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劉備

《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劉備 蜀漢 公元221年)

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皇帝臣備,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漢有天下,歷數無疆。曩者王莽篡盜,光武皇帝震怒致誅,社稷復享。今曹操阻兵安忍,子丕載其凶逆,竊居神器。群臣將士以為社稷墮廢,備宜修之,嗣武二祖,龔行天罰。備惟否德,懼忝帝位,詢於庶民,外及蠻夷君長,僉曰天命不可以不答,祖業不可以久替,四海不可以無主,率土式望,在備一人。備畏天之威,又懼漢邦將湮於地。謹擇元日,與百僚登壇,受皇帝璽綬。修燔瘞,告類於大神。惟大神尚饗!祚於漢家,永綏四海。

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蜀漢昭烈帝劉備

白話文:

大漢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十二日正午時,皇帝臣劉備,使用活牲祭祀天地,正式昭告天地人神:大漢的天下,本來應該永世傳承。過去,有王莽陰謀篡權,光武皇帝震怒起兵,將其誅殺了,從而恢復了漢家天下。如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尚不敢自己篡位,天下人還可以忍耐,他的兒子曹丕罪大惡極,兇殘放肆,竟然敢篡奪了大漢朝的帝位,竊取了大漢朝的天下。大漢朝的將士百姓,以為漢朝的天下已經不存在了,我劉備願意使漢家江山延續下去,我要繼承高祖皇帝和世祖皇帝的英明神武,親自率軍消滅懲罰叛逆的亂臣賊子曹丕。我劉備自覺德行尚淺,但為了大漢江山,只好戰戰兢兢地暫時當這個皇帝。我問詢了天下的臣民百姓,還有周邊的各民族部落首領,他們都說,上天的命令不可不順從,劉氏祖宗的基業不可以讓給他人,天下不可以沒有合法的君主,普天下士民百姓的希望,全都都寄託在我劉備身上。我不敢違抗老天的安排,又怕高祖、世祖皇帝開創的江山社稷會在天地間湮滅,因此選擇良辰吉日,與文武百官一起,登壇祭告天地祖宗四方神祗,接受皇帝的玉璽和綬帶,獻上祭祀天地的貢品,昭告天地四方神祗。希望各路神祗享用祭品!希望天地四方神祗保佑我大漢朝天下,能夠使四海臣服,國運能夠綿延萬年。

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劉備像

《蜀漢昭烈帝即位詔》發佈人簡介

《蜀漢昭烈帝即位詔》發佈人劉備,生於東漢桓帝延熹四年(公元161年),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蜀漢開國皇帝,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今四川大部),將益州作為蜀漢的基本基地,以圖日後東進北伐。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終年六十三歲,諡號昭烈皇帝,廟號烈祖,葬惠陵,如今在成都武侯祠內設有昭烈廟作為紀念。

作者要與廣大讀者朋友們分析一個問題:在漢末三國那個風起雲湧、英雄輩出的時代裡,誰才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豪傑?

東吳孫權不過是在父兄創立的基業上坐享其成而已,而且為人刻薄寡恩,嫉賢妒能;曹操是從一個低級官吏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雖為人文武兼備,雄才大略,但品德上卻有很大缺陷,為人奸詐多疑,殘忍無義;劉備從社會最低層的一個織蓆賣鞋的小販,通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不懈奮鬥,成為三分天下的霸主之一,這本身就很了不起,蜀漢是三國中創業最為艱難的國家,而且劉備仁德寬厚,以誠待人,以理服人,是三國英雄當中最看重民心民意的人。

作者個人認為,漢末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裡,唯有曹操和劉備二人是真正為天下蒼生考慮的政治家,是真正的英雄豪傑,而要論德才兼備唯有劉備一人,連曹操都承認“天下英雄,唯使君與操耳”,這絕不是虛言。

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成都武侯祠內的劉備塑像

自古以來,世人對劉備的評價千差萬別,劉備是豪傑也好、梟雄也好,甚至是曹操所說的英雄,都說得通,但他絕不是一個一生靠做偽行騙假裝正人君子的人。陳登說他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一個雄姿傑出、有王霸之略的英雄豪傑,千年之後,竟然被現代某些國人懷疑是偽君子,真是天大的笑話!

這是對真實歷史的曲解,是我們這個時代歷史虛無主義氾濫的表現,有人對中華民族歷史上的英雄人物、仁人志士肆意歪曲,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哀!

我們來看看劉備死後的諡號“漢昭烈帝”就明白了:

諡法上說,

有功安民曰烈;秉德遵業曰烈;

聖功廣大曰烈;海外有截曰烈;

業成無兢曰烈;光有大功曰烈;

戎業有光曰烈;剛正無私曰烈;

宏濟生民曰烈;莊以臨下曰烈。

自劉備去世以後一千八百多年,直到帝制被推翻,再無一位皇帝獲得此諡號,這應該就是千秋萬世之後歷史對劉備的公正評價吧!

看今人讚頌劉備的詩:

自古英雄草根來,編席何須自傷哀。

憂國嘆息驚朝野,感世痛哭動遠垓。

血濃關張終仗義,心誠臥龍不負才。

平生壯志終不改,史冊幾人可等儕?

千秋英雄氣創業中道崩之千古詔書《蜀漢昭烈帝即位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