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賦能!恆大精準扶新模式成為政企合作扶貧典範

冬日的烏蒙山顛已是寒氣逼人,人們在這片自然的土地上醒來,開始一天的生計。41歲的貴州省畢節市大方縣貧困戶龍國權也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龍國權是土生土長的大方縣人, 在這裡生活的幾十年間,烏蒙山始終包圍著他們,貧窮,是烙在龍國權祖孫三代人生命裡的印記。一年又一年,無數的扶貧隊伍來過,但都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龍國權家的狀況。由於身有殘疾,龍國權只能在家守著4畝薄田,農閒時四處打點零工,全年收入不過幾千元,一家5口艱難度日。

龍國權沒想過、也不敢想,有一天他能改變這樣的命運。

三年前,當恆大的扶貧隊第一次來到龍國權家考察時,他沒有想到,這次考察,成了改變他人生軌跡的開始。同樣,恆大也沒有想到,在烏蒙山上,會有這麼多像龍國權一樣的貧困戶。

當時,根據畢節市政府的公開數據顯示:920萬總人口中,貧困人口的數量達92.43萬人,全市三分之二的村是貧困村。貧困面大、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一直是畢節脫貧工作面臨的困局。

種種跡象和數據表明,畢節是一塊“硬骨頭”。在畢節扶貧,是一場任務異常艱鉅的脫貧攻堅戰,可恆大沒有退縮。我國“十三五”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小康是主旋律,脫貧攻堅則是關鍵詞。2015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指出,扶貧開發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5年11月28日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閉幕當晚,肩負家國責任的許家印就召集了集團公司高管人員召開“緊急會議”,研究討論“全國的脫貧攻堅戰已打響,恆大集團怎麼辦”的方案與思路。

20天后,2015年12月18日,許家印來到大方縣,與當地簽下三年完成全縣18萬貧困群眾全部脫貧的任務,和與之相關的30億元無償扶貧投入協議。


扶貧+賦能!恆大精準扶新模式成為政企合作扶貧典範

2015年12月,恆大幫扶大方精準脫貧簽約儀式現場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政府與企業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面對時間緊、任務重的脫貧攻堅形勢,恆大集團與大方縣精誠合作,共同為實現區域整體脫貧、貧困人口精準脫貧通力協作、攜手奮進、同心攻堅。

扶貧脫貧,最怕流於形式,只救濟,不賦能,導致脫貧後再次返貧。恆大下定決心,要為這片自然風光綺麗但貧瘠的土地做點實事。因此,恆大許下“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標、苦幹實幹”的諾言,並結合大方縣實際,另闢蹊徑提出了結對幫扶模式,充分考慮到了“授人以漁”,以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和就業扶貧等措施,實現“賦能”。

扶貧+賦能!恆大精準扶新模式成為政企合作扶貧典範

扶貧牛超市

比如,針對烏蒙山區獨特的生態、氣候,恆大投入57億元,幫助畢節打造我國西南地區的兩大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蔬菜瓜果基地,一個是最大的肉牛養殖基地,幫助20萬戶、70萬貧困人口發展蔬菜、肉牛以及中藥材、經果林等特色產業,為每個貧困戶配備至少兩個產業項目,並引進上下游龍頭企業,形成“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幫扶模式,實現“供、產、銷”一體化經營。

扶貧+賦能!恆大精準扶新模式成為政企合作扶貧典範

恆大在畢節援建的蔬菜產業基地

再如幫助畢節建設25萬畝經果林基地,25萬畝中藥材基地。目前,已建設13.9萬畝中藥材、食用菌基地,23萬畝經果林基地。同時,已引進79家上下游企業,幫助貧困戶解決種什麼、怎麼種、種多少、賣給誰的根本性問題,通過市場化手段有機連接,建立起長效持久的脫貧機制,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就地脫貧。

通過組織貧困群眾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恆大解決了8萬人就業。目前,已幫助畢節市培訓107323人,推薦到當地產業就業和異地就業72189人,人均年收入4.2萬元,實現了“一人就業、全家脫貧”。

扶貧+賦能!恆大精準扶新模式成為政企合作扶貧典範

吸納就業培訓班開班

今年上半年,龍國權不僅搬了新家,還通過縣裡專門為貧困戶開設的技能培訓在烤煙廠找到了一份月薪3000元的穩定工作。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鬥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建成全面小康的底線任務和基本標誌,在中國向貧困宣戰決戰的偉大實踐中,民營企業是社會幫扶力量的主力軍。如今,在“脫貧三年之約”不到30天的冬天,走進畢節縣,曾經家徒四壁的貧困戶,因為住進了新房,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而更難得的是,通過大方縣和恆大的政企聯合探索,為大方縣帶來了生的希望。 “絕不落下任何一個有苦難的人。”恆大踐行了對畢節大方縣的三年承諾,每一句,都擲地有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