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车”押金难退、频频“搬家”—共享单车市场迎来最冷寒冬

“小黄车”押金难退、频频“搬家”—共享单车市场迎来最冷寒冬

这一年,共享单车市场可谓波折不断。最近,就连行业领头羊ofo“小黄车”,也接连爆出押金难退、频频“搬家”等问题。作为市场的较早进入者,ofo可谓行业内崛起最快、最受资本追捧、融资速度最快的企业之一,那么眼下,从盛极一时到跌落谷底的它究竟发生了什么?共享单车市场又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境况?围绕此,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小黄车”问题频发

近段时间,有用户发现,在ofo申请退押金时,被系统提示称可将押金转入互联网金融平台。不仅如此,其退押周期也已经由最初的秒退变为0到3个工作日,后延长为0到10个工作日,此后再次延长至0到15个工作日。

对此,ofo方面回应称,退押金一切正常,只是由于近期更新办公地址、ofo部分服务器需要进行短时迁移,才致使退押金周期被暂时性延长。

事实上,还不单单是押金难退问题。

早在9月底,就有报道称ofo在北京中关村理想国际大厦内的办公地点已经搬空。对此,ofo方面解释,是因为10层和11层租期到了,搬到了其他楼层。此后,ofo又于11月将总部搬到了步行距离15分钟的互联网金融中心。

日前,ofo则先后传出在郑州、杭州、南京的办公室都已“人去楼空”。对此,ofo方面给出的说法是,员工已经在新的办公地点办公。

一直以来,ofo可谓业内崛起最快、最受资本追捧,融资速度最快的互联网企业,不到3年时间就获得了超过20亿美元的融资。但今年,随着市场的急转直下,它也迎来了发展过程中的“至暗时刻”。

诚如ofo。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表示,整个共享单车市场都处于艰难的转型期,也到了真正洗牌的时候。

在他看来,残酷的市场“厮杀”下,悟空单车、3VBIKE、町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骑呗单车、优拜单车、赳赳单车等近70家单车基本难逃死亡的宿命。

共享单车何去何从?

从一开始的 “百花齐放”到摩拜、哈啰出行、ofo的“三国争霸”,现如今ofo命运难测,共享单车市场的形势越来越微妙。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到2018年共享单车领域融资金额超320亿元,其中仅摩拜单车以及ofo单车两家融资金额就超过200亿元。尽管如此,多数平台依旧因为资金的断裂无法维持运营。

眼下,随着市场资本热潮褪去,大批的共享单车被闲置,同时大量共享单车折旧损坏,导致市场的可使用单车日益缩减,市场不断倒退。对于共享单车平台来说,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面对这样的境况,很多人都想知道,接下来,共享单车行业该何去何从?

对此,陈礼腾认为,共享单车要想发展,必须要解决信用体系、服务标准的问题。

“要鼓励共享经济企业与政府监管部门共享数据,从而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不必要矛盾。”他表示,借管理共享单车之机,重新编制自行车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也十分必要。

作为单车企业,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要放弃前期的发展模式,重新审视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另外,用户对于共享单车也要合理使用。”陈礼腾称,共享单车的出现便利了人们日常出行,但对于具备公共属性的共享单车,用户重使用不重保护的思维无疑加剧了更新共享单车的负担,如果每个用户能给予单车多一点爱惜,那么共享单车的市场也会多一些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