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学了《兰亭序》只能是一个俗气的书法面目?

千千千里马


证明国人艺术鉴赏出了问题?还是今人书法面貌超越魏晋风度?

米芾,赵孟頫,盛唐的颜真卿,虞世南,褚遂良,文征明,王铎以及很多的大书家成为王羲之的粉丝。何其多?无不崇拜者直追魏晋风韵。

就是称王羲之兰亭序被临摹后则俗的人们。换句话说,认为临摹兰亭序后,再写字就会俗气了,说者是否也曾经痴迷过兰亭绳墨而吸收养分?

试问,在书法行书里,是不是或多或少都有魏晋的味道?

再问,大凡对兰亭集序持有看法的人,是否后悔自己临第一书?

看今朝,书法异军突起,审美观疲劳了,看的多则有生厌。

走进偏颇,偏见类,少数人的看法,无妨大碍,如果都有这种想法,那么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丢弃之危险。

谢谢



狂喜淡墨a


大多数人学《兰亭》都停留在表面,这是事实,也是古今现状。

没有学到精髓,只得皮毛,自然就是“俗气”。

临兰亭,学的并不是“皮”,而是“内涵”。

看八大临兰亭,像吗?

一点都不像。

但是细看其字的用笔特征,包括运笔的节奏,字缩放的比例,真跟兰亭一点关联没有嘛?

如果看不出来联系,那就说明读帖能力有限,欣赏水平还停留在皮上。

再看看这临作,是不是感觉“贼像”?

但是你去对比运笔,你越看出这个运笔起笔无神采,甚至行笔非常虚浮。一笔之间的变化都没有表现出来,也就仅仅得个“皮”像。


书法如果是这么学的,那王羲之过后,书法就没有发展了,不会有欧颜柳赵苏黄米蔡!

形可以因时而变

笔是千古不易

学的是“笔”,不是“形”。

学形,字就没有内涵,一笔没有细微的变化和运动细节!所以才显得“俗”。

文征明兰亭


如智永,精研兰亭三十年,你看他写出来的字跟兰亭一样吗?想像?

但是细看起行收笔,提按转折,哪一笔不是从兰亭中来的?

有人学运笔,有人学章法,有人学变化,有人学气韵。

唯独学“形”易俗!

因为历代大家都是学古不泥古的人!


梁宇航


先说说赵孟頫和董其昌吧。

赵孟頫,书法史第三次变革的旗手,被称为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的书法家。


董其昌,帖学的杰出代表,笼罩明清的一代书法大家。

这二人的书法好吧,都是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书法家,可就是这二位的书法,被康熙和乾隆这爷俩,被活生生弄成了“乌光方”的馆阁体。

《兰亭序》,虽然历来也有异议,但那是专家们艺术观点不同而形成的,绝大多数人还是认可其艺术性的,这也是它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原因。

临习《兰亭序》,正如绘画,同一个模特,有的人会画出一位美女,有的人会画成一位村姑,这与模特无关,而是与绘画者的技法有关。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对于这个问题我拿西方的梵高联想了一下,假如一个人一开始学习绘画就去学习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会怎样?是不是刚开始一看还挺厉害,竟然有梵高的感觉,但是如果画的时间久了你就会发现他的画越看越俗,越看越丑,因为他虽然有了一点梵高的感觉,却做不到梵高那种高超的技艺、创造力和表现能力,最后只能画虎像猫了。



其实,这些书法爱好者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也是一个道理,虽然开始的时候看着挺好,但是他的能力远远达不到王羲之的水平,单纯的模仿又只能写一个四不像,即使学习到了王羲之的一点用笔,由于表现功力不够,又不能把学习到的东西有机的组合起来,所以更加容易写俗。

那么怎么学习王羲之的《兰亭序》呢?

