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宠爱的安德海,为什么被山东巡抚杀掉?

铁锤历史


同治七年,总管大太监安德海在北京最大的酒楼大摆宴席,正式迎娶徽班唱旦角的年方19岁的美人、艺名九岁红的马赛花为妻。身为慈禧身边的红人,慈禧太后赏赐了安德海一千两白银、绸缎一百匹以示恩宠。安德海却仗着慈禧太后的恩宠开始干预朝政、胡作非为,最终命丧黄泉。

同治八年,安德海借口预备同治帝大婚典礼,请求慈禧太后派他到江南置办龙袍、预备宫中婚礼所用之物,获得慈禧太后许可,安德海想以此出宫去游玩并勒索钱财。于是乎,安德海将清朝的祖制抛之脑后,带着一群小太监来到了山东。当时的山东巡抚是丁宝桢,此人为官刚直不阿,著名的菜肴宫保鸡丁就是他发明的。安德海仗着是慈禧身边的红人就在山东胡作非为,但是丁巡抚就是不买账,派人将其捉住并上报朝廷:有一安姓太监胡作为非。几日后,丁宝桢接到上谕:“著丁宝桢迅速派委干员于所属地方将六品蓝翎安姓太监严密查拿,令随从人等指证确实,毋庸审讯即行就地正法,不准任其狡饰。”丁宝桢严明正身之后,下令将安德海于济南就地正法。


历史军魂


俗话说:不作死就不会死!这句话放在太监小安子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当安德海打着“奉旨钦差,采办龙袍”出现在山东德州境内时,他做梦也想不到:他的脑袋就要在两个女人的争斗之中,给快乐的玩掉了。

山东巡抚丁宝桢接到来自京城的密授,且已经知道安德海出京并无皇帝圣旨。于是,命东昌知府与济宁知州将安德海等“一体截拿在案,解省由其亲审”。拿获后,将此事火速上呈两宫皇太后和同治皇帝。之后,按大清朝法律,斩了太监安德海。



太监安德海之所以命亡山东?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两宫皇太后之间矛盾激化的结果!
安德海这只骄横却没毛儿的鸟,只不过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和一个错误的地点,偶然粘在慈安与慈禧太后相互搏杀的大网之上。


茅山夜话


因为安德海比较蠢,没有带公文,自己太嚣张。但是即使如此,区区一个山东巡抚还真不敢杀他,而是得到了军机处的支持,无需审判,就地正法。

安德海在慈禧发动政变的时候起到了关键作用,成功扳倒了咸丰留下的顾命大臣。一时也是出尽了风头,之后又出谋划策,收拾了议政王奕欣。

清朝最厉害的太监一定是安德海,李莲英,小德张讲道理都要靠边站。李莲英和安德海一同进的宫,安德海都功成名就,吃香喝辣的时候,李莲英还是个小太监。完全不能同日而语。

但是安德海太贪了,太嚣张了。借着帮皇帝筹办婚礼的机会,想要大摇大摆出去玩一圈,顺便收点黑钱。名义上是钦差,但是没有公文就出发了,等于就是个黑户。

看他穿着一身太监皮,一般的地方官还真不敢招惹。但是偏偏有地方县令不信邪,把他抓起来送到山东巡抚那里。山东巡抚一开始就看他不爽了,但是安德海能把一个区区巡抚放在眼里?直接咆哮公堂,搬出慈禧。山东巡抚丁宝桢直接上报了。

事情弄得有点大,叫了一大帮子军机大臣议事,当然也有上面被安德海收拾的奕欣了,军机处一致决定处死安德海。用祖制驳回了慈禧,直接密谕,就地正法。然后丁宝桢马上动手,名声收的美滋滋。

安德海的聪明是李莲英比不上的,但是李莲英明显比安德海会做人。对谁都恭恭敬敬的,安德海那是不得了,对有权利的主子是百般讨好。对下面人是百般欺凌。得罪人多了,又让人抓住了把柄,所以他必须要死咯。

