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布衣记


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最基本的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了,现在大家上街两趟什么都能买齐。

农村人年底不用忙着做各种年货吃食了,也就没那么热闹了,年味也淡了。

小时候,农历11月底妈妈们就要开始准备过年吃的膨糕、芝麻片,这也是农村小孩一年的零食。先选大晴天,把糯米蒸成饭,一半染上食用红色素,再晒成一粒粒的饭干。

年味就从这谷坪上一半红一半白的晒米饭中拉开了序幕。妈妈们在席子上把成团的饭搓开,孩子们则把想来偷吃的鸡赶得远远的。

第二个要做的是精选麦粒,装在垫了一层布的篮子里浸泡、洒水发芽。当麦粒全部长出1cm左右的小绿芽时,每天提着篮子到井里泡一遍水就成了家中半大孩子的任务。每天早上水井边可热闹了。

绿油油的麦牙长到十几厘米,可以蒸糯米饭煮麦芽糖了。等我们起床,看到厨子里妈好盛好的糯米饭想吃,妈妈说吃完了等会甜甜的糖稀拌饭就没有份了。

于是我们几个就围在灶台边看着一大锅的米饭慢慢发酵,越来越少,午饭后甜香味开始弥漫开来,过滤掉麦芽渣,我们终于吃上了美味香甜的麦芽糖泡饭。稀糖从一大锅熬到傍晚变成浓浓的一钵头,妈妈才可以休息。

再后来爆炒谷粒变成米花,再用洗干净的粗沙子炒前面晒干的饭粒,炒糕皮各一箩筐、炒少量花生,炒豆子、炒芝麻,两三家互相帮忙,一家要炒一天。

第二天再把麦芽糖和这些炒好的放锅里按比例混合,一锅一筛,要做好几筛,熬糖、搅拌、挤压、踩踏结实,切片、装箱,又忙碌一天。

孩子们最喜欢这个忙碌了,总是兴高釆列的奉命去给亲朋送上一些,老远就喊开了:舅婆,我家芝麻片做好了,妈妈叫我拿一点给你尝尝!

你家两天他家两天,整个腊月,村巷里都是幸福的甜香味,更是浓浓的年味!

膨糕做完,妈妈们才能松一口气,孩子们解馋的零食有了着落。大家开始洗洗刷刷,小溪边又热闹起来了。

在腊月,爸爸们要上山挖冬笋,或想办法弄点其他山货卖了换钱给孩子买新衣服。

男人们还有一件必做的事是用石臼打白粿,炒白粿可是正月里待客必备的。也是几家合作每家打一天,打好搓成条状或饼状,冷却几天后泡水里能吃到来年清明。

腊月二十八,磨米浆,蒸年糕;二十九磨豆子,做豆腐,杀鸡鸭。还没过年,孩子们已各家美味吃了个遍,大家也已热闹了一个多月。

现在农村,除了年糕大部分人家有蒸,白粿拿米去专门的加工处加工,其他都上街买。街上零食糖果品种丰富,大家口袋里钱也多了,都愿意多花些钱买,不愿意自己做,于是年前的热闹没有了。

现在农村常住人口少,在外打工的多,很多人年底二十六以后才回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县城买了房子,把父母接去过年了。

以前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围一起看春晚,现在坐面对面安安静静,各自在手机上抢红包。这样除夕也不热闹了。

到了正月拜年,以前路上都是走亲戚的,一天走一家去拜年,互相吃十几天,家家户户宾朋满座。现在开个车一路拜年,一家坐十几分钟,一两天就走了个遍,还时不时碰到唱空诚计的。

到初六就有人动身去打工了,所以正月拜年也不热闹了。

还有,热闹的主力军——孩子也变了。

以前孩子多,哪里鞭炮声一响,就跑来一群孩子捡鞭炮,放鞭炮。到处都是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现在不仅孩子少,孩子还爱宅家里看动画片,玩手机。少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怎么能热闹呢?

很多人怀念以前的年味和以前过年的热闹劲,但是真让你回到从前那种生活,你愿意吗?大家早习惯了天天过年似的生活,再回到一年中只有过年那几天是好日子的生活,谁愿意?

