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訊“0元購”案維權現曙光

今年上半年電商大促中,上海斐訊數據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斐訊)與聯壁金融聯合推出的路由器等電子產品“0元購”活動曾風靡一時。不曾想,聯壁金融很快“爆雷”,不少消費者為參加活動而投入的投資款也返還無期,無奈走上艱難索賠維權之路。近日一位消費者的訴訟勝利,或許能給許多維權消費者帶來一些信心和希望。

法院判令斐訊三倍賠貨款並退投資款

今年4月,山東招遠消費者李先生在斐訊官網購買了一臺價值799元的斐訊路由器,同時獲得價值799元的K碼。按照斐訊“0元購”活動辦法,李先生在斐訊所要求的金融平臺聯璧金融上投資7147.94元,激活其K碼,投資就可以分期返現。

6月20日,聯壁金融“爆雷”,導致李先生無法提現。在向有關部門投訴無果後,李先生向招遠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除要求斐訊公司返還投資款外,還因路由器不符合質量要求,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斐訊三倍賠償路由器價款。

11月6日,在被告斐訊公司經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的情況下,招遠市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審判決。

法院審理認為,原告李先生按照被告斐訊公司在網上發佈的斐訊K2P路由器的購買方式和K碼激活方式向被告付款799元,購得了斐訊K2P路由器,該路由器無合格證、無檢驗日期、生產日期、無檢驗員簽名和簽章等。被告以該路由器需激活K碼等理由引導原告投資7200元,被告承諾該7200元陸續返還給原告,原告在實際支付7200元時因被告承諾享受優惠待遇實際支付7147.94元。原告要求被告給付路由器的實際價值三倍賠償2397元及投資7147.94元,法律應予支持。

法院最終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八條、第五十五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判決支持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斐訊公司是否提起上訴?連日來,《中國消費者報》記者多次撥打斐訊公司官網電話聯繫採訪,電話轉接人工服務程序後,均無人應答。

此次訴訟勝利給許多同類受害消費者的啟示是,消費者除了可以通過訴訟要求斐訊公司返還投資款外,對於斐訊產品的質量問題還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主張懲罰性賠償。

斐訊“0元購”模式曾風靡一時

自2016年起,銷售路由器、體脂秤和電視盒子等電子產品的斐訊開始推出“0元購”模式,消費者通過聯璧金融APP可全款返現,如再購買,則需在聯璧金融平臺投資。

其“合作”銷售模式是這樣的:

以斐訊的路由器為例,用戶以市場價購買斐訊路由器後,會在包裝中找到一個專屬K碼,通過用戶身份證、銀行卡和手機號可以激活這個K碼。激活成功後,會自動在聯璧金融app上生成一筆定期存款,經過一定期限後,即可提現。

以K3C路由器為例,售價1399元。資金分12期返還,每期相隔30天。第一期返還420元,之後每期返還89元,一年後,1399元盡數返還。

斐訊的“0元購”催生了一大批羊毛黨,不少羊毛黨利用多張身份證搶購路由器,拿到路由器後儘快套現。

在實體商品搭售金融產品的模式下,聯璧金融獲取了大量投資,斐訊產品銷量也一路飆升,在今年的“6·18”大促中,斐訊狂賣7億元。但就在次日,投資者發現聯璧金融出現兌付困難,定期投資及活期存款均無法提現。

聯璧事件爆發後,斐訊“0元購”產品被多家主流電商及零售商平臺下架,不少消費者找涉事企業和電商平臺維權。涉事平臺對此表示,自己只是斐訊硬件產品的銷售平臺,從未與斐訊相關的互聯網金融平臺聯璧金融存在任何形式的合作,也從未引導消費者至該平臺進行投資理財。

消費者索賠維權由此陷入僵局。

斐訊“0元購”本質上屬於龐氏騙局

有法律學者指出,受害消費者貪便宜和僥倖心理是斐訊“0元購”模式大行其道的重要原因。

風險與收益並存,這是經濟學的常識。從本質上來看,斐訊“0元購”模式是消費返利騙局的“金融升級版”,屬於龐氏騙局的一種。行騙者用“天下掉餡餅”引誘消費者落入陷阱,用高回報吸引更多人入局,但最終的結果都是一樣:遊戲規模到達一定程度後,回報承諾無法兌現,操盤者要麼跑路,要麼自首,至於騙來的資金要麼揮霍,要麼轉移,難以追回。

今年4月,銀保監會、工信部、公安部、商務部、人民銀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曾聯合發佈公告,提醒消費者應注意“消費返現”中存在的風險和隱患。

公告中稱,所謂的消費返現,是一些第三方平臺打著“創業”“創新”的旗號,以“購物返本”“消費等於賺錢”“你消費我還錢”為噱頭,承諾高額甚至全額返還消費款、加盟費等,以此吸引消費者、商家投入資金。此類“消費返利”不同於正常商家返利促銷活動,存在較大風險隱患:一是高額返利難以實現;二是資金安全無法保障;三是運營模式存在違法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