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陵终身不回汉朝,既然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也没有回来,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你怎么看?

秋天的红叶882



关于武帝杀李陵家人,历史上有颇多争议,站在现在人类文明价值观来看,武帝的做法当然有些过度武断暴烈,但是在当时历史时空下,却是必然,如果他不那么做,他就不是汉武大帝刘彻!


要知道在刘彻之前,整个汉朝包括开国皇帝刘邦都是卑躬屈膝的活在匈奴的阴影之下。经过几世裙带换和平的屈辱,国力得到恢复之后,武帝接手了汉室的江山,一心发愤图强,振我汉家威仪。却屡遭保守派(窦氏集团)和投降派(淮南王和田蚡)等势力制约,他在经过韬光养晦和大力内部整治之后,才得以集中力量对付外患。

刘彻深深知道对匈作战的风险有多大:胜,必须成果永固,否则必将功亏一篑,死灰复燃;败,则家国不保,生灵涂炭。

所以,他作为历史的责任与担当,他与匈奴没有任何苟合的可能,只能是毕生的生死之敌。这也是他对太子刘琚的修养国策嗤之以鼻的根本原因。在他看来,刘琚未亲历战争,根本不知道匈奴就是养不熟的狗,其有多么凶残,与其谈和平将会多么凶险。

在这种背景下,他寄予厚望的李陵,却投降了匈奴。要知道他当时对李陵的期望几乎是在卫青霍去病之后的又一次希望与梦想。但是李陵在开始给他以短暂的兴奋后却兵败了,不但兵败,自己本身还不能杀身成仁,去做了匈奴的降将。所谓爱之愈深恨之越切,那种极度的失望让他无法接受自己的用人失败,一怒之下杀李陵家人以谢天下。

作为一个史官(实际就是记录皇帝琐事的文秘),司马迁哪里能够理解武帝的内心和用意?更遑论历史担当和天下格局?从后世司马迁传世的作品来看,司马迁不是一个公正、理性的历史记录人,而是一个历史作家而已。因为其中贯穿了太多他作为一个小人物的个人情怀和见解,比如他的作品中一直有意看不起或者忽略卫青霍去病这样不世出的军事天才为国家做出的杰出贡献,反而屡屡突出李广这样的个人英雄主义,实际上李广只是一个合格的臣工,对国家的贡献几乎为零。


再说他对李陵的同情,要知道汉武帝虽然独尊儒术、罢拙百家,但是汉制实际上是源于秦制,叛国者无论是谁,是何理由和原因,都必须被抄家灭门严惩。武帝能够集权,就是利用了制度优势。李陵是他提拔重用的,出了叛国这档子事,他更要严惩以维护制度的森严和自己的公正无私形象。并且让求和派死了苟合那条心,他在有生之年,就是要肃清匈奴,不使其有死灰复燃的机会。

所以,李陵叛国在前,武帝惩戒在后,司马迁从个人情感和角度同情李氏一门,贸然求情,就是自取其辱。何况这里面有没有曲解武帝用意,刻意谄媚之心也未可知。

李陵后来死不还朝,其实或许可以这样理解,原本他是想诈降,学他爷爷伺机脱逃,但是也说明他不是一个刚毅节烈之人。他爷爷只是战将,而他是统帅,背景完全不一样,是无法做同样选择的。

其二,他向南之心不灭,不过是儒家文化落叶归根、家国情怀而已,到不是他真的有多么爱国。还有他对武帝的爱恨矛盾,自己已经投敌叛国却还想证明自己有一颗赤子之心,岂不讽刺?

其三,即便他真的很爱国,但是他叛国之罪名早已坐实,而且没有得到平反,他万万不敢一时冲动贸然归国,按他说法是再取其辱。按我的理解还是不敢舍小身就大义,矛盾猥琐之中,还妄想保全忠孝节义之声名。