不愿意又想热闹,怎么办呢?

我们可以改变的是——放下手机!陪你的家人热热闹闹过年!


有书共读


身为一个80后农村人,我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

咱们先回忆一下20年前:

虽然那时候我才十多岁,但是对于当时过年热闹场景还是历历在目,离年还有一个多月就盼望年的到来,腊月十几放假后就成了我们的超幸福时光啦,三五个小伙伴一起放鞭炮、地老鼠(一种不会响的炮)、提花筋,盼望着年集的时候爸妈给买一身过年才穿的新衣服,吃好多平时家里舍不得买的好吃的……

大人们也是只有过年才舍得吃“那么多”水果、磕“那么多”瓜子,也会给自己买身过年衣服。

年三十晚上更是精神十足,很多人都打牌或喝酒聊天一整个晚上。

所以那时候无论孩子还是大人在过年的时候总能享受一些平时舍不得享受的生活,都有一种过把瘾的心情。

但是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富足,信息越来越方便,交通越来越发达,人们在平常的日子里一样可以享受之前只有过年才享受的生活。

而现在反而很多人不喜欢过年,因为没有了之前那种过把瘾的心情后,年剩下的只有各种风俗的束缚、各种不怎么熟悉亲戚的来往、各种累、各种忙……





我是孟小梦


为什么现在农村过年没有以前热闹了?

和以前相比,的确现在的农村过年没以前热闹了。今天是腊月廿六,在老表哥农村,现在还很少见到回家过年的年轻人。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都是过年前几天才陆陆续续返乡过年。回家过年,主要还是一家人团圆,一家老小都在一起过年才热闹,才叫过年。

1、在农村过年的人越来越少,人少怎么热闹呢?

人多才热闹,人少怎么热闹呢?在父母心中,孩子陪自己在一起才叫过年,孩子不在身边,过年的气氛完全不一样了。在农村,以前是大部分人都留在农村,杀鸡宰羊,过年前10多天就开始忙活着过年了。现在很多农村年轻人都选择在外务工,有些因为工作忙,没时间回农村;有些是不回农村过年;有些是已经搬出农村,在城市定居了;在农村的人数减少了,自然没以前热闹了。

2、返乡回家过年的人假期少,在家待的时间短,过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了。

在外务工,假期有限。路程远的,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花一两天,本来假期时间就少,除去路上的时间,在家待的时间更少。按照农村习俗,春节期间是要走亲访友的,也正因为走亲访友,和亲友在一起才感觉热闹。而现在假期短,走亲访友更像是完成任务一样,天天在赶场子。

3、传统节日的淡化

以前农村过年都会杀鸡宰羊,平时都不舍得吃,留着过年吃,丰盛的年夜饭是很多人的期盼。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平时大鱼大肉也多了,对丰盛的年夜饭也没这么强烈的期望了。

现在洋节日的盛行,冲淡了传统节日。现在很多年轻人流行过情人节,圣诞节,这两大洋节日成了很多年轻人必过的节日。而对于传统节日,有时间就回去,没时间就不回。

4、亲情人情的淡化

在以前农村非常注重亲情和人情的维护,走亲戚这传统的过年习俗是维护亲情人情的润滑剂。亲戚越走越亲,不走不亲。现在年轻人因为工作忙假期短,有些亲戚根本没时间走动,不常走动,亲情人情自然会淡化。现在年轻人的亲情观念与以前相比也大不相同,很多人就只会走动内亲自己这一代的亲友,父母那一代爷爷奶奶那一代的亲戚很少去走动。

以前大部分人留在农村,人多热闹。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在农村过年,年味淡了。亲情的淡化,传统节日的淡化等等原因造成农村过年没有小时候的味道,没有小时候怎么热闹了。很怀念,小时候过年盼着过年穿新衣,天真无邪简单快乐的童年。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昕瑞生态】


