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稅制:挽救財政危機的改革|我們的四十年

致敬中國改革開放,12月7日《財經》(博客,微博)推出新的專題:“分稅制:挽救財政危機的改革|我們的四十年”。此前,《財經》先後於10月12日、19日、26日和11月2日、9日、18日、23日、30日推出有關農村改革、民營經濟、深圳特區、國家體改委、價格闖關、國債發行改革、創建資本市場和建立中國證監會等專題,社會反響良好。

中國目前的財政收入在世界各國中排名第二,是名符其實的財政收入大國。2017年僅中央財政收入就超過8萬億元人民幣。可是誰能想到,在上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曾一度國庫空虛,中央財政陷入一場嚴重危機。當時的財政危機是怎麼形成的?中國政府採取了什麼樣的財稅改革,最終成功解決了財政危機?

在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財經》總編輯王波明特邀財政部原部長劉仲藜、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一起回顧上世紀90年代初期財政危機的原因,梳理改革開放以來財稅體制的變遷,分享分稅制改革的故事,向世人揭示一場挽救財政危機的改革的來龍去脈。

分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的改革|我们的四十年

(左起:劉仲藜、王波明、許善達)

新中國建立以後,一直實行統收統支財政管理體制,地方收入統一上繳中央,各省按需要向財政部報預算,由中央統一劃撥,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要改革開放後,財政和稅收也面臨改革。80年代初期,借鑑農村包產到戶的經驗,開始實行財政包乾。劉仲藜介紹說,這種“分灶吃飯”的辦法非常複雜,因為各省情況各不相同,上繳的比例也不一樣,形式繁多。

在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國有企業上交利潤。許善達說,從80年代初期開始試點“稅利分流”,國營企業也要交稅。可是,由於企業也實行承包,主管部門跟企業一對一談判,談判能力對企業的利益超過經營能力,結果導致“包盈不包虧”,企業儘量少交或不交。到了80年代中期,企業試點稅收名存實亡。

分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的改革|我们的四十年

(上世紀80年代初,按照試點“稅利分流”,國營企業開始交稅。圖/視覺中國)

“大包乾”調動了地方政府和地方企業的積極性,但是由於缺乏有效監督和懲罰機制,地方政府和地方國企往往會採取各種方式少報收入,使得中央在分成收入上處於劣勢。雖然總體財政收入增加,但中央財政收入相對大幅減少,造成中央財政困難,於是建立“能源交通基金”“ 預算調節基金”等,向企業收費。仍然入不敷出,於是向地方政府借錢。這些借款都是有借無還。

1988年-1990年,財政部連續三年向地方政府借錢。到了1991年,財政部囊中羞澀,時任部長的劉仲藜對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說,他切身體會到舊小說常說的 “國庫空虛”。國家財力不足,行政能力減弱,財稅改革迫在眉睫。

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啟動以分稅制為主要內容的財稅改革,分稅制改革是財稅改革的核心內容。在國務院直接領導下,財稅改革迅速啟動。原來財政部提出的方案是分兩步走,而國務院決定,要一步到位。中央成立了財稅改革領導小組,劉仲藜任組長。

分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的改革|我们的四十年

(1993年11月1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四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閉幕。會議審議並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全會提出一攬子改革方案,啟動以分稅制為主要內容的財稅改革。圖/新華)

分稅制改革意味著否定原來的“分灶吃飯”的財稅體制,重新劃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間的事權和財權,不同的稅種分歸中央和地方,其中共享稅實行中央和地方75:25分成(中央政府拿75%)。 從1993年8月起,朱鎔基親自帶領中央財政、稅務、經貿等有關部門的官員,深入到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一個地方一個地方地做工作。儘管各地的情況不同,要求各異,但是朱鎔基堅持制度和體制一定要統一。

據劉仲藜和許善達回憶,多年享受特殊優惠政策的經濟發達地區,當時並不歡迎分稅制。最關鍵的一站是廣東省,廣東的財政包乾體制運行力度一直較大,因此對分稅制牴觸較大,要求繼續實行承包制。在廣東省,朱鎔基本人和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謝非談,財政部長劉仲藜和省長談,財政部的司長們則和省財政廳廳長們一起算賬。最終廣東省同意實行分稅制。

事後,朱鎔基曾經半開玩笑地說過,自己那段日子是東奔西走,南征北戰,苦口婆心,有時忍氣吞聲,有時軟硬兼施,“實行分稅制,來自地方的阻力非常大。我是一個省一個省地去談,商量,妥協,總算談下來了,我自己則掉了5斤肉。”

分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的改革|我们的四十年

(1993年7月,朱鎔基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講話。圖/新華)

為了落實分稅制,在中央的強力推動下,地方稅務局和國家稅務局分開。在企業稅收方面,改變原來繁複的承包制,變為生產性的財稅體制,推出增值稅。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工作,分稅制方案定於1994年1月1日生效。當時的宏觀環境並不寬鬆,信貸過猛、投資失控、通貨膨脹。在這種不利的局面下,劉仲藜如履薄冰,他擔心財稅改革出現三個問題:繼續推動通貨膨脹,生產下降,新稅收不上來。如果出現其中一個問題,身為財稅改革組長的劉仲藜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為了以防萬一,1993年底劉仲藜找到兼任中央人民銀行行長的朱鎔基,從銀行先借120億元,以備急需。

1994年春節期間,正在北京市慰問的劉仲藜接到國稅局值班室報告,一月份稅收達到50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1%。分稅制改革首戰告捷。第二天,劉仲藜向朱鎔基報告好消息,並將借款還給中國人民銀行,從此告別了困擾多年的財政短缺危機。

從1994年開始,中央財政平均增幅超過百分之十。從1993年的4000多億,增加到2017年的8萬億。分稅制改革為推動改革事業,增加人民福祉,提升國力作出了巨大貢獻。

分税制:挽救财政危机的改革|我们的四十年

(為國聚財,為民收稅。圖為市民在稅務局辦理業務。圖/視覺中國)

在許善達看來,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客觀上要求創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而公平稅負是市場公平競爭的必要條件。分稅制改革的意義就是按統一的稅法來收稅,實現公平稅負,這對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重大意義。王波明認為,這項改革是中國進行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一次成功努力,在四十年的改革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往期回顧】

證監會的成立:改革任重道遠|我們的四十年

農村改革:在希望的田野上|《我們的四十年》

民營經濟:起於微末的國之重器|《我們的四十年》

當年萬人逃港事件,促使設立深圳經濟特區| 《我們的四十年》

回顧體改委:當好經濟改革“參謀部”|我們的四十年

尋回“看不見的手”:價格改革之路 |我們的四十年

國債發行改革:激情燃燒的歲月|我們的四十年

創建資本市場:從0到1的突破|我們的四十年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