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初二,小学时成绩很好,但是一到初二成绩就不行了,为什么?

用户4372174298907


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有深刻的体会,初二真是成绩下滑的高危期,学生之间成绩的差距由此拉开并不断加大。

究其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1.初二课程的数量和难度的增加是直接原因。初一的学习与小学基本类似,三大主科附带一些副科,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还能分配。初二增加了一门物理课,对很多学生来说,比较难啃,明显感到时间和精力不足了,学习起来倍感压力。

除了科目的增加,课程难度的加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不管是英语还是数学,知识量和难度与初一相比增加了很多。特别是数学,几何图形和函数绝对是拦路虎 很多同学就是败于此的,因为这些内容对学生的理解力 ,思维力等高层次的学习力都有很高的要求。

知识的综合性加强,也会导致难度的加大。在初一时,由于所学的内容不多,题目的综合性,也就是考察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大,题目比较容易解答。到了初二,有了初一一年的知识积累,题目所能考察的知识点越来越多,知识交叉会让题目的难度加大。举个例子,函数题目本身不是很难,掌握基本的图像和性质不是什么难事,难就难在与图形几何,考察全等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面积问题,动点问题,探究性问题,题目的难度会增加很多。

除过课程方面的原因 ,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才是核心原因。

2.初二是各种问题和矛盾的集中爆发期。怎么理解:

其实不同学生在基础、习惯、思维和能力上的差距早都形成并拉开,只不过之前凸显的不是那么明显,因为初一还属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期,基础、习惯、思维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在成绩上体现的不明显。但到了初二,由于课程难度及其外部一些因素的催化,这些差距逐步凸显出来。

初二的学生最难管,这是很多老师的共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早恋,迷恋网络和游戏,是多问题孩子的通病,这些都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上分心,本来课程的难度加大,如果再在学习上不是很用心,那么成绩下滑就是必然的了。

青春期是每一个孩子都必然会经历的,有的孩子能平稳度过,而有的孩子就会在这中间栽个跟头,除了跟孩子的性格有关,家长及其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也尤为重要。初二的孩子逐渐有了自己的独立意识和想法,对异性会产生好感,对新东西尤其是网络和游戏会产生好奇,这些都需要家长和老师做好正确的引导,正确认识学习的意义,正确认识和运用网络,正确面对诱惑和干扰,以努力学习为中心任务坚决不能改变。

为了避免成绩在初二出现大幅下滑,需要早些做好准备,不仅仅是学习上的,思想上的引导和准备也很重要。


胡老师数学课堂


我上小学时候的学习成绩,在班里面真的是数一数二的,因为,我的父母都是老师。那几年父母的脸上总是显得很心满意足高兴的样子,別人也是不敢小瞧我的。但是,但是,但是啊,我自从升上了六年级之后,但是,自从换了班主任老师之后,我的学习成绩那真的是飞流直下三千尺!凡是考试几乎门门不及格,除了语文和体育之外。于是,我在六年和七年级这个学习段,原地踏步了好几年,直到参军走人。我个人总结出来了一点原因,我为什么小学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为什么到了初中学习成绩就不行又呢?大致有以下几点原因吧?一,换了老师,这一点很重要。八岁上学时就被一个老师教,而且这个老师对自己很好,教学教育方法正是自己容易接受的,因此,愿意上课好好学习,听讲,不懂的地方问老师,老师也会和气地耐心地讲解。而且,那个年龄段什么也不想,只想好好做功课,得到老师和父母的夸奖,同学的羡慕。二,换了老师,而且这个老师的教学风格和态度,让自己不舒服,很失望,而且遇到不懂的问题去问老师时,却得到敷衍和不耐烦,从而慢慢的失去好好听课,好好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心,再加上学习上理解的不透彻,跟不上课,接收课本的能力比其他同学差,因此,老师不喜欢,同学也翻白眼,心底会产生一种即然我学不好,跟不上,那就破罐子乱摔自暴自弃心理了。三,老师的冷嘲热讽,学习成绩跟不上,再加上这个年龄段的玩心最大,班上再有几个志同道和的同学,于是,上课捣蛋,逃学,到课堂外去玩等等,老师不管,父母后来知道了也管不了了,尽管挨了不少打,但是,一旦彻底厌学了,那真的是无可救药了。/四,如果真的是没有以上那些毛病的话?那唯一的可能原因就是学习上理解,接收和消化及自主的问题了?可以肯定的讲,学生之间的智力绝对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小学时同学们的智力大致相等,而且那些课本上的东西都不太难,都很容易理解和转化,但是,一上到六年级以后,随着课本内容的难度增加,以及同学们生活上,心理上会发生悄然变化,慢慢同学之间学习成绩会拉开距离,而且会越拉越长。所以说同学之间智力肯定会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常看到有的学生一天到晚漫不经心地学习,但是,一到考试时总是班级前几名,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游戏而已。而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来说,无论如何努力学习,始终不尽人意。当然了学习必须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的,好老师会针对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铺导,否则,大众化的教学决不会有什么好的成绩的。每年高考的学生那么多,真正的能考上好大学的又有几个呢?