我觉得最好还是要从基础练起,先练习楷书,然后再去学习行书。把王羲之的兰亭序作为一个书法资料库,可以去学习它内在的用笔,然后再用其它的方式去表现这种用笔,刚开始最好不要用王羲之的艺术语言去表达。

比如你可以去学习米芾、苏东坡、赵孟頫,然后往里面加如王羲之《兰亭序》的用笔,以米芾为表达方式,以王羲之为内涵。等到你真的具备了行书的表达能力,如果喜欢王羲之《兰亭序》的话,可以再去追求。

其实这个也是很难得,历代的书法家也没有用王羲之《兰亭序》的表达方式写的有新意的作品。毕竟王羲之就一个,王羲之第二也不会流传下来。

兰亭序集字对联。


不二斋


《兰亭序》是王羲之47岁时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为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即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好友,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聚会后,王羲之为大家聚诗集写的一篇序文。首段记叙兰亭聚会盛况,并写出与会者的深切感受;二段阐明作者对人生的看法,感慨人生短哲,盛事不常;结尾说明作序的缘由。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从文学性上去欣赏,这篇序言用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简洁直白,极富表现力和感染性,不失为古代骈文的精品。《古文观止》卷七有言:“......虽苍凉感叹之中,自有无穷逸趣。”

就书法水平而言,《兰亭序》疏朗有致的布局,挺秀双逸的风神,变化多端的笔法,纵横自如的取势及其典雅、飘逸、潇洒的时代风格迄今无人能越。单看其用笔的丰富,就有藏锋、称饰、挂笔回锋,牵丝、映带、由方转圆、由圆转方等种种奇妙变化,有些横与波挑又带有隶书笔法,变化莫测,平中见奇。《兰亭序》虽为行书帖,但从其行书字体中又可以感觉到东晋楷法的完备,在妍美的行书中隐含着楷书的骨力。孙过庭评其:“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兰亭序》真迹已经失传,目前流行的几大主流版本均为名家临摹。包括唐朝书圣褚绪良、初唐四大家之一的虞世南、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明代书法大家文征明等均有摹本传世。《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历朝历代均为众多知名书法大家所学习、临摹和敬仰,一定有它的道理,何来“俗气的书法面目”之说?学习书法者还是应该本着谦逊的态度认真师古,才是正道。别太自以为是,亵渎先贤。

当然,若以为《兰亭序》临得好,就觉得有多了不起,确实是俗气了。须知,临帖不是目标、出帖才是根本。若临完以后自己的日常字迹都可以接近或媲美于《兰亭序》,我敢说你的行书一定了不得。但若离帖就变得差距很大,那你不过一个临摹的高级工匠而已。比如冯承素,其双钩填墨《兰亭序》临本是目前公认最像王羲之真迹的版本,几乎临得一模一样,达到了神似的地步,但他自己的书法却完全不被世人接受(其原因很简单,冯承素的职业是大唐内府供奉挧书人——啥叫“挧书人”?就是专门临摹写字的技术人员)。

遍观众多摹本,我最喜欢赵孟頫的摹本,供同道鉴赏——



黔东布衣1










悠闲客30004788



我一看到楼主问题的标题中有“兰亭”这个关键词,就感觉这是一个颇重要的话题点,因为从古至今,谈论有关“兰亭”的话题,在书法圈子里都是很受关注的。当然,我觉得楼主问题的核心,其实是在于如何认识书法中经常被人提起的“俗”字。有不少的前辈书学大家,都教导我们,学书艺首要的是建立起自有的“审美”与“审丑”价值观,当然这样一种带有个性色彩的价值观,并非是那种野孤禅的非主流观点,因此从古至今的书法中的“审美”与“审丑”价值观,都是有传承有续的。


在回答楼主问题前,我们试着来探讨一下,书法领域中,何为美,何为丑,即可知——书法之中何为雅、何为俗!