昕瑞生态


就在这样一个晚上,在一年走到七月份的时候我突然想到了过年,有突然想到了这个内心的困惑。

很多时候我也像很多人一样走这样的错觉,这过年的感觉怎么越来越谈?怎么再也找不到曾经那样热闹,美丽幸福的过年滋味。 我睡不着觉,我突然很想马上明白这个问题。

我在想到底是不是过年真的没有了感觉,真的失去了往年昔日的那种氛围。



我叫醒了熟睡的儿子,我问他孩子你最喜欢什么季节,最期盼什么?小孩子半睡半醒中毫不犹豫的告诉我,我喜欢冬天爸爸,我喜欢过年,我喜欢热闹的感觉,说完好像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一样,居然舔了一下嘴唇有悠悠然进入了梦乡。

看着熟睡中的孩子,我突然间仿佛看到了自己。曾几何时,在我像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我也是这样回答的,我喜欢冬天,我喜欢过年。

猛然间仿佛醒悟了一样,过年的感觉和氛围和所带来的快乐其实都还是一样的,都依然一如往常。只是我们已经长大了,我们已经老了,世俗的熏染,成长的抛弃,让我们一点点,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这种快乐。



在成长的道路上,在生活的压力,我们火折子主动或者被动的扔掉了抛弃了那些本该属于我们内心深处最单纯,最直接的快乐。 我们开始变得不在满足,我们胃口大了,我们见识多了,于是我们的心也开始变得复杂。

我们忘记了年少时候的梦想,我们抛弃了人之初上天赋予每个人最基本的善良。我们开始追求金钱,追求物质和私欲的满足,开始越来越多的用自己的眼光和态度去对待这个时间,对待生命中遇到的人,对待可怜的自己。

我记得小时候爸妈给我的新衣服,那个时候衣服无关于价格,无关于牌子,衣服只是爸妈给我的礼物,给我新年时候的祝福。

我回忆小时候过年父母给的压岁钱,二元三元,总之是不会超过10元的。我把这些钱,整整齐齐的放好,我会用一天的时候去思考他应该藏在哪里,会和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藏钱地方,而不是像现在金钱是多么的无敌。

我想过年依然还是得,至少从今天会这样认为。世界这样复杂其实单纯挺好!


今天可安好


在农村,有四大过年标配,置办年货、贴春联、拜大年和走亲戚。下面就从这最为传统的四个方面的变化,大家一看就明白如今过春节为啥不热闹了。

一、置办年货

小时候过年,孩子们最为期盼的无外乎吃上好吃的,再置办一身新衣服,再加上过年时的放鞭炮、得压岁钱等等,这些都是吸引孩子们盼望过年的多重动力。大人们的肠胃也寡了一年了,虽然过春节比较浪费钱,但为了犒赏自己和家人,所以那时候的大人们也是喜欢过年的。

反观现在,按照农村老人的话说,和过去相比,天天就像是过年,而孩子们更是如此,没有过年的动力,何来过春节的热闹?如今的春节对人们来说,更像是对传统的一种应付。

虽然如今的农村人都富裕了,但用钱的地方也多了,过春节反而感觉是一种浪费,所以大家从心理上都不期盼过年了。像小时候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置办年货的场景,貌似越来越少了,反正如今农村大集上的商品都很丰富,就是年三十开始购买,也能瞬间把所有的年货备齐。

二、春联

以前农村人贴春联,都是提前好多天购买好红纸之后,按自家门窗规格裁好后拿给村里的先生写的,那时候到谁家门口,都要逗留一番,一群人对着春联上的字体品头论足一番,感觉很是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而现在呢,所有的春联都是机器印出来的,字体也都是大同小异,看起来没有一丝灵魂,人们也没有了看的欲望。

三、拜大年

每年的大年初一,村里人都会早早起床,去村里的长辈家去拜年,无论有没有直接亲戚,只要家里有长辈,都是要去拜一下的,包括拜逝去着的遗像,那更是一种对健在人的尊重。

而现在呢,大年初一满村拜年的习俗还在,只是少了年轻人的身影,今年目测一下,满村跑着去拜年的,最年轻的貌似就是七零后了,真不知道再过几年,会是一种什么样子。

四、走亲戚

走亲戚一直是过春节的重头戏,小时候那种携妻带子去亲戚家拜年的场景历历在目,寒冷的冬天,一大早骑着自行车跑到亲戚家里,亲戚都会心疼地把你让进屋里,在堂屋内燃气一堆柴禾让你烤火取暖,虽然满屋子的烟气熏得人直咳嗽,但满满的亲情让人心里暖烘烘的。

而现在呢,年轻人去亲戚家往往都不带吃饭的,都是放下礼品就开路,以往八天可以走完的亲戚,现在四天搞定,除了去舅舅家和岳父家,这才算是踏踏实实走两家亲戚,至于其它亲戚,大家都懂得。

综上所述,大家认为今后过年只能会越来越淡,不是这个社会变淡了,或许是人们的脚步变快了吧!


