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中途岛战役结束之后两个月,著名的瓜达尔卡纳尔战役开打。其实这场战役在一开始真真确确是一场遭遇战,日美双方谁都没想到最后会打半年,而且打得是那么惨烈。特别是日本人,本来以为是出门“上街买菜”,最后演变成街上“修桥铺路”,这个是出乎日本人甚至是美国意料之外的。

在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海军损失了很多的飞行员和战斗机,但是短时间内无法弥补。但是日本每个月的零战产量大概是90架左右,与美国不是一个级数。优秀的飞行员就更不用说了,尤其是航舰飞行员,根本无法补充上。怎么办呢?只能用陆基航空兵来弥补。当时,世界上除了德国,都没有把空军从海陆两军中独立出来,日本海军除了航舰飞行员还有以陆地为基地的飞行员,这些飞行员不如航舰飞行员精锐,但是现在也顾不上这些了,先顶上再说。于是,开始大力在日本控制范围内修建飞行基地。

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1942年7月,日本海军为了能够为规划中的掐断澳大利亚和美国联系的FS战役做准备,就在控制范围内找到了一个比较大的岛屿,开始在这里修建飞机场,这个岛就是瓜达尔卡纳尔岛。参加修建新机场的人数是2千多人的民工和2百多人的警卫部队,加起来就是也就三千人。澳大利亚在发现这个情况后就急眼了,马上找到美国,说是瓜岛离莫尔兹比港非常近,距离澳大利亚本土也很近,要是修成了就可以成天轰炸澳大利亚本土了。美国人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认为这个机场有可能造成美国与澳大利咽之间运输困难。于是,尼米兹与麦克阿瑟开过会后,决定不能让日本人把这个机场建起来。

美国人得到的线报说是岛上有1万名日本兵在建机场,这还了得?因为美国人特别喜欢夸大对手的实力,觉得这1万日本兵不好对付,一定要派更多的军力才能解决,于是乎,这次攻击行动一次性就派出了陆战一师整师的力量。陆战一师有2万兵力,在8月初上了岛。这2万人揍这3千人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么?而且日本人建建机场的2千多人根本不是军人,都是民工,就2百多人的警戒部队是军人,于是一举拿下。

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日本人得到消息后没怎么当回事,因为日本人得到线报说是2千多美国人在岛上作乱。日本人特别喜欢看低对手的能力,想想自己作战部队也就2百人,被拿下很正常。海军找到陆军帮忙,本来陆军很讨厌跑到南洋去闹事,不很积极,但是陆军的一个作战参谋却有意无意的假传圣旨,让17军去“叫人打架”。17军的军长百武晴吉觉得2千美国少爷兵不是问题,就派自己所属的第七师团的一木支队去登岛镇压。海军呢觉得自己的事情陆军都帮忙了,自己也要主动主动啊。于是派出大量作战舰艇参战,这仗就打大发了。

日本海军在瓜岛海域与美国人又大打一场,其实是个平手,没有太大损失,但是瓜岛上的美军已经给自己也建了一个机场,从机场起飞的飞机令日本人很头疼。在这种情况下,一木支队的一木大佐带领着自己的1千人先头部队上了岛。到了岛上才知道美军有“5千人”,不是2千人。5千人就5千人吧,我们有天皇庇佑,5千人也不在话下。再回头看看自己带着着1千人除了人连个重武器都没有,而且粮食也不够,速战速决才是上策,当天夜间就开始进攻吧。美军的陆战一师以为日本人的大部队到了,这时决战呐!于是在战斗中把自己的压箱底的重装备都用上了,结果可想而知。一木支队几乎全军覆没,1千人里被打死的就有7百多人。

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日军大本营接到消息,依然没当回事。5000美国少爷兵战斗力没什么,这次再加派人手。命令川口支队在加上从别处找来的七七八八的部队一共5000人在海军的掩护下直接做驱逐舰登岛。这次,日本带着自己的重装备,可是海面上依然占不到便宜,登岛也非易事,结果炮是运上岛了,可是粮食船被打沉了。川口支队也没闲着,登岛即作战,对美国人一顿猛攻。这次倒是没被全歼,但是损失惨重,被揍了个半残。

