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上有汉字?

冷静的帅锅


韩国人的身份证上有汉字,主要原因就是韩文是表音字,如果韩国人用韩语交流尚可,但书写在身份证的名字不用汉字备注,就会很容易造成误解,比如박평생(piao yi sheng),究竟是朴一生还是朴医生,很难区分。

▲:韩国人身份证上的汉字备注

其实,韩国在历史上一直是作为中国附属国存在的,据《史记》记载,周武王时期,商纣王的叔父箕子逃到朝鲜半岛,进而创立了箕子朝鲜,从那时候起,朝鲜半岛就与中国大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之后的朝鲜半岛的处境与中国大陆一样,同样是遭受了战争的洗礼,直到公元936年,后高句丽部将王建在灭掉朝鲜半岛的百济、新罗之后,创立了王氏朝鲜,这段时期朝鲜半岛使用的文字与我国中原王朝使用汉字相同。

直到明朝时期,朝鲜半岛的统治者开始动起小心思,他们虽然依附中原,却一直想拥有自己的文化,朝鲜世宗李氏发明了谚文,目的就是削弱中原文化的影响。但终究没能撼动汉字在朝鲜半岛的崇高地位。当时在朝鲜半岛,谚文只不过是民间使用的俗语,真正上层社会使用的仍旧是汉字。

不过,1868年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开始“脱亚入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以后,开始制定了一系列侵略计划,其中,在1876年,日本以武力打开朝鲜半岛以后,强迫朝鲜半岛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在获得对朝鲜半岛的控制权以后,日本也在进行驱除清朝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力,也包括文字语言。

然而,即便这样,汉字在朝鲜半岛依然是主流文字,并且我们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韩国街道老照片,商店门口的标志牌基本上全部是汉字书写。直到1948年,韩国政府才使用《谚文专属用途法》确定了韩文字的地位。更是在1970年彻底废除了汉字教学。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韩国街道仍有汉字标牌

经过几十年的去中国化,如今的韩国国民大都已经丧失了汉字的认知能力,尤其是对那些学习历史的学生冲击最大,因为韩国很多古籍都是用汉字记述的,废弃汉字就等于忘祖。

不过,韩国政府曾经在民间“汉字教育推进总联合会”以及文化界众多大咖的强烈抗议下,对汉字教育恢复了一段时间,但并不是强制,只是规定国民尽量掌握1800个基础汉字,并且同时规定,在教科书和公文中,允许使用汉字在括号内备注。

▲:韩国民众呼吁恢复汉字教育

因此,韩国人身份证上有汉字,并不是因为韩国人有认祖归宗的倾向,只是单纯的因为韩国表音字容易产生歧义,在很多场合如果直接书写韩文而不进行备注,很有可能会出现重大误会。如今韩国的“表音字一代”也在抓紧学习汉字,并积极参加汉字考试,不仅仅只是为了读懂高丽时期的历史古籍,而且学习汉语汉字还是“表音字一代”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砝码,毕竟如今汉语的影响力已经波及世界。我们欢迎亚洲国家使用汉语、汉字交流,但前提是,不要把“汉字”申请成自己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小小嬴政


最重要的原因是韩国现在用的文字,即所谓的“训民正音”,很落后,只能表音,用来表达不同意思的时候,一个音就不够了,但它一个音之对应一个字,造成的结果就是韩国人的名字若用韩语来写,重名率特别高,在韩国几乎找不到没有重名的人。所以韩国人为了区分,只好用汉字再备注一下。

韩国人使用我们的汉字其实已经快两千年了,公元3世纪(三国时代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半岛,直接就成为当地国家的官方文字,被称为“吏读文”,意思是上层贵族和官吏才能用的文字,而底层百姓,不用读书写字,用的还是自己的方言。

汉字在韩国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点不比中国人差,而且他们还以中国四书五经为内容,举办科举考试。

