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知关羽被杀,声泪俱下晕倒在地,为何闻听张飞死讯,只说了四个字?

尛萘


关羽的死对刘备打击非常大,又是丢了荆州又是死了兄弟,肯定是十分悲痛的。而张飞死得并不冤,刘备已经麻木了,反应只是“噫,飞死矣”四个字。


关羽的死,不仅仅是一个兄弟去世这么简单,还是蜀汉既定战略方针的破产,带来了一系列棘手的问题。按照他们原定的计划,他们打算以益州为大本营,荆州做桥头堡,形成对长安、许都两线的钳形攻势,天下有变即可消灭曹魏政权。而关羽死了之后,吴蜀关系破裂,荆州丢失,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荆州不在,蜀汉的计划完全破灭,只能被困死在益州,偏安一隅,亡势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蜀地的地形注定了诸葛亮和姜维次次北伐曹魏必定失败,粮草运输一旦成了问题,后勤根本保证不了,诸葛亮就算能力再高也无力回天。

再看张飞的死,张飞是一名猛将,但是并非帅才。他因为有勇无谋在军中已经丧失了大半拥戴。他在酗酒之后往往打骂属下出气,甚至因为小小的过错将属下鞭打致死。他性子焦躁不讲道理,被杀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自己的过错。

他脑子一热就给了部下范疆和张达制定的任务——数日之内制作十万孝袍,还要三军穿着孝袍去讨伐吴国。这本来就根本没有办法完成,范、张二人只求宽限一些日子,却被张飞鞭打五十下,打得吐血。所以,他们也是在被逼得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兵行险着,杀了张飞。毕竟做不了孝袍,自己也是一死,不如拼上一拼,杀了张飞之后再投奔吴国。

在如此乱世之中,张飞早晚会被自己如此嚣张跋扈的性格害死。不是今日死在自己部下手上,也会在明日死在敌人的阴谋之中,这一点,刘备是非常清楚的。在张飞鞭笞属下的时候,刘备就曾经劝过他:你这般鞭打属下,还让他们跟在你身边,这是在自揽祸事。果不其然,张飞被属下所杀。

关羽死后,刘备和诸葛亮本来就分寸大乱,却也不想立刻带着三军去讨伐吴国。张飞的死紧跟着关羽的死,可以说也是荆州之难的延伸。刘备此下已经是疲劳至极,加上他早有预感却没有劝得住关羽,心情太过复杂,最终只有一声近乎麻木的叹息。在接连的打击之下,人的确很难再哭天抢地了,刘备这样的态度还是比较真实的。


木剑温不胜


刘备这个人是非常聪明的,大家可以仔细看看他刚刚起步的时候,自己什么都没有,和关羽张飞结义,关羽是个逃犯,本就被追杀,随时可以去不顾性命的厮杀,张飞在当时是有钱人,刘备身无分文,结义之后张飞卖了家产跟着自己的好大哥,就连娶糜夫人都在刘备算计之中,刘备穷困潦倒,糜夫人却出身贵族,因为自己这个夫人,刘备才有了钱来做大事。

刘备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拉拢人,并且非常能装,这一点和曹操有很大的区别。关羽死后刘备大哭,我们不知道他是真心还是假意,张飞死后刘备非常平淡,足以看出当初哭关羽也是有点装样子的意思,与其说是哭关羽,不如说是哭荆州。

荆州是战略要地,想要夺得天下必须取得荆州,关羽不仅失败还被杀,失去荆州,等于失去取得天下的机会,刘备怎能不哭?当然刘备对自己的好兄弟肯定还是有一定感情的。张飞的死说白了对蜀汉没有任何的影响,刘备完全可以找个替代张飞的人。

张飞死后,刘备只说了四个字,噫,飞死矣。非常的平淡,我们不知道刘备到底是怎么想的,最起码应该哭一下,即使是假装的。或许是从刘备成为主公开始,他们的关系早已不是当年的兄弟关系,而是君臣关系。

张飞死后,对于刘备来说就是损失了一个大将,只死了一个人,没有任何的其他损失,刘备作为一个主公才会这么的平淡。当然如果从个人感情来看,刘备得知张飞的死讯,肯定也是非常悲伤的,毕竟曾经三人生死与共,从无到有,刘备不是个木头,怎么可能没感情。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张飞就像孙悟空,有勇无谋乃莽夫!



