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在還能做事的情況下,會在家裡閒著嗎?

發電的眼睛


農村老人忙了一輩子,到老了還是閒不下來,很多老人說閒下來後身體反而不適應,容易生病,所以農村老人看了以後還會種點地,種些菜。

我外婆這一輩子是操碎了心,忙碌了一輩子,她沒讓兒女出過贍養費,七十多歲的年齡了還是自己賺錢養活自己,農忙的時候幫人拔央苗,自己還去田裡撿稻穗🌾,基本上自己的口糧是通過這弄來的,平時沒事還撿些廢品去賣,現在將近八十了身體還是那麼硬朗,希望她再別這麼幹了!


天理天氣


感謝大家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這篇文章,北農小楊每天最大的快樂就是給大家分享關於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感覺我寫的不錯,可以點個喜歡,如果還想繼續看我後期的文章,可以點關注,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老人在還能做事的情況下,會在家裡閒著嗎?

我認為不會,他們一般都會做以下事:

第一:農村老人長期幹活幹習慣了,是閒不住的,即使閒著也要去各個莊稼地裡看看莊稼。

第二:在能打工的情況下還在打小零工,掙點小錢,反正閒著也是閒著。

第三:倒上放牛放羊等。

第四:到山坡上撿柴火。

第五:給女子一天做三頓飯,餵豬餵雞。

第六:給還在上學的孫女在學校裡做飯看孫子。

第七:自己收點土雞蛋等農產品去集市上賣。

反正是不會閒著的。



北農小楊


農村老人能做事不會閑著。很多老人在長期超負荷的重體力勞動中,積勞成疾,即使如此,只要能動,都還要堅持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家務、餵養牲口、幫孩子們看護小孩等等。



農村老人樸實、勤勞,他們沒有響亮的口號,沒有誇誇而談,只有腳踏實地的日夜不停地勞作。他們沒有太多的想法,他們希望看到自己每一季親手種植的莊稼能在秋天果實磊磊,顆粒歸倉。農村老人一生都想著手頭的活計,想著地頭的莊稼,農忙土地就是他們的主戰場,農閒了也在想著怎麼樣更好地改良土地,讓來年的生產更上一層臺階。這樣忙了一生到老了,幹不動農活了,也閒不習慣,心心念念還在土地上。

農村老人一生很少走出去,除了種上幾畝土地,還要撫養兒女,等到兒女們長大了成家了,他們的內心裡特別滿足自豪,自己雖然老了,但他們還是儘自己的餘熱,幫兒女們看護小孩,儘量憑自己的勞動自給自足,直到自己的一生。



yungkey


我是一個少數民族偏遠山區的農村人,在我們那的農村老人,除了在家幫子女做做一些家務,洗個碗什麼的,日常都會做什麼呢?下邊我大概說一些吧!

在我們那的農村,七十多八十歲的老人,已經滿臉的皺紋,飽經風霜的雙手 像是老樹皮的裂痕,平時她除了幫子女做家務洗洗碗以外,老人也不肯閒著,她還會去地裡種種菜,老奶奶的子女也反對老奶奶為他們種菜做家務這些活,就希望老奶奶好好在家休息,可是老奶奶她說,在家閒著很悶,在家坐一會就腰痛,不去菜地拔草活動一會,晚上就睡不好,只有遇到天氣不好的時候,子女的強烈勸阻,不讓老人去菜地,這時候她才會在家,可是在家老奶奶也沒閒著,她會把雞鴨喂的好好的,還會把家裡整理的乾乾淨淨,儘管子女已經整理的再好再整齊,老人也還會再整理一遍,可能是農村的老人從小就習慣了早出晚歸的生活,所以農村的老人她還能動手她就不會閒著。






阿成返鄉


農村老人只要還能動的情況下,都不會在家閒著。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事情。我家有個親戚,按輩分來算的話,我要喊她奶奶,就住在我家旁邊。前兩天剛剛去世,享年83歲。

在去世的前兩天,還一個人從地裡鏟青菜,準備回來醃鹹菜。她有兒子女兒都在外地打工上班,最後定居城市。有時候幾年也回來不了一次,這麼多年來,一直是她和老伴兩個人生活,自己種地種菜,養點雞鴨,兒女另外再寄一點生活費回來就這樣過日子。

地裡的莊稼農活兩個老人都是自己幹,如果實在幹不動也會請小輩或者鄰居幫忙,但大部分農活仍然都是自己做,老奶奶70多的時候,還天天上山撿柴火回來燒飯。她一次背不了多少,就每次背個十幾斤,來回一趟半天,一天兩趟。其實按照兒女給的生活費,她完全可以花錢買點柴火,讓人送上門。別人也都這樣勸她說,留著錢幹嘛?

她就講自己還能幹得動,撿一點是一點。錢以後兒女還要用的,他們在城裡的生活不容易,什麼都要花錢。去年老伴去世了,老奶奶一個人在農村生活。當時已經82歲了,兒子要接她去城裡,她死活都不願意。說一輩子沒出過農村,到城裡待不習慣。要不就跟老頭一塊去,要不就讓她在農村再活兩年。

兒子也沒有辦法,只得由她去,因為自己也不能回到農村來專門照顧她。好在她身體還不錯,雖然80多歲,但仍然耳聰目明,也沒有什麼大的病痛。甚至可以說,基本上能夠生活自理。她說她這一生從來都沒有歇過,每天都在幹活,如果突然歇下來了也就要死了。

所以到今年前兩天的時候,老奶奶突然在家裡中風,死的那一天,正好是她老頭子週年祭。村裡人都說老頭子不放心老奶奶把她帶走了。其實我想說的是,農村老人哪怕只有一口氣,哪怕還能動,他都不會閒下來也不會休息,總想著在地裡撿一塊是一塊撿一分是一分。苦日子過慣了的人特別節儉,即使現在條件好了,他們仍然改不了幾十年來保持的勤儉節約的作風和習慣。


農家許小河


我是一名農民工,常年在外打工,父母在家裡,每個月也會給父母零用錢,雖然不多,但也夠日常消費了,家裡水電費我在網上全部交清,父母的換季衣服老婆也按時都買了快遞回去!我們總是說歲數大了,就把地租給別人去種!辛苦了一輩子了!也該享享福了!兒子雖然賺不到大錢,但可以保證二老衣食無憂!

