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備受期待的《Artifact》於28日上線後,這款Dota背景的卡牌遊戲能不能超越《爐石傳說》就成為坊間討論的熱點。我們看到前Newbee戰隊隊員、Ti4冠軍中單Mu,著名主持人、ImbaTV聯合創始人BBC都加入了這款遊戲的直播行業。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還有一個人比較特殊,那就是玩了5年遊戲,曾是最成功的中國職業選手之一、連續兩年世界總決賽四強的咖喱周,也在幾個月前退坑爐石,轉戰Artifact。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不過說咖喱周是單純看好Artifact的前途,才從成熟的爐石環境中退坑。咖喱周也是看到爐石比賽漸少,選手很難打出成績而意興闌珊。畢竟咖喱周在7月發表《中國職業爐石路在何方》一文後,就沒再得到網易的官方曝光。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對於卡牌遊戲愛好者而言,《Artifact》和《爐石傳說》兩款遊戲雖然是競爭關係,但是就像LOL和Dota2,可以說是兩款完全不同的遊戲。未來二者會有怎樣的發展空間?《Artifact》會不會超越《爐石傳說》,還是《Artifact》會不溫不火?這些都是未知。

不過我們可以具體分析看,Artifact》和《爐石傳說》有四大不同:

1、暴雪死忠粉VS泛Dota玩家

暴雪出品必屬精品,暴雪的死忠粉對暴雪出的每款遊戲都不會放過。《爐石傳說》繼承了魔獸的世界觀,自然暴雪的粉絲是主要玩家。不過講道理《爐石傳說》還是挺成功的,1億玩家中很多事暴雪之外的玩家群體。根不完全統計,《爐石傳說》的主要用戶年齡段在16到26歲,國內以大學生玩家為主。

而V設出品的這款遊戲,則是基於Dota的世界觀,這就不僅是Dota2玩家的範疇了,曾經火爆的Dota和War3都是這款遊戲的受眾。根據《Artifact》消費及經濟理念,以及上手難度,硬核強度我們粗略估計其主要受眾群體應該為20歲到30歲。以有一定收入能力及對卡牌競技有職業憧憬的玩家們作為主要受眾群體。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2、“免費遊戲”VS“氪金遊戲”?

《爐石傳說》對暴雪的理念改動相當大,不僅讓暴雪放棄做硬核大作的想法,還讓暴雪改變了先付費再體驗的風格。《爐石傳說》採用了“遊戲免費,道具收費”的模式,先構建大量玩家基礎再決定上層建築,暴雪終於學會了騰訊的技術!

《Artifact》則直接以steam平臺作為運營載體,在steam市場的發售價為20美刀,且送給每個購買遊戲的玩家10個卡包(每個卡包的零售價為2刀)。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作為一款集換式卡牌遊戲,《爐石傳說》的集換模式為直接與遊戲內部系統進行交換即分解後合成,大家可以把自己不想要的或者多餘的卡去分解為奧術之塵(但是隻能獲得造價的四分之一塵),再進行合卡,相當於用四張同品級的卡換了一張同品級的卡。但是玩家之間無法交換卡牌。

而《Artifact》則將所有卡牌獨立成為虛擬物品,可以在steam市場或其他渠道進行交易,從這點上來看《Artifact》的設計更加符合CCG理念。使得卡牌具有了流動性。

3、運氣遊戲VS費腦遊戲?

《Artifact》其隨機性體現在了“可預估的神抽”“出兵分路”“神秘商店”“彩票”等時機,綜合而言《Artifact》依靠隨機性去直接扭轉局面的情況是不多的,僅僅出現在個別的情況中,且這種變量大多都是可預估的。缺少隨機性也即娛樂性,這也導致《Artifact》成為一款硬核遊戲,很多人說一盤打到了40分鐘,這接近了一盤《Dota》的時間。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而《爐石傳說》則不同,“尤格薩隆”登場後、“驚奇套牌”打出後,任何人都不知道下一秒的場面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可能直接讓你逆境大翻盤,也可能讓你巨大的優勢一秒崩塌,就隨機性而言《爐石傳說》會嚴重大於《Artifact》。

4、自費比賽VS百萬獎金

《Artifact》沒有設置天梯,這出乎很多人的意外。所以經常出現萌新玩家匹配到例如SuperJJ、Sunsfan等名人大佬情況,為此他們推出了輪抓評分模式(玩法類似於爐石JJC),想要通過這種模式來彌補上述的空缺,而《爐石傳說》還是秉承著一貫的天梯評級系統,當然每項設計都有利有弊。

前陣子Valve也發佈了相關“《Artifact》將在明年擁有自己的百萬美元賽事!”可以說V社對A牌的關注和投入也是很大的,相比爐石來說就幸運的多。目前很多爐石前職業選手和主播紛紛表示要從事於《Artifact》,畢竟《爐石傳說》的隨機性以及很多需要自費的賽事(中國職業爐石路在何方一文有提到自費賽事的事情),已經很難支撐職業選手發展了。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不過說《Artifact》會超越《爐石傳說》顯然太樂觀。這款硬核卡牌遊戲受眾有多廣還不確定,不過我們已經看到一些不好的訊息。比如《Artifact》在當天最高達到6W+人氣後,過後這款遊戲熱度就被腰斬到3W+。這款遊戲能不能火或者說會不會涼,都是前途叵測了。

《Artifact》未來會怎樣?我覺得著名主持人、ImbaTV創始人BBC說的好:


讓爐石選手棄坑卻有涼的風險,BBC經典評價「Artifact」能不能火

有時候一款遊戲就像一個美女,容易追到的美女追的人也多,但是成就感沒那麼高。而如果這款遊戲是硬核,就像一個很難追的美女,那麼如果你追到成就感也會很高,新鮮感也不容易過去。

也許略微有點硬核的《Artifact》,就像那個美麗且難追的少女!

參考資料:https://zhuanlan.zhihu.com/p/45950897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257853027284887


分享到:


相關文章: