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發放1.4億元人才“大禮包”

广州番禺发放1.4亿元人才“大礼包”

攝影:陳琳

中青在線廣州12月2日電(陳琳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林潔) 12月1日至2日,2018年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暨廣州大學城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會舉行。期間,發放了人才補貼近1.4億元,用於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全面開啟校地合作。截至今年9月,2017年落戶的97個青藍項目新增知識產權129項,同比增長178%,營收總額近2億元,其中18個項目已融資1.26億元。

據介紹,廣州市番禺區實施“1 4”產業人才政策,區財政每年安排不少於1.2億元用於重點領域產業領軍人才資助,加上產業、科技等政策共同發力,全區每年用於人才創新創業資金近10億元。還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用於產業發展與人才創新,總規模為10億元。政策聚焦鼓勵人才自主創新、提升自主創新力,激發存量人才的再創新,助力提升番禺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

今年,有1558個團隊(個人)獲得廣州市番禺區約1.4億元補貼。獲得補貼的創新創業領軍人物包括花安堂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發工程師邱孟德、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首席技術總監兼副主任祁宏鍾等。獲獎的團隊包括廣州市浩洋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團隊等。另外,廣州長隆集團有限公司的董事長蘇志剛、日立電梯(中國)有限公司的副總裁賈宇輝獲“傑出產業人才”,各獲獎勵500萬元。

會議期間,廣州市智匯穀人才聯盟交流服務中心、廣州粵澳青創國際產業加速器、廣州市粵港澳青年創業孵化器啟用,還發放了人才公寓鑰匙。

智匯穀人才聯盟顧問委員會主席溫思美表示,人才聯盟將大力引才、聚才,提供雙創服務,構建粵港澳大灣區人才創新的優質生態圈,將各種創新資源和人才資源真正變成經濟發展、產業轉型的智慧引擎和動力源泉,推動形成人才、企業、政府、高校多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新加坡國家工程院院士李德紘,在新加坡生活20多年,在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機緣下來到中國。他說:“人才供給是產業結構的絕對直接助力,產業園區給人才提供了土壤,現在是人才和產業共存共榮的生態。人工智能、深度學習、大數據這些詞彙出現在生活中,人才來源還是在高校,高校教育結構體系和學科建設要有前瞻性,打破教育條框的限制。”

大會上,由中國社科院編制的全國首個《中國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發展報告-對京滬廣深杭5市25區的第三方評估》發佈。評估結果顯示,深圳南山區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評估位居一線城市榜首,北京海淀區、廣州番禺區、上海浦東新區和廣州天河區分列後四位。一線城市的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平均水平北京最高,依次分別是廣州、深圳、上海和杭州,這些城區代表了中國當前人才創新創業優質生態圈的最高水平。

該報告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支振鋒教授聯合相關領域專家完成,既是首次對我國一線城市一線城區人才創新創業生態圈的綜合評估,也是瞭解我國人才創新創業生態環境整體狀況的重要參考。今後,中國社科院將定期開展評估研究,並繼續在小谷圍國際產業人才大會獨家發佈,進一步提升人才大會作為人才工作風向標的影響力和輻射力。

在12月2日舉行的XGW-TED平行活動上,一批優秀青年人才代表分享他們的創業故事和成功經驗,並舉辦“青藍計劃”優秀項目頒獎儀式和“青藍苗圃”進駐項目儀式。當天還舉行了廣汽、松下、浩洋、日立、立白等超百家名企與大學城高校學生的精準對接會,提供對接崗位2500個,其中實習崗位525個,就業崗位1975個。

本次大會由廣州市智匯穀人才聯盟和國際數據集團(IDG)主辦,以“智匯新動能,引領大灣區”主題,聚焦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下創新和人才的發展,粵港澳三地經濟界、投資界、產業界領軍人物出席共謀創新之道,共商創新之策。

經濟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