但父母從來不這樣想,總是感覺自己孩子生活的不容易,不願意給孩子增加負擔。趁自己身體還可以的時候,就多賺點,可以補貼家用,還能給孩子省點!父母心裡永遠裝著自己的子女,從不主動開口給孩子要!也許這就是中國父母,一輩輩就這樣傳承下來勤儉持家!

還有一點就是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走出農村,就算自己孩子走不出去,但孫子孫女一定要從小培養好,為的就是不要讓孫子孫女這輩子不要面朝黃土背朝天!能夠學習更多的技術,能夠在大城市生活,老一輩苦點累點也值得!

我們只有好好的奮鬥,不能辜負父母對子女的期盼!更不能對父母不孝!


河津郭氏



農村老年人在忙種忙收時,只要還能幹活,就會幫助家裡種地,農閒時,男的一般都會在離家比較近的縣城找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工地當小工,綠化工作,或保潔工作等。


農村的老太太多是幫助子女照看孩子,或者在家裡做些家務或縫縫補補的活。現在手工業也比較多,像是編織框子、中國結等,雖然每天也掙不多,但幾個老太太坐在一起,邊做邊聊,也是忙的不亦樂乎
這就是農村老人與城裡老人的區別,城裡老人多會跳廣場舞,農村老人卻沒有這個喜好,他們還都要為子女們的生計而操心,能幫助多少是多少,幹著力所能及的活。


農大知事


先說結論,在還能做事的情況下,不會在家裡閒著。


一是老人只要不懶,只要眼前有事,只要地裡有活,都會去做事。不做事,飯從哪裡來,菜從哪裡來,錢又從哪裡來呢?自己能掙一點,就掙一點,至少不用伸手跟兒女要錢,給兒女添麻煩。


二是農村老人的福利待遇還是很低的,若干年前,國家給農村老人發退休金,一個月不到一百塊錢,現在漲上來了,也就一百四十多元的樣子。這麼一點錢,讓農村老人拿上了退休工資,可卻是杯水車薪。所以不做點事情,又能怎樣?難道還是伸手跟兒女要?

三是在能做事的情況下,還去做事,至少說明老人的身體還很不錯。這是農村老人的福氣。


人啊,都想過愉快休閒的日子,有得吃,有得喝,生病了也有錢治。農村老人也想,只是這樣的好日子對他們來說,遙不可及。


愛生活愛心理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下面是我的見解:

首先,以我爺爺奶奶那一輩人來說,農村老人是經過苦日子過來的人,幾乎很多人都飽受飢餓才到今天,那時候的他們吃個白米飯都是奢侈。

那個時代的人只有勤奮努力幹活才能換來一絲溫飽,況且那時候家裡小孩很多,這一絲溫飽對於孩子多的家庭更本就是杯水車薪!所以那時候的人幹活是非常勤奮,大家都只想多能分到一些土地,多種一點糧食解決溫飽問題,所以努力的幹活掙公分。

這種生活持續了很多年,等到分到土地後,仍然為了生活而忙碌,在他們眼裡最大的問題是解決溫飽。這就是老一輩人為什麼那麼勤奮精神的由來!現在的人勤奮能力遠遠不如以前的老人了。

所以現在的農村老人,只要還有能力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不會閒著的,因為他們的生活經歷讓他們更本停不下來。比如說他們會種一些小白菜,香料,各種輕農活他們都會去做!這樣一來體現了老一輩人的勞動精神,二來可以鍛鍊自己的筋骨,讓自己的身體得到鍛鍊!

所以農村老人在還能做事的情況下,根本不會在家裡閒著的


墨墨鄉土氣息之所見


很多農村老人,即使年紀很大了,但只要能動一把,都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雖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這樣,但是相當一部分的老人已經把勞動當作了生活的一部分,閒下來反而不舒服。

前幾天天氣預報說本市第二天會下大雪,當天下午下了小雨,有風,偶爾幾朵雪花飄落。那天天氣很冷,但謝老非常忙碌。

謝老是一名村醫,忙的時候為村民看病。下午沒有病人的時候,他就忙碌自己種的菜。他說:“忙慣了,閒下來反而不舒服。”這句樸實的話語,道出了多少如他一般勤勞老人的心聲。

在本該退休享清福的年齡,他們把適當的勞動當作了一種休閒,一種放鬆和調整。

這樣的老人一般性格開朗、豁達、樂觀,也很好相處。


其實,不僅是農村老人,像城市老人,尤其是有一技之長的老人,有些年紀很大了還在工作的也不少。

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很多醫生。有好幾個關係很不錯的醫生,年紀都七十幾歲了,還在行醫。

其中一位中醫,今年已經78歲了,還在坐診。四個女兒都已成家,並且都家境殷實。可是老中醫還是每天孜孜不倦,樂此不疲。

用他的話說:“不知道哪天就掛在牆上了,所以做一天開心一天。”其開朗積極的生活態度,是很多年輕人都望塵莫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