喜欢就关注呗:砍历史。我是马砍,每天讲点不一样的故事。


砍历史


安德海之死这个表象之果其实是内在原因所导致,至于原因有三方面,一方面原因在安德海身上,一方面原因在朝堂内部,第三方面原因就是在地方官员身上。


安德海的原因就在于他仗着慈禧太后的宠爱,为非作歹,干预朝政,从这点来说他已经危险至极,可惜安德海还不自知。公元1869年,安德海在未携带任何公文的情况下出宫游玩并借机敛财,按说整个国家的大小官员都知道安德海是慈禧太后身边的红人,一般都睁只眼闭只眼,结果安德海在山东境内碰到了为官廉洁刚烈的丁宝桢,丁宝桢不管这些直接将其捉拿。注意丁宝桢只是捉拿并不是当场处死,丁宝桢很聪明将这个问题踢回了朝堂。

第二个原因来了,朝堂是怎么回应的呢?下旨,就地正法。原来当时的慈禧太后虽然权势很大,但由于慈安太后和一些政见不同的大臣的存在,朝廷并不是慈禧太后的一言堂,慈禧太后也要注意其他大臣的意见,并且这件事是安德海有错在先,违反祖制,擅出宫禁确有其事,慈禧太后也只能忍痛舍弃掉安德海。当然这件事若是放在慈禧太后当政的后期,恐怕没人敢杀安德海了。

第三方面原因也和地方主政官员有关,注意安德海从京城出发到山东之前为什么没人会抓他,因为那些官员没有丁宝桢的嫉恶如仇,清廉刚正,他们的唯唯诺诺甚至巴结无形中助长了安德海的嚣张气焰。丁宝桢不同,他看不惯这些,直接在其主政地抓人,然后上书痛斥安德海的不法行为,摆事实讲道理,合理利用朝堂的矛盾处死安德海。

所以安德海之死不仅仅是他个人原因,还和当时的时局有关,因此看问题不要被表象迷惑了眼镜。


历史这点儿小细节


清朝祖训“太监不得干政”,慈禧也没办法。

安德海曾是慈禧非常宠信的太监,安德海自恃慈禧的宠幸,变得张狂跋扈。

清朝祖训“太监不得干政”,而且对太监严格管理,特别是“林清事变”后,清朝对太监的管控加强。

安德海外出提慈禧办事,却无明发上谕传到地方。慈禧自恃权力膨胀,让太监办事不需要走流程,安德海自恃慈禧宠信,沿途招摇撞市,从京师、天津、直隶,一路下来,倒也没人阻拦,安德海更为得意。没想到碰上较真的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亲自审讯安德海,安德海咆哮公堂:“奉皇太后命,谁敢犯者,徒自寻死耳。”

但在大清祖训面前,慈禧也无法保全安德海,只得丢弃他。

安得海死后,被曝尸三日。


五味社




那么,是谁这么大胆呢?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他就是山东巡抚丁宝桢,他可是个狠角色。他知道了安德海这一路来的所作所为后,便派人将他抓了起来,同时呢,又拟定了密折陈述自己抓捕安德海的五大理由:

一、清朝制度规定不准宦官与外人交接,“亦未有差派太监赴各省之事况”; 二、龙袍系御用之衣,自有织造谨制,不用太监远涉糜费,且皇太后、皇上崇尚节俭,断不须太监出外采办,即使确有其事,亦必有明降谕旨并部文传知; 三、龙凤旗帜系御用禁物,若果系内廷供使的太监,自知礼法,何敢违制妄用;四、出差携带女优,尤属不成体制;五、太监往返照例应该有传牌勘合,绝不能听其任意游兴,漫无稽考。

同治看后,也是十分生气,这可是在挑战我朝的权威,反了还,便拟定了密旨,命令丁宝桢将安德海就地正法。



其实呢,说到底,都是安德海自己找死,虽然他出宫是奉了慈禧的命令,但是他竟然没有携带任何公文,也没有可以证明他身份的东西。你说,不杀你杀谁呢?真的是,不作死就不会死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