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为何被《宋史》列入奸臣传?

仁勇校尉


我以为章惇之所以被列入“奸臣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章惇自身的素养和性格造就,章惇为人聪慧、机敏,才华过人。更兼性格激进,处事雷霆,应该说是宋代文人官吏里难得的干练之才。然而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更往往不知进退、甚至不择手段、不顾脸面。因为在元佑时期,遭到过司马光、吕大防等所谓旧党的排挤、贬斥,等到章惇自己翻身做主时,就悍然数倍报复于对手,不但尽逐于外,甚至还提出要对已死的司马光剖棺鞭尸,这完全超出了文人党争的底线,连支持他的宋哲宗都看不过去了。章惇与苏轼、秦观本是好友,但仅仅由于苏轼拒绝支持他的政治观点,他就能将这位自己青年时期的好友一贬再贬、远放至瘴气弥漫的岭南,何其绝情歹毒! 对于拒绝自己要其与二苏断绝关系的秦观,竟然也下狠手整治,以致让身为同僚的曾布、魏夫人夫妇感叹不已。。。。这样做事不留余地,不记身后名声的章惇,在南宋时期已经被文人们以奸佞视之。(至于章惇悍然批驳宋徽宗的继承权一事,其实不过是其一贯的自负、嚣张习性的又一次暴露罢了)。

其二,在北宋神宗变法期间,由于王安石本人的急功好利,使得以其为中心而聚集起来的所谓新党诸人中,贪图名利、品行低下者不少,如吕惠卿、章惇、蔡京、蔡卞等等,抛开政治观点的对错不论,在宋代盛行的君子小人之辨中,新党中人往往被归入小人之列,这在后世的评价中尤为明显,这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编修《宋史》的史家的态度,新党中被列入奸臣的远远多于旧党,一度成为新党领袖的章惇自然是不会漏掉的。




史海悠游闾春晖


章惇为什么在《宋史·奸臣传》,原因就一个,这个《宋史》是元朝人修的,而且在元朝后期,主持修撰的官员大多为蒙古人、女真人,虽然史官有不少汉人,但无一例外都是北地的汉人,要知道北地汉人早已归少数民族统治达200多年,南宋和北宋在他们眼中就是敌国。

图为章惇画像

虽然当时史官们拿到了丰富的宋朝史料进行编撰,但时间匆忙,漏洞比较多,有些内容粗糙。特别是有些人物和内容按照统治者的意图编写,在我们今天看来有违历史,比如明显抬高北宋,贬低南宋,对改革新学的排斥,对尊崇儒道的支持,抗击蒙军的王坚、爱国诗人郑思肖,均没有列传,南宋祸国殃民的奸相史弥远并未入《奸臣传》,而章惇和曾布却名列其中。

章惇的《会稽尊候帖》

章惇,北宋时期的重臣,是改革派王安石的副手,后官至丞相、太师,封魏国公;曾降吐蕃,征西夏,因战功封上柱国;和苏东坡是至交好友,自己儿子章援也是苏东坡学生,但把苏东坡贬到岭南的也是章惇,当年主持《宋史》修撰的元朝丞相脱脱公开评价章惇是穷凶稔恶,所以在当时情况看来,章惇进《奸臣传》妥妥的。

章惇墓位于长兴县,现存墓址和残缺石像

《宋史》里,变法的王安石不在奸臣里,这要归功于《神宗实录》,这本神书从北宋一直修到南宋,改革派和保守派删删改改,你方唱罢我登场,最终《神宗实录》成书对王安石的评价非常低,那好,元朝人修的宋史资料来源于宋朝的原始记述,既然王安石争议这么大,你说他坏,我就说他好,所以王安石并未进入奸臣传,但王安石的两个副手章惇和曾布却在奸臣传里,这其实是意识形态问题,服务的对象不一样。


史小馆


章惇属于宋朝时期的官员,而且是名宰相,他生性直爽率真,在朝堂上发言锐利而且正中事情的要害,行事更是不守常规,并且说话精辟入里。很多时候被人认为是尖酸刻薄,因此在朝堂上经常受到别人的排挤。在其他臣子的谗言下,皇帝也不太会喜欢章惇,而且反对宋徽宗登基,批评过宣仁后。但他并没有改变什么局势,他反对的皇帝继位后,不但将他免职,而且还贬到他乡,最后还将他定位一位奸臣,冤枉了很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