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对世界的影响体现在那些方面?

易经奇门太乙六壬国学


《易经》的易是:阴阳的交替。万事万物都处于一阴一阳的循环之中。

阴阳即是有形的看得见的物质和无形的看不见的意识(古人称之为精神,精:即是精细、细微;神:指的是神识、即意识。意识是精微的物质)。

天乃道、天、道的本质是意识,是精微的物质——精神。

精神,从天而降,——道生一。

聚而成气(一生二),气聚而成形质——有形的物质:地球(二生三)。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三生万物)。

道,即是本质,精微的基本微粒,循环于天地间的——精神!

精神循环于天地间。精神在天,故曰“有天道”。

精神凝而形成有形质的物质、坠地,故曰:“有地道”。

人,精神发乎天,骨骸发乎地。故曰:“有人道”。

万物从无形(精神)至有形(物质),有形必散——回归于原本无形的状态,万物都处于这样的循环之中,是有规律可寻的。

故立卦设象,沟通天地神(精神)明(明示)。


西蜀府河人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是中国哲学的发端,对国内影响广泛而深刻自不必说,其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平时大家对打上《易经》深深烙印的《道德经》和《论语》对世界影响大,印象很深,其实那也应算《易经》对世界的间接影响 ! 平时大家觉得《易经》古老,有点瞧不起,实际原汁原味的《易经》对世界影响也是非常牛逼的呵!老外对《易经》肃然起敬,比韩国人对《三国演义》崇拜多了。


现将《易经》对世界的影响列几条给大家看看。

1,372年,朝鲜设立太学,将《易经》作主要教材。682年又设“士斋学府”列《易经》为主要教材,并列为国家科举考试项目。

2,1467年,越南设置五经博士,将《易经》列为首经,黎朝纯宗龙德三年(1734年)全面开印《易经》等五经,发行全国。

3,1887年,比利时哈雷慈教授先后发表了研究《易经》十多篇论文,如《易经的真实性与解释》、《易经的象意符号》、《中国古代的易经占筮》等。

4,1981年,德国戈林德教授出版《易经的内部结构》一书,认为遗传密码系统,是由三爻组的64个字码,而这些字码组成了核糖核酸DNA分子K链,这些和《易经》结构惊人相似,是巧合还是玄机?

5,1915年,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研究认为:占筮是探索人类潜意识的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6,1986年,西方管理大师米安.奈特出版《决策易经》一书,该书分六十四卦,在卦名之下有卦辞、方式、环境、概念模型、决策模型等项。认为一个人能与自然界的有序性有较好的互相理解和调整,则会有较多的成功机会。

7,德国物理学家莱布尼兹,在收到传教士由中国带回的《易经》及八卦图后,发现其对阴阳的论述与其电子计算机二进位理论惊人一致,更加坚定自己发现的自信心。

8,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其自传中承认:他创造”正、反、合辨证逻辑”定律,得自中国的《易经》启发。

9,量子力学创始人玻尔选择太极图作为他的爵位徽章,可见他对《易经》的了解和敬佩。

10,日本明治维新期间,曾大力宣传《易经》的义理,特别是《易传》的很多论述,甚至提出“不知《易》者,不得入阁”。


11,韩国的国旗就是《易经》的乾、坤、离、坎四卦和太极图,可见《易经》在其国民中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12,美、苏、英、法、德、日、朝、韩、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从十九世纪初至今,都先后成立了《易经》研究会,并举办各种大小规模的《易经》研讨会议,探讨《易经》对人类社会的作用和运用。


李保正聊易室


说易经对世界的影响其实很片面,中华文化并不是来源于易经,中华文化的起源来自于易经这本是不学无术的儒生的吹捧。

中国文化的起源最早来源于对日出日落的的现实生活的观察,长期的观穿察总结,看到很多事物都有随着太阳落而显现出与太阳升出来时的两种不同的现像,慢慢从这个现像里发现所有事物都具有阴阳对立统一的性质存在。

