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没有人推翻暴君朱元璋?

beyondwusheng


有一句俗语叫做一千个人的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物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关于这个问题中的说朱元璋是暴君,可以说是非常的片面刻薄。下面我们从客观的方面说一下这个问题。



朱元璋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6岁的时候父母、长兄相继去世,被迫做了乞丐,所以他从小就体会了民间的一切疾苦。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即位称帝,从这一年开始成为了人们眼中的君主。

朱元璋继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令徐达和常遇春北伐,同年攻克元大都,华夏大地再次回归到了汉民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与此同时还收回了丢失四百多年的幽云十六州。

以上是朱元璋成为君主的开始,按照古代的标准可以说是再造玄黄的圣君。但是朱元璋在这之后大兴“冤狱”,屠杀了很多官员大臣。从此之后这些文人口诛笔伐,称朱元璋为“暴君”,但他们却从未敢于推翻朱元璋的统治。



朱元璋的“冤狱”

明初四大案是“冤狱”中的代表,朱元璋因此处死了大量的官员,这些官员真的都是被冤枉而死吗?

第一件空印案的原因是各级官吏擅用公章加盖空白文件,等上级对账的时候,为了隐藏亏空的数目,所以直接填上相应的数字。这件事是元朝官吏为了贪污腐败而用的方式,朱元璋得知后非常痛恨这种欺上瞒下的做法,为了禁绝贪污腐败的机制,朱元璋狠心处死数百名官吏。

第二件是胡惟庸案件。虽然朱元璋有集权的意图,但这件事之中胡惟庸的责任更大,他公然结党营私,任意提拔官吏,许多宵小贪污之辈将贪污财款送给胡惟庸后都得到了升迁,也因此造成了朝廷不正之风。权势增大之后甚至嚣张跋扈,对朱元璋的权势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最终朱元璋处死了胡惟庸所有党羽。



第三件事是郭桓案件,这个不用说,贪污腐败、与民争利向来是朱元璋最痛恨的事情。而这件事贪污数额巨大,处死贪污犯以及行贿人员是为了维护百姓利益。

第四是蓝玉案,蓝玉作为朱元璋一手提拔起来的将领,最初朱元璋对其礼遇有加。但立功之后的蓝玉骄横跋扈,豢养了一批忠心于自己的奴才、义子,他们横行霸道侵占民田。甚至到了后来违抗朱元璋制定的国策,毁坏朝廷边关,未经允许分享蒙古战俘。最终朱元璋处理了蓝玉的党羽,值得注意的是,这件事得到了朝廷文官集团的支持。看来真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呀。



这些事件中折射出来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朱元璋非常痛恨贪污,他一直在为普通的百姓争取公平的权益,因此得罪了一些既得利益者。而这些既得利益者都是当时社会的一些精英人士,他们掌握着社会的舆论导向,所以对朱元璋口诛笔伐,称其为“暴君”。

至于为什么没有人推翻朱元璋的统治,原因就在于古代的政权交替,虽然是由社会精英带领,但必须有广大的农民的支持。而朱元璋用尽了一切方式方法维护农民的权益。这些百姓支持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反对呢?


我是越关


明朝是我一直喜欢的一个朝代,大明终其一朝276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纵观华夏上下五千年,能做到如此的,唯有明朝。

朱元璋是暴君?这还是我第一次听说,朱元璋此人虽然设锦衣卫监控大臣,用尽方法大杀功臣,废相,尤其是对贪官的惩罚,可以说是历史之最。但朱元璋对老百姓却是相当不错,结束了元末割据混战,让老百姓过上了太平日子。

朱元璋是普通农民出身,这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刘邦,貌似就只剩朱元璋了,刘邦好歹是泗水亭亭长,但朱元璋却的的确确是从穷苦人家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来的。朱元璋小时父母饿死,放过牛,当过和尚,所以深知底层百姓生活的困难,他在位期间大力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经过洪武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朱元璋的残暴是相对于文武大臣,贪官污吏的,但对老百姓来说,却不能称之为暴君。但总的来说,无论是对官员的残暴,还是对百姓的好,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守好自己打下来的江山,尽管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从底层出身,深知底层生活的艰难。