北国有清雪


你好,英语老师来回答这个问题。

初二是很多学生成绩出现分水岭的一个时间点,家长不可忽视,但要客观分析,科学对待。出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知识角度来说,初一各科知识相对比较简单,作业量也不是太大,很多从小学升上来的孩子基本都能慢慢适应。但到了初二各科知识难度开始加大,作业量随之相应加大,同时增加了物理学科。有些孩子分配到各科的精力和时间开始出现问题,成绩慢慢开始出现波动。

2、从学生心理角度来说,初一时刚升上来对新环境充满好奇心和新鲜感,交往到大量的新同学和新朋友。但到了初二,随着对环境、老师、同学的熟悉,新鲜感慢慢消失,学习压力逐渐加大,青春期叛逆阶段到来,厌学或者和家长或老师对着干的情绪开始出现,自我意识和权利意识开始表现出来,成绩下降的情况随之而来。从笔者的经验来看,初二是学生最容易叛逆的一年。

3、从家长角度来说,很多家长在孩子小学时的管教方式到了孩子青春期依然没有改变,依然抱有希望孩子是小学时候的“听话的好孩子乖宝宝”,教育方式沟通方式不改变,出现和孩子的冲突矛盾,导致孩子表现出有声或无声的对抗,影响学习成绩也是必然。有一次听到一位妈妈给孩子说“你有青春期,老妈我有更年期,你的青春期撞上我的更年期,想让我事事顺着你,没门!” 听的笔者真是哭笑不得。

综上所述,换位思考,变换沟通方式,理解体谅加鼓励,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的说教和指责,才是父母要做的事情。

(码字不容易,觉得认同请点赞关注我)






中考英语冲刺


题主描述的孩子,就是“初二现象”的魔咒。

很多有经验的初中老师将初二孩子的心理变化、学习变化、情感变化总结为“初二现象”。具体表现是:成绩变化明显,有些孩子成绩大幅度下降;出现早恋倾向,对异性和周围人群的关注度加强;情绪掌控不当,和父母关系出现矛盾,逆反表现突出。

“初二现象”出现,是过去教养方式的大爆发。初二的孩子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具备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自我认知比较明晰。他们处在少年和青年的过渡阶段,内心矛盾冲突、情绪变化明显。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亲子关系不顺畅、教养方式不改进,很多孩子会对父母的管教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出现叛逆、厌学、早恋等情况。

“初二现象”中的学习成绩下滑,具体原因如下:一是学习习惯不好,小学阶段内容简单,记忆为主,听话、认真的孩子成绩都不会太差。初二主科学习难度增大,学习科目增多,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不善于总结分析的孩子突然间变得无所适从。二是阅读习惯不好,没有大量阅读积淀的孩子思维不活跃,知识不丰富,对于简单课本引申出的复杂问题找不到解决路径,甚至对于课本文字背后意义理解不到位。三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青春期情绪变化,不知道学习的目的和意义,丧失学习兴趣,缺乏学习热情。

面对孩子初二学习遇到的实际问题,家长要客观分析原因,是单纯的学习问题,还是情绪变化带来的思想问题,只有找准病因,才能精准失策。初二是学习的重要分水岭,家长的焦虑无异于问题解决,关键还是帮助孩子梳理情绪、建立信心。


入青0601


题主描述不清,是小学六年级时成绩一直很好吗?就是小学六年一直成绩很好,但到初二中间还有一年初一,所以小学好,初二不好,也不是一下子的事情。具体到为什么会如此?

普遍来说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大家所说的“初二现象”,具体到个人,又有个体的不同。

普遍原因大家所说都很好,具体到个人,家长怎么应对这种情况,我表达几点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1,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关爱,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下降对孩子过于苛责。

2,冷眼观察,他成绩掉下来是为什么?

智商平平?

大多数孩子都差不多。如果真是如此,就更要想办法鼓励孩子、同时还要想办法发展 他的长项。

学习习惯不好、心不在学习上?

