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该不该要二胎?

毅13724022


我们家两个孩子,我是姐姐。


妹妹出生的时候,我六岁。

我站在妈妈的病床前,妈妈手里抱着妹妹,我让她把别人的孩子还回去。

妹妹四岁,我九岁。

妹妹找了一群小伙伴来家里捉迷藏,我跟着在他们后面收拾残局。

妹妹七岁,我十二岁

我告诉她,我最讨厌她,因为她抢走了我的妈妈,让我被迫长大。

妹妹十三岁,我十八岁。

我考上重点高中,她读了三流初中,她渐渐成了被家人忽略的那一个。

现在,妹妹十七岁,我二十二岁。

这是我们感情最好的时候,我们渐渐明白彼此是最值得信赖,最能依靠的人。

我和妹妹的成长过程中,常常有一种,被忽视,被抛弃的感觉,而给予我们这种感觉的,是父母。如果你想要二胎,请一定要准备好双份的爱,因为孩子的心真的很脆弱。


Signal工作室


二胎精神吹满地,中国夫妻真争气,齐心协力如机器,转眼娃儿落满地。

自从二胎政策实施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仿佛一夜之间育龄妇女们的肚子就都大了起来。

一段时间没见的女性朋友,再见面的时候,都是挺着肚子来见。不要二胎的家庭成了人们眼中的异类。

小时候七大姑八大姨见了我会问:“考试考得怎么样啊?”

后来毕业了,她们就换了问候语:“有没有对象呢?可得抓紧了,女孩子的青春耽误不起。”

好容易结婚了,她们又替我操心:“什么时候要孩子啊?趁年轻抓紧生,早生早利索。”

现在孩子也有了,我心里琢磨你们还能问出啥?“怎么还不要二胎啊?过几年岁数大了生了也没精力带了。”你们的花样还真多。

“我们不要二胎。”我斩钉截铁地回答。

她们的眼睛顿时瞪得圆圆的,“为啥不要?条件不如你们家的都生了,你为啥不生?”

好家伙,有条件就得生?没条件创造条件是不是也得生?

“生个孩子太麻烦,我还想过自己的消停日子呢。”不生总要给个理由先。

“生孩子还嫌麻烦?我们是没赶上好时候,我们那拨人,当时偷偷怀了二胎的,被发现了就得拉去强制引产。我现在要是40岁,都想再生一个。”七大姑八大姨众口一词。

“现在也不晚呀,你们没听说有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为了生孩子去做试管婴儿的吗?”这是我在心里嘀咕的,估计说出来就是讨打。

“生二胎也是给老大生个伴儿,等你们将来都不在了,孩子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个亲人。”大家继续动员。

“我们也没有兄弟姐妹,不都活的好好的?自己该吃的苦受的累谁能分担?谁能替代?”我明显不认同他们的想法。

儿子没出生的时候老公确实想要二个孩子,成天动员我,这胎要是儿子,将来再生个女儿。

当时一个孩子都不想生的我听了他这话很气愤,“我是不生了,你爱跟谁生就跟谁生去。”

老公听了很兴奋:“现在这政策都这么人性化了吗?真的爱跟谁生跟谁生?”

估计几百年以后会有这政策,那时候估计连结婚这种麻烦事都得取消。

儿子出生以后,老公再也不提生二胎的事了,因为他深刻认识到把一个孩子养大有多不容易。

怀儿子的时候我的孕期反应相当强烈,从怀孕40多天就开始恶心呕吐,一直吐到生。每天早上睁开眼睛就恶心,一天吐十多次,吃饭吐,喝水吐,不吃不喝就吐胃液。

整个孕期没有吃过一口肉,听见谁说“肉”这个字都得吐。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由原来的108斤瘦到95斤,走路直打晃。

不光呕吐,还有一个奇怪的反应——吐唾沫。

从早到晚一口接一口吐唾沫,肯定是唾液分泌异常了。一直到儿子出生前几天,突然不治而愈了。

现在想想那段时期的经历,还心有余悸。

儿子从小就不是那种省事的孩子,断奶之前,一夜要醒七八次,吃了尿,尿了吃,形成了恶性循环。我和老公睡不好觉,吃不好饭。

学走路的时候我们更是得一天天弯着腰,生怕他摔倒。好像退化到了类人猿时期。

好容易熬到孩子上学了,又得为他的学习,教育,操心。陪娃写作业的场面,怎一个鸡飞狗跳了得?