情感解读姐


刘备,一代枭雄,结识了关羽和张飞,桃园三结义。

他们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不断扩充领域,天下三分,刘备占据蜀汉。

刘备封了五虎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关羽是何等骄傲自诩之人,他看不上黄忠,他以为刘备之下就是他和张飞最大。

关羽虽然傲骄,但心无成算。他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

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大意失荆州,兵败被杀。

刘备闻关羽死讯,痛哭流涕。

刘备不顾劝阻出兵要为关羽报仇,张飞是第一个赞成的。

报仇途中,刘备帐中进来了一个都尉,那可是等级森严的地方,出现了不该出现的人。刘备心生不祥之预感,张飞叛变是不可能的,除非他死了。

刘备直接仰天长叹:

“咦,飞死矣”。

他不禁泪流满面。

桃园三结义,只剩下刘备自己,怎能不伤痛?昔日兄弟之情涌现,人到痛时语不多。


清心一栈


关羽死后刘备声泪俱下晕倒在地,而张飞的死,刘备却显得平静了许多,只说了“噫,飞死矣”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研究过。刘备一生坎坷,得到诸葛亮以后,才有了完整的战略。而之后进取益州,汉中击败曹操之后,终成三国鼎立之势。在这期间,关羽得到了成长,此时的关羽可以说是三国第一将帅。也掌握了蜀汉进取天下的最重要的地方。而关羽被曹孙联军合力击败。最终被杀,而且失去了荆州要地。刘备的痛哭,一方面是因为关羽的死,而更重要的是失去荆州的痛,失去荆州对于刘备而言就失去了进取天下的可能。所以对于关羽死亡的痛哭,是双方面叠加的后果。



首先来说张飞的死对刘备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但是毕竟张飞不如关羽,张飞率军1万由阆中出兵。因为鞭挞范疆张达,导致他们二人趁夜暗杀了张飞。张飞的死只是刘备个人的事情。张飞死后完全可以让其他人接手军队,对于蜀汉政体而言没有多大的损失。只是刘备感情的缺失。蜀汉实力上来说根本没有损失。



说实在话,张飞后期的能力我觉得都不如魏延。刘备很有识人之明。汉中让魏延去守,肯定是魏延能力要相对好一点。汉中的位置也是蜀汉除去荆州之后最重要的地点。


我是越关


刘备和关羽、张飞从开始打天下就在一起,虽然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只是传闻,但史书明确记载刘备与他们两个的感情就跟兄弟一样,张飞也将关羽当哥哥看。


亲兄弟之间还有亲疏之别,刘备对关羽、张飞自然也不例外,悦史君给大家说说刘备当年听到两个消息后的具体反应。

第一,关羽去世反应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20年),关羽在前面被曹军阻挡,后方又被吴军偷袭的情况下,败走麦城被吴军抓获杀害。

关羽死后,正史中并没有记载刘备的反应,只是讲刘备对孙权偷袭关羽的做法非常不满,要讨伐东吴。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王朝,以为关羽报仇的名义出兵攻打东吴,结果被陆逊击败。

而在民间小说评书中,关羽去世后刘备的反应就形象多了,悦史君以《三国演义》为例,刘备还不知道关羽的死讯,就心惊肉跳,晚上关羽还托梦来要求起兵报仇,是诸葛亮硬压下来。

刘备得知传言后,又惊又怒,确定关羽的死讯后,刘备就大叫一声晕倒在地了。

等到关羽的儿子关兴来报丧,刘备又是大叫一声晕倒在地,一天哭三五回,还连着三天不吃饭,非要报仇,在众人劝解下才开始吃饭,全蜀告丧。


悦史君认为,正史中没有任何刘备反应的记载,不代表刘备不伤心,因为他把荆州重地交给关羽镇守,本身就是一种信任,以关羽被害为借口攻打东吴,更能表现出他对关羽的重视;民间传说中刘备的反应虽然很强烈,而且非常形象,但那是套上了他们为结义兄弟,而且重在塑造刘备重情重义的形象,其实有些过了。

第二,张飞去世反应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张飞跟随刘备攻打东吴,结果出发之前,被自己的部将杀害。

张飞死后,正史中记载了刘备的反应:“噫!飞死矣。” 确实只有4个字,因为刘备知道张飞经常打骂部下,还教育过他多次,但张飞一直不听,因此刘备对张飞的死有心理准备。

不过,在民间小说评书中,张飞去世后刘备的反应显然要强烈的多,悦史君还是以《三国演义》为例,刘备不知道张飞的死讯,同样心惊肉跳,晚上看星星发现有大星星掉下,问诸葛亮得知要损失一员大将。

不久,张飞部将来送报表,刘备就说了句:“噫!三弟休矣!” 等确定了张飞被害,刘备的反应还是放声大哭然后晕倒在地,被众人救醒。

第二天,张飞的儿子张苞来了,刘备又伤心痛哭然后不吃饭,在群臣劝谏下才开始吃饭。

悦史君认为,正史惜墨如金,而且刘备和关羽、张飞并没有真正结拜,他的反应没有多记载是很正常的;而民间传说中刘备的多元化反应,其实代表了老百姓的一种想法,只是对三人形象的丰满和美化,不能作为比较。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个人觉得刘备哭关羽,一哭二弟,二哭荆州,三哭霸业难成,所以声泪俱下。

