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钱钟书为了夫人杨绛与一对年轻夫妇打架,确有其事吗?

艺屿EYESVOT


钱钟书与一对青年夫妇打架确有其事,准确地说,双方是因为一些邻里琐事争吵,最后升级为动手的。其中一方是钱钟书独生女钱瑗、杨绛和钱钟书,另一方是钱钟书的邻居、后来成为著名鲁迅研究专家的林非夫妇。

钱钟书一家

说起来,林非与钱钟书夫妇还是江苏老乡,林非原名濮良沛,比钱钟书小20多岁,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社会科学院工作,后来曾任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和中国散文学会会长。

林非

1969年5月间,社科院通知钱钟书,让他腾出两间房子给林非住。当时钱钟书住了四间屋,女儿和女婿也随钱钟书夫妇一起住。林非搬来后,和杨绛产生了一些矛盾,总体来说算是邻里纠纷吧,据杨绛在文章中回忆,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也影响了两家的感情。

1973年12月2日恰逢星期天,杨绛请了一个女工来家洗衣服,这时林非妻子也要女工洗,并且要先洗。钱瑗和她理论,被林妻打了一耳光。杨绛看到女儿被打,便和林非妻子扭打起来,钱瑗跑出去找居委会主任报告。这时林非也动手打了杨绛,杨绛咬了林非妻子手指一口。正在屋里写作的钱钟书听到动静,出门一看见妻子被打,非常气愤,抓起一块厚木板向林非头部打去,林非一闪,击中胳膊。杨绛怕钱钟书吃亏,急忙拉着丈夫跑回屋里。这时钱瑗带着居委会主任来了,调解一番后离去。

林非夫妇吃了一些亏,扬言要报复。杨绛和钱钟书怕再惹事,于是悄悄搬到北师大钱瑗的一间宿舍去住。杨绛后来在文章中说:“这是在1973年12月9日。我们过了3年流亡生活,1977年2月搬入三里河新居。流亡的生活当然艰苦,可是我们不必担惊受怕了。”

晚年杨绛

此事过去20多年后,林非在报刊上撰文回忆当年与钱钟书一家的纠纷,杨绛也在《南方周末》发表了《从“掺沙子”到“流亡”》一文,回应林非的文章,两家又起口水官司。

名人也是普通人啊!


民国年间那些事


其实这件事挺让人难过的。


有一句话叫:落难得凤凰不如鸡。有时候当一个人因为人生的际遇落到一个本不属于他的生活世界之后,就不得不面对这个世界的规则行事处事,否则,只有被身处的这个世界吞噬。

举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战争期间的人们都处于艰难的境地,而原本有些生活非常不错的知识分子却不得不在粮食配给的场所与人争吵,甚至打架。因为物质短缺,总有蛮狠的人不讲社会的公理与秩序不断的加塞,插队。欺负别人甚至夺取别人的配给,这个时候的你也只有像没有受过文化,教养的野蛮人一样对“欺人”者奋起反抗了。再比如,苏俄之后的很多流落哈尔滨街头的贵族,为了生存,男的有的成为了补鞋匠,搬运工,酒吧伺者,女的有的成为佣人,妓女谋生。而这些人原来都是养尊处优,有自己严格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人。在特殊的艰难环境下,也只能放弃自己所受教育为生存而战。


所以,像钱先生与杨先生这样的知识大儒,在人生的低潮期因为生活的磨难而与一般市井小民为伍共处一个世界时,即使他们能恪守知识分子与人相处的典雅本分也难阻止市井街民欺善怕恶,落井下石的小人之道。在艰难的环境下,如何像一个人一样保持基本的尊严就是人生最大的幸事。哪还能奢谈“大儒”的风度与举止。

这个架,打的是生而为人的“尊严”。

我是爱奇艺文学原创作品(《香妃漫漫》,网易云阅读签约作家《告别是为了再见》)作者,欢迎大家进入阅读互动环节。

http://wenxue.iqiyi.com/book/reader-18l2h4lgbh-18l3b0l7uz.html


窈窕拂晓话城南


确有其事。1973年12月,钱钟书夫妇被转移到河南“五七干校”,期间杨绛与邻居濮良沛一家发生了冲突,濮良沛激动之下打了钱钟书杨绛之女钱瑗,这下惹怒了杨绛,她冲上去还手,被濮夫妻两人联手打倒在地,情急之中咬破了对方的手指,钱钟书听到动静,冲出来看到这一幕目眦欲裂,拿起旁边的木板也加入了混战,由于护妻心切,不慎砸伤了濮良沛,经过赶来的居委会大妈调解才暂时偃旗息鼓。此事一时间闹得沸沸扬扬,在文化界引起轩然大波。


90后娱乐达人


钱钟书为妻子打架这事是真的,还被扬绛女士记在了文章中《从掺沙子到流亡》。大家都知道钱钟书虽是一代文学巨匠,写出了《围城》等巨著,但也是一个文弱书生,要不是爱妻心切,那是万万不会动手的,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钱钟书和妻子扬绛女士的深厚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