川西闲客


首先我在这里要为朱元璋说句话,他不是暴君是明君。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朱元璋的一生:

1328年-1344年主要工作放牛。

1344年-1347年主要工作是当和尚,化缘部门职员。

1347年-1352年主要工作是撞钟,没错老朱高升了。

1352年-1368年终于找到人生的小目标那就是造反,而且成功了。

1368年-1398年主要工作就是当皇帝。

朱元璋生活的元末可以说是民不聊生,能活着就不错了,各级官员巧立名目征收税赋,没钱就出人做苦力,朱元璋就是被元朝的腐朽统治搞得家破人亡,最后只能乞讨度日。

正是目睹了元朝的腐败统治,他在当了皇帝之后更是要避免重蹈覆辙,由其是对待贪污犯更是绝不留情,凡是贪污超过六十两就杀头,甚至扒皮。可以说朱元璋对当官的来说绝对是暴君。比如历史有名的空印案和郭恒案,最后结案统计一下大小官员总计杀了有4万多人,绝对配的上暴君这个词

但是朱元璋对当官的要求严格就是想让老百姓生活的好,他鼓励老百姓开垦荒地发展农业,规定老百姓只要开垦荒地,那这块地就归你了而且三年内免交税赋。朱元璋时期商人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这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发展。

总结来说朱元璋时代的官员是不幸的,但是老百姓绝对拥护。而且官员也是因为犯了错才被处罚,因此朱元璋不能称作是暴君。


一门土炮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问题。


没人推翻老朱,原因有两个:1.老朱太牛逼;2.他也不是暴君。


先说老朱太牛逼。作为开国君主,一般都很牛,而且老朱尤其牛,因为他是仅有的两个寒门出身却能够一统天下的皇帝之一。而且他所建立的明朝,是一个等级非常严密,关防非常严谨的朝代,想要突破层层壁垒造反,非常困难。


再说老朱不是暴君。所谓暴君,很难定义,但是有一点事没什么问题的,那就是对老百姓非常狠。而作为一个地地道道赤贫出身的皇帝,朱元璋对农业生产是非常关心的,他也从来没盘剥过农。他确实杀了很多人,但是杀的都是达官显贵,可并没有牵涉到什么老百姓头上去。



因为他非常牛,所以当官的不敢造反;因为他对百姓不错,所以老百姓不想造反。所以,自然也就是没有人造反了。


青言论史


朱元璋做了30年皇帝,他只干了这些事:整死有钱的人,整死有文化的人,整死有思想的人,整死家庭条件好的人,整死有教养的人,整死有理想的人,整死有骨气的人,整死有同情心的人,整死骨头硬的人,整死有道德的人,整死一起创业的人,那30年,他从头到尾都在整人,以自己一命呜呼而告终。 ​​​评:如此统治手段还有谁能推翻他呢?


长江一口


相较于唐太宗和宋仁宗,朱元璋当然是暴君,但他同时也是一个明君。

在毛主席看来,李世民和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两个皇帝。行政能力自不待言,单就军事能力看,在打陈友谅和北伐过程中,朱元璋的见识就超过诸将。明朝开国之后,朱元璋的一系列制度建设,基本上杜绝了各种分裂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所以朱元璋的后世子孙,除了明成祖和嘉靖皇帝之外,虽然基本上都比不上他,但明朝还是延续了近300年。

所以,朱元璋是一个明君。但朱元璋是不是暴君,要辩证看待,对功臣和权贵来说,他是暴君。“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甚至对贪污的官员剥皮实草,对自己的大臣胡惟庸、蓝玉、李善长等大家屠戮。但对百姓来说,朱元璋有不能叫暴君,因为他自己毕竟是贫寒出身,知道人间疾苦,也曾轻徭薄赋,厌恶鱼肉百姓的行为。虽然朱时代酷吏比较多,但基本上还是“重其重罪,轻其轻罪”,只要不是造反,其实都还好说。


青年史学家


朱元璋就是元末明初的bug,只有他收拾别人的份,别人奈何不了他。

那些天不怕地不怕的部将,看到他一点脾气也没有。比如说常遇春之类的猛将。

朱元璋曾训斥手下那些武将,大意是:你们不要以为立了一些战功就觉得了不起,你们要不是跟了我,早就被我剿灭了!