一、雅、俗价值观的建立

从书法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可以看到,书法艺术其实一直是文化圈里(或称士大夫群里)的文人墨客所好之事,普通的百姓大多都是如“吃瓜群众”般的旁观者。所谓,曲高合寡!所以,早先的书法艺术形态,并不会考虑百姓会如何看待书法家写的作品,那时候的书家,多按自己的意愿去书写和创作(当然他们会严守笔法的法度和书写的规矩)。基于此,所以我们说书法中的“美”(雅)和“丑”(俗)的价值观,并不是百姓们建立起来的。由于,古时候的百姓并不具备普及性的文化修养,所以大多数百姓会以士大夫的审美标准为判断依据,士大夫等精英贵族认为的书法“美”“丑”(雅、俗)观直接影响老百姓的审美与审丑观。

二、雅、俗价值观的历史发展

时代的变化与精英人群的不同,产生了不同时期的书法雅俗(美丑)的取向与潮流。这也就是我们常听之于耳中的所谓“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的艺术价值取向。不同的历史时期,因为不同的社会制度、宫庭文化(君主帝王的喜好)、经济制度、生活习俗等原因,造成了不同的“雅俗”“美丑”价值观。这一点,元代大家赵子昴有句名言可证:“笔法千古不易,结体因时而传。”历史的演变,社会的发展,让不同时代的书家对书法艺术的好坏标准有不同的看法。对近代人影响大的一个观点,是清代傅山的即“宁丑毋媚、宁拙毋巧、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以至催生了“以丑为美”的“丑派”书法,由此提出“四宁四毋”的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也便成了“丑派”书法人的鼻祖。但对于傅山的观点,我们也要辩证地看,他所下的判断,有着他个人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况且他自己的书法并不是现在我们看到的那种“丑书”。到了清代,因为董其昌的书法影响,加上帝王的推崇,形成了很长时期的“馆阁体”书风,一时之间,秀才举人,不会写董字,都入不了科举的大门,更不要说高中当官啦!当时的“馆阁体”对民间的影响极大,普通老百姓(包括商人)都以“馆阁体”为美,从那一时期开始,民间“俗”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三、晋韵的内涵

回到楼主的话题,因为要探讨《兰亭》与“俗”书之间的关系,所以有必要先搞清楚,《兰亭》中的晋韵是什么?


依笔者个人的浅识,我认为:“晋尚韵”——指的是,在东晋时期以王羲之、王献之为首的书法家代表写出的作品风格与笔法特征。“韵”,在那时指的就是一种优雅之美、恬静之美、含蓄之美。“韵”,强调的是细节之处,处处精彩;可以近观,也可以远视;笔意多以断为连,字字独立为主(但也有子敬所创的连笔书);笔画干净、历练、瘦劲而骨力洞达。观晋字,我们可以如观一个有气质的美女,她有着优雅气质,又娇小玲珑,时而步履轻盈,时而含眉低首;时而婀娜多姿,时而婷婷玉立。如同曹子建《洛神赋》中所言: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带有晋韵风格的书法作品有:行书作品《兰亭集序》(禊帖)、草书作品《十七帖》、楷书作品《玉版十三行》等。书法中的晋韵,与那个时代的文人生活情趣有关,今天的人之所以找不到或是达不到(写不出)晋韵,皆是受现在时代的影响太多,无法在内心找到晋代雅士的那种心境与情趣。


再说到《兰亭》一帖,可谓是对中国书法影响极大的一件神品,无数的书法名家都曾从中获取营养,尤其是元代的赵孟頫,更是从中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笔法与神韵,并写出了著名的《兰亭十三跋》。中国近、现代的书法家也都从兰亭中得到了有助于自己形成书风的“良药”,如沈尹默、启功等。这些成功的例子,对后人学习书法影响极大。有观点认为,不习《兰亭》者,不入书法之流也!诚然,我们不否定《兰亭》的书法价值,但也不能一味地、照本宣科,认为不写《兰亭》则不入流,从而有人“拼命”几十年如一日地临写《兰亭》,力求达到“复印机”一样的技术,将《兰亭》临写得无限接近原帖,久而久之,这里面的一些人,就陷入“兰亭”一帖,而不能自拔。


四、临帖的宗旨是能“入”能“出”