朝鲜国王为了更好的统治下层百姓,以及自己的民族自尊心,1446年,世宗李祹公布新创制的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即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正式名称为“谚文”。“谚”,即“谚语”之谚,民间的意思。

谚文施行后,遭到朝鲜官员学子们的强烈反对,后来还是汉字和谚文并用,并以汉字为主。到了近代,韩国开始大力的去汉字化,1970年,朴槿惠的父亲朴正熙发表汉字废止宣言,完全废除了普通教育中的汉字教育,从此汉字几乎从韩国消失了。

但韩国人却也发现,生活中没有汉字太不方便了,身份证上的名字就是之一。除此之外,韩国去除汉字还造成了很多不好的结果,比如他们古代写的史书、小说等,都是用的汉字, 现在韩国人学历史只能学被翻译成韩文的历史书籍,而要想成为历史专家,就只能再学习汉语,通读原著才行。

所以现在,韩国国内又出现了恢复使用汉字的呼声,不过以韩国人的那点自尊心来看,恢复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即便恢复了,我们还害怕它会拿着去申遗呢。


渔樵侃史


我们先来梳理下韩语来历吧。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是使用汉字的,从汉魏时期,汉字传入朝鲜半岛,汉字就成为朝鲜半岛的官方文字。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5世纪。15世纪,在李氏朝鲜世宗统治时期,为了保持朝鲜的独立性质,李世宗创立朝鲜文字,这就是所谓的“谚文”。朝鲜文字是在汉字的基础上生造出来的,其实就是用拼音表达原来汉字的意思。这就造成了一个读音会有几种意思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用到人的姓名中,会造成虽然本意不一样,但读音相同的人名用韩语表达出来却一样的情况。所以韩国人为了解决这种麻烦,只能在身份证上使用汉字书写姓名了。

朝鲜半岛彻底废除汉字也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自李朝世宗宣布“训民正音”,创造韩国文字起就遭到士大夫们的集体反对,所以虽然早就有了谚文,但朝鲜半岛长期以来并没有彻底废除汉字,汉字和谚文是一直长期并行的。直到上世纪70年代,韩国总统朴正熙才宣布废除汉字,于是汉城变成了首尔,韩国的史书由于一直是用汉字书写的,韩国历史瞬间成为了一门需要学习外语才能掌握的学科,怎不令人笑掉大牙。


林屋公子


韩国人身份证上为什么有汉字?说来话长。大韩民族很早以前就有着与汉语不一样的语言,但是他们没有固有的文字。因此,韩国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得不借用中国的文字汉字表达和记录。这也是很多韩国出土的古书籍,都是由汉字抄写的原因。




一直以来韩国人都用汉字。到了16世纪才创造出韩国自己的文字韩国语。1443年,李氏朝鲜的第四代国王李祹(世宗大王)召集了集贤殿郑麟趾等学士,根据朝鲜语的音韵结构以及中国音韵学创制了韩国文字韩国语。韩语是一种字母文字,韩国语共有40个字母,其中21个元音,19个辅音。因为是拼音字,所以在表达名字时,重复的就很多。如果韩国人的名字不加入汉字,只用他们的字母表示名字,那就要造成重名太多,分不清你我 。不像汉一样,例如名字叫王军,汉字可以写成王军,王俊,王君等等。所以为了便于区别他们就在名字了加入了汉字,因为汉字也曾经是他们使用的语言之一。他们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虽然这几年韩国一直在推进去汉字化,但是他们国的语言表达确实太有限,所以好多地方和日本一样,还保留着汉字,这也是我们在韩国旅游时见到汉字也就见怪不怪了。


鸿鹄150467264


韩国的文明离不开我国,在古代我国的文明深深的影响着韩国。即使现在韩国的文字采用了韩文,但是许多人都不清楚这些字的详细含义,于是就要加上汉字,用于解说。

韩国的文明离不开我国,在古代我国的文明深深的影响着韩国,韩国的文字当然也是受影响最大的,韩文中有70%的词汇来自汉字,即使是到了现在,咱们看韩国到书写的都是韩文,但事实上韩文也是离不开汉字,许多人不知道,许多韩国人的身份证上的姓名是带中文的,他们在韩文的后边加个括号,然后里边用汉字写自己的姓名,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要从韩国文字的特色说起。

