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身为天子,为何会惧怕闻太师?

百晓生猫哥


商纣王身为天子,为何会惧怕闻太师?说来说去,就是一个原因:闻太师背景太厉害!

闻太师有两大背景:

第一,托孤老臣,有废立大权。

商纣王本名帝辛,乃是前任天子帝乙第三位王子。按照皇位继承顺序,他并非第一继承人。可是,因为帝辛有托梁换柱之能,有舍命救驾之功,加上有朝廷大臣文官领袖商容、梅伯等人拥立,于是成为皇太子。

且看原文:纣王,乃帝乙之叁子也。帝乙生叁子:长日微子启、次日微子衍、叁日寿王。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内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上本立东宫,乃立李子寿王为太子。

不过,在当时的商朝,百官之首并非商容,更不是黄飞虎。在首相与三军统帅之上还有一人地位更高,那就是太师闻仲。

“太师”在古代是三公之首,从唐宋时期开始成为最高勋爵,不常授人。未有功勋卓著之百官魁首,放能被封为“太师”。

帝乙去世之时,没有选择商容与黄飞虎为托孤大臣,而是选择了太师闻仲。

所谓托孤大臣,既天子驾崩后,因新君年幼于是由大臣辅政。辅政之时,天子只是名义上的君王。要在亲政之后,方能行使皇权。

因此,在商纣王继位之后的前七年,朝廷都是闻太师说了算,闻太师就像是顺治帝时期的多尔衮,康熙帝时期的鳌拜一般,权倾天下。

因此,商纣王在登基七年之后,才第一次去女娲宫上香,才第一次听商容提到女娲娘娘!

正因闻仲堪比摄政王,又废立之权,因此,当闻太师率军回朝后,商纣王才十分恐惧。

第二,截教嫡传,大罗强者。

闻太师不仅是朝廷托孤大臣,更是仙界大BOSS!

闻太师与姜子牙一样,早年上山修道。不过人家闻太师可比姜子牙资质高多了。原著中记载:尔闻仲曾入名山,证修大道,虽闻朝元之果,未证至一之谛,登大罗而无缘,位人臣之极品,辅相两朝,竭忠补衮,虽劫运之使然,其贞烈之可悯。

闻仲拜通天教主二弟子金灵圣母为师,修道五十年,已经“闻朝元之果”,既达到了三花聚顶,五气朝元的境界。这可是十二金仙中也含有人到达的高级境界。虽然闻太师没有成为圣人,但已经“登大罗”,成为大罗金仙。

我们可以看到在封神大战时,赵公明与闻太师之间也是一口一个道兄,按照道理,赵公明与三霄娘娘都是通天教主的弟子,乃是闻太师的师叔,为何他们之间称呼为“道友”“道兄”?

那就是因为闻太师也到达了大罗金仙境界!

截教门下只要不是一系嫡传,那就以修为论高下。

闻太师在截教地位极高,正因如此,他在西岐吃了败仗,想什么九龙岛四圣、截教十大天君才会纷纷前来助战。

商纣王早就知道闻太师的仙界背景,知道江山就靠闻太师保护,知道闻太师根本不是凡人。那么,他怎么可能不害怕?


叶之秋


商容是因为扶龙有功——当初成功举荐帝辛为太子,才有机会坐上首相的位置。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在封建奴隶官僚政治体系中,首相当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但是闻太师的地位更超首相。

《封神演义》第一回就有交代说:“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遂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闻太师的身份水落石出了——托孤大臣。托孤大臣的地位和权力有多大,我们看看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就能一叶知秋了。

和诸葛亮一样,帝辛即位后,闻太师也是大权独揽,主持国政。一直到商纣王七年,因为北海暴动,闻太师帅军出征,帝辛才终于有机会亲理朝政。这也同时解释了为什么商纣王一直都不知道女娲是什么人的问题,因为他虽然是名义上的天子,但是这七年中,参加女娲宫祭祀大典的最高领导人却是另有其人。

何谓“托孤大臣”?他们是有权力废立天子的一群人,所以面对能够左右自己前途命运的闻太师,纣王能不惧怕吗?有这份惧怕在,纣王还能尽量约束自己。等到闻太师一死,纣王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无人管束,最后将祖宗的家业败光殆尽。


历史从未如此有趣,更多内容请关注猫哥问答主页。


猫哥历史


闻太师在封神演义中可是通天教弟子,他师父是通天教四大弟子之一,这种实力可以想象的到。纵使赵公明等人见到闻仲也得恭恭敬敬的称呼一声兄长。



而且闻太师手握兵权,平定了殷商时代的叛乱,奉先帝之命保护商纣王登上帝王的权力,可以说从小看到大的。



再加上闻太师师傅都是十二金仙级别的,商纣王贪生怕死,欺软怕硬,在仙界也有一定的权力,商纣王对他又惧怕又尊敬。

你们有更好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共同讨论。喜欢的转发关注我吧。给你带来更多文化历史解读。