谢金澎


李陵一案,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著名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1)李陵迎战匈奴,是以少胜多,连战皆捷,后来被叛徒出卖,遭遇匈奴几十倍大军的围困,力屈而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的理由是,其一,李陵有功,杀了那么多匈奴人,功足以抵过。其二,李陵如果找到机会,一定会重归汉朝,继续报国。应当说,司马迁的见解是超前的。现代的欧美国家,就允许失去抵抗力的军人投降,以保全生命。以后有机会继续为国家服务。法国的总统密特朗就曾经是二战战俘。二战胜利后,美国像迎接战场上凯旋的将军那样,举行盛大的仪式,迎接被俘的将军。可惜,司马迁的意见被汉武帝否定。汉武帝认为,只要是投降,就是贰师,也就是叛徒。这个观念一直沿续下来,从此,在中国,在战场上,哪怕是失去抵抗力后的军人投降,就会被视为叛徒,软骨头,从此,在社会低人一等。(2)汉武帝给司马迁定了死罪。杀了李陵全家。这就彻底切断了李陵重归汉朝的希望。李陵娶匈奴女人,在匈奴开始新的生活。但李陵从来没有参加过匈奴对汉朝的战争。苏武获得重返汉朝的机会后,曾和李陵见面,要求李陵回汉,被李陵拒绝。原因十分简单,苏武代表不了汉武帝,并没有赦免李陵,回去是送死。李陵的家人都已被杀,回去也没有意义。从整个事件看,李陵是个悲剧人物,十分值得同情。司马迁为李陵只是辩白了李陵力屈而降一事。以后,再未置一词。也无任何必要。


沈图2


李陵5000步兵突袭匈奴王庭,原计划是有后援的,硬是被汉武帝这个大傻逼搞没了,以致于李陵5000对11万匈奴主力,辗转八日,疾驰千里,杀匈奴万余人,距汉境百里时力竭被俘。死很容易,活着需要勇气。李陵忍辱负重,是为了重回汉朝。而汉武帝这个大傻逼听信谗言,夷李陵三族。虽然汉武帝嗝屁后,新帝给李陵平反,霍光希望其重回汉朝。他家人都死了,回去有毛线意思。即使回,也是带兵讨打汉朝。李陵看见了家族种种的不幸,以及百余贵族被无故灭族,不回是明智之举。汉朝进攻匈奴,李陵一比一给汉军放水,足见李陵对汉的一片旧情,大丈夫。汉武帝负陵,陵不负汉。



YS143800016


刘彻死后,霍光当权,霍光是霍去病的儿子,卫青的侄子。

李陵的爷爷李广没有封侯,后来自杀。李陵的爸爸李敢怪老大卫青没有给李家求情,打了卫青一顿。

卫青的侄子霍去病直接偷袭射死了李敢。霍去病的舅舅刘彻包庇霍去病,啥事没有。

后来刘彻杀了李陵全家。

你说李陵他敢回来吗?


天堂160590167


太史公司马迁,以其作品《史记》而闻名,而他一生中却遭遇了不幸,他因替李陵说情,被汉武帝处以宫刑,那李陵终身不回汉朝,汉武帝死后汉使希望他回,这就是司马迁崇尚的人品吗?


李陵,因孤军深入与匈奴作战,导致兵士有去无回,自己也被俘虏。当李陵被俘的消息传到汉朝后,汉武帝怒而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自此李陵断绝与汉朝的联系。而司马迁就一直很相信李陵,据《资治通鉴》记载,司马迁评论李陵:“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从司马迁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知道司马迁相信李陵,是觉得李陵做人宽厚有孝心,对士人讲信义,常常奋不顾身,常常会为了国家奋不顾身,他有着国士之风,他的品性让司马迁相信他。司马迁还给李陵辩解道:“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从这段材料中,司马迁在为李陵辩解,认为李陵投降迫于无奈,他心里还是心向汉朝,可见司马迁对于李陵是信任的,并崇尚李陵的人品。

司马迁的代价是大的,他为李陵辩解导致了他受到宫刑,但他也因此有机会编写自己的千古巨作《史记》。


历史百家争鸣团队成员:小木


历史百家争鸣


李陵(前134—前74年),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长孙, 善骑射,爱士卒,颇得美名。


公元 前99年10月,奉汉武帝之命李陵率五千步兵随主帅李广利出征匈奴。11月,李陵所率五千步兵遇到匈奴单于8万骑兵的包围,连战8天8夜,杀敌万余名,因无队伍前来接应而战败被俘,投降匈奴。


由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其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诛杀,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后来单于认为其刚正勇猛,把公主嫁给李陵,让他做了右校王。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汉匈和亲,李陵少时同僚霍光、上官桀当政,派人劝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拒绝了,前74年,李陵老死于匈奴。

李陵本是一心向汉的,即使被俘,也是身在匈奴心在汉,但汉武帝不明辨是非而杀其全家,绝了他回汉的希望。但不能说李陵无情,设身处地想想,假如你全家被杀,你会回来吗?回来的话,触景生情,留在心中也许是永远的伤痛!