所以我们实在是没有胆量再生一个,再把这些重新经历一次。

我和老公都是独生子女,想要二胎早都可以要。但是我们都心生畏惧了,就连公公婆婆也不主张我们生二胎了。

而我妈妈的想法更是时髦:孩子,生一个证明自己没毛病就行了,不需要生太多去反复证明。

前段时间社区给我打电话,问我什么时候要二胎?我说不要了。对方很奇怪,显然之前没碰到过我这种“非正常人类”。

“检查什么?”

“检查你有没有怀孕?”

“不用检查,我有没有怀孕自己还不知道吗?”我觉得非常可笑。

“你还是去检查检查吧。”对方还不死心。

“你们现在怎么还来动员人家生二胎?”

“现在国家不是有这个政策嘛,行了行了,随便你吧,你什么时候想生了,记得来社区填个表。”对方也懒得再跟我废话,把电话挂断了。

这件事让我感到生二胎已经不仅仅是家庭内部的问题,已经上升为需要国家,需要组织为之操心的大事了。

前几天,就生不生二胎这个问题,我的邻居一个山东人和一个东北人,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山东人说:“孩子还是两个好,等咱们老了,病了,两个孩子照顾总比一个孩子照顾地好。”

东北人不认同:“老了有病了几天就死了,还管得了那么多,年轻时候不吃苦受累就行。”

山东人不服气:“万一几天你死不了呢,岂不是活受罪?”

东北人:“死不了,我就喝点药死。”

山东人:“就怕到时候你连喝药的力气都没有了。”

两个人越争论越可爱,幼稚。

这时候又来了一个东北人:“碰到孝顺的孩子几个都好说,碰到那不孝顺的,两个人为了争家产不管爹妈死活的不有的是啊。还不如只有一个孩子了,再不孝顺也得管爹妈,没地方推啊!”

其实每个家庭的状况都不一样,每个人的想法也不一样。

有的夫妻不要二胎,是经济条件不允许,就现在这个教育费用和房价,生二胎之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几斤几两。

还有的是担心年龄和身体健康状况,精力也达不到了。父母虽说会帮着带,可他们毕竟年龄也大了,光指望他们带也不现实,也显得有些自私。而且光把孩子推给老人,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生他如果不能对他负责,还不如不生。

就我个人而言,我憧憬的美好人生是,一家三口努力奔向小资生活,给孩子力所能及的好教育,闲暇之余一家人欣赏各地美景,其乐融融!那种儿孙满堂,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生活,是上一辈顽固不化,抱残守缺的旧思想,不是本人向往的生活。

我更希望把时间留一些给自己,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而不是把人生消耗在孩子的啼哭中。

总之,生不生二胎都是夫妻二人的事,在做生育这样的重大决定之时,一定要把自己的需求和人生放在前面,要量体裁衣,旁人无权评判


思思的号


怀上二胎之后,我跟大宝说,“妈妈不能总是抱你了,因为妈妈肚子里又有了一个小宝宝”。那段时间,大宝总是跟我闹脾气,拒绝我给他喂饭,把玩具到处丢。有一天,他突然用脚丫子在我的肚子上踢了一脚,我这才知道大宝心里有多不开心。

生了二胎宝宝之后,伴随着新生的喜悦,还有随之而来的各种麻烦,经济压力、精神压力、身心俱疲、母子关系......

据说生完二胎以后的微信朋友圈都是这样的:

生二胎的人上辈子肯定属牛的!两个角!

看到二胎宝宝的脸就像看到一张行走的蚂蚁花呗账单。

把精力放在教育一个孩子的身上,会更好!

把一个孩子的素质教育提上去很容易,但把两个孩子的素质教育一起提上去就没那么容易了!

......

生完二胎,你后悔了吗?

2013年,我国开始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即“夫妻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

2016年1月1日,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根据卫生计生委的统计数据,2017年的前5个月,全国住院的分娩数中,二孩及以上出生占57.7%。

生育政策改变了,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也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改变。

豆豆妈的二胎故事

“其实两个孩子真的幸福指数直线上升。家里热闹。当看见两个孩子熟睡,刚看见孩子有爱的互动,那种感觉真的难以用言语表达。在能生的年龄我选生两个。我开心。孩子也有成长的伴。两个可以一起爱。两个也一起爱你。”这是一个二胎妈妈的心声,也是不少选择生二胎家庭共同的心声。

你想生二胎了吗?