佰秀农业


我来自农村,我用我的亲身感受说说农村的过年情况。

小时候对过年特别期盼,为什么呢?过年的时候,有好东西,菜特别好,更重要的是有新衣服穿。而让人兴奋的是有鞭炮玩,这一个对我们农村小孩,特别是男孩子来说,那绝对是一个大的诱惑


那个时候那些连串的鞭炮打了之后,还有一些没有炸的都被我们捡起来。当作很珍贵的礼物进行收藏。然后偶尔拿出一根,把它放在竹筒里,或者把他在地上挖个坑放进去,然后点燃鞭炮。那种快乐劲别说有多开心,跟中500万差不多。

过年还有压岁钱,有压岁钱是很不容易的。开年之后我们就会去找小伙伴一起玩,比比谁的压岁钱多,那总比不是现在这种攀比,比谁家的东西好吃,过年就是咱们小孩子的天堂,大人也会组织很多仪式,

小孩子也参与,打扫,贴春联,祭年等等

现在鞭炮声少了,很多地方都已经禁止燃放鞭炮了。小孩子对鞭炮也没多大兴趣,因为太容易得到了,至于新衣服,吃点东西更加没有兴趣了,因为那些东西平时也吃得到。压岁钱对小孩子的诱惑也不大了。同伴少了了,因为独生子女了,串门也少了,因为路上车子多了,大人也不放心小孩出去了。娱乐节目多了,大家聚在一起的时间更少了。



过新年的仪式感少了,大家对过年的期盼少了,自然的过年的氛围就淡了。当然年味淡了是好事,这说明经济发达了。因为只有在经济紧缺的时候,节日才会变得很隆重因为期盼。

祝大家,新年快乐,喜欢三国的可以关注我。


知常容


应该说不仅仅只是农村没有以前过年热闹了,城市里也一样没有了以前的年味,也经常回忆和怀念小时候过年的光景,细细想来其实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一,物质生活的改善。曾经的年代很多人家可能也就过个年才能吃得了一顿肉,不会像现在平常都是想吃啥就买啥的,那时候的孩子也就过年的时候会有各种零食吃,有新衣服穿,而其实大人也是一样,所以啊,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的是开心,快乐和满足,东家跑,西家串的。


二,家庭成员结构的变化。曾经的计划生育,让后面的家庭成员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以前有几个家庭不是三姑六舅的叔叔伯姨的,一到了过年你来我家,我往你家,满满的一大家子人,好不热闹,看看现在,即使全部聚一起,又还有多少亲戚呢。


三,人情的淡薄。曾经的亲情,那是纯真的,没有攀比,没有尔虞我诈,大家过年在一起,就是唠唠嗑,就是嘘寒问暖,喝喝酒,吃吃饭,没有谁谁谁买了房,没有谁谁谁买了车,没有谁谁家孩子上了那个重点学校,也没有谁谁谁做生意赚了多少钱。。。。

四,劳动方式的转变。以前大部分农村都是以种地为主,闲暇之余外出干点副业赚点钱。一到年关了也就都回到家了,办足年货以供迎接新年到来的亲朋好友。可看看现在,几乎都是外出经商打工,刨去回家离家的路上时间,能在家里待上一个礼拜的就谢天谢地了,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也使得大多数人没有那么安静的心来好好陪家人过个欢乐年!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不忘初心,适当的停留下匆匆的脚步,给身体一个缓解的余地,给心一个稍作停留的港湾!