在那个特定年代、特定环境,不打压武将,助长他们的嚣张气焰是不行的。

那为什么朱元璋是安全的?因为初期很多将领都是朱元璋的朋友、同乡,还有侄子、外甥,比如徐达、汤和、朱文正、李文忠等。这些人除了朱文正,其余的都很忠心。



等到人才越来越多,互相牵制也就多了,想谋反是非常难的。手下能人越多,主公越安全。

这就跟水浒里的王伦、林冲、杨志一样,王伦害怕林冲,就想让杨志也留下来一样。同理,水浒里的头领越多,宋江就越安全。

最难理解的是,朱元璋开始诛杀功臣,为什么这些人不反?

原因还是利用这些人的侥幸心理,架空权利,互相牵制,最后都是锅里的青蛙,跑也跑不掉的。

朱元璋杀傅友德的事例,就很能说明他的残忍、无情和流氓本色。



朱元璋想收拾傅友德,于是就在一个宴会上侮辱傅友德父子,当然傅的儿子也有过失。

傅不太服气,朱元璋大怒,扔给傅一把剑,让他回家把儿子的头砍回来。

傅友德为了整个家族着想,回家无奈地把儿子砍了,带着人头回来见朱元璋,以为能躲过这一劫。

没想到朱元璋居然说,傅友德,都说虎毒不食子,你竟然连自己的儿子都杀,这么残忍的事情都能干的出来!你还是人吗!

想想傅友德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悔恨交加,自己就是砧板上的肉,人家想怎么吃,自己都没办法,还砍了自己的儿子,又被羞辱。

于是他不再害怕了,怒斥朱元璋几句后,拿剑自刎。

就这样,朱元璋也没放过他的家人,把傅家的人都给流放了。

怎么样,够恐怖、够流氓的吧?

朱元璋死后,能打仗的将领不多了,朱棣起兵谋反的时候,没有人能抵挡,所以就看出恶果了。


龙涛的海阔天空


朱元璋可不是暴君,他从一个“放牛娃”到成为“开国皇帝”,百姓需要什么,元朝为什么会被推翻,朱元璋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他一当上皇帝,就做出了很多改善民生的事,如:

1、下令农民归耕,并且奖励垦荒;

2、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军民兴修水利,这对于各地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3、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从某种角度看,明朝的资本主义萌芽也与此有一定关系;

4、下令解放奴婢;

5、吸取元末的教训,减轻税负;

6、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这对于维护社会治安也大有裨益;

7、朱元璋对于贪腐的官员惩治极严,不仅允许百姓上访,还在午门外特设“鸣冤鼓”,这可以说是朱元璋的一个创举。


如果这样都说朱元璋是暴君的话,历史上就没有几个皇帝不是暴君。

当然,朱元璋确实残暴,不过更多的是对官员,准确来说,是对两种官员特别“残暴”:一是朱元璋感觉会威胁到他统治地位的;二是贪官污吏。

跟着朱元璋打下江山的功臣,几乎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即便是徐达、常遇春、刘伯温等人,死的也都很“莫名其妙”。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朱元璋先后发动胡惟庸案、蓝玉案,并设立锦衣卫、巡检司监察各地官员。不过到了晚年,朱元璋就逐步废除了锦衣卫和一些残酷的刑法。

朱元璋在位期间,对贪官污吏的惩治极为严格,只要贪腐六十两以上的官员就格杀勿论。朱元璋当政31年,前前后后发动了6次大规模肃贪,杀掉贪官污吏15万。

所以在明太祖统治下,当老百姓还是比较幸福的(起码从古代看是这样),与之相反,在朱元璋手下当官,不得不小心谨慎,因为稍有不注意,就可能“一命呜呼”!


