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文化印記》人傑地靈“金三角”-柴溝堡

“柴溝堡鎮”距烏蘭察布市集寧區110公里;西南與山西省天鎮縣毗鄰,距大同市城區120公里;東距張家口市橋東區45公里,距首都北京市東城區22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享有晉冀蒙三省區交界的“
金三角”之稱!《家鄉文化印記》

人傑地靈“金三角”-柴溝堡

柴溝堡鎮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是一座別具社會人文風貌的古鎮。於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築垣建堡(寨溝戍),迄今已歷經1260餘年的滄桑變化。 柴溝堡曾是突厥和東突厥的漠南屬地。唐太宗貞觀四年,東突厥覆滅統一於唐。自此,柴溝堡地始進入唐王朝的統治之下而為邊防要衝。

《家鄉文化印記》人傑地靈“金三角”-柴溝堡

萬里長城-柴溝堡段

戰略要衝

開元二年(714),唐玄宗李隆基為防止突厥、契丹等族侵擾,鞏固邊防,在今北京設置了關係國家安危要害的幽州節度使。在節度使的統轄下,開始在沿邊扼要之地營築軍事防禦設施以屯兵戍守。資料記述:“寨溝”夯土圍垣似成正方形,其面積僅約為現今堡城面積的六分之一左右。規制雖小,卻奠定堡城基礎。“寨溝”營壘除官兵屯田駐戍還有家屬隨軍到此落戶,這便是柴地開發有民的開始。堡南深溝縱貫,地貌奇絕,堡名含“溝”就由此而來。唐末藩鎮割據,契丹貴族統治者便乘機向四周擴張,給“寨溝”帶來危機。後晉天福三年“寨溝”淪入遼政權的統治之下,按照遼胡漢分治政策。“溝寨”仍為漢民聚居,屬漢州縣,由遼“南面官”統掌。先隸於西京道歸化州,後改屬西京道大同府德州。居民從事農業生產和農業經濟的開發,在該地繁衍生息。

保大二年(1122年),金太祖克西京(今大同), “柴溝”又為金所有。不久於此地置基層行政機構“寨溝村(社)”。屬西京路宣德州宣平縣,居漢民約100餘戶。

太祖成吉思汗於公元1211年率軍南下攻金,敗金人於會河川,金全軍覆沒。“柴溝村”隨即歸元。因“柴溝村"地處衝要,為元統治者理想的跨入長城、進軍中原的後方基地,於此地置元人村落“柴溝營”。“柴溝營”是漢、蒙兩族各自村社的所在地,又是領社(村)的鄉都(鄉所在地)。漢蒙居民達200餘戶,加上戍軍將近千人。

洪武二年(1369年),曹國公李文忠副將軍常遇春等曾在此地大敗元兵,軍屯未立。自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和永樂十二年(1414年)兩次大批從內地遷民來堡以居,地名“柴溝”。兵部尚書餘子俊,趙翊和王崇古等均曾先後到柴巡邊視塞,督察軍務。明正統二年(1437年),為鞏固邊防,都指揮文弘廣始在元柴溝營的東部夯築土堡城,工竣遂命名為“柴溝堡”。因該堡地處扼要,舉足輕重,官兵最多時達3千餘名。“柴溝堡”初建,規制很小,城圍僅四百餘米左右(故址在今縣醫院東側)。隨著形勢變化,從景泰至成化年間,先後3次由東向西四面展拓堡城。堡城展後,面積倍增,人心大定。因而生產發展,地方日漸殷富,文教也隨之蒸盛。

康熙二年(1663年),重新鐫刻券門石額嵌新換舊,以示山河易主。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改懷安衛為懷安縣,至此,柴溝堡始劃歸懷安縣管轄。康熙後期本堡建有鄉校,使幼有所學。從清代乾隆起,由於農業的發展,特別是由於地處三省之交的有利地勢,柴溝的貿易開始繁榮起來。周邊縣的牲畜皮毛和糧油以及本堡大部分的葦蓆、豬羊等,通過本堡集散暢流。這對繁榮全縣經濟,溝通與外界交流,促進文教事業的發展等,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清末,維新改良之風勁吹。本堡阮維熊等諸老先生,首舉興教旗幟,大辦學堂。柴溝堡古鎮在清末民初的辦學新舉以啟迪民智、投向教育、人才輩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

