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怎麼樣?

星星點燈2163668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坐落在中國首都北京,辦學歷史可追溯到20世紀30年代,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管、理、經、文、法6個學科門類協調發展的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高校。


師資力量

學校有教職工1400餘人人,其中專任教師近800人、雙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教授1人、客座教授3人、博士生導師17人、碩士生導師173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328人,具有博士學位251人。有全國勞動模範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12人、教學名師8人、優秀教育工作者2 人、師德先進個人4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8個、北京市屬高校創新團隊24個、拔尖創新人才15人、入選國家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3人、高層次人才2人、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36人

學科建設

1)學科點數量:

軟件工程
數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工商管理學
機械工程
光學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電氣工程
應用經濟學
電子科學與技術
信息與通信工程
控制科學與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馬克思主義理論

2)重點學科:

北京市重點學科(3個):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與機械、技術經濟與管理

北京市重點建設一級學科(2個):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北京市重點建設二級學科(7個):應用數學、測試計量與儀器、信號與信息處理、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計算機應用技術、企業管理

信息產業部重點學科(2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應用技術

教學建設

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北京市特色專業(9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通信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科研機構

省部級科研機構: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現代測控技術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光電測試技術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機電系統測控實驗室、網絡文化與數字傳播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光電信息與儀器工程研究中心

機械工業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多軸複合機床關鍵部件研究應用技術實驗室、現代測試技術實驗室

財政部與北京市共建開放實驗室(2個):TRS軟件開放實驗室、計算機系統開放實驗室

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信息與通信系統實驗室、信息獲取與檢測實驗室

校級研究機構:

知識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信息系統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數據恢復研究所、翻譯研究所、電磁信息技術與煤層氣開發研究所

推薦專業

1)有意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高考考生可以選擇以下王牌專業:

車輛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有意報考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的考研考生可以選擇以下優勢學科:

機械電子工程、精密儀器與機械、技術經濟與管理

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大業一壺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是有態度的童桐,專注於高考、考研及就業。


有態度的童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是由原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和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合併而成。合併之前的北京信息工程學院在2000以前很強大,錄取分數在很多現在的重點985之前。但由於錯過了高校的發展而落後。非211非985,雙一流也基本無望,絕大多數專業一本招生,部分專業在京二本招生,外地也有少數二本招生,北京生源佔將近一半。健翔橋校區有 計算機 通信學院。清河小營(是兩個校區但是很近)有 機電 自動化 光電 經管 信管 公管 理學院 外國語學院。

說實話目前學校實力比較一般,最大的劣勢是,北信科目前還沒有一個博士點,也有一定原因在於北京嚴格控制博士點數量。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學科就更不用說了,沒有,這導致了排名上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非常低,科研實力不是很強。但是對於本科生的教學,其實並不需要很強大的科研實力。學校的實驗條件,經費,大大小小的比賽還是比較可以的。北信科目前最有名的就是RoboCup中型組足球機器人隊,多次取得全國及世界冠軍,也代表了學校一定的實力。

學校面積非常小,尤其健翔橋和清河校區,不過生活條件上,相對還算可以。新校區的面積和環境應該很不錯,但是在六環外,而且估計可能2020年入住。寢室有空調,只需要交押金和電費。食堂一般般,能吃四年,但絕談不上好吃。校史不長,校園內可能找不到什麼文化沉澱的東西。師資還可以,但是水的老師真的不少(本人最害怕 老 女老師 只要看見了 是水貨的幾率就大大增加)。大佬級別的老師是很少的,因為北信科感覺不太容易讓強大老師心甘情願在這幹一輩子。

這個大學的錄取分數相對挺高的,本人是外地考生,在健翔橋,一本線70多分來的,身邊很多河南山東貴州等等跟我的情況差不多。有很多211完全沒問題甚至分最低985都能上的那種,身邊的北京考生也不差,但是分數過線相對要低。如果你是一個看重城市>專業>校名 的人,北信科是你的優秀選擇。(說實話北信科如果在一個普通城市,高一本線10分我都不回去的哈哈)。如果你不是一個性格很強勢的人,在北信科的生活可能會讓你太舒服,大四畢業的時候就會傻眼了,所以希望,慎重考慮,尤其外地高分考生。。。你要知道你真正想要什麼。北信科雖然目前不是很強大,但是這是一個年輕的學校,專業都是很有發展潛力的,希望北信科每一屆學子共同努力讓學校的牌子越來越亮!


