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說到中國近代史,湖南是個繞不開的地方。從清朝末年橫行天下的湘軍,到抗日戰爭時期的血戰長沙,直至新中國的成立。湖南人的身影,一直活躍在整個中國的舞臺上。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湖南省簡圖

在遠古時期,湖南常常被視為蠻荒之地。堯、舜、禹時期,這裡盤踞著三苗、百濮、揚越等少數民族。自秦朝起,這裡先設長沙、黔中兩郡,後又歸入荊州,直到唐朝中期設湖南觀察使為止,“湖南”這一名稱才正式在中國歷史上出現。

然而,直到清朝中期為止,湖南雖然也出過不少歷史名人:如“草聖”懷素、宋朝文學家周敦頤、明朝首輔李東陽等等,但不論是名人數量還是在歷史上產生的作用,與中原和東南沿海諸省相比,湖南都要遜色不少。

然而,自清中後期開始,湖南人突然成為了中國政壇上的主力之一。僅從著名的湘軍中湧現的,就有14名總督、13位巡撫等封疆大吏。究竟是什麼力量使得湖南人在那段歷史中異軍突起呢?

這就要從雍正年間說起了。

一、 兩湖“分闈”

自科舉制度實行以來,“十年寒窗、一朝中舉”

就成了歷朝歷代讀書人的夢想。而想要真正入朝為官,實現自身抱負,這些飽讀詩書的學子都要經過層層選拔和考試,而鄉試,就是這些學子正式踏入科舉之路的第一關。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當時讀書人的夢想 就是擁有這樣一塊牌匾

明清以來,鄉試一向在各行省省會舉行,由於考期設在農曆八月,故此也稱“秋闈”,湖南湖北一度合稱湖廣行省,省會在武昌。

所以,每隔三年,湖北湖南的諸多學子就要齊聚武昌,向著“舉人”這一身份發起衝刺。

到武昌考試,對湖北人來說,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情。然而在湖南人看來,這條科舉之路不僅艱苦,還常常有性命之憂——聽起來似乎有些危言聳聽,然而這就是當時的湖南學子所面臨的嚴峻形勢。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橫亙在湖南湖北之間的天險——洞庭湖。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洞庭盛景

據史料記載,明清時期,洞庭湖以及與之相連的水網面積逐年擴大,“八百里洞庭”的說法即從此而起。雖然洞庭湖是文人騷客眼中的美景,但對湖南考生來說,卻不亞於天塹。

農曆七、八月間是洞庭湖的汛期,水位暴漲、天氣多變,狂風暴雨是家常便飯。每次趕考路上,湖南的考生都要“斂費僦舟,衝濤而往”,船舶翻覆導致的溺亡事件屢見不鮮,使得許多學子不敢前去應試。而能夠平安抵達武昌的學子,也往往是身心俱疲,難以發揮自身的真實水平。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從康熙年間起,湖南的民間人士、地方官員就屢次上書朝廷,請求實施“分闈”:即湖南、湖北分開考試。經過長期的爭取,雍正元年時,雍正皇帝終於下旨,湖南、湖北實施“分闈”,湖南學子可在本省就近考試。自此,湖南地區實現了科舉公平,廣大的湖南士人大量進入朝廷為官。

據史料記載,整個康熙年間,通過科舉入朝為官的湖南人僅有42人,而從雍正到乾隆的71年裡,新取中的湖南籍進士就達到了176人,整整增加了4倍多。大量湖南籍官員的出現,為湖南在近代史上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 新學興起

說起湖南的崛起,曾國藩和他的湘軍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助力。

即使是對中國近代史有粗淺瞭解的人,也一定聽過曾國藩的大名。作為“晚清四大中興名臣”之首,他手創湘軍、提倡洋務,是在中國近代史上產生了巨大影響的傳奇人物。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曾國藩像

在曾國藩的湘軍中,有一個奇特的現象:帶兵的將領往往不是空有悍勇之氣的“大老粗”,而是飽讀詩書的書生秀才;士兵也不是傳統的職業軍士,而是原本種田為生的三湘農民。這些人聚集在曾國藩麾下,以儒家的三綱五常、忠君愛國精神為治軍方略,用鄉土人情作為維繫官兵的紐帶,形成了一支有較強戰鬥力和極高凝聚力的軍隊。

曾國藩除了重視以傳統思想教育軍隊外,還非常注重普及西方的科學知識,他不僅籌備了中國第一家新式軍工廠,還主持翻譯了一大批西方科學書籍,送出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可稱為是中國近代化的首功之臣。

