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是将极简美学发挥到极致的一代帝王。

一天徽宗让宰相李纲欣赏自己的“瘦金书”。李纲说字体太瘦。宋徽宗道:“朕新创字体,名曰瘦金体,如果推行全国,一年能省很多墨水,如何?朕不愧是有道明君!”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书法

“有道明君”的自称,后世往往不敢苟同。但是喜爱书画长于诗文的明君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唯有宋徽宗苦营出了一条极简雅致的路,并将之传播千年。

他曾写下诗句:“已有丹青约,千秋指白头。”在他心中,画画是至死不渝的挚爱。如果没有这种深沉的爱,是无法奠定宋徽宗极简美学基础的。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千字文》

二十三岁时,一帖《千字文》横空出世。它打破了前人对书法藏锋不露的要求,破天荒地让字里行间的金钩铁划们,以最为飘逸洒脱的姿态挺劲而出。

既有“天骨遒美,逸趣霭然”的灵秀韵味,又赋予了文字“屈铁断金”的爽利个性。从此,瘦金体成了宋徽宗沿用千年的名片。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瑞鹤图》

宋徽宗善画,和首创瘦金体的离经叛道一样,他细笔一转,漆墨一涂,又任性地把讲求泼墨大写意的传统画法推翻。宋徽宗的极简美学源于入微后的提炼,而非笼统概念地省略。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芙蓉锦鸡图》

宋徽宗创立了一派细绘花鸟,重视写生的工笔画风。他认为画画一定要入微,因为只有做到形似才能达到神似。他发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他眼光精到,只需看一眼月季花图,便能认出画中的花开在春天的正午时节。

更重要的是宋徽宗对道教的追寻让他执迷于“雅致”、“极简”的大美。吴冠中就曾说:“宋徽宗画的祥龙石以及一些羽毛的纹样,是把握了某些抽象美的特色的。”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徽宗书法

宋徽宗不仅信奉道教,更自封“道君皇帝”。道家有“静为依归”、“清极遁世”的理念,对幽怨的青色情有独钟。中国古代有官家制瓷的传统,宋徽宗则是这个历史的开创者,他一手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官窑,把在字画上无法体现的立体器物之美,毫不吝惜地倾注在一款款青瓷上。有别于大多数皇帝喜好雍容白瓷彩绘的大众审美,宋徽宗独爱青瓷本真的釉色之美。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汝窑瓷器

在他看来,素雅、至简才是美学长存之道。作为对艺术要求极尽严苛的“强迫症”皇帝,宋徽宗纡尊降贵本着匠人的极致精神来造物,烧好的瓷要由他亲自过目,稍有不妥便当场摔碎,而烧窑制瓷的师傅也会被立马治罪。也正是他这种近乎残忍的完美追求,才得以让宋瓷的极简之美登上了一个光耀千古的高度。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汝窑瓷器

在宋徽宗的影响下,宋朝成为历史上最注重极简美学的时代。宋徽宗对绘画的重视,激发出美术创作的繁荣局面,大批优秀的画家脱颖而出。宋徽宗执政时有著名画家四十八人,是两宋画家人数最多的时期,他们创作出许多精美的画作,并被皇宫收藏。

这个时代出现了继苏轼之后像黄庭坚、米芾、张择瑞等一大批杰出的名士文人。而正是宋徽宗为这个时代的极简美学开先河后又一路保驾护航。宋徽宗花鸟画的构图,时有匠心独运之作,并由此开启了南宋刘、李、马、夏在山水画构图方面的改革先声。

宋徽宗的极简美学,真正的美是一种简单

宋 米芾《春山瑞松图》

在众多书画家中宋徽宗对米芾尤为器重,并诏为书画学博士。米芾书画自成一家,尤善临摹。每次从皇宫处借得古画,一定立刻临摹一幅,然后与原画一起归还,让人分辨真伪;因为分辨不清,往往被米芾蒙混过关。

疏于政事与执迷于极简审美的不平衡,使得宋徽宗成为昏庸皇帝,而谈及领先世界一千年的宋代极简美学,则首推宋徽宗!正因为宋徽宗对极简美学的狂热和极力推广,使得极简美学的魅力一直延绵至今经久不衰。

在这五光十色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各种文化冲击交融,繁杂的美学观念既对立又统一。全人类都必须首先真诚面对自我,抛开成见以及繁复的形式,追求纯然和质朴,方能穿越文化的藩篱,追寻深藏在人类心底里的共通的美。

反观宋徽宗的极简美学,我们仿佛触摸到一个精神内守内心笃定的灵魂,不断指引着我们坚守本心、化繁为简。在万千变化中,努力发现和提炼未知之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这个信息爆炸、价值观混乱的时代,只有极简美学才是全人类最好的精神食粮!

想获取更多文化小知识,欢迎搜索关注“游侠公社”,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