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權力是孫策傳給孫權的,為什麼後來孫權不傳位給孫策兒子孫紹而給孫皓呢?

電路板6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遇刺之後身亡,臨終對張昭等大臣說:“中國方亂,夫以吳、越之眾,三江之固,足以觀成敗。公等善相吾弟!”隨後江東的第一把交椅便傳給了他的弟弟孫權,而孫權臨終之時,為何沒有把皇位再傳給孫策的兒子孫紹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孫亮呢?其實,我們可以從幾個類似的歷史故事中一探原委。

首先,歷史上先王傳位給弟弟,弟弟再傳位給侄子的事確實曾經發生過,即春秋時期的宋宣公傳位給了弟弟宋穆公,而不是傳給太子與夷,而宋穆公病重之時覺得應該報答兄長的傳位之恩,便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公子馮,而是傳給了侄子公子與夷(即宋殤公)。後來宋國的歷史就有點亂套了,宋穆公臨終讓兒子公子馮出居鄭國,而宋殤公後來又被大臣所殺,王位最終又回到了公子馮手中。這十幾年的折騰,讓宋國的國力急劇下降,可以說是孫權的前車之鑑了。

後來的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陳高祖陳霸先駕崩之時他的兒子陳昌在北周作人質,所以他只能傳位給侄子陳蒨,而陳蒨繼位之後北周人又使壞,把陳昌放了回來,陳昌當然是回來討要本該屬於自己的皇位的,還專門寫信催促陳蒨趕緊準備讓位。而陳蒨收到來信之後趕緊派人前往迎接,然後半路把陳昌害死了……

再到後來又發生了類似的事,那就是著名的“金匱之盟”了,杜太后臨終前與宋太祖趙匡胤約定,讓趙匡胤傳位給弟弟趙光義,趙光義再傳給弟弟趙廷美,趙廷美再傳給之子,即趙匡胤之子趙德昭。儘管“金匱之盟”可能是偽造,可能被篡改,但是又有什麼關係呢,事實證明趙光義即位之後想方設法地除掉了弟弟趙廷美以及兩個之子趙德昭和趙德芳。

從這三個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出,祖宗之法是有道理的,“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該傳位給兒子就得傳給兒子,傳給弟弟、次子、侄子等只能導致國家產生嚴重的內亂,而在戰亂頻繁的三國時期,一旦產生內亂就意味著滅亡。所以,孫策傳給弟弟讓江東有長君,孫權傳位給兒子讓東吳有昭穆,都對江東的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其決策都是正確的。


國史通論


首先要糾正題主的一個錯誤,孫權駕崩後並沒有傳位給孫皓!而是傳位給了小兒子孫亮,孫皓是東吳最後一任皇帝,孫權的孫子。

子承父業和兄終弟及是我國古代封建王朝君主繼承方式中最常見的兩種,其中孫策傳位給孫權便是兄終弟及。

當年孫策死時,江東還不穩固,再加上其兒子孫紹年齡太小(雖然孫紹的具體生卒年不清楚,但毫無疑問的是孫策死時,孫紹還只是個小孩),所以為保自己辛苦打下來的江東基業穩固長久,孫策只能傳位給弟弟孫權,孫權治國之才比自己更出色,所以把江東交給孫權,孫策也放心。

據記載孫策臨終前曾對部下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輔佐好孫權,並對孫權說:“率領江東兵眾,決戰兩陣之間,橫行爭衡天下,你不如我;但舉賢任能,使其各盡其心,用以保守江東,我不如你”,可見孫策對孫權的讚賞與期望之情已然超乎所有,再加上沒有任何記載或者傳聞表明孫策希望孫權日後把權位再傳回自己的兒子孫紹手中。

所以孫策傳位孫權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的,不帶有任何附帶條件的,毫無顧慮的傳給孫權。


而孫權即位後,也確實不負眾望,登基建國,開創了江東的盛世繁華,那麼按照歷史的正常發展,在江東大局已定,自己的孩子又都已成年,有能力繼承大統的情況下,孫策又怎會把帝位讓給外人(相比於親生兒子,侄子確實是外人)?而且自己的兒子中更不乏才能很出眾的,有兒子不傳而傳位給侄子,可能嗎?

再有就是,孫權稱帝后,追封了父親孫堅為武烈皇帝,但只追封了孫策為長沙桓王!要知道孫權接手的江東基業基本是孫策打下來的,孫策才是東吳政權的實際奠基人,而且孫策傳位給的孫權,於情於理孫策都應該被追封為帝。

而孫權沒有追封孫策為帝也向天下表明瞭一個態度,那就是不會將帝位傳給孫策這一脈,如果追封孫策為帝,那麼孫策的後代也有了繼承大統的名分,這樣就難保日後不會引起江東內亂。


所以不管是於公還是於私,孫權都不會傳位給孫紹。


鹹魚閒聊


第一、孫權將皇位傳給了孫亮而不是孫皓。第二、孫策死時他的兒子還很小,無法主政,不利於團結人心,對於當時還不穩定東吳很不利,只有孫權年長,可以安人心。事實證明孫策的決定是對的,正是孫權的果斷決策,赤壁之戰時沒被主和派吹偏,大力支持周瑜,才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這一戰為孫權取得了巨大的聲望。如果說赤壁之戰以前孫權還活在孫策的影子下,赤壁之戰後孫權則完全從孫策的影子裡獨立出來,獲得了江東一班武將的支持,打擊並說服了主和的江東士族,從此孫權在東吳獨掌乾坤,而孫策的影響則基本消失殆盡。這個時候不會再有人想起孫策還有他的兒子了,畢竟現在的老大是孫權,而孫策已經涼了,死人是管不了活人的。

第三、孫策是正式傳位給孫權的,還為孫權準備了相關輔政大臣,說明孫策是正式把江東的權力移交給孫權這一脈的,估計死的太急,來不及為自己的兒子考慮。也可能對江東前景比較悲觀,故意讓孫權頂鍋也不一定。總之孫權不是代理也不是攝政,他是正式接位的。從此孫家乃至江東的當家人已經正式從孫策一脈轉到孫權一脈的。每一次權力的變動背後都會有大量的勢力和利益變動,這個時候是最不穩定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容易出亂子,因此為保持國家穩定,必須保持權力的平穩過渡。孫權活的長,也屬於超長待機,從他接掌江東五六十年來,圍繞他已經聚集了一大堆利益團體,每個團體都在為他死後的利益劃分做準備,他的每個兒子後面都有團體站隊,傳給自己的兒子都已經風波頻起了,突然傳給自己的侄子,很難想象會有多大的波動。從私心來說,他只會傳給自己兒子。從公心將,為保證東吳的權力平穩過渡,撫慰各個利益集團的心,也必須傳給自己的兒子。


蘆文俊82656769


古代帝王沒有人會傳位於別人,除非自己沒有子嗣!


此情可待成追憶148392072


因為孫皓是大喬偷人周公瑾生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