最早也没有八卦的概念,也没有五行的概念,因为最早数的概念没有形成,当然最早也没有易经的概念,因为易字象形文字的易就不是象现在的一些所谓的易经解说的人说的是日月之易,最初有阴阳,日月是日月,阴阳是阴阳,不能把阴阳当成日月来迁强附会。

八卦也好,五行也好,都是在古人开始创立象形文字后有了数的概念,才慢慢开始产生的,能形成一定的思想体系并且用一定的符号关系表示的,可能就是八卦跟五行,而是五行并不是来源于易经,也不叫来源于八卦,因为最初古人形成数的概念后,他不可能用这个八卦的八八之数去解说人体结构,因为人体结构基本都是五五之数,人体结构手指是五五之数,脚指也是五五之数,五脏六腑也差不多是五五之数,五观也是五五之数,四肢在加躯干也是五五之数,那时古人不可能象现的在那些儒生文人一样吃饱了撑的没事瞎扯蛋,不可能所有的都是五五之数总是要用八八之数来分析人体各种病情,最初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他就是用一定的生产生活经验去总结各种物的规律,而人这种物他的规律都是存现五五之数,古人不可能把哪个人的手指跺掉几根来构建八八之数吧,不可能把肚子剖开多放几个脏腑器官吧,他真神仙下凡啊,想给人创造多少个器官就多少个器官啊?可能吗?

易经也是在数的概念形成之后,而易经的八卦跟跟四面八方来定位更适合,我们定个位置来用五行解说,说五方,最早可能有五方之说,比如西游记里面就有五方长老,最初是先有八卦还是先有五行了,最早肯定是先有五行的,然后慢慢才有八卦的,五行是解决人的生老病死的,而八卦是为了解释天地气象变化的,一个人要去解一些问题总是先去先解决离身边近的慢慢才去解决更远一点的东西,就像现在我们要先解决吃喝问题生了病要解决病痛问题,后才可能能去解决上了学去变成科学家研究天文一样,不可能一出生就成为科学家,而不想着自身的死活。所以他一定是先有五行后才有八卦的,就数的概念也是一样,人一但形成数的概念,他最先熟悉的肯定不可能是由数定大的往数字少的方向发展,肯定是先由小点的数字往大点的数字方向发展。

当五行概念形成后,八卦的概念也就形成了,史料记载有人说在周朝后就出现很多书籍没有了,网上有很多论述过孔子焚书改史的,如果这个确是事实,那么依儒生当初为了光大自身门派的思想体系,敢有可能焚的书就是五行学说有成就的医书,也有人说五行最早出现道家,实际道家最初也是来源于医家,来源于医家的上医治未病,修道不生病达到长生的目的,说来源于道家,道家本来源是医家,道家思想想到天人合一,你首要达到这个目的你必须懂医,必须懂人体,能使人不生病,能达到这个才可能发展道家学说,要不道家就是无源之水,好像又是天上神仙下凡搞出我们不可认知的学说。既然古人的东西不可以认知,那不研究什么,那还吹什么牛,那些认为不可认知的吹得那么神的又是怎么认知的了,他们这样吹无非是你不可以认知,我是可以认知的,所以话语权就在了他们那,你想到弄明白一些道理,他们就成了神,只有他们才可以解说。这些吹易经的他们也不懂易经,更加不是真正在研究,只是想借个东西神化一下,在用这个神化了的东西把自己包装起来,这样好混口饭吃。

中华民族的文化对世界影响不小是对的,但说易经对世界影响,这本身就是易经神吹帮的吹法,易经神吹帮总是有一种霸权主义思想在其脑子里,从焚书坑儒,他为什么不坑其它百家,而非是坑儒,还有罢黜百家为什么是罢黜百家,为什么是独尊儒太,而不是独尊其它的百家之术了,这明显就可以看出儒生有着很强的学术霸权主义思维,这些儒生,不断不反思自己,还到处吹捧自己,连中华文明的起源,都要全部说成是儒生,因为有本易传说是孔子写的吗,所以大吹大擂所有一切都是孔子的东西,丢了孔子就没有中华文明了,实际有人就说了为什么在孔子以前的书怎么就基本不见啊,怎么秦始皇焚书坑儒坑得儒生的书就坑不完,而其它家的学说一样有,为什么孔子以前的学说就没什么了啊,所以有人说孔子把周朝图书馆的图书一把火烧了,烧了后就自己从新把所有书都写上自己 名下,加以乱改。