Hi,我是孩子王首席育儿顾问,持有国家高级育婴资格证,在孩子王有近5000名和我一样的育儿顾问为宝妈们提供婴儿抚触、产妇催乳、宝宝理发、营养指导、母婴护理、成长培育等服务,让当妈妈变得更简单!


孩子王育儿顾问


我今年38周岁,二胎宝宝七个月了,我很欣慰,政策放开的时候我及时调整生育了二胎宝宝。好多宝爸宝妈们很纠结到底该不该生育二孩,我想说一下我个人见解。

二孩,丈夫不想要,十二岁的大宝想要,也是为了告诉别人,我还是能生育的,所以要了二孩。生了之后,全家高兴,大宝尤其高兴。对大宝来说,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他在学校和同学有的聊,作文都有题材写;对大宝而言,当我们父母故去的时候,他还有至亲能够陪伴他。


对家庭而言,生了二宝,要剪头喝喜酒,满月喝喜酒,百天喝喜酒。。。。。。总之各种理由借口的喝酒吃饭,所以也增加了整个家庭的凝聚力。

对夫妻双方而言,一个孩子的时候也许还会有想法,一点问题就吵着要离婚,有了二宝之后基本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了,拖家带口的,还是好好挣钱养活老婆孩子吧。

所以,针对要不要二胎的问题,我个人的答案是肯定的,能要就要,就当给大宝个伴吧!


医路顺风


63今天特意找了这个问题来回答

先不说该不该要的问题,

我先描述几个画面,

1,一家四口出去游玩,遇到一个卖手工糖画的,小的娃四岁,想要买糖画,这一家四口走到卖糖画处,一位爸爸说,买一个糖画,大娃听到后很不高兴,这位爸爸,悄悄给大娃说,妹妹小不懂事,要糖画,你比妹妹大,懂事咱不要,一会去别的地方给你买个好的东西,大娃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很不高兴撅着小嘴,糖画做好后,小娃拿着高高兴兴的走了,大娃呢,慢慢离开糖画摊位。

虽然一个糖画不贵,但是,大娃会怎么想?你可能会说买两个,但是,有很多时候就会有买一个的亲情况

2,一家四口公园游玩,走了一段路,小娃闹着要抱抱,走累了,一位爸爸把小娃抱起来,走了一段,大娃跟妈妈悄悄说,妈妈,我也走累了…妈妈说,你是姐姐,妹妹小,走不动,你在走一会

我觉得会有很多画面,这只是简单随机看到的二孩家庭画面,二孩家庭,孩子小的时候,势必会出现很多关于大娃小娃的画面,我觉得要不要不重要,重要的是大人怎么样去考虑评估大娃的心里发展,多重视下大娃的感受

要二孩,不外乎几个理由,1老了有人照顾,2老了,两个孩子可以分担下,3给孩子找个伴,4多个孩子有照应

要二孩,是孩子自私,还是大人自私呢

我觉得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我想说的是,要二孩,多重视下孩子的感受,而不是为了自己要。


用户6019572162


生孩子这种事,没有谁可以替你做决定,我分析下二胎的利与弊,妈妈们自己权衡轻重。


一.要二胎的好处

1.注意力不会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

多子女家庭会让孩子在父母的关注中,有天然的盟军,用来分散长辈的注意力,神经就不至于像在花盆中那么脆弱。相应的,长辈也不会因为只有一个孩子,付出过多的疼爱惦记,或者实施可能的控制欲。

2.孩子的童年时光更自由

二胎的家庭,如果经济上不是太宽松,会自然筛减掉很多“随大流项目”,比如:奥数、钢琴等等。孩子反而有了比较多的童年时光,可供自由探索。而且因为不孤独,有伙伴,孩子们在长大以后对大人时间的要求会变得少很多。