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关注、留评论、转发。


忠哥说历史


李陵没胡沙,这个问题历史上颇多争议!

李陵的祖父李广,就是著名的飞将军!王勃的滕王阁序名句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说的就是李广终其一生得不到封侯!

汉朝的时候侯爵并不是很惜贵,像鸣雌亭侯许负,一个算命的女人都封侯了。李广一生沙场浴血,尽管功勋不著!后来却不堪受辱自杀了!

李广的儿子李敢为父讨说法,冒犯了卫青,卫青隐忍,却不想霍去病替卫青抱不平射杀李敢!

到了李陵这里!李陵应该是个良将,尽管李陵被匈奴俘虏!李陵率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战于浚稽山,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由于之后汉武帝误听信李陵替匈奴练兵的讹传,夷灭李陵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这一战李陵以五千步卒战八万匈奴军,激战八天八夜尚且杀敌一万多!后来李陵得知是李绪替匈奴练兵致汉武帝误会而诛杀李绪,差点身死匈奴!

我认为李陵没有对不起汉武帝!李陵激战的地方离伏波将军路博德近在咫尺,却得不到救援!后来汉武帝也怪罪路博德,至路博德老死居延!

太史公替李陵说情,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其实这应该是两大军功集团的博弈,李广代表的陇西军功集团与卫霍军功集团互不相容!

汉武帝死后,与李陵关系不错的霍光,上官桀去邀请李陵回来!李陵说大丈夫岂能二次受辱,拒绝回来!其实换了谁家人被夷三族,老母都被汉武帝所杀,有什么脸面回来?

苏武牧羊时,匈奴派李陵说降,苏武说自己有必死的决心,李陵觉得无颜苏武!

后来李陵带去汉武帝死讯给苏武,苏武闻后对南哭拜,悲哀过度以至吐血。

苏武归汉,李陵说,假使汉朝不诛杀我的家人,我或许能像曹沫那样立功赎罪。但皇上杀了我全家,这是世上最大的侮辱,我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并做歌道:

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催,士众灭兮名已溃。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李陵在匈奴二十多年后,于元平元年(前74年)病死。这个悲情的男人终于走完了坎坷的一生!

杂曲歌辞·千里思 李白

李陵没胡沙,苏武还汉家。

迢迢五原关,朔雪乱边花。

一去隔绝域,思归但长嗟。

鸿雁向西北,飞书报天涯。


我意纵横1


此案史上争议很大。上一段清朝的大明遗臣王夫之先生对《史记.李陵传》的评价,以供参考。

王夫之说:“迁之书,为背公死党之言,而恶足信哉?为将而降,降而为之效死以战,虽欲浣涤其污,而已缁之素,不可复白,大节丧,则余无可浣也。关羽之复归于昭烈,幸也;假令白马之战,不敌颜良而死,则终为反面事雠之匹夫,而又奚辞焉?”

翻译过来就是:司马迁写的书,就是背弃公心而为死党说话,岂能相信?作为将领而投降,投降后为敌方效死命打仗,虽然想洗干净,却象白衣服沾上了墨水,不可能洗白了,大节失了,其余的再洗也没用了。比如关羽能重新回到刘备身边,那是运气好;倘若白马之战时,打不过颜良战死了,那么终究就是一个叛变而事(刘备)的仇人的匹夫,还能有什么解释呢?