这个孔子焚书改史也不能说是真也不能说是假,反正前面的学说书籍没有了,唯后面的学说都基本叫做是孔子一门独大了,就连儒生攻击说秦始皇焚书坑儒,那么残爆的秦始皇,在怎么焚书坑儒,秦始皇前面的学说还有啊,而且大把,但是孔子前面的学说就聊聊无几了,为什么会是这样了,为什么孔子前面的图书好出现断代了?

中华文化还有很多兵家农家墨家等,并不是要一定懂什么八卦才可能有其思想,还有毛泽东思想也没有八卦,众所周知毛主席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是伟大的易经主义者,更不是伟大的八卦主义者,过份吹捧易经那是一般儒生的自吹自擂不知羞耻,要么百家学说各家学说都对中国有影响,而我们需要去用唯物历史观去研究用批判的观点去吸取其各家之长,去除错误的,用这样的观点对易经作一些研究那是正确的。不能像儒生文痞一样不学无术,每天就知道吹。



隆中知鸟


说实话,易经只是某些古代有文化的人(有文化的人包括认字的人还有文人)看过或者研究过的书籍,要知道古代直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文盲还是占绝大多数的!所以说谈易经的影响,一,在古代仅仅是科举考试的一项内容,二,经过一些人研究,可以为风水、占卜的工具和依据。前者是选拔人才,这些人才治理国家,国家发展兴衰,都是这些古代精英的治理结果,可以说间接的影响了中国历代发展。

