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六安的國學大師臺靜農在臺大執教20年,與魯迅來往信件143封


在安徽六安葉集區南大街,有一處四間瓦房組成的紀念館——臺靜農紀念館,慕名而來的參觀者絡繹不絕。

臺靜農生於清光緒28年,祖籍安徽省六安葉集南大街,從教一生,被授予臺灣大學終生名譽教授。他一生從事文學、書畫、篆刻研究,有《地之子》、《建塔者》等文學作品,享譽海內外,被譽為國學大師,被書畫泰斗張大千、啟功評價為“350年來寫倪文璐之精髓第一人”。

1925年,由魯迅、李霽野、韋崇武、韋素圓、臺靜農、曹靖華等人在北京成立文學社團“未名社”,主要宣傳新文學,傳播馬列思想,翻譯蘇聯革命文學。1930年9月,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北京分會在北0學社成立,臺靜農為發起人之一,後人稱“新文學的燃燈人”。


臺靜農與魯迅先生關係密切,據《魯迅日記》記載,二人交往在180次以上。在他們十一年半的交往中,臺靜農致魯迅信件有74封,魯迅致臺靜農信件有69封,目前經保存收錄於《魯迅書信集》中的尚 有43封。

抗戰勝利後,臺靜農於1946年10月自上海渡海抵達臺北,應聘擔任臺灣大學文學院教授。1948年8月接任臺大中文系主任之職,直至1968年7月堅辭卸任,成為臺大中文系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系主任,奠定了該系兼容幷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上圖是臺靜農為張大千題“摩耶精舍”匾額。

在臺大教學之餘,特別是在退休以後,臺靜農以書法、舊詩、繪事、篆刻自遣,成為臺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他隸、行、草書俱精,隸書的開闊,行書的蒼勁,草書的頓挫,都是一時之絕。圖為紀念館展示的部分書畫作品。


紀念館內用圖書、實物分六部分介紹了臺靜農的生平和藝術成就。

2017年5月,臺靜農兒媳陳惠敏攜2個兒子回到葉集,參觀臺靜農紀念館,陳惠敏對家鄉變化如此之大,祖國大陸如此繁榮富強深有感觸。她說:“我是受老公臺貽恭的委託,帶著2個孩子回葉集探親。回到葉集,所見所聞讓我們非常震驚,與公公臺靜農介紹中的葉集差別太大,沒想到是如此繁華,道路交通便利、環境整潔美觀、人們熱情好客。

圖為葉集民間藝人在太靜農紀念館為參觀者吹奏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