金兔历史


把朱元璋归为暴君,题主的心胸也够狭隘的。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结束元末天下分裂、驱逐蒙元势力建立统一的中央王朝明朝,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发奋求强,开创明朝第一个盛世“洪武之治”,被清朝康熙皇帝赞为是“治隆唐宋”。这样一个有为之君,谁还去推翻?




明太祖朱元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出身最为卑贱的皇帝。贫农出身,从小父母双亡,给地主人家放过牛,当过乞丐,在皇觉寺出家做过和尚。没有背景没有依靠,活的比任何人都惨。25岁加入刘福通、郭子兴的红巾军后,朱元璋一步步从基层干起来,身边逐渐聚集了一帮濠州同乡(濠州明朝建立后改为凤阳,为中都)与他出生入死打天下。1356年苦熬多年的朱元璋被部下尊奉为吴国公,采纳朱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迅速扩大自己的实力。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由此开始了他南征北战,统一天下的宏图伟业。




元朝末年豪强四起,除了濒临灭亡但实力依然强劲的元朝,与朱元璋一同竟逐天下的地方势力有很多股。包括:割据平江、两淮的吴王张士诚(东吴)、汉国皇帝陈友谅、浙东的方国珍,云南的元梁王、在重庆建立割据政权的夏国皇帝明玉珍。还有依然被朱元璋奉为正朔的龙凤政权小皇帝韩林儿。朱元璋志不在做一个割据一方的诸侯,他想要结束割据让天下再一次归于一统。为此,朱元璋采取逐个击破依次消灭的方略方针,于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率领20万大军兵发洪都与汉国的60万大军在鄱阳湖展开决战。朱元璋利用小船机动灵活的长处,借用风向火攻汉军水军,汉军大败,陈友谅身中流矢而死。第二年朱元璋发兵攻打武昌,陈理出降,汉国亡,朱元璋借此收编大量熟悉水战的汉军,实力因此大增。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发兵攻打割据江北的张士诚势力,第二年(1366年)发起“平江战役”,平江于一年后被攻破,被捕后拒绝投降的张士诚为乱棍打死,东吴亡。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命汤和为征南将军,讨伐割据浙东多年的方国珍。后命胡廷瑞为征南将军,何文辉为副将军,进攻福建。同年,方国珍投降。




但是,是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朱元璋在消灭各方割据势力上虽然都力主杀降,但独对自己的老上级,自己起家的宋龙凤政权小皇帝韩林儿太过于绝决狠辣。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借口滁州不安全,谴心腹廖永忠去接小明王韩林儿到应天居住,在瓜州渡江时悄悄将船底凿漏,把小明王沉于江底。接着朱元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称1367年为吴元年。这和朱元璋劝降张士诚、方国珍、陈理、明升(明玉珍之子,夏国于洪武四年降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南获得统一后,朱元璋开始筹划北伐消灭元朝。于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甲子日,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北伐壮举很快就一呼百应,北方各地纷纷揭竿而起反抗爆元。洪武元年八月(1368年),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建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在中原统治了百余年的元朝就此灭亡。而自后晋起被割据了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中国经过蒙古人的百余年统治之后,再一次回归到汉族建立的王朝统治之下。




朱元璋自1368年建立明朝到1398年去世。在位共计三十一年,在位期间兴起三次大狱,几乎将洪武功臣杀戮殆尽。我们只知朱元璋大杀功臣的残酷暴虐,却不知道这些人因何被杀。胡惟庸,此人得淮西集团领袖李善长举荐,在洪武朝位居右丞相,因为能力突出深得朱元璋喜欢,但他位极人臣之后,人就变的飘飘然了。在相位七年,于朝中遍植朋党,不遗余力地打击异己,使得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不断膨胀,朱元璋平生最忌结党营私,显然胡惟庸是犯了大忌。洪武十三年(1380)正月,胡惟庸谋逆事泄被处死,此事引发大明第一场血风腥雨的连坐大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牵连致死者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胡案影响深远,一直到洪武十八年(1385年)还有人检举胡案同犯,累牵连皇太子朱标的老师大儒宋廉的孙子宋慎亦受牵连被杀,宋濂本人贬死四川茅州。