后者影响力也是挺大的,因为在古代即使是在现代(毛时代忽略),人们不管穷富,有很多人大都遇事需要进行占卜、看风水,这对社会生活、风俗方式、形成文化起了很大作用。

这些只能说是间接影响,可以对一个人的人生直接影响,但对社会只有间接的影响。


神经病加精神病患者


易经~河图,洛书。连山,归藏,周易。

易经本意为容易之经。

河图为先天气象,洛书为后天地理。

上气下行则化物,下气上行则成风。故天地一气贯通尔。

连山者成于象,以象取易~意。

归藏者形于气,以术取易~意。

周易者全乎理,以理取易~意。

此为易经象术理,故能法相天地。

易道经不易~民生不易。

变易~变中求易。

简易~交流简易。

形成华夏民族人文变化之根基,故能经久不衰!羲皇立易太玄~太乙玄门,分化三教~人阐截。人者求完,阐者明理,截者取道。

人教至仁,阐教至德,截教妙术。

三教宗旨:阐明人生求完正理,以至仁至德妙术截取大道一线生机。

推演九流之术~星占相术遁医兵治艺。演家道为国道,铭大道于经传。

以无上智慧示道于易,

以无上勇猛证道于理,

以发明万化术道于流,

以四情八德治道于世。

易理术德,流于治世。

立易之初,趋吉避凶。使众生得利实惠而生起信仰。

立教之初,修身养性。使众生博学正理,生起信念。

立法之初,导善归真。使众生悔悟向善,生起正行。

大道至简,从易而行。

伏羲全称劈地开天太昊皇帝风祖伏羲氏。

女娲全称创世孕生孝慈圣母福主女娲氏。

自从盘古开天地,青莲创世孕生机。

万物相争只为命,因果循环不自知。

鸿钧老祖传道法,三清臻化渡有缘。

先入道者后成佛,得享神位自安然。

易掌三世~过去,现在,未来。

道演四生~湿,胎,卵,化。

一气成玄,其象在天。

生死轮回,其理在地。

天地奥妙,其数在中。

详参变化,其法盈虚。

夺先之机,得造化功。

因势利导,大法无为。

太乙玄门,分化三教。

传法封神,道术九流。

明灯指引,性了无生。


三教之祖


谈《易经》对世界的影响,这个问题太大了,我们只能从局部从小处回答。

我们看看古人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周易》"系辞"传就是回答这个问题的。

《周易》"系辞"据说是孔子所做,也有说是先秦的儒家学派假托孔子所著。

《周易》"系辞"中说,《周易》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由远古的图腾崇拜,到神话创世,到乾坤(阴阳)创世说,《周易》把纷繁复杂的世界类化简化为乾坤两道,在阴阳万象的磨合中,“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有男女然后有人类,有人伦,有人道。

《周易》把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虽然天上有万象,地上有万形,但都归属于乾坤这个大纲之下。这样一来就容易认识世界,认识万物,体会道理,并通过其中道理治理世界,改造世界。

《周易》"系辞"认为世界始终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是通过阳进阴退,阴进阳退来反映。阳极生阴,阴极生阳,这就是六十四卦每一卦都反映出的物极必反的道理。

《周易》"系辞"认为阴阳相互转化的道理是不变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周易》"系辞"认为《周易》帮助圣人治国理政,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阴阳的相磨相荡使万物生生不息。圣人的博爱仁爱确保百姓生生不息。并在他们的吃穿住行中明白哪些事该做,哪些不能做,即言行体现一个"义"字。不但如此圣人在易卦的启发指导下,还发明了捕鱼捕兽的工具,发明了耕耘种作的工具,还兴起了剩余物品交易的集市,人们最早穿的衣服,舟船、车辆、舂米的杵、射猎的弓箭、所住的房物、埋人的棺材等等也都是在易卦启示下发明创新。

放到今天来说,《周易》对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影响。


刘懿壬


《易经》博大精深,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瑰宝。它对我们的饮食起居,环境伦理,人文哲学,天文地理等方方面面,都有不可描述的影响力。

最主要的是它对我们如何为人处世,提供了深刻的理论规范。

《周易》里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发奋努力。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点奋进的心态。

不是一定要活出个样儿来,但却一定要活得热气腾腾。

《周易》:亢龙,有悔。则告诉我们,

人生要有向「上」的勇气,却也要有「止」的心态与智慧。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内心有一点自卑的人,反而能走得更远。因为他们懂得止。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就是这个道理。

止,也是一种智慧。

古人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人生有进,也要有退。退一步,并不是失去所有,而是获得新生。

《周易》: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无论是「上」还是「止」,都要上面加一横,这就是「正」。这一横是约束,是底线,是生而为人,就不能突破的良知。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要坚守内心,不做违背良知的事情。这样才能做到坦坦荡荡,问心无愧。能知足,就能守正。

钱挣得再多又怎么样,能带走吗?想要的不要太多,清茶淡饭,内心安宁,就是最大的财富。

一时失意,遭遇不公,不要违背自己的良心去做事,不然只会遗憾终身。

《易经》昭示给我们的这些金玉良言,能领会的人,都会有一个精彩人生。


心缘杂言3654


《易经》对世界的影响,个人的看法是其大无不包,小无不入,对于科学来说(象电有正极负极,即阴阳),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触类旁通,衍生很多新生事物)等等。

对于日常生活,如果学会占卜,给人带来许多许多方便,不致走弯路,省时省事,效率高等,这就是《易经》对人类的影响。

本人见解就是这样,请大家指教。


六合六爻



不忘初心136533244


说实话回答这问题有点难。易经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历经几千年至今发展成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这就好比长江从唐古拉山开始一路奔腾直到东海。

长江有什么影响?小到长江边水草受到的滋润,大到江汉平原的灌溉,给亿兆人民带来福祉。

易经亦如长江一般,其影响更宏远,越过东海,跨过太平洋,大西洋走向全世界。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人的地方便有中国人,中国人在世界上无处不在,易经影响就在世界上无处不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影响。

没有中国人的时候,如日本人、韩国人也深受易经影响,因为文化影响无远弗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