这一点确是非常麻烦的事情。初二如果还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家长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家庭教育给孩子更好的影响,因为初二的孩子,一般来说,家长很难再硬性地要求他按家长的要求严格去做到。

如果心不在学习上,家长更要付出努力从心理从情感上去影响、并耐心地等待孩子回到正常的学习轨道。 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孩子能保证心理健康、孩子的心思回到了学习上就好。

3,此时家长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理清自己的思路,不要期待孩子以下子能成为自己欣喜的绩优生。接受孩子和孩子的现状,根据孩子的目标或者孩子适合的方向想办法引导就好:

第一步:和孩子搞好关系,给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和爱,这一点非常管用。

第二步:给孩子适时的鼓励,增加他的自信心,并且有意识地督促他一点点进步,不和他人相比,只要自己努力了防线又对,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学习是一件持久的事情,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第三步:帮助孩子认清现实、找一个适合他的目标,让他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这就会保持在一个正常的学习轨道上。

更多的,除了关爱和接纳,就是鼓励,鼓励他努力,鼓励他做好他自己。这就够了。


快乐庭院


很高兴遇到这个问题,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带学生的经验来谈一下原因。

首先,小学和初中知识体系有区别,孩子小学所学科目少,空余时间多,可以及时进行巩固,到了初中,学科知识多,学的科目也多,加之相应的作业也多了,所以有些孩子就会比较吃力。

其次,初中科目更多的偏向理解还有思维,知识量也增多了,知识也拓宽拓深了,有些孩子如果不能及时理解,时间一久,学起来就越来越吃力。

再次,孩子从小学进入初中,突然从熟悉的环境进入陌生环境后,面对的是新的同学,新的老师,还有学习环境很多方面都需要重新适应,有些孩子适应晚,也会对学习有影响。

最后,孩子进入初中后,有的家长觉得可以轻松点了,对孩子关注少了。有些孩子贪玩或者自律差的就容易钻空子,也导致成绩下降。

总之,出现孩子出现问题,需要及时的找到原因,使孩子迅速进入正轨,积极健康快乐的成长!

希望有帮助!


杯无盖


初二是分水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原因是整个初中的难度并非线性上升,而是在初二出现难度的突然陡升造成的,尤其是数学,这时候需要好方法,以建立错题集消灭错题理解式学习为主进行攻坚。


曲传韵


您好,很高兴来回答您的问题,我曾经也遇到跟你类似的经历。

根据我当时的情况我总结了原因和找到学习方法,现在分享跟您,供您参考!

总结原因:

1.我读小学在乡下,到镇上读书有些不习惯;

2.上课时不专心听讲,然后注意力不集中;

3.课余时间假装很忙,不注重学习效率和方法;

4.自以为是,感觉自己很牛逼。因为小学时候成绩特别好,被表扬习惯了;

5.开始有心中喜欢的对象了,会花很多心思去想她,同时内心充满焦虑;

6.不懂装懂,有问题不问老师。

总结原因之后,我开始寻找方法和突破口,因为我想把成绩提高,也想好好学习。

1.慢慢习惯跟镇上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慢慢跟班里融为一体;

2.上课之前预习即将所学知识,上课之后认真听课;

3.总结理解领悟老师所讲重点,然后形成知识系统;

4.放下过去,空杯心态,从零开始,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5.把所喜欢的对象当做内动力,真诚交流;

6.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去虚心请教老师和同学,日积月累慢慢的都会了。

通过以上方式我的学习成绩慢慢提升,从班级中下,到中上,再到年级前十。

学习的技巧在于:边学边干,边干边学,活学活用,学以致用。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命运的是运用知识的人。为您加油,一定会有学业有成!


爱心传递使者团


能力层级:1.识记2.理解3.分析综合4.鉴赏评价5.表达运用。小学的能力要求就是前面两种。你小学成绩好,其实就是你记得多。现在成绩差就是你的思维能力不够,不会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运用。这种有思维含量的能力不够。所以你成绩不好。

建议学会举一反三,自主预习,课堂听课更有针对性。夯实基础,保证不犯低级错误。


一线谈教育


小学学习内容不难,一般孩子都能轻易学会。但这时还要加强思维训练,不能只靠记忆,还要学会独立思考,提高理解力,掌握一些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等。小学的主要任务不是成绩,而是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跟上训练。决不是只看成绩就能行的。另外,小学多读书、多旅游来提高知识面和增加历练,从另外一方面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这些都是以后学习的基础。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