3.懂得适度竞争和退让

最最重要的第三,是因为有同胞比较,孩子们也会懂得控制自己的欲望,懂得排队等待,懂得适度的竞争和妥协的退让。

二.要二胎的弊

1.对妈妈的身体和工作有影响

有位妈妈,大宝五岁,二宝三岁,两男孩,现在二宝刚上幼儿园,她和我说二胎真的太累了,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熬过来的。38岁了,工作中没成绩,后面的新人个个激情澎湃的,自己就是边缘人,好没自信。


2.两个宝宝难以兼顾

大宝27个月,小宝9个月,孩子爸爸偶尔也会帮帮忙,但还是觉得完全兼顾不来,大宝要看书的时候小宝要睡觉,大宝就在一边吵闹,感觉小宝小还是会倾斜一点,不知道大宝的心里会不会有很大落差,大宝吵闹了作为妈妈有时候还会对大宝发脾气,对妈妈会好失望吧…

最后想说,要二胎,对家庭最大的挑战,是人力配备,尤其是妈妈的身心承受能力。毕竟妈妈是首当其冲要承受生养哺育的人。于是这个选择也要基于各自的客观,并不是一定要多多益善,而是无论如何,要认真的充满爱的生活。把自己的拉扯好安顿好,世界观价值观稳定成熟,才是孩子的千里沃土。

我是育儿达人果妈,想要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交流共同成长。

果妈阅读


近日,一则河南柘城县对生三胎的家庭征收社会抚养费,引发大家广泛的讨论。 据新京报报道,河南柘城县7月5日召开全县抚养费征收工作动员会,该县社会抚养费征收工作将于当日全面启动。同时对三孩以及以上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做法符合国家的规定。 社会抚养费由县卫生计生委征收,主要面向全县三孩以及以上家庭,征收的标准是夫妻双方上一年度纯收入的三倍。可一次性缴清,也可在五年内分期缴付。

2016年开始全面实施二孩政策,但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比上一年少了63万,全面二孩并没有改变出生人口下降的趋势。而2018年上半年,二胎政策得到释放而不断减弱,多地出现人口出生数量降低的情况。

生育率不断下降,而另一方面老龄化的压力不断增加。不论是辽宁还是湖北的某个市,都出台鼓励二胎的政策。

辽宁省在2018年7月份宣布二胎有奖励,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方面全面支持二孩的政策。 同时出来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目的就是让更多的适龄家庭,生得起和养得起。

实际上,90后进入婚育的年龄,生活压力的不断变大,年轻人甚至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生育成本实在太大。

针对目前的各地政策相对矛盾, 有个80后网友说,现在生活压力这么大,从教育孩子开始,一直到培养成人,到成家立业,所有的花费,压力不是一般地大,我养一个孩子就感觉很辛苦,坚决不要二胎

也有网友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这样一个未来:超过生育指标的人和没有完成生育指标的人,都需要向同一个部门缴交名目不同数额却一致的罚款。生育永远不在生育者的掌控之中,其他人却永远有权掺一脚,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将会有。


J妈学堂


我家老大4岁半,老二3岁。怀老二的时候比较意外,当时也纠结过到底要不要。我和她爸爸都喜欢孩子,所以我们主要考虑两方面:首先是经济上的,多一个孩子带来的支出是否可以满足,包括未来她的上学等等;孩子生下来后有没有人可以帮忙带。我肯定不会全职,而且老大当时也才十个多月。当时和姥姥做了沟通,她很赞同,家里人的支持特别重要。

\n

老二刚出生时比较累,现在就好些了。老大3岁左右会有个逆反期,总是不让妹妹碰她的东西。现在小姐俩比较和谐,可以一起玩,虽偶尔也会吵闹,但有个伴儿真挺好的。

\n

作为家长,孩子

3岁之前关注更多的是衣食住行,而3岁以后孩子们的情感需求增加,需要更多的陪伴,特别是两个宝贝,还需要有平衡。这块精神上的满足也需要认真考虑。


苹果Emma麻麻


不请自来。二胎对于我来说,必须要,因为我本身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我出生在80年代初期,那个年代的农村,一家两三个孩子很正常,而我是个例外,我是独生子。现在我的父母和岳母身体还都很健康,而且都能自食其力。

但是10年以后呢?说句不孝的话,假如有一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不是生活质量下降这么简单,而是会发生彻底改变。生活压力,家庭压力,经济压力都必须由我一人承担,因为没有兄弟姐妹可以帮你一把,哪怕是给父母做顿饭这些琐事,都是你应该做的。

所以,二胎必须要。生活苦点,那都是暂时的,总有苦尽甘来的一天。这是对你夫妻俩负责,起码不会老无所依,更重要的是为你的孩子负责,给他们的童年一个玩伴,中年一个依靠,晚年一个共同的回忆!


