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面子还是要航母?俄罗斯这回问题可大了,中国会出手帮她么?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像俄罗斯这样一个典型的陆权国家,仿佛命里就不该有航母这类的东西。可怎奈,痛苦总是来源于一味强求。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毛家的老库舰最近的遭遇,实在是太糟心。本来以为这次大修虽不指望来个第二春,表面上的焕然一新总能做到吧?可谁能想到,就算是静静地躺在浮船坞里居然也能飞来横祸!10月30日,正当库兹涅佐夫号航母阶段维修完毕,准备出坞时,PD-50号浮船竟因故障自己沉没了!事故突然造成两台塔吊倒塌,其中一台重重地砸落在库舰甲板上,造成船体和人员的严重损伤。

要面子还是要航母?俄罗斯这回问题可大了,中国会出手帮她么?

虽然俄罗斯方面一直在强调,舰体甲板的损坏程度,并不足以对库兹涅佐夫号的维修进度产生重大影响。但即便从最好的状况来估计,目前对航母的维修工作也很难再继续下去。这是因为,目前俄罗斯并没有一个能装得下5万吨级以上航母的干船坞。而库兹涅佐夫号的大修和改装工程,采用的则是干船坞和浮船坞相结合的方式。

俄罗斯海军第82修船厂拥有的这艘PD-50号浮船坞,全长330米,宽67米,最大举力为8万吨。不但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浮船坞之一,而且施工能力也十分强悍,非常适合于对航母等大型舰艇进行维修。然而这次事故中它的意外沉没,对俄海军来说绝对算是不可承受之重。不仅意味着原计划三年内完成的航母维修和改造计划彻底泡了汤。而且至少在2023年前,俄海军也将没有任何航母作战力量。

要面子还是要航母?俄罗斯这回问题可大了,中国会出手帮她么?

这下麻烦来了,今后这航母的整修工程可怎办呢?总不能一直再这么搁置下去啊! 围绕库舰将来的去处,来自俄国内外的各种建议还是指出了不少的出路。

首先一条,还是立足于船厂自己。也就是说,要竭尽全力地打捞并修复PD-50号浮船坞。但是目前这么做的难度却非常之大。要知道,PD--50可不是只有9000多吨的韩国世越号,光是净重就足有三万多吨。哪怕是沉在港口只有十几米深,要把它整体打捞出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是我国的振华30号,且不说远水解不了近渴,即便是能赶到,振华30的最大起吊重量也不过12000吨。所以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将PD-50整体打捞基本无望。

而另外一种解决思路则比较糙,既然无船坞可用,那就干脆都不要!也就是说,将库兹涅左夫号直接冲滩,然后拖上岸,等改造完成后再拖入海里进行舾装。当年为印度改装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时,就是这样直接在北德文斯克船厂空地上进行的。虽说此种做法并非没有可能,但考虑到库舰的体积重量要远比戈尔什科夫号大得多,这么做的难度同样也是不小。

要面子还是要航母?俄罗斯这回问题可大了,中国会出手帮她么?

与其坐以待毙,其实带着航母走出去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事实上,比起俄罗期西部地区的船厂多已老旧,位于远东的红星造船厂(Far East Zvezda)反而是其国内技术水平最新最好,同时也是规模最大的造船厂。经过数年的改造,红星造船厂的重型设备几乎一水的中国造。就在2018年4月,由青岛北船重工建造的4万吨级浮船坞刚刚交付。此外红星造船厂的9座龙门吊,也全部是由中国公司来承建。但是,这家船厂的主要业务却是建造多用途破冰船,几乎从未涉及过航母的维护与改造,将这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他们其实并不保险,更何况,此去远东路途遥远,万一再出点什么状况,那可真是没了任何翻身的希望。

相信我们所有人都能猜到,倘若库舰能来远东,其实有远比红星造船厂更合适的选择。目前中国的船舶工业排名世界第一,修造舰能力仅次于美国,有能力造出10万吨级船舶的船坞达到了34个,而光是能建造5万吨级以上航母的船厂就有两家。中国通过对辽宁舰的摸索及国产002航母的建造,实际上已经具备了航母独立设计、建造、改装和升级的能力。

库舰来华若能成行,那自然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情,经过中方的悉心维护,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还给俄海军一条崭新的航母。不过最大的障碍,恐怕还是俄国人的面子,还有那高傲的自尊心。

尽管如此,还是得衷心奉劝一句,可别再让这老舰活遭罪了!我们这的“敬老院”挺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