日本大本营彻底愤怒了,没想到哇,真是没想到哇,一个破岛到现在还不能把美国赶跑了,再加码!这次重视了,把第二师团整师的力量外加百武晴吉中将全都派到岛上去。还是那句话,海上不占便宜,物资运不到岛上去,百武晴吉带着自己的大军倒是登岛了,可是物资尤其是粮食运不上去,看着岛上的日本守军一个个就跟饿死鬼一样,就剩半条命了,百武晴吉马上发布指令,把美军赶出瓜岛,把美军在瓜岛的机场彻底摧毁,战斗条件已经成熟,大家开始左眼!然后,就被揍了回来。

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日军再加码,派38师团上岛,问题依然如故,因为在海面上无法占据优势,海军总是无法把物资运上岛,到38师团上岛时情况更加令人沮丧了。38师团是空着手上岛的,因为运输船都被击沉了。到了这时候,在瓜岛的日本兵力已达3万人了,可是能打仗的却只有8千左右,剩下的不是俄就是病,根本无法战斗。而且,这时候日本人已经不想着和美国人打仗了,他们还有一个更大的敌人要战斗,那就是饥饿,真的没粮食呀。

美国人为什么不趁这个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一举把日本人全歼了呢,因为美国人也摸不清日本人的底。因为日本兵总是能发起冲锋,而且还有重炮,美国人的目标就是守住瓜岛,不让日本人利用该岛起飞轰炸机,于是,就这么耗着。日本人耗不起呀,饿都快饿死了,哪里还有“心情”找美国鬼畜打架。

日本海军也耗不起了,这么打下去,自己的家底子都要在这玩完了,怎么破?又没有人敢站出来说,“打不过了,撤吧”,这不是找死么?东条英机实在看不下去了,他授意自己的手下造出一个新名字,“转进”,就是到别出去,不叫撤退,这样就成了,舆论可以过关了。然后制定一个瞒天过海的撤退计划,整个瓜岛战役,日本人也就这个撤退计划是可圈可点。

美日对决太平洋之瓜岛饥饿消耗战

先是制造紧张空气,在瓜岛周边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部队调动,飞机频繁起飞。然后派人到岛上去忽悠那些“饿死鬼”,咱们要到岛的某地集结,进行一次出其不意的登陆战,打别的地方,让美国人在这里守着吧。为什么这样呢,要是说撤退,岛上的人肯定要自杀了,大日本帝国就没撤退过,这次脸就丢大了。这么一说,岛上的作战部队能接受。趁着夜黑风高,连续N天海军在夜里出动驱逐舰接人,残兵败将全都接走了。美国这边一直在准备着、防备着,看到日军如此大规模的调动,肯定是要打大仗了,赶紧准备吧,也是调兵遣将,增派人手准备。结果,到最后岛上一个日本兵都没有了,这令美国人也是诧异的很。

就这样,瓜岛战役结束。纵观整个战役,日本人其实不是被美国人打败的,而是被自己的后勤保障给折腾废了。瓜岛战役从一开始日本人就没吃的,一直到最后都没吃的,后勤保障跟不上,别的就不用说了。美国人从一开始在后勤方面就做得很好,所以才能坚持到最后,而且一开始就派上主力,也让自己越大越有信心。日本人其实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一直在吃后勤的亏,主要原因有两点:1、本身不重视后勤保证,倒不是说他们不知道人不吃饭会饿死,而是从来没有打过大的战役,都是地区级别的战役,没想到后勤物资方面这么重要;2、本身轻敌,觉得美国人都是少爷兵,一打就怂,没想到会这么有战斗力。

这场持续了半年的战役让日本人吃尽了苦头,陆军一直在骂海军领他们派人去那个鬼地方,最后损失那么大。其实他们错了,损失才刚刚开始,只不过开了个头,更大的失利乃至国家的失败已经迫在眉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