首先,刘备在关羽死之前不久,是刚收到了关羽的捷报,关羽不久就死了,这个在刘备心中智勇双全、被人敬若天神的二弟关云长莫名就死了,对刘备的心理打击是很大的,所以刘备痛苦流涕。

其次,是因为关羽死了,荆州丢了。刘备派关羽守荆州的原因,是因为关羽是自己人,而且智勇双全,荆州富饶,而且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不论曹操还是孙权都对荆州这块要地虎视眈眈,关羽死了,不仅意味这刘备失去了一个二弟,也意味荆州这一战略要地让给了自己的强敌,在这三国鼎力的局面中,刘备蜀国的实力又落后了一截,所以刘备痛哭。

再次,是霸业难成,自责的心理,让刘备痛哭。关羽的性格太过孤傲,容易轻敌,这个毛病刘备不是不知道,而且关羽是自己人,所以派他去守荆州,如果荆州不是让关羽守,让赵子龙守,让诸葛亮守,可能就不会有丢荆州,关羽死掉的事件,刘备为自己的安排感到后悔,同时荆州丢了,刘备元气大伤,离恢复汉氏,一统天下的霸业目标又更远了,而自己已经到了暮年,时日无多,所以刘备更加伤感。

张飞死,刘备自然也伤心,毕竟是自己的兄弟,但在军事力量上而已,对于刘备的损失不过就是一个年迈的老将而已。


导演林增荣


刘备得知关羽死后崩溃,而张飞死后为何只说四个字,孔明看破不说》:

公元220年关羽大意失荆州,使得蜀汉的根基动摇,要知道荆州乃是战略位置最重要的一块地盘。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就讲述了荆州对于刘备的重要性,刘备扼守益州天险以防曹魏,然后从荆州出兵直接可以威胁许都,这就是荆州的重大作用。荆州在刘备手中,那么蜀汉就拥有对曹魏的钳形攻势,互为犄角,如此蜀汉北伐将便利不少。

而关羽大意失荆州,随后败走麦城,直到被东吴给俘虏。面对关羽这个俘虏,孙权非常怨恨,因为关羽曾经数次羞辱孙权,更是把江东当成一群鼠辈,一怒之下孙权便处死了关羽。可惜关羽一代虎将,竟落得如此下场,真令人叹息!

刘备当时正拿下汉中,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蜀汉当时拿下了益州和西川、加上荆州,这简直是统一天下的资本。但是这时候关羽被杀、荆州被东吴攻取的噩耗传来,刘备瞬间崩溃,直接晕厥过去。刘备醒来之后,立马要提大军去讨伐东吴,不过当时这个提议没有得到实行,因为蜀汉刚刚取得益州地区,根基不稳。所以讨伐东吴一直拖到了第二年,可以说刘备报仇真是十年不晚。

要知道在讨伐东吴之前,刘备还称了个帝。到了第二年张飞哭着来找刘备,刘备才又热血沸腾,下令要御驾亲征,讨伐东吴逆贼。张飞自然是非常支持,立马回到军营中,为了体现兄弟之间的感情,张飞特意命令手下制作丧服,自己的部队要穿着丧服去报仇。但是张飞这时候又犯了大骂军士的毛病,要求这些制作丧服的军士必须按时完成,军士表示做不到时,张飞便气急败坏的鞭打了军士。


被鞭打的军士为了生路便暗杀了张飞,取其首级投降了东吴。而刘备得知张飞死讯后,只是顿足说道:“咦,三弟休矣!”然后刘备便痛哭起来,并表示一并报仇,都是孙权小儿导致。但是刘备这反应却着实令人难以相信,本来刘备应该是对兄弟一视同仁,而这次却对张飞之死反应如此。如果说刘备哭张飞不卖力,是因为这种悲伤时建立关羽死的悲伤之上,所以才如此,但是关羽死了一年多了,难道刘备悲伤还没过?