笑对人生114816076


小编是农村人深有体会,想必农村的朋友都发现了这个现象,现在在农村过年似乎没有以前那么热闹了。以前过年的时候村子里到处都是小孩在放炮,大人们也在聚在一起讨论怎么办年货或者一起去街上办年货。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老人小孩都出来玩,放炮的放炮,放烟花的放烟花。但是现在不行了,过年前后村子里基本上听不见小孩放炮的声音,甚至很少见到有人出家门,过年完全没有了之前的味道。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认为有以下三中原因!

第一,农村的人少了,这应该是最重要的原因。现在的的农村人有的在外边挣了一些钱,就想办法在城里买了房子,过年也就不回农村了。还有些人长年在一个城市打工,过年也不想回家所以就在出租屋里把年过了,这样可以省下很多钱。村子里人少了很多,过年当然就没有了以前的热闹劲。

第二,以前村里没有那么多电视,网络也不发达,所以很多人选择出来聊天,小孩出去放炮,到处跑。而现在,农村人也是人手一部手机,天天的上网玩游戏,有的家庭还装了电脑。这样的话很少再有人出来玩了,有网络就够了,过年也就是一家人吃饭,自己过自己的年。

第三,现在得农村条件也好了,人们对于过年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那种期待。一旦没有了期待,这个过年的意义就不再像以前那么重要。

春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节日,不知诸位农村的朋友对于过年有什么看法?


粮策新农业论坛


时代变了,很多东西自然就变了!

这样来讲吧!我们国家现在属于发展中国家,很多东西都在洋化,像国际接轨,而随着国家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现在很多人越来越多的宁愿舒适的在家里休息!尤其是现在很多农村的孩子,大学毕业之后,会选择留在上学的城市生活,或者在当地城里打工,虽然过年还是回家,但是因为社会的压力,很多宁愿留在家里不愿出门!

其实,很多老习俗都慢慢的在消退,就拿小编这边来说吧,小的时候,过年家家买很多的编排,贴对联,穿新衣,蒸馒头,准备菜!但是现在呢,热闹的气氛被高科技取代,生活条件好了,馒头有卖的,全国各地的菜,想吃都可以买到!条件比以前好了,衣服什么时候都是新的!慢慢的,年味就淡了!

其次是农村城市化的建设!现在国家奉行新农村,政策,户户通,街道上路灯、广场上健身器材,不再那么罕见了,抱着个手机,过年去城里,或者开车出去旅游,很多都不在家过年了!

以前都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羊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总之一句话,我们的生活好了,条件好了,现在通讯那么发达,见面已经不需要走路了!拜年直接视频了,还怎么热闹!


南瓜柿子一大堆


唉,此事说来话长,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农村真心没以前有年味了,根据自己的直觉,我觉得与以下几个方面分不开:

1、小时候物质匮乏,人们容易满足



记得小时候,过年串门的时候,只要有件新衣服、抓点高梁饴软糖、外加苹果、香蕉就高兴的不行不行的。

普法君在小学五年级时一件事印象特别深:还有两个月要过新年,家里人花了十块钱给我买了件外套,艾玛,自打那之后,我天天扳着指头倒数天数:50天、49天……只为了尽快穿上新衣。

当大年三十白天,家长说可以穿的时候,我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候思想还真是很单纯,无欲无求的。

2、现代农村人攀比心理严重



七、八十年代大家对物质要求是很低的,亲戚间贫富差距不大,有差距的也无非是谁家有个牲口,谁家多了个三轮车……

而现在不行了,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许多农村娃都到城里发展,而众多农村区域也开始发展旅游经济、特色养殖等,城市与农村的距离越来越近。

这时候再回家过节,大家就不是穿件新衣服这么简单了,而是开着轿车、穿戴名牌,对亲戚还要出手阔绰一点,每次亲戚吃饭时,长辈们总是会时不时来句:某某今年搞得不错,搞了个大项目赚了百万,宝马都开上了,其他兄弟姐妹多学习学习哦……

加上农村左邻右舍间也存在攀比现状,比车子、票子、媳妇、孩子……



如此一来,混的好的在家族面前总感觉高人一等,而在外打工没混出名堂来的就显得很郁闷,这样几回下来,谁还愿意回家过年嘛……

即便回了家,被比的也是心情极其郁闷,巴不得赶紧等到初七,尽早返城上班去。

以上两点是我觉得现在农村年味变淡的原因,未必准确,请大家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