扶风论粮


就生二胎而言,大致是有这么几个因素。

1.想生儿子。头胎是女儿,父母辈又有些重男轻女的观念,在父母辈的期望下,考虑二胎,满足父母的孙子梦。

2.希望儿女全双。儿女双全凑个“好”字,是不少家庭的梦想。

3.爱孩子,愿意生二胎。只是单纯想生二胎,愿意为孩子去付出。

自二胎政策放开后,经常可听到我周边有不少之前不符合生育政策的朋友,考虑生二胎的问题。虽然生二胎与经济条件、居住环境、工作性质等有一定关系,但这些并非决定因素。我觉得该不该要二胎,最根本还是在于夫妻俩人的态度。

1.让孩子享受到兄弟姐妹的情感。我和先生都是非独生子女,对于生二胎,一直是很期待的。不可否认,对于先生的家庭来说,公婆是较为重男轻女的,我们老大是个女儿,政策放开后,自然希望还能能生个孙子。但对我而言,不论男、女,我只是希望女儿不是家中惟一的小孩,享受不到兄弟姐妹的情谊孤单的长大。这可能与我自身经历有关。我有哥哥,小时候那个年代,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父母对待孩子也不像现在这样关注和紧张,所以我几乎是跟着哥哥的屁股后面长大的,自小和哥哥的朋友同学一起玩,直到现在,都感觉自己的男性朋友偏多。上小学时,有次妈妈生病在另一个城市住院,爸爸去陪妈妈,于是我和哥两个人在家,上初中的哥中午回家给当时上小学的我做饭,照顾我。两个人相依相伴的渡过了那段时间。哥大学毕业,我正上高中,毕业后工作的第

一个月工资,给我买了一个随身听,直到现在还记得当时哥骑着自行车带我一起去商场,很豪气地挑了一个比较贵的随身听送给我的情景。我和哥在不同的城市生活,平时电话虽不多,但一直都是互相牵挂对方。哥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城市,这也使我在远离父母的城市中生活,感到安心的重要原因。很庆幸我不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我的孩子而言,我也愿意她能享受到这样的亲情。

2.养二胎不是件奢侈的事。网上有不少贴子是计算养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需要花的金钱,一百万甚至更多。看到这样的计算结果确实够吓人。经济因素也确实是很多考虑二胎的父母比较关心的问题。对我而言,并非不担心经济因素,我先生老家在山里,直到现在老家还是交通不便,手机几乎没有信号,通讯不良,5个孩子中只有他是靠读书上大学,最后在城市中落角,老公要负担父母的养老,每个月固定给父母一定的生活费用。我家条件相对好些,父母在某省会城市,二线城市,父母拿着退休金自给自足完全没问题,还会时常给我一些补贴。养老的问题我丝毫不用操心。我在高职院校任教丶先生在国企供职,生活都比较稳定,谈不上🈶️钱,但供房,养家,孝敬父母也能收支平衡,老大5岁半,老二快8个月,倒也没太觉得养孩子要多花很多钱。当然我们无法为孩子们提供奢华的生活方式,上贵得吓人的贵族学校,但一样在力所能及的简单生活中,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育,和谐的家庭生活和尽量多的陪伴。

3.家庭的和睦是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我和先生一起十多年,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如今的儿女双全,经济上谈不上大富大贵,但至少是吃穿不愁了,一起也经历过不少次的紧张拮据的生活,但好在感情还算稳定,一起风雨走过,如今岁月静好。所以时常看到女儿和儿子,我会很感恩。带孩子的疲倦,家庭的琐碎生活,看到儿女们快乐的笑,也总能让人再次满血复活的投入到每天的生活中。

曾和女儿聊天时,我对女儿说,“你是上帝给爸爸妈妈的最好的礼物。”

女儿问我,“那弟弟呢?”

“弟弟是上帝给你的最好的礼物!”

“我也是上帝给弟弟的最好的礼物。”女儿说。

我感觉很圆满了。

二胎生不生,其实就是你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