动的是东汉至民国的诗词、楹联等,这使得我对吴玠、吴璘二位英雄敬仰不已。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其一:吴玠吴璘雕像。再现了当年吴氏二兄弟誓死抗金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吴玠:字晋卿,北宋哲宗赵煦(xù)元祐八(1093)年生,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县)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省庄浪县)。南宋抗金名将。三代守蜀。早年从军御边,抗击西夏。受岳飞“而今国耻未雪,岂是大将安逸取乐之时?”激发抗金意志。南宋高宗赵构建炎二(1128)年起领兵抗金,与其弟吴璘都以勇略知名,先后归属曲端张浚麾下。建炎四(1132)年九月,富平之战失败,撤兵凤翔。建炎五(1132)年十月,扼守宝鸡和尚、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史称“微(吴)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在任时汰冗员、节浮费,广设屯田、修复废堰,与胡世将创转般折运法,使粮储充足。官至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四川宣抚使。建炎六(1139)年7月18日病逝,追赠少师,谥号武安。孝宗赵昚(shèn)淳熙三(1176)年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吴璘(1102~1167.6.6):字唐卿,北宋幑宗赵佶(jí)崇宁元(1102)年生,德顺军陇干(今甘肃省静宁县)人,迁居水洛城(今甘肃省庄浪县)。南宋抗金名将。三代守蜀。早年随胞兄吴玠抵御西夏,建炎二(1128)年起领兵抗金,以勇略知名。建炎四(1132)年九月,富平之战失败,随兄撤兵凤翔。建炎五(1132)年十月,扼守宝鸡和尚、饶凤关、仙人关等地,屡败金军,为保卫秦陇、屏障巴蜀立下了汗马功劳。晚年带病奋起,对抗入侵金军。因功被授予镇西军节度使,升为侍卫步军都虞侯。官至奉国军节度使,封新安郡王。孝宗赵昚(shèn)乾道三(1167)年病逝。追赠太师、信王,谥号武顺,位列七王之一。著有兵法两篇,已佚。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二王庙佚名氏对联

其二:二王庙。座落于右侧山上(今陕川公路北),系人们表达对吴玠、吴璘兄弟的怀念。其庙门两侧有佚名氏一副怀悼联曰:“雄关百战名古今;大散千年崇玠璘。”上联言大散关为著名古战场,下联言崇拜吴氏二兄弟。庙内设牌位,香烟不断。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其三:诗壁。镶嵌在壁的清代乔光烈之七绝《大散关》云:“秦地川原苍茫间,蜀人从此送餐山。平时战伐今何在,落日秋风大散关。”上联言大散关在秦岭腹地苍茫的川原之间,岭南蜀地之人要为将士送餐须经过这里。下联言那时的战争今已不存在了,只有大散关在落日映照下承受秋风吹荡。道出了战地泣绝的悲凉情景,同时也表达出对古人争战、南北交融有一种“不屑一顾”的心情。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三.热爱祖国

其一:文化墙壁。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七律《书愤》五首之一曰:“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诗之首联表达南宋抗金岁月的艰苦与作者北望中原渴求复国的爱国激情。颔联上句揭露南宋君臣大雪之夜贪逸享乐、败走瓜洲的情景、下句展示前线将士深秋寒风流血牺牲、奋战散关的情景,二者形成鲜明对比,用以表达抗金战士的无比坚贞,被历代文人墨客称颂。颈联感叹万里长城落于敌手、作者自己人衰鬓白无力回天。尾联以三国蜀相诸葛亮率师北伐喻自己无所作为,寄厚望予吴氏(伯仲)二兄弟。这是一首感情至深的爱国诗篇,被书刻于遗址墙壁。其颔联由宝鸡市岐山县书法家曹宇(1947.1生)先生书写(行书),被制成匾牌悬挂于遗址馆大门两侧,以表达对吴氏二兄弟的褒赞。北京市满人著名国学大师启功(1912.7.26~2005.6.30)先生书写的“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被镶悬在壁。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其二:文化匾牌。佚名氏书联“三秦散关雄千古;二吴豪气传万年。”雄劲的行书展现于“藏兵处”的文化展厅大门两侧,一发表达对吴氏二兄弟的褒扬。同时大散关文化博览馆馆长刘晓应书岳飞的《满江红》词及无名氏书岳母题“精忠报国”四字,亦被书刻镶壁,系对岳飞抗金事迹的褒扬。文化展厅展示出南宋时宋金两国的战略形势、作战路线、版图面积、燕云十六州示意图、宋辽澶渊之盟、元灭南宋战争示意图及吴玠、吴璘抗金战史等,是一部很好的爱国主义历史“教材”,读了使人激发起爱国之热情。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纵观古战场,《史记》那句“北不得无以启梁州,南不得无以固关中”的名句,至今缠绕在我的心里。南宋朝廷,在遭受西夏、辽、金、元少数民族夹击之扰,无疑已是身疲力歇、顾此失彼。金不得破大散关,则梁州(系《尚书·禹贡》汉地九州之一,代指陕西、四川盆地、汉中及云贵地区)自保;宋不得守大散关,则倦缩东南一隅,最后被元所灭。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余不禁赞叹。曾吟七绝《古陈仓》一首:“陈仓峪里风云壮;大散关前故事香。多少英雄随水去,唯留西府渭川长。”今填牌词《多丽·大散关咏叹》一阕:“散关雄,东风万里秦壅。水一方、群山座座,一条峡谷通墉。望天边、风云变幻,古道汹汹。九州险隘,四关唯扃,千军万马意膺胸。夺天下、人生不顾,舍命竞前拥。关中地、风烟滚滚,烈火熊熊。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和尚原、金兵奋勇,马高势大无穷。岳飞威、玠璘二将,大宋庭、凭借虎兄。击退强敌,平安化险,河山半壁望苍穹。西夏掠、辽元金噬,如故我山雍。四股力、你拼他进,亡也喁喁。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又制散曲《[双调]折桂令·谒吴玠吴璘塑像》一支:“大散关、峡险关雄,路贯陕川,关锁凤雍。战略要冲,霸王门户,一统蒙琼。//看吴玠、吴璘虎将,和尚原、战果无穷。大宋最殊,少胜多焉,弱胜强焉。”

历史就这么有趣,真乃“落日秋风大散关”啊!

只要寻古,便要景仰,更要爱国也!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陆游一生引以为傲的地方大散关今天怎么样了?

作者照片

【毕林飞】1955年10月1日生,男,汉族,扶风县召公镇后董村何家组人。电力中专、大专双学历;高级工程师。宝鸡市职工教育先进个人,宝鸡最美政协人。扶风县第八届“优秀政协委员、提案工作先进个人、优秀文史员”。县八、九届政协委员,县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兼会刊《扶风文艺》主编,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80年起在各级报刊发表作品1500多首篇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活动100余次,获各级诗词联文奖61次、科技论文奖8次、学会获奖2次。编辑出版学会刊物18本、会员专辑7部,义务校对书籍30部、撰写序跋25篇。出版自由诗集2部,嵌名联专辑1部,诗词合集1部,待印6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