对书法学习的阶段,古人总结得很好:学书之初,临古帖以达神似,此之谓“入帖”。假以时日,悟性自开,以我心写我字之时,则风格初成,此之谓“出帖”。对于,出帖入帖,已故书法家费新我先生说得比较好。他借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一成语,形象地把“入帖好比既入虎穴又得虎子,出帖是得了虎子,还能退出虎穴”(茹桂《书法十讲》)。如果将费老的比喻进一步推而广之,是否可以做这样的解释:学书法不知临帖,是想得虎子不知找虎穴;不知道学哪家的帖为好,是不知道哪个虎穴有虎子;学帖不得要领,只求表面,不深究其理是进了虎穴,找不到虎子;死抱着某一家某一派不放,不敢向前迈进一步是找到了虎子,出不了虎穴;能够出帖的则是既入虎穴,又得虎子。——可见入帖、出帖是何等的重要。



五、结论

真正学《兰亭》者,需要懂得你为什么学它,你学它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然后通过有目标的临习,去慢慢获得你想要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兰亭》,不是要你写出你的版本的“兰亭”,如果是那样,我们何不用集字方式、智能机器人方式写字?


《兰亭》一帖,并非“万能之帖”;“兰亭”字里的神韵也并非是“俗”气的书法面目。有的人将“兰亭”写得俗气,貌似能“背帖”写出全文,但其实他并不知道,他临写“兰亭”的真实用意在何处,他也很少思考“兰亭”一帖中,到底暗藏着多少书法里的秘诀。如果只是一味地盲目临写,那最终只会走向“甜熟”的俗书之路。


以上观点,及一家之言,不当之处,请教于方家!


附:前面配图为赵孟頫的《兰亭十三跋》墨迹残片。另,对于喜欢兰亭的初入门的书友们,建议临写《定武兰亭》版本,万不可上来就写“神龙本”(唐冯承素临本),切切谨记!

(此为俞和临写的定武兰亭)


楚秋堂


有人说学了《兰亭序》只能是一个俗气的书法面目,这应该是众多学习《兰亭序》的书法者的肺腑之言了,王羲之的《兰亭序》“天下第一行书”无人能及,然而仰慕《兰亭序》的人有千千万,

《兰亭序》原本并不俗气,俗气的是学习的人毫无理念的去临摹《兰亭序》,临摹到形象是较为简单些,但是谁都不会满足于“形”象,于是便追求神韵相似,可这有难度,操之过急就会像练功一样“走火入魔”,反而越看越不像,



有一种临摹方法或许会更能达到意境感,就学王羲之微醉后在兰亭之下,而且正好又是烟花三月时节,摆好笔墨纸砚挥洒《兰亭序》,当然了,这也得看个人的雅兴,书法的字体不奇妙,奇妙的是握笔的感觉,


若要让所学的《兰亭序》不显俗气,那就在具备扎实笔法的基础之上,多练就自身宁静又奔放的内心意境,然后随心所欲的挥洒自如,不求异曲同工之妙,只求完全的与众不同之势,独一无二就不俗气了。


诗夜城主


这是一个好问题。而这个问题其实就牵扯到了学习书法的效果与书法家书法的问题了。

一、学与写、临与创

对于书法学习者来说,我们永远都面临一个问题,即怎么学习书法和如何学习书法的问题。对于想要写得一手好字的书法学习者来说,他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怎么学好书法?除了临摹真的没别的办法的了吗?

很多时候,我认为他们自己是知道答案的,而且学习书法的方法、技巧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主要看你的功夫。

所以,不管我们学习谁的书法、想写成什么样的书法,都应该明白一点:

书法,最根本最主要的途径只有临摹,别无它法。但是我们在临摹的过程中又会遇到种种问题。最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

临摹临的不像怎么办?

其实像和不像这是一个临摹神似和形似的问题。解决了书法学习中形似的问题,神似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但是神似到底在何种程度上才能达标?这是一个问题。

二、神似与俗气

书法临摹必须有形似作为基础才能谈到神似的问题,这就好像我们说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条件的基础,对于他来说,才能谈到精神层面的问题。一个人饭都没吃饱,谈何精神生活?