韩文是表音文字,而汉字是表意文字。什么是表音文字,简略的能够理解为咱们的拼音就是表音文字,看到它就能够读,不管有没读过书的人,只需学会每个拼音的发音,看到都会拼。而汉字是表意,每个字都有它的意思,反过来有时分知道它的意思,但可能会忘记怎样读。所以韩国人识字率十分的高,但这也带来一个坏处,举个例子,给出一个拼音:zhang,咱们对应的汉字有许多,能够是:张、章、丈等等。韩文也相同,有许多同音异意的字,比方我来造几个姓名,李昌浩、李长昊、李菖胡、李倡虎、李椙琥、李肠湖,写成韩语都是一模相同的。所以单用韩文看韩国人的姓名,底子看不出姓名的含义,所以许多韩国人改姓名的时分,先要从汉字里找出相应的字,然后再翻译成韩文,这就是为什么韩国人的身份证有汉字的原因了,而许多韩国人的姓名是爸爸妈妈改的,所以真实的含义可能自己也不知道,更不用说外国人了,所以咱们看韩剧的时分,常常会看到同一个不同姓名的翻译,这也怪不得翻译组了。

韩国身份证最上面那五个大字的对应汉字是:居民登登录,第二行有三个韩文,那是此人的韩文姓名,右边加个括号,那是依据宪法的规则,1945年韩国脱离日本殖民后,开端逐渐排挤汉字(因日本用汉字,加上南韩后来跟我国大陆共产阵营坚持等因素),1948年经过《韩文专用法》,规则政府公文书一概运用韩文书写,但,有必要时能够加上括弧标示汉字,由于废弃汉字会造成韩文同音字的语义不清,后来的《总统令》屡次补充能够加括弧以区别含义,并答应大企业的内部文件和民营报纸运用汉字(汉韩并用)。

由于韩文专用方针的实施,导致了简直一代人不明白汉字(能认两三百个汉字,如六合日月王土巨细等简略的),直到1997年金大中总统上台,才得到了缓和和细微纠正,并逐渐康复在初中和小学的汉字教育,2005年韩国政府宣告在所有公事文件和交通标志等范畴,可运用现已消失多年的汉字和汉字符号。


天下史观


众所周知,韩国和朝鲜在古代的时候一直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更是在明清时期作为中国藩属国。

而朝鲜在古代的时候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自己的文字,于是便使用汉字来记录他们的语言。



但是汉字在朝鲜是读书人和一些有身份的人才能读懂的文字。为了降低对文字读写的困难,朝鲜的世宗大王在公元1443年创立了一套表音文字,就是现如今的韩文。



可笑的是,当时的朝鲜文人和贵族对此十分抵抗,认为抛弃汉字就等于脱离中华文化,成为蛮夷之人,所以韩文在朝鲜一直没有普及。

直至20世纪中叶,由于民族主义的兴起,朝鲜半岛开始废除汉字,改用韩文。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使用的是汉字,现行的表音文字无法满足韩国人的需求。尤其在名字上,经常出现一音多字的情况,而韩文无法区分这种区别,所以韩国的证件上都有汉字标注。



历史上的韩国和朝鲜一直夹在大国之间,在夹缝中求生存,而在上世纪后半期,韩国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和民众都需要民族自信。

按理说,民族自信基源于文化,可是韩国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化,更别谈文化自信了。



