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籍六安的国学大师台静农在台大执教20年,与鲁迅来往信件143封


在安徽六安叶集区南大街,有一处四间瓦房组成的纪念馆——台静农纪念馆,慕名而来的参观者络绎不绝。

台静农生于清光绪28年,祖籍安徽省六安叶集南大街,从教一生,被授予台湾大学终生名誉教授。他一生从事文学、书画、篆刻研究,有《地之子》、《建塔者》等文学作品,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国学大师,被书画泰斗张大千、启功评价为“350年来写倪文璐之精髓第一人”。

1925年,由鲁迅、李霁野、韦崇武、韦素圆、台静农、曹靖华等人在北京成立文学社团“未名社”,主要宣传新文学,传播马列思想,翻译苏联革命文学。1930年9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北京分会在北0学社成立,台静农为发起人之一,后人称“新文学的燃灯人”。


台静农与鲁迅先生关系密切,据《鲁迅日记》记载,二人交往在180次以上。在他们十一年半的交往中,台静农致鲁迅信件有74封,鲁迅致台静农信件有69封,目前经保存收录于《鲁迅书信集》中的尚 有43封。

抗战胜利后,台静农于1946年10月自上海渡海抵达台北,应聘担任台湾大学文学院教授。1948年8月接任台大中文系主任之职,直至1968年7月坚辞卸任,成为台大中文系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系主任,奠定了该系兼容并蓄、自由活泼的开放学风。上图是台静农为张大千题“摩耶精舍”匾额。

在台大教学之余,特别是在退休以后,台静农以书法、旧诗、绘事、篆刻自遣,成为台湾首屈一指的大书法家。他隶、行、草书俱精,隶书的开阔,行书的苍劲,草书的顿挫,都是一时之绝。图为纪念馆展示的部分书画作品。


纪念馆内用图书、实物分六部分介绍了台静农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2017年5月,台静农儿媳陈惠敏携2个儿子回到叶集,参观台静农纪念馆,陈惠敏对家乡变化如此之大,祖国大陆如此繁荣富强深有感触。她说:“我是受老公台贻恭的委托,带着2个孩子回叶集探亲。回到叶集,所见所闻让我们非常震惊,与公公台静农介绍中的叶集差别太大,没想到是如此繁华,道路交通便利、环境整洁美观、人们热情好客。

图为叶集民间艺人在太静农纪念馆为参观者吹奏表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