挥剑决浮云6


李陵终身不回汉朝是对的。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也是对的。错的是汉武帝。

李陵是名将李广的孙子,官拜骑都尉。汉武帝天汉二年秋天,奉命率5千骑兵击匈奴。从居延海出塞向北到了大约一千里的地方,被八万匈奴军队包围。李陵率兵奋战八天八夜,转战千里,杀敌一万多人,最后箭射光了,士兵死了一多半,退路被封死。汉武帝未派一兵一卒增援。李陵说“我没脸再回去见圣上了。”于是投降了匈奴。

匈奴单于久慕李家的英名,又喜爱李陵作战勇猛,便把女儿嫁给了李陵,并给他封了很大的官,使其显贵。汉武帝听说后大怒,把李陵的母亲,妻子和儿女通通杀光。汉武帝死后,他的儿子汉昭帝为李陵正名,派入去匈奴请李陵回汉朝。李陵说"我不能再次受辱。"终于未再回来。

之前,李陵战胜的捷报传回汉朝时,满朝庆贺。及李陵降匈奴的消息传回,又满朝责斥。这时,只有太史令司马迁站出来,为李陵辩护,以为李陵之降实属迫于无奈,而且一定是暂降,杀敌一万多人,功可抵过,后必有以报国家。但好大喜功虚荣心强的汉武帝盛怒之下,根本听不进司马迁的忠言,反将马马迁判处死刑。后司马迁家人以金钱赎免死罪,被处以阉刑。

人们时常推崇汉武帝。其实汉武帝这个人除了抗击匈奴这件事做得还算不错的话,其他真是乏善可言。李广之死是他一手造成的。霍去病射杀李敢,他也隐嘀真相偏袒。杀李陵全家,阉割司马迁是他干的。为了他自已的家天下,而赐死勾戈夫人是他干的。另外,广求长生不老药,多次泰山封禅,劳民伤财。也是他干的。在汉武帝这个人身上,集中了封建帝王的优点,也集中了封建帝王的一切缺点。

欢迎点评。


WM晓奇


李陵身为被汉武帝欣赏,并且钦派出征匈奴的大将,最终却出卖了自己的国家,向敌国投降,那么李陵的人品到底怎么样?司马迁又为何会替一个叛国者求情呢?

其实,司马迁崇尚李陵的人品与李陵是否投降匈奴无关,他在《报任安书》中曾经写到,他与李陵虽然认识,但是日常生活中根本就没有什么交集。不过,“仆观其为人,自守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蓄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即,李陵的人品是人所共知的,不论他最终有没有投降匈奴,他的“国士之风”都值得当时以及后世每个人尊重。

《史记·李将军列传》对李陵的记载很少,但《汉书·李陵传》详细记录了李陵投降前与匈奴的最后一战,他以五千步兵对阵匈奴八万骑兵,取得了“杀数千人……斩首三千余级……复杀数千人,复伤杀虏二千余人”的战绩,重要的是,在对匈奴做出如此打击之后,李陵部队“士尚三千余人”!最后他是在没有任何可用的兵器、没有任何援兵、被困山谷之中,又有数万匈奴骑兵包围的情况下先让部下四散突围出去之后才选择了投降。这样的将军难道不值得我们尊重吗?这种人品难道不值得我们崇尚吗?

司马迁当时替李陵求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太寒心了——当李陵前线的捷报频频传来的时候,所有大臣都争先恐后地去给汉武帝贺喜,但“今举事一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即李陵投降之后所有大臣又都去说李陵的坏话。我们果然都是善忘且善变的,一个曾经那么值得尊重的将军因为战败投降,就应该被所有人唾弃吗?司马迁正是在此时向汉武帝表达了不同于所有人的观点,这才遭遇不幸。

《史记》中当然没有记载霍光等人派使者前去匈奴,希望他们的故交李陵能过重回汉土,并且保证他的富贵,因为此时已经是汉昭帝时期了,司马迁也早已去世。不过我们试想,如果李陵的人品真的很差,如果当时大部分人都发自内心地鄙视这个“卖国贼”,为什么霍光还要专门派人去接他?这只能说明,李陵投降时落井下石的人都是违心的,他们都是看着汉武帝的脸色在说话!

李陵拒绝了汉朝使者(这三位使者也是李陵的故交)的请求,他多次表示“吾已胡服矣……丈夫不能再辱”,最终也没有再踏入汉土一步。不过,历史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他如果真的回来,就真的可能在霍光倒台之后“再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