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经典|重温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回味经典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重读经典著作,坚持在读书学习中夯实理论功底、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增强看家本领……浙江党建特辟专栏《回味经典》,撷取部分经典著作、学习体会、摘编精华、读书笔记等,和每一位党员干部进行重温交流,汲取思想力量,更好地指导实践。

回味经典|重温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回味经典|重温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

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邓小平出席闭幕式并发表了《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的讲话与这次会议,对改变我国教育工作的落后局面,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们重温邓小平这篇经典著作,对于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战略高度认识教育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粉碎“四人帮”后,重启因“文化大革命”几乎中断的现代化建设历史地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现代化建设千头万绪,不可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重点、分步骤地加以实施,有战略眼光和丰富领导经验的邓小平当时已清醒地认识到人才匮乏是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最大制约因素。他在第三次复出前后的多次谈话中指出:“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邓小平第三次复出以后主动请缨主管科技和教育工作,他复出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会议就是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广泛听取了专家学者对于教育问题的意见,明确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教育主导方面是红线不是黑线,充分肯定我国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是劳动者,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压在知识分子和广大教育工作者身上的精神枷锁,引起了与会知识分子的热烈反响。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邓小平决定正式恢复高考制度。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发表的一系列有关教育工作的讲话,缘于他对发达国家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深刻洞见和对我国教育现实状况的充分认识。他曾说:“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对于我国教育现状,他语重心长地指出:“中国在科学技术和教育上比发达国家落后了整整二十年,不仅在科技人员数量上落后于美国、苏联等国家好几倍,而且经历‘文革’十年浩劫,有些科技人员已经老弱病残,质量也堪忧。”邓小平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后的资产阶级十分注重科技和教育事业,才使日本走向了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应该也可能干得比他们好”。

随着全国工作重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以及邓小平对教育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教育事业在新形势下如何发展提上党中央的议事日程。1985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大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中共中央即将出台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并研究贯彻执行该决定的步骤和措施。邓小平出席了会议闭幕式,并作了题为《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重要讲话。

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脚踏实地

抓教育是具有战略眼光的一着。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延续了邓小平对教育问题的一贯认识和看法。他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在他看来,“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因此,我国经济到新中国成立百年时能够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根据之一就是把教育搞上去,提高科技实力,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各级各类人才。邓小平特别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是中央“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能把以教育为基础的人才资源优势和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发挥出来,百年奋斗目标就可以实现。由此,他要求教育要从现在抓起,从娃娃抓起,“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

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在改革开放以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被社会所广泛接受,有越来越多的同志懂得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懂得教育的重要,但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程度是不同的。在实际工作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同志包括一些高级干部,对于发展和改革教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紧迫感,或者口头上承认教育重要,到了解决实际问题时又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在邓小平看来,工作重点的转移其实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二是把经济建设的重点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上来。在讲话中,他要求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我们不是已经实现了全党全国工作重点的转移吗?这个重点,本来就应当包括教育。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是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这种忽视教育的领导者,在邓小平看来,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是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的。

少讲空话,狠抓落实。处理中国教育问题,既要从思想理论的高度解决方向、道路问题,又要十分重视方针政策的落实,切实地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这篇讲话开篇即讲抓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我看是个好文件。现在,纲领有了,蓝图有了,关键是要真正重视,扎扎实实地抓,组织好施工。”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教育工作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他在讲话中提出“领导就是服务”的命题,表示自己愿意给教育、科技部门当后勤部长。邓小平详细地列出诸如学校经费、办学场地、教学设备、师资待遇等许多具体问题,让各级党委领导认真考虑,并要求他们深入基层做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比如说,改革的决定,在你那个地区、那个部门,怎样贯彻落实?校舍和教学设备不够,怎样解决?学校经费不足,怎样筹集?师生的伙食,怎样办得好一点?师资培训,怎样组织?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怎样改进?等等。并要求各个部门和地方的主要负责同志要转变以前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

对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的继承发展

1985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针,确立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几天后,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7年,党的十三大不仅把教育和科技同农业、能源和交通等一起列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而且主张“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此后,历届中央领导集体都坚持并发展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3年党和国家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4年元旦,《中国教育报》再一次刊登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的讲话,并发表题为《学习邓小平教育思想,落实教育的战略地位》的社论;同年6月,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以来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人民日报》为此发表了题为《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的评论员文章。1995年党中央正式启动科教兴国战略。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重申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因此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仍然强调优先发展教育,并提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把教育看做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再次重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建设教育强国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加以表述,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再次明确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今天重读《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这篇讲话,仍然可以感受到邓小平对现代化建设的深刻见解和对教育工作的殷切期望。讲话中所论及的远景令人鼓舞,所提及的问题发人警醒,在建设教育强国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对这篇文献常读常新,且思且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