胡案之后又是祸起勋旧,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北伐有巨功的大将军蓝玉,因骄横跋扈被人告发欲图谋反,朱元璋再一次大开杀戒,总计族诛一公(蓝玉时封凉国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蓝玉与胡惟庸之死可谓罪有应得,两人皆以谋逆大罪凌迟处死(蓝玉最后被剥皮)。在蓝玉案之前朱元璋还处理了一起贪腐大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的“郭桓案”,户部侍郎郭桓等人,通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盗卖官粮。后被揭发,以其涉案金额巨大,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而为世人瞩目。对此,明太祖将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处死。此案牵连近万人被处死,此后朱元璋便严惩官员贪污,规定“官员凡贪污二十两以上者,皆处死。”


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杀功臣颇受争议,主要还是因其株连太多,明初四大案被杀者逾五万人,但毕竟罪出有因,像胡惟庸、蓝玉等人肆功骄宠为非作歹。被杀是死有余辜,但株连太广是有些过,不过,他晚年停不下杀将的脚步,主要还是因为储君、皇太孙朱允炆无法掌控驾驭这些洪武功勋旧臣,为了给孙子继位铺平道路,他只能选择一再杀戮。




朱元璋在位期间组织了八次北伐,共计消灭近三十万北元有生力量,至使北元势力一再内缩,明朝边患尽除。朱元璋在位期间对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改革,政治上废丞相,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权力,进一步的加强了中央集权,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北伐残元;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解放奴婢,减免税负,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对外加强海外交流,恢复中华宗主国地位。经过洪武朝时期的努力,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清朝康熙皇帝对明太祖、明成祖的评价是极高的,称“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正所谓“瑕不掩瑜”,朱元璋大杀功臣固然过于残忍,但他为历史的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依然是值得肯定的。一代开国明君,天下子民有何理由再去造反?


大国布衣


在中国的历史上,朱元璋确实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皇帝,那是开心不开心都要杀两个人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的,朱元璋嗜杀爱杀,难道说一定要这么残暴吗?处理问题的办法难道不能回环一点,留些活动的余地?(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这事还真不能,朱元璋当皇帝其实打破了一个自古以来传了很久的神话――君权神授,朱元璋是“天子”不错,那可是当上皇帝以后的事情,你说你是,也没人说“不”,在当上皇帝以前,朱元璋可谓是一穷二白,每天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吃什么怎么吃饱的问题。

这不是天子,这简直就是弃子,但就是这么个跟野草一样有顽强生命力的人,他成功了,成功的走向了帝位,这就给了其他一些能人想象的空间,出身比朱元璋好,比朱元璋有钱,或者两样都占的人多了去了,朱元璋都能当皇帝,那……


朱元璋对以自己的身份是极其敏感的,最重要的是从这走敏感中滋生出来的对其他比自己身份高或者说一样的人的敏感,怎么办呢?杀,看谁不顺眼,杀掉,朱元璋杀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斩草除根,把与事件相关联的人一个不剩的杀掉。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制造恐惧,让天下有异心的人不敢轻举妄动,让他们知道异动的代价有多大,朱元璋这样“残暴”,注意这里的措辞,没有使用题干的“暴君”一说,难道不怕被人推翻吗?

当然怕,不这样被人推翻的更快,而且朱元璋杀的大部分都是功臣及各类官员,占大多数的老百姓群体反而会支持朱元璋,因此,天下不至大乱,再一个锦衣卫的存在,大部分的精力都用来监视前面提到的让朱元璋感觉到屑微有些自卑的人了,这部分人想要造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