民國,由於平綏鐵路修成,柴溝堡的形勢又隨之驟變。既據天險,復兼交通之便,其他之重要更倍於前。商人工匠紛紛湧入,五行八作熙熙攘攘。是時,居民已達二千餘戶。鐵路貼城而過,詹天佑親書 “柴溝堡車站"五字,其弟首任站長。交通便利,信息靈動,商旅雲集,柴溝堡堡內鋪店林立,床攤櫛比,匠作星羅,肩挑走賣者比比皆是,商號店棧最盞時達230餘家,甚至還有專營美英石油和紙菸的商號。1935年,雖戰雲密佈,但又一文教盛事在柴溝堡興起。察哈爾省第一區聯立鄉村簡易師範學校(今柴溝堡師範前身)於南郊建成,招生開學,給古鎮增添了新的生機。

1945年8月,我軍解放懷安全境。柴溝堡屬懷安縣七區,為區政府所在地。人民翻身得解放,古鎮舊貌換新顏。

人傑地靈-志士名人

閻厚字鎮所,生卒年月無考,明柴溝堡人。自幼嗜學,淹貫經史。萬曆丙申二十四年(1596年)以貢生任甘肅慶陽府通判,任一府之佐官,歷二載,政績著稱。後厭官思鄉,效仿西晉文學家張翰“秋風”憶故之情,慨然抒懷曰:“功名富貴,當留有餘,以還造化,如必系情華朊,其如三徑就荒何。”萬曆甲辰歲仲春致仕歸裡,於柴之西南小園築一亭,曰“肇芳”,山水相映,若臨戶牖,雅靜優美,日逍遙遊衍其中,以文會徒,以消歲月,著有《肇芳亭集》藏於家。著《肇芳亭松記》、《夏日西園》、《望山水臨城》等,載入舊志。

《家鄉文化印記》人傑地靈“金三角”-柴溝堡

武狀元-黃大元

黃大元字鼎三,生卒年月無考,李信屯人。自幼酷愛武術,為求教武師,赴柴溝堡拜道光間庚子科武舉賈致和為師,練武習文。後因家境不濟,赴延慶一富豪杜詩家打雜,東家視黃武藝不凡收為義子,與其子結成異姓兄弟,同受教名師門下,同窗習武,膂力過人,弓、刀、石三項技勇,無不嫻熟超群。咸豐三年(1853年),經府院考試取“武秀才”。八年應直隸省鄉試中式“武舉”第二名為之“亞元”。同治二年,又經會試中式第一名為“會元”。再行殿試登進士第,欽點一甲一名“武狀元”。因武功高強,帝詔御前頭等侍衛,遂成皇宮最高侍衛官,在其里居建狀元府第。黃大元出身寒門,文武兼備,科考奪魁後,為柴溝堡文昌、魁星閣題聯:“筆點青雲”,氣韻挺拔,似如荊軻撥劍之勢。啟蒙師傅辭逝後,誄詞吊寄,贈寫匾額,上書:“觀德雅化”,“策名清時”。落款:天子門生,金殿鰲頭,御前侍衛,黃大元印。光緒間,南疆不靖,奉調安邦撫民。初任廣西副總兵,後迀廣東總兵,統兵設防,安定邊防,屢建戰功。光緒間,鎮守三江口,有海盜夜襲,遇刺身亡。陣亡傳書速達京城,朝野為之震動,帝降旨將其遺體歸葬故里。

馮贊字瑞章,生於1895年,男,柴溝堡人。幼進私塾,民國初宣化師範畢業,能文能武。其祖父馮惠,系同治年間縣學武童及鄉試武舉。他承襲家門遺風,酷愛武術,常年演練不斷,徒手、器械無所不通。所學門類有大小洪拳、少林單雙刀、春秋刀、峨嵋劍、真武劍、雙柺子、護手鉤、三節棍、五虎槍、梅花鞭杆等,各種套路無不純熟。身法精千,踢打利落,尤長撐杆跳,越牆自如。又工於書畫,曾任小學教員。“九·—八”事變後,投筆從戎,曾赴商震部任武術教官。1936年回鄉,聘為柴溝堡各高小教員及察南鄉村師範專授國術。他為人豪爽仗義,教學嚴謹,為武術界所敬仰。

阮維周-世界著名地質學家

郭建模-最早組建中國殘聯的領導人之一

阮若珊-文化名人

近代以來,先後孕育了愛國將領:武士敏、開明人士阮慕韓、女中豪傑李健生以及擔任國家重要職務的阮崇武、阮若琳,著名演員馮瑞麗等志士名人,成為柴溝堡人的驕傲,為古鎮增添了光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