在他的帶領下,湘軍中帶兵的將領不僅在軍旅中仍然讀書不輟,還常常教導士兵學習文化,如湘軍名將王錱,白天指揮作戰,晚上則教士兵讀書,時人筆記記載:“每營門夜扃,書聲琅琅出壕外,不知者,疑為村塾也”,是當時湘軍中一道獨特風景。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配備先進火器的湘軍

從1853年湘軍初創,到1864年攻克南京,湘軍作為與太平天國作戰的主力,在戰爭中獲得了大量的財富。這些財富後來都被湘軍將士帶回了他們的老家湖南,在買田蓋屋的同時,這些見識了大世面、學到了文化知識的鄉農們紛紛興辦私塾、教育鄉里。

據記載,在當時相對不發達的湖南中部地區,就有私塾近千所,雖然這些私塾所教授的還是傳統的四書五經,卻仍然為日後湖南新式學校的建立做了良好的鋪墊。

甲午戰爭失敗後,清王朝實施了“新政”,其中一條就是興辦新式學堂。在此期間,湖南的各類新式學校並起,毛澤東主席曾就讀的湖南省立的第一師範學校。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新式學校的湧現,培養了大批掌握了西方先進知識的學生,在這樣的基礎上,湖南人才的井噴就不奇怪了。

此外,從清末到北洋,湖南還興辦了許多軍事學校,如湖南陸軍講武堂、黃埔軍校長沙分校等,培育了大量的軍事人才。抗戰前夕,僅湖南陸軍幹部學校一處,就培養出了1萬餘名初級軍官,成為了後來抗日戰爭中的骨幹力量。

三、 霸蠻性格

在湖南人的口頭語裡,我們經常能聽到“霸蠻”這個略顯粗魯的詞語,然而,這個詞恰如其分的形容出了湖南人的性格特質。

“霸蠻”這個詞在湖南話中的意思是:執著堅韌、不屈不撓。近代大學者章士釗曾總結湖南人性格:“湖南人有特性,特性者何?曰好持其理之所自信,而行其心之所能安,勢之順逆、人之譭譽,不遑顧也”。

簡單的說,就是認準一條道不回頭。且不說這種性格的優劣,但正是湖南人所特有的這種“執拗”的精神,才能使湖南人在近現代中國的亂世中爆發出巨大的能量。

湖南民風強悍,自古如此。《隋書.地理志》中就有記載:“其人率多勁悍決烈,蓋亦天性然也”,從遠古時期起,湖南就是各民族雜處的地區,在這種複雜的局面下,沒有敢於鬥爭的血氣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而隨著歷朝歷代北方人口的遷入,又帶來了中原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意識觀念,逐漸形成了剛正、耿直的處事方式。

執拗的性格加上剛正的處事,使得湖南人大多具備了捨生取義的犧牲精神。南宋末年,元朝軍隊進攻長沙,全城軍民奮勇抵抗,當時嶽麓書院的書生們也拿起武器、登城作戰,“荷戈登陴,死者什九”。城破後,全城居民“多舉家自盡,城無虛井,縊林木者,累累相比”。湖南人寧死不做亡國奴的精神可見一斑。

湖南人楊度曾寫道:“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慷慨之氣,溢於紙面。在近代中國危如累卵的局勢下,湖南人悍不畏死的特質更是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曾國藩以“好漢打脫牙和血吞”激勵自己,他所率領的湘軍一向以“結硬寨、打死仗”為自豪。

湖南人黃興,在武昌起義後的漢陽保衛戰裡,與清朝軍隊血戰40天,牢牢拖住清軍主力,為南方各省的起義爭取了寶貴時間;抗日戰爭中,中日之間的22次大型會戰6次爆發在湖南,8年抗戰期間,整個湖南就有1/10的人口參軍,為抗日戰爭的勝利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補充和支持。

湖南在中國近代史中,為何能走出那麼多大人物?屢刷“存在感”?

▲長沙會戰示意圖

僅從建國後首批授銜的將帥名單中,我們就能發現許多湖南人的名字:十大元帥中,

彭德懷、賀龍、羅榮桓都是湖南人;十位大將中的湖南人則有粟裕、譚政、黃克誠、蕭勁光、陳賡、許光達六位,湖南人在中國人民的革命事業中所發揮的作用不言自明。

如今的年輕人在說起湖南時,往往第一時間想起的是湖南的小龍蝦、臭豆腐等美食和湖南衛視的各種娛樂節目。但我們更應該記住的,是湖南人在中國近代史中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和犧牲,正是因為他們前仆後繼的奮鬥,中國才能從近代山河破碎的慘痛中重新站起,重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