同样的,没有形似,就没有神似。神似相比于形似而言,是一个非常虚幻的概念。因为形似是有书法外形作为其存在的依据的,但是神似是没有的,只能依靠人们感觉。也就是说,需要依靠你个人的感觉来判断,你觉得它在神韵上与原帖相似了,那么就是相似,否则就不是。

但是不容置疑的一点就是,如果你的书法如果连形似都达不到,那么肯定神似也是不合格的。因此形似是神似重要的一部分。

而当一个书法家,他的书法只有形似而无神气的时候,其实就是俗。俗的本质就是缺乏神气,缺乏神韵。

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人的精气神。假如一个人生病了,那么即便他看起来体格健壮、四肢发达,整体上他还是病怏怏的,没有精神气,显得很孱弱,这个时候,虽然我们不说他是俗气的,但是他是没有活力的;一个人虽然很瘦弱,但是他的精神气质很足,那么他就是有活力的。而没有“精气神”的书法,其实我们就可以称作是“病书”,也就是俗书。

古代书法家对于俗书的态度是——唯俗不可医。

三、俗——谁之过?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有些人学习兰亭序书法,变得面目可憎、俗气充塞于字里行间,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这种现象确实存在,而且在王羲之书法的学习者中是存在的。比如赵孟頫,很多人就对他的书法颇有微词,认为其书俗媚无骨。这虽然是毫无道理的指责,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赵孟頫书法的确有些柔媚。这些风格很大一部分是继承了王羲之书法秀丽的一面进一步扩而大之了。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这是那些被人们学习的书法家的书法造成的吗?也就是说如果学习王羲之的人写出来的字是丑的,难道那么他要反过来去指责是因为王羲之造成了他现在这个状况?这显然是不合理的。这不是王羲之的错,而是人性在起作用。

在这方面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乾隆皇帝。作为这几年宫斗剧的主角,他可是大出风头。不过在古代其实他就是一个爱出风头的皇帝,人称盖章狂魔。只要见到文物,就是盖盖盖,见到文物就是写写写,见到景点总是喜欢题字。

但是老实说,乾隆皇帝的书法包括艺术水准其实是标准的俗书。他喜欢王羲之和赵孟頫的书法,但是可惜的是他谁也没学到神韵。空有形似。

这其实典型反映在他书法的每一个字中。他写的字每一个笔画都和王羲之、赵孟頫的很相似,但是一组合在一起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这其实就是神似的问题。

四、俗之成因

俗气的成因其实简单归结起来有两个:

一个是自己水平不够,但是心比天高,手比地低,不愿写,不愿意练,浅尝辄止,不深入研究,一知半解。当然会造成俗气了。

第二点是自己眼界不高,文化水平不行。书法不仅仅是比拼一个人努力程度的艺术,还是一个靠量人素养的艺术。只有长期的文化素养的培养才能造就书法上的雅韵。

所以,不仅仅是学习《兰亭序》会产生俗书,不好好学或者说眼光过于狭窄,学谁的书法,都会产生俗气。


松风阁书法日讲


说到王羲之这位大书法家,人们尊他为“书圣”,可谓是人人皆知,一篇《兰亭序》在书法史上竖起了一座登峰造极的丰碑,千百年来一直名闻遐迩,令人痴狂,并且,作为中国书法主流的典型象征,而成为世人可以追攀的书法高峰,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关于学了《兰亭序》只能是一个俗气的书法面目?

其主要原因,没悟其《兰亭序》笔法的精髓,结构的精巧,点画的变化;骨力寓于姿媚之中,自然中又蕴含着细腻匠心。

《兰亭序》是公认的神品,笔力遒劲,神运飘逸,万字不同,变化莫测;其字具构别体,《兰亭序》不单是行书,还蕴含楷,草的笔法,也有篆,隶高古,朴拙,厚重的遗韵。

学《兰亭序》书法,并不是容易的事,想要精益求精,把字体练好,只有长期坚持,勤学苦练,把点,横,竖,撇,捺,提,钩,横折,转折等基本笔法练好,把基本功练得扎扎实实,尽善尽美,才能书写更好,才能写出《兰亭序》精妙的神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