可是政府需要的是民族荣誉感,摆脱中华文化对韩国的影响十分必要,而去汉字化是其中的一步,而身份证上的汉字以后多半也会消除。

随后再贴出一张据说是韩国历史书上的地图,供各位读者自己判断。


林杭之


因为韩国谚文就是个表音字,所以...就和拼音一样

比如你叫陈伟的话身份证上写着chenwei,鬼知道你叫陈尾还是陈萎

所以要表汉字来表意。

↓,嗯,当韩国人看着他们民族英雄李舜臣像下面的中文,然后一脸懵逼的问中国人这是啥意思的时候应该很好玩


疯狗的轻武


如果没有汉字,他们连谁是谁都分不清楚。

胡哥在拍摄《嘿老外》期间面试过不下200名老外,在听韩国人介绍自己的时候最有意思。

韩国人在说名字的时候해(海)和혜(慧)经常会分不清。所以他们说名字的时候会说바다 해,相当于汉语的“大海的海”。另外有的时候他们也会说,“OO할 때 그 OO”,就是汉语的“说OO时候那个OO”。

这叫一个乱啊!还是让他们说汉语比较清楚。

汉字的每一个字都是独一无二的,而韩国的谚文是拼音文字,所以在写同音字的时候很容易搞混淆。

胡哥的一个同学是学韩语的,他经常跟胡哥吐槽韩语里面的一些奇葩词。比如,放火和防火两个词,意思完全相反,但是韩语发音是一样的;类似的案例还有圣人성인和成人성인,富者부자和父子부자,病병和瓶병。

在废除汉字以后韩国人都懵圈了,自己的古书都看不懂了(古书用汉字写的),所以在一些场合会出现谚文和汉字一起使用的情况。不这样做不行啊,要不然大家伙连政府公文都看不懂……

现在他们又想恢复汉字了……

你还想了解哪些和老外有关的话题呢?欢迎向胡哥提问!

长得好看的都点赞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看老外,找胡哥!想看更多老外在中国的逗比生活,欢迎关注嘿老外头条号!】


嘿老外



古代朝鲜半岛一直通行汉字,后因历史原因在国民教育中逐渐成为一种曲高和寡的文字。

竟然如此,就要有另一种文字来取代它,谚文因识读和书写简单易懂,又是朝鲜民族自身发明的文字,故成为最佳的选择对象。

所谓谚文,就是一种表音文字,相当于汉语拼音,其本身没有任何含义,因此谚文有大量的同音同形异义,平时的口头交流没有问题,但涉及到需要具体区分的问题,还是要借助汉字来解决,如法律术语以及重要证件的人名。

设想一下,李和,李贺,李鹤,李合,都是人名,但用拼音表达的话就都是li he了。

这也是韩国人身份证上的人名必须使用汉字的原因。


土壤的脚印


自从商朝箕子入朝开始,朝鲜半岛就一直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而且在亚洲范围看,朝鲜属于最早接受中华文明的地区,在很早的时候就使用汉字,日本人用的汉字都是朝鲜传过去的,不仅仅是汉字,朝鲜的宫廷建筑样式、官制,甚至传统节日都来自中国,朝鲜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属国,接受中国的保护,属于中国的朝贡体系。

当年不会说中国话,不会写中国字根本不能在朝廷做官,达官贵人一直以说中国话为荣誉。长期以来,朝鲜也没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使用汉字。到了14世纪,朝鲜的世宗大王,作为朝鲜的一代明君,为了普及文化,利用汉字的一些比划和朝鲜的发音发明了谚文,朝鲜这才有了自己的文字,但谚文一直难登大雅之堂,谚文主要在民间流传,而官方正规的文件,史书还是使用汉字。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人占领了朝鲜,去中国化大力推广日语,汉语肯定不能用了。二战结束后,韩国人为了体现民族自豪感,在公文中、报刊上不容许使用汉字,而是使用谚文,学校里也不能教汉语,使用现在大部分韩国人看不懂汉字,他们古代的文献已经无法阅读,但有个问题,谚文是表音文字,不同韩国人的名字读音相同,但意思不一样,使用谚文完全无法区分,会出现许多同名同姓的人,韩国政府只好用回汉字,这样韩国身份证上同时标注了汉语名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