独坐静饮淡看世态炎凉


前言:在《封神演义》中,闻仲去北海平反凯旋而归之后,知道纣王的所作所为,就在大殿上教训纣王,当时纣王连一声都不敢反驳,当然下面的臣子更不敢说话。那么纣王身为殷商的天子,为什么还那么惧怕闻太师呢?其实书中纣王也曾说起过。下面我来分享一下吧。

一、打王金鞭

这第一个原因就是闻仲手里有打王金鞭,打王金鞭的权利就是上打君王,下打佞臣,并且见此鞭犹如见到先帝(也就是纣王之父)。

其实在纣王之父帝乙临死之前,曾将闻太师和纣王叫到过身边对闻仲进行托孤,并让纣王认闻仲为老师,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作为父亲的帝乙肯定知道,为了让闻仲有权利去管纣王,于是帝乙便赐给闻仲打王金鞭,告诉闻仲打王金鞭可以上打君王,下打臣子,见此鞭就犹如见到我一样,这样闻仲的权利也就大了。还告诉闻仲如果纣王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可以用打王金鞭教训他。

因此纣王才会那么怕闻太师。

二、战功无数

自纣王登基以来,闻太师几乎都是常年在外平反叛逆,几乎就是百战百胜,功绩显赫,身为天子的纣王对这样的闻太师比较尊敬,并且朝歌大部分的兵权除了黄飞虎有一些,剩下的就都在闻仲的手里了,对于战功显赫、几乎百战百胜的闻仲,纣王在面对他时能不害怕吗。

三、身份地位高

这一点并不是说闻太师在朝歌的地位,当然身为太师的闻仲肯定地位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嘛,我这里说的地位是指他在截教的地位。


闻仲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是金灵圣母的徒弟,号称金灵圣母门下第一人,武功超强,又有墨麒麟为坐骑,手持雌雄双鞭,就连申公豹也不敢与闻仲有正面冲突。

并且闻仲的人缘也挺好,广交三山五岳的朋友,可以这么说三山五岳的截教修仙者几乎都是闻仲的朋友,闻仲在讨伐西岐的时候不是也请来过不少的截教门人吗。

对于这样的闻仲,纣王能不怕吗?尽管纣王天生神力,也不是闻仲的对手。

分享就到这里,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最后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


松哥爱回答


本文就从演义的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希望大家喜欢并关注我,谢谢!


纣王此人胆子很大,作恶多端,连女娲娘娘的神像都敢调戏。群臣都怕纣王,唯独闻太师敢骂得纣王不敢还嘴。真想不到纣王贵为天子,居然还有怕的人。原来啊,这个闻太师可不简单,也就他了,换了别人还真不行。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闻太师。闻太师名叫闻仲,年轻的时候上山学了一身好本领。后来下山辅佐纣王的爸爸帝乙东征西讨,帮助帝乙稳定江山,使商朝基业得以延续。闻太师功绩很大,威望很高,且为人正直。在帝乙将王位传给帝辛,也就是纣王的时候,任命闻仲为辅政大臣。


闻太师

那么纣王为何怕闻太师呢?

第一,闻太师的本领大啊!他的师傅是截教金灵圣母,是通天教主的徒孙,可以想象闻太师也绝非等闲之辈。有如此大的本领,又有截教做靠山,纣王岂能不怕?

第二,闻太师是顾命大臣,又手握金鞭。闻太师的金鞭可不是一般的物件,它叫打王金鞭,上打昏君,下打奸臣。顾命大臣本就有无上权威,又手握打王金鞭,纣王再厉害,也不会不怕闻太师吧?

第三,闻太师能力强自然责任就大。纣王当政时期国家并不太平,各诸侯逐渐强大,边境也不太平,东镇西讨平定山河的事情还是要靠闻太师。闻太师也是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为商朝稳定立下汗马功劳。就凭这一点,纣王为了自己的江山,也得让闻太师三分。


配图

闻太师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劝阻可纣王,使商朝减慢了灭亡的速度,不可谓不是忠臣良将。然而就是如此强大到令纣王害怕的闻太师,最终还是在武王伐纣的战争中战死,商朝也因此灭绝。


围炉煮酒话春秋


闻仲闻太师是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人物,史书及民间传说都没有记录,在小说中帝辛之父临终前托孤闻太师,闻仲身为纣王他爹留下的顾命大臣权力极大,加上闻仲乃是截教碧游宫通天教主之徒金灵圣母门下,是圣人徒孙,法力高强,自然纣王会对他敬畏有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