九磅十五便士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簡稱信息科大,坐落在中國首都北京,是一所以工管為主體、工管理經文法多學科協調發展,北京市重點支持建設的高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建設高校。

截止2015年9月,有小營、健翔橋、清河、金臺路、酒仙橋5個校區,佔地500畝,校舍建築面積33.17萬平方米。學校總用地規模1183.6畝的新校區已於2015年正式開工建設,固定資產總值8.72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02億元;圖書館藏書102.88萬冊,電子圖書15.79TB;設置有12個學院,36個本科專業;現有在校生15478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154人,本科生10556人。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7月,學校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2個、北京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形成了以重點實驗室為龍頭、科研機構為骨幹、課題組為基礎、科技創新平臺為支撐的科研工作體系。

省部級科研機構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現代測控技術實驗室

北京市重點實驗室(4個):光電測試技術實驗室、傳感器實驗室、機電系統測控實驗室、網絡文化與數字傳播實驗室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北京知識管理研究基地

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光電信息與儀器工程研究中心

機械工業重點建設實驗室(2個):多軸複合機床關鍵部件研究應用技術實驗室、現代測試技術實驗室

財政部與北京市共建開放實驗室(2個):TRS軟件開放實驗室、計算機系統開放實驗室

原信息產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信息與通信系統實驗室、信息獲取與檢測實驗室

校級研究機構

知識管理研究所、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信息系統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數據恢復研究所、翻譯研究所、電磁信息技術與煤層氣開發研究所

科研成果

學校在電子信息、現代製造與光機電一體化、知識管理與技術經濟等

領域具有較高的科研水平,形成了明顯的特色和優勢。學校於2007年至2009年連續三年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獲得4項國家級科技獎勵為標誌的重大突破。科研經費持續增長,三年合計達2.09億元。獲得部、市級、行業及以上科技獎勵18項。僅2013年度科研經費就突破1億元,達到1.19億元。

2009年-2014年,學校共獲得行業、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37項;學校連年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取得專利授權和軟件著作權共369項;發表論文4500餘篇,進入三大檢索論文近1211篇。

2012年,學校就新增各類科研項目238項,新增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項、863科技計劃項目1項、973子課題2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14項、北京市自然基金項目7項、北京市哲學社科規劃項目11項等。特別是學校以第一單位承擔的863科技計劃項目、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等標誌著我校科研實力的進一步提高。2012年科研經費近億元,發表各類學術論文1078篇,其中三大檢索收錄206篇;獲得各類知識產權授權8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0項。

學校教師堅持的“產學研用相結合”的理念,寫進了國家教育改革與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學校以優異成績通過了北京市國防軍工武器裝備科研生產保密資格單位認證;北京信息科技大學科技園成功認定為北京市大學科技園;學校成為“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首批6家股權激勵試點單位之一。計算機數據恢復技術是學校科技工作的優勢領域,汶川地震發生後,在國內率先提出並踐行科技賑災理念的張京生老師當選2008年“首都十大教育新聞人物”。

國家級科研獲獎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3項):現代儀器製造柔性研發平臺的創建及系列產品開發(2007年、第一完成單位)、消費類產品中有毒有害物質的評價技術平臺(2008年、第一完成單位)、非牛頓流體流變學特性測試技術研究及應用(2009年、第一完成單位)

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國防軍工項目(涉密)(2008年、第一完成單位)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7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98萬餘冊,電子圖書178萬餘冊,中外文數據庫50餘種,聲像資料3907件,中外文期刊1827份、報紙163份。[20]

學術期刊

《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主辦的學術期刊,前身是《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2009年《北京機械工業學院學報》(綜合版)更名為《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由季刊改為雙月刊出版。《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學報》是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數據庫、俄羅斯“文摘雜誌”、“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數據庫”、“中國知網”、“萬方”等多家數據庫來源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