而对于这件事情,其实孔明时看破了的,刘备哭关羽是真的,而哭荆州更是真的。对于刘备这种过多了没地盘日子的人,固然知道荆州的重要性,所以刘备在着两层的悲伤之下,顿时刘备就晕厥崩溃了。而张飞被害时,刘备只是哭张飞,或者刘备恨张飞不能和自己一起为关羽报仇,更有刘备时在哭自己,失去了荆州后,又痛失一员大将。面对刘备的讨伐东吴,诸葛亮知道这是意在拿回荆州,所以诸葛亮没有说破,也没有誓死阻止,因为诸葛亮明白荆州在手,蜀汉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但是上天却没有站在蜀汉这一边,或者说汉室气数已尽,刘备七十万大军被陆逊十万打败。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以蜀汉失败,实在出乎诸葛亮的意料,或许当时诸葛亮比刘备还后悔。夷陵之战后,刘备在白帝城终日以泪洗面,就这样一命呜呼。而经历这次惨败之后,蜀汉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本。


小司马迁论史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不过我首先更正一下提问中的一点小错误。刘备听闻张飞的死讯后原文是这样描述的:先主顿足曰:“咦,三弟休矣”及至览表,果报张飞凶信。先主放声大哭,昏厥于地。



也就是说,刘备听闻张飞死讯,也是痛不欲生,哭的丧失意识。那么关羽死后刘备的表现书中是怎么描述呢?我们也找来看一看。《三国演义》第七十七、第七十八回对此都有描述,我们看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这样描写:言未己,只见关兴号恸而来。玄德见了,大叫一声,又哭绝于地。众官救醒。一日哭绝三五次,三日水浆不进,只是痛哭。泪湿衣襟,斑斑成血。可见刘备得知关羽死后其悲痛之情是如此之切。



关羽、张飞皆刘备肱骨弟兄,同生共死多年。当他们两个人身死的噩耗传到刘备这里时刘备是一样的悲痛欲绝,之所以描写不同则在于我们读到的三国演义版本是经过毛宗岗批文润色过的版本。作者这样写,使《三国演义》这本书更传神,更耐看。仔细读你会发现,关于他们两个人的死如何传到刘备这里也是有区别的。

关羽死后托梦给刘备,说让刘备起兵为他报仇。而张飞死后书中说刘备夜观天象,见西北一星,忽然坠地。于是找孔明周公解梦。孔明掐指一算便说,三日之内,我军必损一员大将。这样的描写只是作者为了增加故事可读性,甚至做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神话桥段,可见作者对这本书的润色穷尽了权利。我们因此也需感谢毛宗岗的润笔,没有他就没有这么好版本的三国演义流传下来了。



最后至于问题所说的区别,不必太在意。读着顺畅和好看比什么都强!


每日趣评


首先,我先说下结论,题主说的应该是《三国演义》的情节,但是其实在三国演义里,并不存在题主说的这种情况!

我们来看刘备得知关羽后的具体表现,当刘备听到关羽与关平父子被吴将所抓获后,誓死不降,最终被斩,刘备听了之后,大叫一声,然后就晕倒了。

等过了半天,刘备才醒过来,诸葛亮劝解说:主公不要过分伤心呀,生死有命,而关羽平时性格就比较刚猛骄傲,才有今天的祸事,而你要保重好身体呀,慢慢考虑如何报此仇呀。

刘备说:我和关羽张飞在桃园结义的时候,就说了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今关羽死了,那我岂能独享富贵呀?

没多久,就见到关兴哭着过来了,刘备见了,又哭晕在地,大家再次把刘备救醒,刘备一天哭了三五次,三天什么东西都吃不下去,只是一直在哭,衣襟都湿了。诸葛亮和群臣们一起劝解刘备。

刘备说:我和东吴,誓不两立。刘备就决定伐吴,而诸葛亮建议此时不是伐吴的好时机,但是刘备还是坚持要伐吴。而赵云也出来劝阻,他认为伐魏是公,兄弟之仇是私,希望刘备以天下为重。

刘备说:如果他不能为关羽报仇,虽然拥有天下,又有什么意思?于是刘备下令起兵伐吴,而且让人前往阆中通知张飞,一起伐吴。

张飞下令军中三日内要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而张飞的部将范疆与张达说:白旗白甲,一时难找不着,希望多宽限几天。张飞十分生气,就把两人绑到树上,打子五十鞭子。

张飞还说:如果不能准时办妥,我就会杀掉你们两个人示众!范疆和张达觉得这个事情肯定办不好,又气愤张飞的行为,两个人就趁着张飞喝醉然后把张飞的首级砍下,然后连夜投奔东吴去了。

张飞的部将吴班到成都,刘备顿足说:“噫!三弟休矣”等到吴班到跟前,将张飞的事情一汇报,果然是张飞的凶信。刘备又是放声大哭,昏绝于地,然后张苞也来了,刘备又大哭了一场,也仍然进不去东西。

也就是说根本不存在题主说的,刘备听到关羽死的时候大哭一场,而在听到张飞死的时候,只说了四个字,刘备在面对两个人的死讯的时候是一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